资源简介 (共26张PPT)2 济南的冬天冬日印象 济南之约 提到冬天,你会想到什么?是 “朔风怒号、冰封雪飘” 的凛冽,还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孤寂?但在老舍笔下,北方的济南冬天却有着别样的温柔。“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感受这座 “宝地” 的冬日温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茶馆》被西方人誉为 “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朴实诙谐,富有 “京味”。作者简介1924 年,老舍赴英国任教,饱尝异乡孤独;1929 年回国途中滞留新加坡半年。1930 年,老舍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度过了 4 载美好时光。济南成为他的 “第二故乡”,他在此创作了《大明湖》《离婚》等作品,儿子也取名 “济”。《济南的冬天》写于 1931 年,是他对济南冬日深情的记录。创作背景读读写写词语 注音 释义镶 xiāng 把东西嵌到物体上或加在边缘着落 zhuó luò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宽敞 kuān chang 宽阔、宽大贮蓄 zhù xù 储存、积聚澄清 chéng qīng (水、天空)清亮空灵 kōng líng 灵活而不可捉摸地毯 dì tǎn 铺在地上的毯子伦敦 lún dūn 英国首都一髻儿 yī jì ér 像发髻一样的形状水藻 shuǐ zǎo 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多音字辨析字 读音 示例澄 chéng 澄清(清亮)dèng 澄清(使杂质沉淀) 单 dān 单单chán 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称号)shàn 姓单济 jǐ 济南jì 救济、无济于事形近字对比形近字 读音 组词镶 / 壤 xiāng/rǎng 镶嵌 / 土壤贮 / 伫 zhù/zhù 贮蓄 / 伫立藻 / 燥 zǎo/zào 水藻 / 干燥温晴作者通过对比突出这一特点: 与北平比:无风声→温暖 与伦敦比:响晴(无重雾)→明朗 与热带比:无毒日→温和结论:济南是个 “宝地”!济南冬天的总特点主要景物与结构部分 内容 核心景物 特点第一部分(第 1 段) 总写济南冬天 “温晴” 的特点 —— 总起全文,奠定基调 第二部分(第 2-5 段) 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可爱、温暖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娇美城外的远山 淡雅、素净第三部分(第 6 段) 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冬水、绿藻、垂柳 暖、绿、清第四部分(第 7 段) 总结全文 —— 抒发赞美之情精读赏析:山景之美阳光朗照下的山例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修辞:比喻(小山→摇篮)、拟人(“安静不动地低声说”) 妙处:赋予小山慈母般的温柔,生动写出济南因地形而温暖的特点,流露作者对小山的喜爱。薄雪覆盖下的山写景顺序: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山上:“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写出松雪相映的秀美。2.山尖:“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 字拟人,勾勒雪与天的和谐轮廓。3.山坡:“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喻 + 拟人,雪草相间如彩衣。4.山腰:“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夕阳下的雪态娇羞,暖色调显温晴。“妙” 在何处:雪光(青白相映)、雪色(银边、粉雪)、雪态(动态如 “花衣飘动”)。城外的远山例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关键词:“卧”→拟人,写出村庄与雪的安适情态。 修辞:比喻(雪景→水墨画)→突出远山素淡雅致的意境。特点:暖、绿、清暖:“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 寒冬不冻,显温暖。绿:“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 拟人,写出水藻的生机。清:“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比喻,写出水、天、空气的澄澈透明。精读赏析:水色之美写法亮点1.对比开篇,突出特征:用北平、伦敦、热带与济南对比,鲜明凸显 “温晴” 特点。2.总分总结构,线索清晰:以 “温晴” 为线索,总写特点→分写山水→总结抒情,层次井然。3.修辞精妙,情景交融: 比喻:“小摇篮”“水墨画”“蓝水晶” 等,使景物形象可感。 拟人:“山低声说话”“雪害羞”“水不忍冻上”,赋予景物情感,流露喜爱。4.用词精准,炼字传神:“镶”“卧”“顶” 等动词,生动描摹景物形态。本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 “温晴” 的特点,以山和水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阳光朗照的小山、薄雪覆盖的秀峰、淡雅的远山和澄清的冬水,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日画卷。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更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情感与主旨作业布置基础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第 3-4 段,体会朗读时的重音与停连(参考示例:“这一圈小山 | 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 | 小摇篮里”)。2.整理本课重点字词,完成《字词积累手册》中 “济南的冬天” 专项练习。提升作业1.仿写片段:以 “家乡的冬天” 为题,借鉴本文 “抓住景物特点 + 运用修辞” 的写法,写一段不少于 200 字的文字。要求:①突出家乡冬天的独特之处;②至少使用 1 种比喻或拟人修辞。2.制作 “济南冬景明信片”: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景(如 “小雪初晴图”“冬水绿藻图”),配上原文语句作为文案,并手绘或粘贴相关图片。拓展作业结合课文与资料,为 “济南冬天文旅宣传册” 设计一个 “人文板块”,介绍老舍与济南的故事(提示:可引用《吊济南》中 “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等语句)。课后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画线的生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镶上(xiāng) 贮蓄(zhù) B. 澄清(dèng) 空灵(líng)C. 济南(jǐ) 水藻(zǎo) D. 一髻儿(jì) 宽敞(chang)(答案:B 解析:“澄清” 此处应读 chéng)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比喻)B.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拟人)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夸张)D.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答案:C 解析:应为拟人)二、阅读理解阅读第 4 段(“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回答问题:1.这段文字按什么顺序描写雪后山景?请找出标志性词语。(答案:空间顺序;标志性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2.赏析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中 “镶” 字的妙处。(答案:“镶” 字拟人,赋予山尖白雪以人的动作,生动写出雪沿蓝天边缘分布的形态,勾勒出清新秀美的画面,体现济南冬天的温晴。)探究赏析在理解课文景物描写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 “理想的境界”?结合文中景物描写分析。(答案:因为济南冬天温晴,小山环抱如摇篮般温暖,雪后山景秀气娇美,冬水清澈温暖,整体环境安适舒适,充满温情,因此是 “理想的境界”。)2.结尾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与标题 “济南的冬天” 能否互换?为什么?(答案:不能。标题 “济南的冬天” 强调特定地域的冬天;结尾 “冬天的济南” 强调特定时令的济南,既呼应开头 “宝地”,又升华对济南冬日整体美的赞美,情感更浓郁。)朗读设计:为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标注停连与重音,并说明设计理由。(示例: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 | 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 | 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设计理由:“微黄的阳光”“那点儿薄雪” 后停顿,突出描写对象;重音 “斜射”“露出”“粉色”,强调动态与暖色调,“害了羞” 后连读,凸显雪的娇羞情态。温晴济南 温情永驻 济南的冬天因 “温晴” 而独特,山是温柔的摇篮,雪是娇羞的少女,水是澄澈的水晶。 老舍用比喻与拟人编织美景,用真情书写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愿我们都能学会:用细腻的观察发现美,用温暖的笔触记录美。师生共勉: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笔下便有万千世界。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