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览魏晋世家大族的家庭情趣
——《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
七上第二单元——挚爱亲情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与学互动课堂(统编版2024)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孔融和王戎一个懂得谦让,一个聪明有智慧,都受到过很好的教育。《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这本书中另外几个聪明又智慧的孩子。
你知道这两个有关古代儿童的故事来自哪里吗?
情境导入
品味人物语言,了解“谦辞”和“敬辞”的用法,增强传统文化底蕴。
3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对比少年人物形象,领会塑造人物的方法。
2
走进《世说新语》,反复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1
通过学习两篇短文,我们将达成哪些目标呢?
预习回顾
刘义庆(403—444),字 ,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编写了 集《世说新语》,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季伯
志人小说
汉末至东晋
内容:主要记载 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等,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评价:鲁迅评价“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咏雪》被编入书中《 》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 》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篇章: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言语
方正
预习回顾
《世说新语》是文言志人短篇小说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 和 的杂录体小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二是篇幅短小;
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文体知识
人物言行
人物传闻逸事
任务一:译文章,讲故事
任务一:译文章,讲故事
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它既有“言”——作为语言的一面,又有“文”——作为文章的一面。在朗读、诵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弄懂故事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
《陈太丘与友期行》
《咏雪》
活动1:熟读成诵
听范读,自由读到熟练。
《咏雪》情境课文(诵读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情境课文(诵读版)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活动1:熟读成诵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接力诵读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故事虽短,但要素俱全。请你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将文章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出来,可配上动作、表情。
分组讲述,全班展示。
提示:《咏雪》注意人物的语言,《陈太丘与友期行》注意每句话的主语。
1.理清故事要素,完成表格。
文意疏通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寒雪日
日中(过中)
内集
门外
谢太傅、兄子胡儿、兄女
陈太丘、友人、元方
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友人相约,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怒骂,元方反驳,认为友人无信、无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2.展示示例及点评
在一个大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讲解文章义理。雪越下越大,谢太傅大家长提问:“白雪纷纷像什么呀?”谢朗小朋友抢答说:“撒一把盐在空中可以相比。”谢道韫小朋友说:“不如将这雪花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谢太傅哈哈大笑。原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以后的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小组展示①《咏雪》
点评:生动有趣,“大家长”“抢答”“哈哈大笑”等词语的加入,让故事充满趣味和充满家庭的温馨。一些字词并未按照课下注释一一对应。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2.展示示例及点评
小组展示②《咏雪》
点评:字词把握精准,言简义丰。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时间在正午,可是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朋友迟到了,陈太丘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小朋友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你爸爸在吗 ”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人家的父亲,就是非常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小组展示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2.展示示例及点评
点评:生动有趣,分角色疏通文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物心理。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小组展示④《陈太丘与友期行》
2.展示示例及点评
点评:遵照原文,字词意思把握精准,表述简练。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3.总结重点字词
咏雪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不及。
乘风。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3.总结重点字词
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才。
陈太丘与友期行
拉。
回头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任务二:现情境,品人物
鲁迅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就说《世说新语》记述故事语言精练,隽永传神。这两篇文章篇幅短小,但人物生动,故事有趣。让我们结合故事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情和个性。
任务二:现情境,品人物
活动1:探究情节,理解人物言行。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体会相关人物的个性特征。
1.你认为“撒盐”和“柳絮”哪个比喻更好?
2.如何理解谢太傅的“大笑乐”?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你认为陈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思考①
观点一:“柳絮因风起”好,它给人以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与自然界的连接更为紧密,其中更易蕴含人的思想情感,有更为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与“柳絮”相比显得缺乏意蕴。古人创作诗文追求意象,意象则是物象与意蕴的统一,因而“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观点二:认为“撒盐空中”的比喻更好,原因是从雪的颜色和从空中飘落之态与空中撒盐更接近,而柳絮的自然形态以及在空中飘扬的姿态,与雪的飘舞方式有明显差异。因此从比喻的形象生动方面来看“撒盐空中”更贴近。
你认为“撒盐”和“柳絮”哪个比喻更好
谢道韫有才华,谢朗也是才思敏捷、质朴、积极。
观点二:认为“笑”前喻而“乐”后喻。
观点三: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谢太傅是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也是个慈爱长者;谢家其乐融融,家风良好。
思考②
如何理解谢太傅的“大笑乐”?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观点一: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谢朗、谢道韫均是谢家子弟,在年幼之时对谢安的问题均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谢安对自家孩子满意。
陈元方具有是非分明,坚持原则的“方正”品行。
思考③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你认为陈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
他懂得“信”的重要。 陈元方在面对友人的无信行为时, 能够据理抗辩, 体现出他对“信”的重视和理解。

元方辩驳时有理有据, 落落大方。

懂得“礼”的重要。 在友人在儿子面前骂其父亲时, 陈元方能够维护家庭尊严, 显示出他对“礼”的深刻理解。

维护家庭尊严。 通过“入门不顾”的行为, 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体现了他的坚定和自尊。

对一个人的评价可以有多个方面。
思考④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友人失信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入门不顾”是在用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坚守原则的表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不失礼
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该以礼待之。
失礼
篇目 人物 形象表现 形象分析

为增强朗读中人物的角色感,需要制作人物角色卡片,提示自己在朗读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根据讨论结果,同学们独立完成人物卡片。挑选展示。
活动2:感受人物形象,制作人物角色卡片
篇目 人物 形象表现 形象分析
《咏雪》 谢太傅
谢朗( 胡儿)
谢道韫
与儿女讲论文义。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大笑乐。
提出“白雪纷纷何所似? ”的问题, 不仅拉开了咏雪的序幕, 还体现了对子侄辈教育和引导的用心。欣然、大笑、乐,表现他的慈祥和爽朗,是个和蔼可亲又热情睿智的长者。
“撒盐空中差可拟”
反应敏捷,心直口快,才情略逊,质朴。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比喻精妙,才思敏捷,身份不凡。
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了良好的家风, 同时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的文化和生活状态。
友人
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惭,下车引之。
失信;骂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面对元方批驳,下车拉他,表明知错态度。
时年七岁,门外戏。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入门不顾。
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
入门不顾,态度坚定。
总结:短文能体现出少年良好的家风教养,表现出少年的聪慧、机智,这也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对儿童个性的尊重。
《咏雪》通过寒日谢家两代人在一个雪天“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表达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明白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故事虽短小,但情节生动,含义深远,给我们很多启示。
小结
任务三:析语言,悟特色
精炼,是《世说新语》语言的主要特色。《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一般只有几十字,长则二百字左右,短则十字上下,其意己显,遣词造句,往往极为恰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让我们来仔细体味一下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诵读中体现其语言特色。
1.作为文言文,两篇短文语言精炼、简洁、准确精当。请举例说明。
①俄而雪骤
②公欣然曰
③期日中,过中不至
④元方入门不顾
示例
①“俄而”写出了时间很短,“雪骤”写出了雪下得很大,仅仅
四个字就交代了天气的变化,语言简洁明了。
②“欣然”二字写出了谢太傅的心情,体现了人物的慈祥,言约
意丰,十分准确。
③“期日中”和“过中不至”,省略主语,避免重复,语言简洁。
④“元方入门不顾”,抓取人物动作,白描式的语言准确精当。
2.仿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示例
①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②(家父)待君久不至,(家父)已去。
③(友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友人)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和谦辞。敬辞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专门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是针对自己的用语。文中用了许多“谦辞”和“敬辞”,请找出来。
敬辞:③④⑤⑥⑦;谦辞:①②⑧⑨
练习: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莅临 ④令尊 ⑤高堂 ⑥雅正 ⑦令郎 ⑧老朽 ⑨犬子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对别人的尊称,意为“你”)、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任务四:朗读演绎,再现文章情境
根据以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及语言特点的品味,完成对两篇课文的情境演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
朗读者 朗读正确 (20分) 熟练流畅 (20分) 形象表现 (20分) 情感表达 (20分) 舞台表现 (20分) 总分



你还知道文言用语中哪些敬辞和谦辞?
拓展活动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你还知道文言用语中哪些敬辞和谦辞?
拓展活动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谦辞类 家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兄、愚见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梳理总结
咏雪
《言语》篇中,体现魏晋时期人物的语言才能和智慧。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欣然/大笑乐)
咏雪
梳理总结
陈太丘与友期行
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元方门外戏
结果: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内容:
交流:待君久不至, 已去(落落大方)
怒:非人哉(无礼)
《方正》篇,体现魏晋时期人物的处事准则。
布置作业
阅读以下《世说新语》中的内容,并用自己语言复述出来。
方正
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 ”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 ”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布置作业
参考译文1
晋明帝在西堂,召集群臣宴饮,还没有大醉的时候,明帝问道:“今天名臣都聚会在一起,和尧、舜时相比,怎么样?”当时周伯仁任尚书仆射,便声音激昂地回答说:“虽然同是君主,可现在又怎么能和那个太平盛世等同起来呢?”明帝大怒,回到内宫,亲自写了满满一张黄纸的诏令,便交给廷尉,命令逮捕周伯仁,想就此杀掉他。过了几天,又下诏令释放他。众大臣去探望周伯仁,周说: “起初我就知道不会死,因为罪状还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布置作业
参考译文2
左仆射江虨年轻时,丞相王导招呼他来一起下棋。王导的棋艺比起他来有两子左右的差距,可是想不让子儿对下,试图拿这事来观察他的为人。江虨并不马上下子儿,王导问:“您为什么不走棋?”江虨说:“恐怕不行呢。”旁边有位客人说:“这年轻人的技术原来不错。”王导慢慢抬起头来说:“这年轻人不只是围棋胜过我。”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