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5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禁止交流和借阅。
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班级和考场。
4.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
1. 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
2. 当陷入消极情绪时,可以通过认知调节法来调节情绪。( )
3. 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成长。( )
4.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不犯罪是人们的行为底线。( )
5. 古训“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启示我们:应当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 )
6. 周一小明忘记整理讲台桌致班级卫生扣分,很内疚。次日,他主动留下值日,打扫更认真。小明能认识失误并及时补救,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
7. 自1999年起,“顺其自然”持续二十余年向慈善总会匿名捐款,带动众多市民效仿,他们的行为凸显崇德向善、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
8. 男生女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优势并欣赏对方的优势。( )
9.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赖他人、对自己负责。( )
10. 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1. 北京时间4月25日凌晨,神舟____号载人飞船与神舟十九号乘组成功会师中国空间站,6名航天员“天宫”同框,创下对接速度新纪录。( )
A. 十六 B. 十七 C. 十八 D. 二十
12. “同学开始长喉结、声音变低沉,自己却仍是‘娃娃音’,担心被嘲笑,上课不敢发言。”“最近周围的好多同学变高了,有的男生一跳就能摸到篮板了,我再灵活也赶不上他们的高度,开始逃避训练。”“为什么有些女生不长痘,而我长了这么多,好丑啊”。以下回复能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是( )
①青春期身体发育存在早晚差异,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
②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要学会接纳
③可以通过化妆或穿搭掩盖身体不足
④加强锻炼或服用药物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以下是中学生小军一天经历:
——早上因考试失利心情低落,课间听到好友安慰后逐渐好转。 ——中午在食堂与同学发生口角,愤怒地摔了餐具。 ——下午参加辩论赛获得最佳辩手,兴奋得手舞足蹈。 ——放学时看到流浪猫受伤,立刻变得难过并联系动物救助站。
由此可推断出的结论是( )
①情绪会因具体事件的变化而波动
②青春期的情绪具有细腻性和闭锁性
③他人的情绪表达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④集体活动必然带来积极情绪体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我是小法官活动。关于当事人违反的法律类别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 违法类别 承担责任
① 王某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扰乱周围的秩序,警方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处以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② 林某设网诱捕野生珍稀鸟类进行贩卖,被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事违法行为 刑罚处罚
③ 两位乘客堵住高铁车门,无视劝阻,导致发车延误。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④ 张某捡到李某家走失的奶牛,拒绝归还。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张某限期归还。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某校开展“行走的诗词大会”研学活动,学生通过实地探访古诗中的名山大川、历史遗迹,结合诗词朗诵、文化讲座等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对中华诗词的认同感
②推动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③体验诗词意境,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④丰富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反映了以下问题:
为了在校运会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同学在比赛前故意绊倒竞争对手。 为了在班级评选中获得更多票数,有的同学私下给其他同学送小礼物拉票。 有的同学网上随意编造并传播同学的不实谣言,导致同学受到其他网友的误解和指责。
针对以上问题,道德与法治老师展开讨论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遵守法律,追求自由
B. 与人为善,相互包容
C. 行己有耻,树立底线
D. 团结友爱,共建集体
17. 学会管理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下列情境中,“我”的情绪管理合理的是( )
①和小灿发生矛盾后长时间生闷气
②因堵车迟到被批评,将怒火发泄到同学身上
③做实验时多次失败,便到操场上跑了几圈,回来继续做实验
④没按时交作业被老师批评,主动找老师说明原因并承诺改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当代的许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都是由中华人文精神转化、发展而成的,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提倡“光盘”行动
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主张
③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④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根据《千里江山图》创编的舞蹈《只此青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一规定体现了( )
①诚信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③民事活动中只需遵守法律,无需考虑道德要求
④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公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主题口号,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口号,“双奥之城”北京向世界传递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
A 重民本 B. 崇正义 C. 求大同 D. 守诚信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40分
21. 红星中学开展“自尊榜样”推荐活动。
红星中学“自尊榜样”推荐条件
1.能客观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2.____ ____ 3.____ ____
运用所学,请你再写出2个推荐条件。
22. 一句“您好”如春风拂面,传递出温暖与善意。
镜头一 清晨,闻着诱人的饭香,我跑进厨房,抱着忙碌的妈妈,深情地说:“您好”,与妈妈一起把饭菜端上桌,妈妈向我投来温暖的目光。
镜头二 在洒满阳光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辛勤劳作着,我轻声地道了句:“您好”,并默默弯下身子,捡起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她微笑着向我回了一句“您好”。
镜头三 步入校园,____
(1)参照以上镜头,请你补全镜头三。
(2)结合以上镜头,运用所学知识,从情感的角度说说你的感悟。
23. 某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感悟—余村的蝶变之路
“点绿成金”的发展密码
余村的昔与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靠着挖矿山、建水泥厂,生活富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2003年,余村陆续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余村考察后,余村重新制定了发展规划,准备二度创业。 今天的余村秀竹连绵,四季常青,已完美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无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2023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24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1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愿景。
(1)余村“点绿成金”的发展密码,蕴含了哪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活动二 传承—做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为此,学校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同学们选择参与。
活动 理由
活动一社区志愿服务 示例:我选择活动一。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帮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知道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也要关爱他人,懂得要尊老爱幼,孝老敬亲。
活动二诚信考场考试
活动三环保主题活动
(2)参照示例,运用所学,请你在活动二与活动三两个活动中任选其一,写出你参加活动理由。
24. 某校开展“走进法治天地,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教育活动。
【法律护航】初一同学围绕“法律让生活更美好”展开讨论,以下是他们收集的材料。
材料一 自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台规定后,未悬挂临时标识或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上路将被依法处罚,有号牌后,电动自行车骑行更守“规矩”。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法,广场舞噪声扰民行为被依法禁止。某小区广场舞爱好者戴耳机同步听舞曲,不影响居民生活和休息。 材料三 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其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公证遗嘱将财产全给女儿,儿子起诉要求均分遗产被法院依法驳回。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法律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
【以案释法】
方某遗失了装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随即通过媒体悬赏一千元寻找。当捡到公文包的赵某找到方某归还公文包时,方某却拒绝支付悬赏费用。因沟通未果,赵某遂将方某诉至人民法院。
针对是否支付“悬赏费”,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25. 某中学开展以“对话榜样与榜样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榜样人物。
“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们说中国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
“一颗颗糖丸,挡住了脊髓灰质炎病痛,我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我可以跟老百姓说,说我尽力了,你们的孩子再也不得这个病了。” “发现了青蒿素,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任何付出都值得,一定要不辱使命。”
结合主题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以“做自信自强的中国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少于80字。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5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只能翻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禁止交流和借阅。
3.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班级和考场。
4.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6.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将“正确”涂黑,错误的将“错误)”涂黑)
【1题答案】
【答案】正确
【2题答案】
【答案】正确
【3题答案】
【答案】正确
【4题答案】
【答案】错误
【5题答案】
【答案】正确
【6题答案】
【答案】正确
【7题答案】
【答案】正确
【8题答案】
【答案】正确
【9题答案】
【答案】错误
【10题答案】
【答案】正确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2.非常尊重他人,在与人交往中能欣赏、包容他人,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3.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等。
【22题答案】
【答案】(1)例:我跟保安叔叔说“您好”,叔叔笑着点头,脸上透着和蔼,关切问道:“今天来得挺早呀”。简单的话语,让校园满是温情。
(2)我们要在与人交往和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一句“您好”可以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热情,影响周围环境;而对方接收到问候后,同样给予积极的情感反馈,我们都用热情和行动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世界也因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
【23题答案】
【答案】(1)面对发展困境,余村村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自身所处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转变发展方式,保障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点绿成金”的发展密码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思想理念的全新演绎。
(2)我选择活动二。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能够培养自觉自律性,同时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我选择活动三。参加环保主题活动,能够在实践中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领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24题答案】
【答案】(1)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合法的行为得以保护,违法行为受到惩罚,让生活更加美好。
(2)依据《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方某未按约定向赵某支付报酬,没有依法行事。赵某自身权利受损起诉至法院,是运用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利。从道德层面看,方某的行为没有践行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赵某也可以选择不索要报酬,弘扬与人为善、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也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共建和谐社会。
【25题答案】
【答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人生当自强,少年强则国强。自信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且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要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对待学习,练就真本领,在做事中不断磨砺意志,锤炼品格。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坚定民族自信心,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做自信自强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