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 课件 (共21张PPT)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 课件 (共21张PPT)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2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请跟随画面视角感受并将你看到的景色用线条勾勒
溪山行旅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如何体现其审美理想
如何赏析《溪山行旅图》?
回顾绘画赏析四步法: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画面内容是什么?(画面内容)
怎么画的?(画面形式、造型语言)
为什么这么画?(画家生平、时代背景)
画作的价值、地位、世人评价
陕西地区山水风貌,大山,树木,江水,瀑布,巨石,一队行旅人在山路上行进。
画面内容:
画面形式:
仰 视
平 视
俯 视
构图
移步易景
融合多重视角
三远法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
高远
平远
深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仰视)
近山望远山(平视)
山前窥山后(俯视)
中国画的独特透视关系:散点透视。“移步易景”
知识拓展:
思考:1.画家站在哪里画的这幅画?
2.与《溪山行旅图》对比视角有何不同?
《达尔达尼,早上好》[法] 柯罗 1853
焦点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画面形式:皴法
披麻皴
钉头皴
雨点皴
知识拓展:
《溪山行旅图》:为什么画这幅作品?画家想表达什么?
画家生平:范宽,字中立,北宋早期画家,初学荆浩李成,后隐居于太华山,终南山。所画崇山峻岭,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世人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时代背景: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得更为成熟,北宋王朝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纷争局面,建立了一个相对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上重文抑武,文人得到重视与尊重,画家用自然比喻人的品格和社会。
《溪山行旅图》借景抒情,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态度。
对比《达尔达尼,早上好》,
探究中西绘画的异同及其原因。
柯罗(1796-1875),是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
柯罗在风景画中所追求的是个人主观上的真实。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
画作的价值、地位、世人对其评价
·董其昌誉为“宋画第一”
·与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并称“宋画三绝”
总结: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审美差异,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体现。
不同地域环境下产生的艺术表达
中国:
山水画
南北环境差异——美术表现审美差异
取法自然,借景抒情
苏美尔:
镶嵌画
政治稳定,贸易线路昌盛
正面律
(程式化)
人物大小差异
(等级制度)
埃及:
宗教与来世艺术
墨西哥:
工业化
丰富的想象力和民族特色
澳大利亚:
本土艺术形式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为教学和仪式
不同地域环境下产生的艺术表达
不同民族的发展依托特定的地域与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让艺术表现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多的选择对象。
不同地域
审美理想
美术表现
通过互联网查找以下三幅作品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用简略的文字搭配手绘分析图,分析、比较他们的造型语言特点。
学习活动:
滑雪狩猎彩绘岩画(局部)
有滑冰者和捕鸟器的冬景(油画)
1565 老彼得 勃鲁盖尔(尼德兰)
延河溜冰(版画)1941 刘岘
山川不同,血脉各异,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继承发扬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发扬与传承,同时我们应该有更加开放的世界观,尊重,理解,包容世界文化的多元与差异。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