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 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1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
让我们跟随“大鹏”的视角一览华山美景,同时尝试用线条简单勾勒出你所见之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溪 山 行 旅
(新教材)湘美版七年级下册1.1
长:206.3cm宽:103.3cm
与郭熙的《早春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并称“宋画三绝”
问题情境
如果你担当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小志愿者,面对外国友人你将如何介绍中国画《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布局及美术特色呢?
问题1:
中西方画家表现山水风光时有怎样不同的视角与形式?
仰视
巍峨的高山,坠落的山涧
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
平视
草木丛生的山丘,前行的商旅队伍
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俯视
嶙峋的山石
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局部欣赏
《达尔达尼,早上好》(油画)法国 柯罗
定点观察
平常视角
透视感强
丰富的色彩表现
文化传统
视觉方式
造型语言
美术表现
不同民族的发展依托特定的地域与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让艺术表现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多的选择对象,中国传统绘画十分注重“取法自然”“借景抒情”
北方山水
南方山水
斧劈皴
牛毛皴
雨点皴
卷云皴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皴法是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造化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地位。
问题2:
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学习任务一
(完成“思考·交流”):
通过收集资料与亲身体验,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同学讨论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何影响美术表现。
乌尔军旗是苏美尔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出土于乌尔城的皇室墓穴,距今4500 年之久的历史,是现存的苏美尔绘画代表。苏美尔人在涂满沥青的木箱上用贝壳、天青石碎块镶嵌成战争与和平的场面,以分层叙事的构图展开了乌尔王室发动战争、缴获战利品的情节,色彩对比鲜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苏美尔人是镶嵌画的始祖,镶嵌画以其色彩的真实性和永久性,制作的多样性以及题材的广泛性得以在世界上绵延流传
古埃及的时代,作画都使用比较严格的法则,所以为了凸显人物身份的不同,古埃及的艺术家规定了:
【一】 用不同尺寸的人物形象来区分身份的重要性,尺寸越大的,地位越尊贵。
【二】 用不同的肤色来区分身份的重要性,肤色越鲜艳的,地位越尊贵。
【三】 用不同的服饰来区分身份的重要性,越盛大浮夸的服饰,地位越尊贵。
正面律
人物画的特点为:正眼、侧脸、正上身、侧下身。这个规律我们称之为“正面律”,它适用于所有的古埃及人物画像甚至是人物雕塑。
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创造的以原始宗教为主题的一种绘画艺术,以此表达对世界的理解,记录部族的历史和传说,其丰富内容反映了原住民的信仰与生活习俗,具有澳大利亚原始艺术的鲜明特点,是记录原住民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的图像百科全书。古老的树皮画是原住民绘画艺术的顶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绘画方式之一。
绘画使用的素材皆为大自然的馈赠:剥树皮为画布,取赭石为颜料。生长笔直的桉树,有光滑细密的浅褐色外皮,是绘画的天然好材料,又易于携带、保存。澳洲原住民将树皮割下来,经过烘干、压平后,以树枝、人发或植物纤维做画笔。树皮画的传统颜色为黑、白、赭红、黄四种。澳洲原住民用赭石、土块、锰石、木炭和蛋汁、血、兰花汁为颜料,使绘画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任务二
(完成“学习活动”):
通过互联网查找《滑雪狩猎彩绘岩画》《有滑冰者和捕鸟器的冬景》《延河溜冰》三幅作品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用简略的文字搭配手绘分析图,分析比较它们的造型语言特点。
滑雪狩猎彩绘岩画(局部) 约旧石器时代晚期 2005 年发现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墩德布拉克河谷
有滑冰者和捕鸟器的冬景(油画)1565 老彼得 勃鲁盖尔(尼德兰)
延河溜冰(版画)1941 刘岘
作品的作者、国家和表现形式
作品在造型语言上呈现出的不同艺术特征
不同的地理位置对作品造型语言产生的影响
不同文化传统对作品造型语言产生的影响
山川不同,血脉各异,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继承发扬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发扬与传承,同时我们应该有更加开放的世界观,尊重,理解,包容世界文化的多元与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