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课件 (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 第1课 溪山行旅课件 (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下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溪山行旅》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能力目标:了解书体的点画之美来源于何处,能分辨不同书体的点画有什么异同。 3、情感、价值观:认识、理解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感悟、欣赏经典书法作品中点画的精妙之处,提高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的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欣赏历代书法作品,认识并分辨不同书体。 教学难点 找到不同书体的笔画特征,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书体。 世界绘画艺术萌发于形态万千的地理空间,也流淌于壮阔曲折的岁月长河,因而包罗万象。
溪山行旅
基本问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如何体现其审美理想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山川不同,血脉各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家,承继了各自的文化传统,用不同的视觉方式和造型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
不同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不同的文化传统
欣赏评述:中西方画家表现山水风光时有怎样不同的视角与形式?
画面具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天空微妙的色、光,柔和的云朵,表达了细腻的感受。
定点观察、平常视角、透视感强
《溪山行旅图》中融合了画家哪些观察视角?
移步易景
《溪山行旅图》中融合了画家哪些观察视角?
《溪山行旅图》中融合了画家哪些观察视角?
平视
草木丛生的山丘,前行的商旅队伍
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溪山行旅图》中融合了画家哪些观察视角?
俯视
嶙峋的山石
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局部欣赏
不同的文化传统
定点观察、平常视角、透视感强
文化
传统
视觉方式
造型语言
美术表现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不同民族的发展依托特定的地域与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让艺术表现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多的选择对象,中国传统绘画十分注重“取法自然”“借景抒情”。
北方山水
南方山水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表现手法
钉头皴
表现北方坚硬山石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思考: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审美理想
特定鲜明的美术形式
丰富精神世界
和审美体验
滑雪狩猎彩绘岩画(局部) 约旧石器时代晚期 2005 年发现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墩德布拉克河谷
有滑冰者和捕鸟器的冬景(油画)1565
老彼得 勃鲁盖尔(尼德兰)
延河溜冰(版画)1941 刘岘
山川不同,血脉各异,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继承发扬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发扬与传承,同时我们应该有更加开放的世界观,尊重,理解,包容世界文化的多元与差异。
斧劈皴
牛毛皴
雨点皴
卷云皴
中国画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皴法是中国历代山水画家在师法自然造化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地位。
乌尔军旗是苏美尔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出土于乌尔城的皇室墓穴,距今4500 年之久的历史。苏美尔人是镶嵌画的始祖,镶嵌画以其色彩的真实性和永久性,制作的多样性以及题材的广泛性得以在世界上绵延流传。
苏美尔人在涂满沥青的木箱上用贝壳、天青石碎块镶嵌成战争与和平的场面,以分层叙事的构图展开了乌尔王室发动战争、缴获战利品的情节,色彩对比鲜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
乌尔军旗 (木板镶嵌画) 约公元前2500年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思考: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苏美尔
埃及壁画以平面造型刻画各类形象,人物画像通常身体为正面,头部为侧面。
地理位置封闭
等级制度森严
程式化
装饰化
平面化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思考: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古埃及
思考: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狩猎 (树皮画) 约1960 大卫·古普利尔
古老的树皮画是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创造的以原始宗教为主题的一种绘画艺术,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绘画方式之一。
记录部族历史与传说
取材于自然
古老而又有生命力
富有装饰性
形象夸张
澳大利亚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思考: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了哪些绘画手段和形式?
不同的地域与环境
墨西哥
历史悠久、地理位置较为开放
多元、融合
壁画画幅巨大,色彩鲜明且装饰性强,展现了艺术家及其助手描绘一位建筑工人与墨西哥工业城市景观的场景,体现了墨西哥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