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某市中学生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小彦发挥出色,获得了冠军。比赛结束后,现场记者邀请她在镜头前分享参赛感受,她却紧张得满脸通红,无法正常发言。小彦的表现反映了青春期的( )
A. 成熟与幼稚 B. 闭锁与开放
C. 勇敢与怯懦 D. 独立与依赖
2. 为了参加学校首届校园辩论赛,七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建议男生和女生混合组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小刚却说:“男生逻辑思维强,女生只会感性争论,分开比赛更公平。”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男生女生的差异不可改变,分开比赛确实更合理
B. 男生女生优势互补,合作更能促进共同进步
C. 女生不适合参加辩论赛,应该主动退出
D. 男生的能力本来就比女生强,没必要混合组队
3. 2025年汕尾市首届海洋运动会期间,初中生小芳报名成为志愿者,负责与异性同学合作完成海岸线清理任务。为保障安全并促进良好交往,小芳应该( )
①与异性搭档保持礼貌距离,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区域作业
②为避嫌拒绝与异性合作,要求老师更换为同性同学搭档
③在活动结束后,私下约异性同学到无人海滩分享环保心得
④若对方言行不当,立即停止互动并向带队老师反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4年国庆期间,汕尾市举办了盛大的海上烟花表演,吸引了数万市民前去观看。初中生小林原本因考试失利情绪低落,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一起前往观赏。当绚丽的烟花点亮夜空时,小林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暂时忘记了烦恼。这说明( )
A.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活动来调节情绪
B. 情感是稳定的,不会因外界事物而改变
C. 情绪是短暂、无法调节的,只能顺其自然
D. 消极情绪必须完全消除,否则影响生活
5.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达出一种历经磨难终能收获成功的信念。下列诗句能表达相似情感的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 2025年5月,印巴两国空战中,巴基斯坦所购中国战机歼-10CE击落多架印度所购的法国阵风战机,实战能力威震全球,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收听新闻后,许多网友通过社交平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其他网友纷纷跟帖;许多在校大学生高唱国歌表达民族自豪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友们表达喜悦之情的方式是合适的,网友们共享快乐
②自豪感是个人表面、瞬间、不稳定的内心体验
③关注国际大事是爱国的体现,日常升旗仪式、爱护公物与爱国无关
④参与校园“国家成就展”手抄报比赛活动能获得民族自豪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7. 七年级学生小美在文具店被老板误认为偷窃,当众要求检查书包。下列行为中体现“自尊自爱”的有( )
①愤怒摔打物品证明清白
②默默忍受委屈躲起来哭
③冷静出示购物小票并建议调监控
④要求老板道歉并说明法律依据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8. 七年级学生小林看到班上的“学习标兵”小张在英语演讲比赛中的表现出色后,既羡慕又自卑。下列做法中,能帮助小林建立真正自信的有( )
①模仿小张的一举一动,试图让自己变成他
②分析小张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③回避与小张接触,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
④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肯定自身优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4年汕尾市“最美南粤少年”评选中,残疾学生小陈(陆河县人)凭借科技创新发明获奖。面对记者采访,他说:“虽然身体不便,但我相信通过努力一样能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这启示我们做自尊自信的人要( )
①掩饰自身缺点,回避现实困难
②客观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己
③依赖他人评价,追求外在荣誉
④保持乐观进取,实现生命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临近毕业季,多名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最后致谢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感谢你的坚持与拼搏,感谢你传递的沉着、冷静与永不放弃的精神。”“感谢你在我自己难以坚持的时刻给予我力量,激励我不断前行。”“感谢你从未放弃,祝你我都各自拥有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偶像的力量!从“八一小神童”到如今国乒历史上第一个“超级金满贯”,樊振东一路走来披荆斩棘,他的精神鼓舞着更多的年轻人积极向上!樊振东与球迷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成长路上,要勇敢克服弱点、超越自我
②面对困难,应当永不言弃、刚健有为
③相信天赋与运气,漠视个人坚持与努力
④目标清晰,将理想分解为每日具体行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整个民事活动。这一原则的确立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是( )
A.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 求同存异、胸怀天下
C.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D. 尊崇正义、坚守诚信
12. 2025年初,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其强大的多模态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eepSeek研发团队主动公开部分算法供全球研究者学习。DeepSeek的成功与爆火体现了其团队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其中包括( )
①践行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②树立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竞争意识
③践行心怀天下、兼济苍生的担当精神
④落实步履不前、享乐主义的生活理念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3. 2025年1月19日,汕尾“翰墨飘香艺韵迎春”——书画名家现场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拉开序幕,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受大家的好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联是中国美学理念的体现
②送春联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③此举是在践行见义勇为的美德
④说明这些书画名家是一群敬业乐群的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人人可学”……习近平多次强调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并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号召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发扬雷锋精神需要我们( )
①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②心怀善意,满足他人所有要求
③乐于助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④崇德向善,树立见贤思齐精神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6. 某小区因停车位分配问题爆发激烈争执,部分居民甚至准备堵路维权。社区工作人员依据民法典第275条(建筑区划内车位归属规定)和人民调解法及时介入,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这一事例最能体现法律的作用是( )
A. 限制公民自由以维护秩序
B. 通过强制手段惩罚违法者
C. 提供解决矛盾的准绳和途径
D. 要求公民无条件放弃权利
17. 2023年国庆期间,汕尾市城区某海鲜大排档被游客举报使用作弊电子秤,市场监管部门查实后对商家处以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2024年春节期间,红海湾部分村民私自圈占公共海滩向游客收费,经曝光后由当地文旅部门联合公安取缔。这些案例共同说明( )
①法律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保障公民权益
②消费者应通过打官司的方式维护所有权利
③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市场经济秩序
④商家的违法行为与法律约束力无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七年级学生小陈在操场踢球时,不慎砸碎了小林的眼镜。小林要求小陈按原价2000元赔偿,小陈认为眼镜已用两年只愿意赔500元,双方争执不下。下列解决方式中符合民法典公平原则的是( )
①必须让小陈全价赔偿新眼镜,因为是他造成的损失
②根据眼镜折旧情况,协商合理赔偿金额
③要求小林自己承担全部损失,因为小陈不是故意的
④经调解,按双方经济情况和责任比例分担赔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9. 下列案例中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 某出版社未经小林同意,出版了其创作的短篇小说
B. 初中生小夏经常和同学旷课去校外网吧玩游戏
C. 某男子因报假警7次,被当地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D. 苏某在某国家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被判处有期徒刑
20.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在2025年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汕尾市禁毒办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的进校园禁毒宣传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有助于青少年( )
①增强法治意识,履行公民义务
②学习禁毒知识,认清毒品危害
③抵制毒品诱惑,珍惜美好生活
④惩处制毒人员,伸张社会正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5月,我市某中学学生小陈在凤山妈祖景区游玩时,发现几名游客攀爬文物拍照,并折断树枝作道具。小陈上前劝阻,反遭对方辱骂。情急之下,小陈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喊道:“我要把你们发到网上,让全网都看看你们的丑态!”回家后,他将视频配上游客的清晰面部特写,发布到社交平台,引发网友对涉事游客的指责和人肉搜索。
材料二 2024年6月,汕尾市开展“文明旅游法治同行”专项整治行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多部门,对红海湾景区内乱涂乱画、破坏礁石等行为进行查处,并设立“法治宣传点”向游客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全市市民宣传保护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1)材料一中游客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游客宣传法律?
(2)运用法律知识,评析小陈对游客的网络曝光行为。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焕发青春活力”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查阅到一些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归纳整理并分享。下表所示为“让我们共同走近模范人物”专题的部分内容。
人物事迹 青春品格
俞鸿儒,我国高超声速风洞研究的奠基人,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他对中华民族的能力深信不疑,掷地有声地说:“中国人一定能造出自己的风洞!我们的智慧绝不逊于任何人!” 自信
刘玲琍,她扎根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三十多年,用教育为听障学生筑起尊严的堡垒。当第一批听障学生考上大学时,她含泪说道:“这不是怜悯的施舍,而是尊严的胜利!” ①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专家,面对国外严密的核潜艇技术封锁,率领团队投身研制,熬过无数日夜,即便失败也不气馁,最终打破技术困境,实现重大突破。用一生铸就中国核潜艇的荣耀篇章。 ②
(1)根据材料,请你填写表格①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长中的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自信品质。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末,黄旭华率领核潜艇研制团队无惧挑战,在零基础上起步研制。面对失败不气馁,最终打破技术困境,实现重大突破。1988年,新型核潜艇首次深潜,年届花甲的黄旭华亲自登艇指挥,成功创造我军潜艇首个深潜纪录。为了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用一生铸就中国核潜艇的荣耀篇章。
(2)运用“人生当自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黄旭华院士“用一生铸就中国核潜艇的荣耀篇章”的理解。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某班开展以“爱我汕尾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受红色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继承与发展。汕尾是全国首个全域革命老区,拥有红宫红场、彭湃故居等红色遗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汕尾市教育局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浸润青春”系列活动,让红色革命基因代代相传。同时将海陆丰革命歌谣、正字戏等非遗文化与红色旅游相结合,让革命精神焕发新时代活力。
(1)请你设计一条适合我市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研学线路。
【增进文化认同】
2024年“五一”期间,汕尾市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参与人次突破5万,学生们通过“穿红军装”“吃革命餐”等活动沉浸式感受革命精神,感受海陆丰革命歌谣、正字戏等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革命精神的时代活力。
(2)结合材料,分析我市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重要意义。
【践行红色文化】
在我市开展的“红色故事少年说”活动中,组织学生担任红色讲解员,用童声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海丰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小琳在讲解彭湃烈士事迹时,创新使用VR技术重现革命场景,获得广泛好评。为响应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参加“红色讲解员”等实践活动,为传承红色文化作贡献。
(3)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红色文化。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题答案】
【答案】(1)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
方式: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用法治漫画、视频播放等形式向游客宣传法律。
(2)①小陈对游客的网络曝光行为是不当的。他可以劝阻游客,但不能网络曝光游客。
②民法典确立了平等、守法等基本原则,确保社会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
③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④未经允许公开他人面部特写并引发人肉搜索,侵犯游客的肖像权、隐私权,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⑤小陈应该保留证据后向景区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而非擅自网络曝光。
【22题答案】
【答案】(1)第一问:①自尊②自强
第二问:①自信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敢前行。
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③自信的青春有力量。自信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握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再出发,坚定信心,走向未来。
④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困难,从容迎接挑战。
(2)①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材料中黄旭华团队在面对国外封锁,依旧无畏挑战、投身研制,不断突破自己。
②自强使人自主自立,没有国外的支持,运用拨打算盘、摆弄计算机算出关键数据,打破技术困境。
③自强使人奋发向上,正是因为黄旭华团队的自强精神,才能在反复失败中不断超越。
④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材料中黄旭华年届花甲,还以身作则亲自指挥,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23题答案】
【答案】(1)[示例]①参观端午节龙舟比赛,感受本地民俗文化
②参观各地举办的民俗活动,欣赏舞龙舞狮、英歌舞、渔歌等。
③观看白字戏、正字戏等非遗文化,感受文化的传承之美。
④参观海丰纪念文天祥“一饭千秋”的方饭亭,感受其爱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⑤参观红宫红场、彭湃故居等红色遗址,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
(2)①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穿红军装”等活动能培育艰苦奋斗等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③延续文化血脉,通过实地研学,使青少年亲身感受革命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共享美好人生。
(3)①厚植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③学习“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认同红色文化价值,将其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
④落实行动,主动担当责任,向亲友、游客传播革命故事。
⑤用创新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如用VR等科技手段、短视频、动漫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更鲜活。
⑥参加“红色小讲解员”等实践活动,向亲友传播革命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