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初一)道德与法治答题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学校
2.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部分必须使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1.囚 回[

6.囚 回回11.囚回回回16.囚回回回
2.囚回g回7.A回回回12.囚回回回17.囚 g回
3.囚回回回8.囚回回回13.A回回回
4.A囚 @回9.A回回回14.囚⑧回回
5.囚回回回10.囚回回回15.因回回回
18.(11分)

(1)研学景点:
注意事项:
(2分)
(2)
(5分)
(3)

(4分)》
19.(10分)
(1)】
(4分)

(2)①


(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4分)》
(1)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2分)
(2)
(8分)

(3)片段一:
片段二:
(4分)

21.(14分)
(1)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3分)
(2)】
(5分)
(3)①
②】

(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51分。)
1. 他隐姓埋名30年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 程开甲 B. 黄旭华 C. 钱学森 D. 邓稼先
2.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____隆重开幕。(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张家口 D. 大连
3.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获得满堂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纷纷点赞叫好。《国家宝藏》大“热”的秘密在于( )
①以独特形式展现国家历史,唤起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②借助创新手段,让文物与当代人的生活共鸣、情感相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以下内容反映出中华文化(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其蕴含的温度、降水、湿度等因素,至今还在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成不变
②蕴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③积淀着深厚的智慧与丰富的经验
④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取向中首次聚焦于“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明确要求“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这些政策措施针对性强,为民生发展描绘了新图景。这充分证明党和政府( )
①传承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关注民生问题以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传承重民本的思想理念,站稳人民立场
④胸怀天下,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下列名句能体现中华民族崇尚正义的有(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各国围绕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积极交流,既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等关键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又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发展阶段在实施策略上的差异。这一做法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的( )
A.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D.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8. 荣获2025年“南昌好人”荣誉称号的涂白羊、涂传友、涂信根,于2月4日在赣江中支联圩堤坝,面对3名小孩落水,两人迅速跳入江中施救,一人在岸上配合,最终成功将孩子救起。宣传他们的事迹旨在( )
A. 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彻底消除社会的不良风气
B.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让我们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
C. 传递情感正能量,营造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D. 鼓励我们“见贤思齐”,直接模仿榜样的所有言行
9. 中华传统美德,践行方显其力量。下列人物事迹与其身体力行的美德一致的有( )
序号 人物事迹 美德
① 韩旭辉扎根基层20余载,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仆本色 敬业乐群,名誉至上
② 王宇鹏母亲病危,他时时刻刻牵挂母亲的安危,毅然决然为母亲捐献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脏 孝老爱亲,楷模典范
③ 徐诗晓曾因伤病和成绩低迷受挫,她坚持康复训练、突破技术瓶颈,最终与孙梦雅在2025年亚锦赛女子双人划艇预赛中以小组头名强势晋级 战胜困难,自强不息
④ 冯贵珍,30多年来坚持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帮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法规划,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能源法、关税法等立法进程。这表明( )
A. 我国法律体系完备,已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C.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 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发展
11. 《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从管理区域、免疫与登记、养犬行为规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尤其为解决不文明养犬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 )
①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②该条例能够彻底解决不文明养犬的现象
③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
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道德思想
①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金不昧
② 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尊老爱幼
③ 成年子女应赡养父母 孝亲敬长
④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崇尚自由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13. 下面漫画中的快递公司采用“隐私面单”的做法( )
①有助于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
②能够确保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
③是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没有关系
④体现了法律对我们的隐私权的保护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4. 近年来,我国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少年应该( )
①学习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
②学会保护知识产权,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健全制度,建立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④加强执法,必须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根据下图,判断“?”处的违法行为可能是( )
A 散布谣言,扰乱秩序 B. 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C. 盗用肖像,广告盈利 D. 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16. 七年级某同学整理了关于违法行为的关系图。下列整理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7.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与不正当交友、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这警示未成年人要( )
①明辨非,杜绝不良行为
②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诉求
③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自律
④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第18小题11分,第19小题10分,共21分)
18.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存续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彰显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助力同学们深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精心组织研学活动诚邀你参与。
【行前思】寻赣鄱诗韵,启文化研学之旅
假期中,江西别出心裁推出背诗句免门票活动,为此次研学增添别样趣味。
研学景点
准备诗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注意事项
(1)请你把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悟精髓】探赣鄱古韵,悟传统思想精髓
于江西研学之旅中,同学们穿梭于古迹名胜、浸润在文化长河,深度探寻并感悟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以下是几位同学分享的诗词。
(2)请你从以上三位同学分享的古诗词中任选其一,指出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并谈谈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该思想。
【践于行】践赣鄱学思,向新时代少年奋进
在研学体悟传统智慧后,我们关注身边榜样。荣获2024年“江西新时代好少年”的曾尤泓钦,是勤奋创新的科创能手。他多年参与全国及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屡获佳绩。他以勤学展现现代青少年风貌,不断升级发明创造,还以科创践行公益,传递社会温暖。
(3)曾尤泓钦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至少写两个。从弘扬人文精神的角度,我们应如何向他学习?
19. 南昌市某校七(2)班围绕“民法典护我们成长”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学习民法典】小组学习中,同学们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信,恪守承诺。”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1)结合“认识民法典”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探究二运用民法典】
生活情境 民法典守护你我的权利
爷爷的遗嘱里写明部分遗产将由小娜继承。 ①小娜享有______权,民法典规定在我国其方式有______两种。
初中生小菲未经同意把同学小川的照片制作成“表情包”并在班级微信群发布。 ②小菲侵犯了小川的______权,小川应该______。
(2)请你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三、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每小题14分,共28分)
20. 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七年级(1)班开展了“典史承今”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书香品德】第一组同学分享了他们推荐的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书目,并阐述了理由。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论语》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读者可以通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颜氏家训》 古代家训经典,阐述修身、治家、处世等准则,传承家族美德与优良风尚。
(1)请你在上述表格中填写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仿照示例阐述推荐理由。
【典例寻德】第二组同学带来了以下传统美德故事。
(2)请任选其中两个美德故事指出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并说说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生活践德】第三组同学分享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场景。
片段一 学校组织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活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 放学路上,发现有人在偷他人手机,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关知识,将以上片段补充完整。
21.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南昌市某校七年级(1)班以“参与模拟法庭,培养法治观念”为主题开展普法教育,请你参与其中。
【立案环节】
立案组收到的下列案件:
①李某非法搜集个人信息,通过“开盒”网暴他人并贩卖信息牟利,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开盒”:非法手段获取和公开他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②某照相馆未经小明同意,用小明照片进行宣传。
③张某在网上随意散播谣言,扰乱了社会治安。
(1)上述案件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横线后面即可)
民事违法行为:______行政违法行为:______刑事违法行为:______
【审判环节】有一位同学在审理“李某开盒挂人贩卖个人信息”一案的判决书中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判处李某行政拘留14天,罚款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2)该同学宣读的判决书是否有误?请说明理由。
【警示环节】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从以上案件中获得的启发,并制作了以下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的好少年,我们在此倡议: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 让远离违法犯罪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 七年级(1)班全体学生 2025年××月××日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51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第18小题11分,第19小题10分,共21分)
【18题答案】
【答案】(1)滕王阁。
注意事项:有序参观,不随意触碰展品;注意安全;做好出行准备等。
(2)选择小丽:求大同。做法: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选择小美:讲仁爱。做法: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选择小雅:重民本。做法:①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精神品质:热爱学习、创新精神、努力拼搏等。
做法:①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19题答案】
【答案】(1)①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优秀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2)①继承;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②肖像;要求小菲停止使用其照片,并删除已制作的表情包,并赔礼道歉。
三、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每小题14分,共28分)
【20题答案】
【答案】(1)示例书目:《弟子规》;推荐理由:这本书以简短易懂的条文形式,阐述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应遵守的礼仪与道德规范,能够帮助我们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养成尊师爱长、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
(2)程门立雪——尊师敬长;闻鸡起舞——勤奋进取;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宽宏大量;立木为信——诚实守信。
作用: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①做扶危济困的人,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②做见义勇为的人,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②. ③ ③. ①
(2)有误。理由:①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②“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责任;③李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3)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不违反校纪校规,自觉遵纪守法;②明辨是非,杜绝沉迷手机、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③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不沾染不良习性,不与社会不良人员交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