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 )A.太阳、细菌 B.蘑菇、鹅卵石C.病毒、番茄 D.河水、木耳2.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 )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 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3.《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B.都有反射现象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4.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就会窒息死亡;狮子、猎豹等动物只能生活在草原上,这些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5.下列哪项不符合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的《细胞学说》的(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 D.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6.夏天时人容易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说明人具有生物的哪一特征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7.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能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鲁冰花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8.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①制订计划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实施计划A.②④①⑥③⑤ B.②④①⑥⑤③C.④②①⑥⑤③ D.①②③④⑤⑥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10.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发现这个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可能会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探究步骤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1.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种根,这个根有主根和侧根组成,你认为这种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大葱12.下列关于细胞的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C.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把细胞封闭13.新城的山药、起凤的藕,荆家的韭黄美名扬。这些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14.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③表示细胞癌变15.下列有关观察草履虫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玻片时要吸取表层培养液B.要放入少许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范围C.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D.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要换用大光圈、凹面镜16.在“调查公园的生物”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D.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17.中央电视台有一档《经典咏流传》的文化节目,其中有一期传唱清代袁枚的一首《苔》,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株矮小 B.有茎、叶的分化C.叶中有叶脉 D.用孢子进行繁殖18.石松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根、茎、叶都可入药,孢子可制造婴幼儿爽身粉。石松属于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9.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小鱼 B.草履虫 C.衣藻 D.酵母菌20.甲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叶的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分析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细胞经碘液染色后,液泡着色最深B.乙图中细胞和丙图中细胞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C.除丙图细胞外,其他三图中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壁D.丙图中的细胞含有叶绿体21.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体a、b、c三种组织的形成过程,①②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①②过程形成的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不同C.a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功能D.b细胞具有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22.如图是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是生物发育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制作甲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以免细胞死亡C.“牛奶草莓”中的糖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②D.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可以看到结构⑤23.从植物的组织类型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的块茎属于机械组织B.龙眼肉以营养组织为主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D.橘子皮以保护组织为主24.下列表示器官的是(四幅图代表四个选项)( )A. B. C. D.25.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从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区分动植物细胞B.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C.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D.与棕熊相比,棕榈树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二、综合题26.如图中,图一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二中的甲和乙分别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玻片标本向 移动,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开始要在载玻片的中央分别滴一滴 和 。(3)图二中,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两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乙图中没有结构③,你认为该结构最可能是 。27.如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其中生活着食草昆虫、兔、鹰等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比较 。(3)一段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b若被人为地大量捕杀,短时间内食草昆虫数量会发生的变化情况是 。(4)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三、实验探究题28.为探究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取两片载玻片,分别编号1和2,在每片载玻片上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回答以下问题:(1)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的液滴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是:①若该物质是肉汁,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 侧液滴运动。②若该物质是食盐,则 侧液滴中的草履虫都向 侧液滴运动。③若该物质是清水,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 (填“明显”或“不明显)。(2)实验结论:草履虫可以趋向 ,逃避 (填“有利刺激”或“不利刺激”)。(3)在此实验中,1号载玻片起 作用。参考答案1.C2.D3.A4.C5.D6.B7.A8.A9.A10.A11.C12.C13.A14.D15.D16.D17.C18.B19.A20.C21.B22.A23.A24.A25.A26.(1)右上方(2) 清水 生理盐水(3) ②④⑥ 线粒体 叶绿体27.(1)绿色植物→a→鹰(2)弱(3)增多(4)B28.(1) 左 右 右 左 不明显(2) 有利刺激 不利刺激(3)对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