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世说新语》二则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览魏晋世家大族的家庭情趣——《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
学习目标
1.走进《世说新语》,反复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对比少年人物形象,领会塑造人物的方法。
3.品味人物语言,了解“谦辞”和“敬辞”的用法,增强传统文化底蕴。
学习重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品性,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前言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这是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将大梨让给哥哥吃,是一个懂得谦让,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孩子。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很多其他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认识其中另外几个聪明又智慧的孩子,体会良好家庭教育对儿童的重要影响,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
知识积累
1.了解作者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爱好文学,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原书已散佚)。
2.了解作品
《世说新语》
篇章: 卷,分 、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内容: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评价:鲁迅评价“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咏雪》被编入书中《 》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 》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3.文体知识
《世说新语》是 短篇小说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 小说,又称 、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篇幅短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学习过程
任务一:译文章,讲故事
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它既有“言”——作为语言的一面,又有“文”——作为文章的一面。在朗读、诵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弄懂故事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
活动1:熟读成诵
请同学们自读两遍,然后按照座位接力诵读两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活动2:疏通文意,试讲故事
故事虽短,但要素俱全。请你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将文章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出来,可配上动作、表情。分组讲述,全班展示。
1.理清故事要素,完成表格。
文意疏通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将文章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出来
任务二:现情境,品人物
鲁迅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就说《世说新语》记述故事语言精练,隽永传神。这两篇文章篇幅短小,但人物生动,故事有趣。让我们结合故事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情和个性。
活动1:探究情节,理解人物言行
深入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并回答。
1.你认为“撒盐”和“柳絮”哪个比喻更好?
2.如何理解谢太傅的“大笑乐”?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你认为陈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活动2:感受人物形象,制作人物角色卡片
为增强朗读中人物的角色感,需要制作人物角色卡片,提示自己在朗读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根据讨论结果,同学们独立完成人物卡片。挑选展示。
篇目 人物 形象表现 形象分析
《咏雪》 谢太傅
谢朗( 胡儿)
谢道韫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友人
元方
总结:
任务三:析语言,悟特色
精炼,是《世说新语》语言的主要特色。《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一般只有几十字,长则二百字左右,短则十字上下,其意己显,遣词造句,往往极为恰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让我们来仔细体味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诵读中体现其语言特色。
1.作为文言文,两篇短文语言精炼、简洁、准确精当。请举例说明。
示例:
原句:俄而雪骤
解析:“俄而”写出了时间很短,“雪骤”写出了雪下得很大,仅仅四个字就交代了天气的变化,语言简洁明了。
原句:
分析:
2.仿例句,补出下面句子中缺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②( )待君久不至,( )已去。
③(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和谦辞。敬辞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专门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是针对自己的用语。文中用了许多“谦辞”和“敬辞”,请指出来。
谦辞练习: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
①敝人 ②卑职 ③莅临 ④令尊 ⑤高堂 ⑥雅正 ⑦令郎 ⑧老朽 ⑨犬子
敬辞:
谦辞:
任务四:朗读演绎,再现文章情境
根据以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及语言特点的品味,完成对两篇课文的情境演绎。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
朗读者 朗读正确 (20分) 熟练流畅 (20分) 形象表现 (20分) 情感表达 (20分) 舞台表现 (20分) 总分
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文言用语中哪些敬辞和谦辞?
附:古代常见的汇总: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
家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兄、愚见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学习小结
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元方门外戏
交流:待君久不至,已去(落落大方)
陈太丘与友期行 内容
怒:非人哉(无礼)
结果: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布置作业
阅读以下《世说新语》中的内容,并用自己语言复述出来。
方正
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旁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