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七)适用范围(全国)(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河堤(tí) 池沼(zhǎo) 黏土(nián) 擅长(shàn)B.拱桥(gǒng) 着眼(zhuó) 喧嚣(xiāo) 摄取(niè)C.罅隙(xià) 汴梁(biàn) 钵声(bō) 舳舻(zhú)D.地穴(xué) 遒劲(jìn) 考订(dìng) 握篙(g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推祟 蔓延 嶙峋 络绎不绝 B.序幕 城郭 翰林 无暇一顾C.车辙 轩射 踏青 春寒料峭 D.明艳 唯愿 隧道 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50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幅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C.阅读美文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而且能够提高写作水平。D.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________①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②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③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④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⑤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A.④①⑤②③ B.①②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③②⑤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一)学习与探究(5分)阅读下面的邀请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邀请函①尊敬的王老师:②您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我校定于2022年12月31日下午3:00在学校礼堂举行“人无信不立”的演讲活动。③想邀请您来我校担任评委。④请务必准时光临。⑤此致⑥敬礼!×××校团委2022年12月27日7、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修改。(2分)8、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3分)(二)名著阅读(5分)9、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名。(2分)“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购买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们一同散步呢。”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 。文中“A”处的人名是 。介绍作者来到古城保安的是另一位“鼎鼎大名”的革命领导人,他曾经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10、《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3分)三、阅读(11~23题,共3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1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观月记张孝祥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怀民亦未寝 (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尽却童隶而登焉 ( ) (4)临水之观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15、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 ”,【乙】文写月的句子是“ ”,都突出了月光 的特点。(3分) 16、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2分)(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8分)别让“幸存者偏差”偷走你的努力①幸存者偏差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经常成为童年的噩梦,但他们失败的事迹却不被提起;看到他人竞赛获奖风光无限,却不提他人背后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听到有人说“天赋第一,努力没用”就信以为真,却对别人的艰苦付出充耳不闻。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幸存者偏差”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呢?什么是幸存者偏差②幸存者偏差,也称生存者偏差,它是指人们只能看到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在筛选的过程可能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例如我们常常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就认为飞机失事的频率远远高于机动车,这是因为飞机失事往往能登上新闻头条,机动车失事则相反,这就使得人们误以为飞机出行风险巨大。幸存者偏差的成因③造成“幸存者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来源渠道局限。当经过非特定筛选的样本成为研究重点,那些被忽略样本背后的关键信息就会被研究者选择性遗忘。其次是“未能幸存者”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发出有效的声音。“未能幸存者”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筛选过程中那些会忽视的一类人群。比如,我们在得出“读书无用”这一结论时,因低学历而一生碌碌无为的人群就容易被我们忽视,他们便是“未能幸存者”。由于他们不被大多数人重视,他们的经历无法影响我们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所以我们就认为“读书无用”。幸存者偏差的危害④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幸存者偏差”的危害,才能更好地避免犯错,做出更明确的决策。⑤坠入投机取巧的陷阱。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将自己视为幸存者,走入“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思维误区,如果不注意“幸存者偏差”的心理,很容易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有人费尽心思在网上创作博人眼球的段子,希望像别人一样一夜爆红,从而走上人生巅峰;很多同学看到有人考前突击拿高分,就放弃日常积累。生活中的各种实例都明确地揭示了一个真理: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如果总是企图走捷径,表面上可能会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往往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向决策失误的深渊。我们的大脑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而当我们过于渴望优越时,就很容易失去理性,以至于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逐渐陷入“幸存者偏差”的漩涡。这种偏差可能会极大地放大成功的机率,一旦陷入其中,我们便会不自觉地用那些成功的案例来掩盖那些无声的失败,最终导致自己决策失误。⑥陷入迷茫与无助的困境。陷入“幸存者偏差”思维的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却不如意,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看到别人轻松获奖就怀疑自己曾经的努力是否值得;听到别人“裸考”高分就否定系统复习的意义。久而久之,他们将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这会对工作和学习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丧失奋斗的激情。(节选自2025年3月《科普中国》,有删改)17、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安排文章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18、请你认真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本文有关内容,说说沃德教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3分)材料:二战时期,美国飞机被击落的频率非常高,哥伦比亚大学沃德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在大量幸存下来的飞机中,机翼被击中的频率是最高的,而机尾被击中的频率是最低的。因此,教授建议“加强飞机机尾的保护”。军方人士感觉非常疑惑,为什么机翼被击中的频率最高,却要去加强机尾的保护呢?19、请认真阅读本文,说说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做才能避免掉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母亲的心(1)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2)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3)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4)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5)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6)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7)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8)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9)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10)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最能懂得做母亲的心吧!20、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1)一(9)段的主要情节。(3分)21、第(8)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22、阅读第(9)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 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23、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3分)四、作文(40分)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题目一:〈那一次,我终于学会了__________〉题目二:《难忘的时刻》要求: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 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 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参考答案: 1.C 解析 A项,“堤”应读“dī”;B项,“摄”应读“shè”;D项,“劲”应读“jìng”。2.B 解析 A项,“祟”应为“崇”;C项,“射”应为“榭”;D项,“拔”应为“跋”。3.D 解析 D项,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这里用来指爸爸善意的谎言,不恰当。4、C5、C6、(1)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7、④中去掉“务必”。8、示例1:学以载道,诚信为本。示例2:人人讲诚信,事事守信用。9.埃德加 斯诺;毛泽东;10、《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11、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12、尾联通过对肖像这一细节描写,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特别是“搔”字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13、(1)睡觉 (2)交错纵横 (3)使退下 (4)靠近14、(1)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2)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白如昼 澄澈明净16、(1)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2)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下美景的赞叹之情。17、(1)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先解释“幸存者偏差”的定义,再分析成因,最后说明危害。(2)好处: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严密性。18、军方只关注到机翼大量中弹后能平安返回的飞机,却忽略了机尾被击后可能已经坠毁的飞机,教授建议加强机尾保护,是因为他意识到“未能幸存者”被忽略了。 19、(1)不要只关注成功案例,要主动了解他人成功背后的失败经历与付出。(2)要拓宽信息渠道,获取多元信息,防止因渠道单一而形成错误认知。(3)要避免陷入“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思维误区,学会长期积累。20、(1)母亲翻找螃蟹(2)母亲发现螃蟹(3)母亲放下螃蟹21、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走母蟹的矛盾心里;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了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22、(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23、 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解、体谅之心。24、写作略。“我”想吃螃蟹(3)母亲捞螃蟹(1)(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