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异地就医结算,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这体现了(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人民安居乐业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④我国人权的主体广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 2025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两会上开辟的“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人民声音”,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 人民当家作主,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③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下列行为属于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的是( )
A. 放学的路上,小亮见路口无车辆通行迅速闯红灯
B. 市人大代表选举时,十四岁的小明要求参加投票
C. 公交车上一乘客手机被偷,有人要求搜身证明清白
D. 某市政府工作人员就职时根据规定进行宪法宣誓
5.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标志线”与公民权利相关联的是( )
①马路上的“斑马线”—生命权和健康权
②银行窗口的“一米线”—隐私权
③火车站台的“候车线”—人身自由权
④施工现场“警戒线”—隐私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 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广东中小学实施新政策,将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 )
①说明广东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③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④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小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于是在网上发布了一些辱骂同学的言论。小李的做法( )
A. 是正确的,他有言论自由
B. 是错误的,他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
C. 是合理的,他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D. 是合法的,他没有违反法律规定
8. 小云在学习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框题后,绘制了“国家机构的设置”思维导图。请你为这幅图的序号匹配合适的文字( )
A. ①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央纪检委 B.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央纪检委
C. 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 D.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监察委员会
9. 下面是某校初中同学二十周年聚会上的聊天对话。下列同学在公有制企业工作的是( )
甲:我刚开了一家小面馆,买了个机器人当服务员,生意还不错
乙:大学毕业后,我就应聘到国家电网工作,我们正在搞特高压
丙:我在叔叔的生态园里当部门经理,欢迎大家五一假期来度假
丁:我在肯德基上班,最近在搞抖音团购活动,比平时便宜很多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2025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牢记政治责任,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这体现( )
A. 全国政协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B. 人民政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 政协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 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11. 对于下图漫画中公职人员的行为,监察委员会应该对当事人( )
①依法提起公诉 ②进行读话提醒 ③进行批评教育 ④进行责令检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图示能够直观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列选项中准确体现这种联系的是( )
A. B. C. D.
13. 2025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某品牌黄焖鸡后厨乱象,引发广泛关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面展开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严肃处理。这体现了( )
①法律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最有效手段
②企业应该诚信经营,承担起社会责任
③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④只有消费者协会才能够解决消费纠纷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当你接到以“00”开头(境外电话)的自称某平台的客服电话:“您好,您在某某平台开通了会员,每月将自动扣取50元会员费,请问您需要自动续费还是取消呢 ”面对这通电话,中学生恰当的处理方式有( )
①毫不犹豫地联系家长进行续费
②挂断后联系官方平台核实信息真假
③配合客服的指令取消该平台的会员
④挂断电话后下载注册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5.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4500万视听障碍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失视春晚的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对人权尊重和保障
②让视听障碍人士更好地享受文化权
③使公民获得生存的物质条件
④体现不同情况同等对待的平等内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以下两名同学讨论的共同话题是( )
A. 公平正义 B. 基本权利 C. 民主法治 D. 珍视自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大题,其中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8分,20题14分,21题10分,共52分)
17. 【敬畏宪法 维护权威】
某班同学组织开展“宪法在身边”主题宣传活动。下面是交流沙龙中的几个观点。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甲同学观点的看法,并列举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两个例子(材料中已有的除外)。
18. 【法定义务 必须履行】
2025年1月30日,一名10岁小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不慎引发化粪池井沼气爆炸,导致多辆汽车受损严重。一时间网络上惊呼声和质疑声沸腾不断。有网民声称“我外甥,估计要赔偿580万”。又有网民冒充小男孩父亲,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追责声明”,引发大量网民跟风和恶语评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后经公安机关及时核查,两则消息均为谣言,造谣相关人员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相关账号已被关停。
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运用义务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网民的言行写一则新闻述评。
19. 【校园风波 学会做人】
某校运动会期间,七(1)班学生小文看到小飞等几位同学随手把垃圾扔在操场,并对上前劝阻的清洁工人李阿姨嘲讽道:“我们不扔垃圾,你哪来的工作?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李阿姨默默捡起垃圾后离开。小文上前制止:“明明是你们的错,怎么不仅不以之为耻,还践踏李阿姨的尊严!”却被小飞他们嘲笑“多管闲事”。当晚,小文在朋友圈里看到小飞转发此事并配文:“某位同学真以为自己是道德标兵呢,还维护清洁工,清洁工不就是扫地的吗?被说几句又不会少块肉。你当众喝斥我们,也太不给我们面子了。
运用所学,针对上述“校园风波”中人物的言行,谈谈你的观点。
20. 【特色制度 彰显优势】
材料一 2025年电影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燃动银幕,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收。《哪吒传奇》系列的制作团队以国有企业提供政策与资源保障,民营企业推动市场化运作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则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制作水准,共同推动国产动画工业化发展。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哪一项内容?
材料二 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民营经济的主要成分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截至2025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92%以上。
(2)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掌握国家命脉;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可有可无。”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每年3月召开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不受中央的领导。
(3)上面是小亮同学对相关知识小结,请找出其中错误并加以改正。(三处即可)
21. 学习完“崇尚法治精神”这一单元后,八年级(二)班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四个学习小组搜集到的四则信息。
一小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部门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二小组 某快递公司招聘快递员,任职要求为:男,年龄18-45岁,身体健康,无前科。不招女性。
三小组 刘某为了博取大家关注,在朋友圈配图文说某地有人开着面包车抢小孩,一时间人心惶惶。后有人识破这是假消息,劝告刘某不要这么做,刘某却笑嘻嘻地说道:“这是我的自由!”
四小组 一男子盗窃电动车时被抓,因其被捕时手持刀具,被检察机关以抢劫罪起诉。法庭审理阶段,鉴定专家出庭作证确认该男子被捕时手持的刀具无法单手迅速打开,这一事实证明该男子当时并没有持刀实施抢劫,控方指控的抢劫罪难以成立。法院最终认定该男子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如果以抢劫罪量刑,该男子至少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1)自拟一个体现上述四则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根据所学,说说上述四个小组搜集到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道理。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大题,其中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8分,20题14分,21题10分,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判断: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或: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等等)②宪法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或: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③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示例:公民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18题答案】
【答案】①网民冒充小男孩家属编造、传播谣言,行为错误。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②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他们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依规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19题答案】
【答案】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及其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清洁工人为校园环境付出辛勤劳动,值得尊重。②小飞等人随手扔垃圾且嘲讽清洁工人李阿姨的行为是错误的,践踏他人尊严的行为违背道德准则。③小文制止小飞等人的错误行为并维护李阿姨尊严,是有正义感、知荣辱的表现。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同学们应该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学会尊重他人,提升道德素养。
【20题答案】
【答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此观点错误。
理由:①国有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①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②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⑥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都要接受中央的领导。
【21题答案】
【答案】(1)《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2)①一小组:党和政府努力谋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或: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等)②二小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该快递公司的行为属于就业歧视,损害了女性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平等原则。③三小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相对的,有界限的,不能碰触法律的红线;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④四小组:公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案例中法院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确保了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