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人教版)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403×51的积最接近(  )
A.30000 B.2000 C.20000
2.用竖式计算498×67时,4与6相乘实际是(  )
A.4×6 B.40×60 C.400×60
3.笔算332×61时,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  )位上.
A.个 B.十 C.百 D.千
4.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  )
A.除以5 B.乘5 C.不变
5.与24×15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24×300 B.12×150 C.240×15 D.24×75
6.在计算280×35时,2×5表示(  )
A.2×5 B.20×5 C.200×5
7.某工厂购买钢材,每天购进73吨,照这样计算.108天能购进钢材(  )吨.
A.7784 B.7884 C.1314
8.下列算式中得数在2100﹣﹣3200之间的是(  )
A.87×41 B.69×29 C.38×72 D.80×41
9.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  )数.
A.三 B.四 C.五 D.六
10.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A.2 B.3 C.4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
12.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13.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量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   .(填:没超载或超载)
14.一张桌子123元,一把椅子77元,要买这样的12套桌椅需要   元.
15.“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它30小时行多少千米?”解答这个题目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
16.《新版小学生字典》有592页,估计一下,12本这样的字典大约有    页。
17.甲数是205的48倍,乙数是107的72倍,甲数和乙数相差   .
1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
19.口算15×300时,先   和   相乘得   ,再添2个0,所以积是   .
20.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积   .
21.在横线填上“>”、“<”或“=”
30×180   30×160 27×200   20×270 600×10    10×660
23×40    32×30 98×54   5000 45×20   90×10.
2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    620×16=    620×160=    62×8=   .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那么它们的积末尾一定至少有两个0.   .
24.320×95与32×950的积相等.   .
25.125×80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26.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一个五位数,也可能是一个四位数.…   .
27.120×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28.153个12的和大约是1000.   .
29.在乘法中(0除外),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那么积一定扩大4倍.   .
30.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准确值大.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直接写出得数
240÷6= 120÷30= 24×5= 360﹣360÷6=
90÷18= 560÷70= 6×15= 312﹣55﹣45=
32.先列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54×27= 149×63= 91×228=
五.解答题(共7小题)
33.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34.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35.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菜市场,去时的速度40千米/时,用了3小时送到,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6.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的速度为48千米/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7.武广高铁开通后,时速300千米的动车组列车从武汉站到广州站全程票价是:一等座935元,二等座655元.买3张一等座和12张二等座的票共需多少钱?
38.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
39.水果店上午运来35框苹果,下午运来29框同样的苹果,每框苹果重40千克.一天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因数看做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403×51≈400×50=20000,
故403乘51的积最接近20000;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的估算,一般都是把因数看做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答案】C
【思路分析】498中的4表示400,67中的6表示60,所以竖式计算498×67时,4与6相乘,实际是400×60。
【解答】解:用竖式计算498×67时,4与6相乘实际是400×60。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乘法竖式计算中每次相乘的意义,这个意义是由数位决定的。
3.【答案】B
【思路分析】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据此解答.
【解答】解: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
所以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
故选:B.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位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
4.【答案】B
【思路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乘5;
故选:B.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5.【答案】C
【思路分析】积不变的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或乘几),积不变,由此求解.
【解答】解:24×150变成24×300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它的积变了;
24×150变成12×150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除以2,它的积变了;
24×150变成240×15是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除以10,它的积不变;
24×150变成24×75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除以2,它的积变了;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如果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或乘几),积不变.
6.【答案】C
【思路分析】在计算280×35时,2是百位的2,表示200,5是个位的5,表示5个1。
【解答】解:在计算280×35时,2×5实际是求5个200是多少,即表示200×5。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乘法竖式计算时每两个数字相乘的意义,掌握这个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对齐数位的方法。
7.【答案】B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每天购进73吨,108天能购进108个73吨,即73×108,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
73×108=7884(吨).
答:108天能购进钢材7884吨.
故选:B.
【名师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8.【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把四个选项中的算式的结果都计算出来,再进行比较,即可选择.
【解答】解:A:87×41=3567;
B:69×29=2011;
C:38×72=2736;
D:80×41=3280;
所以得数在2100﹣﹣3200之间的是2736,
故选:C.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9.【答案】C
【思路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判断积的位数,只要找出两组典型:①最大的两位数×最大的三位数,进行计算;②最小两位数×最小的三位数,进行计算;然后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99×999=98901,积是五位数;10×100=1000,积是四位数;
所以两位数乘三位数,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积最多是五位数.
故选:C.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题意,通过举典型例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10.【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25×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125×8=10000;
10000的末尾有4个0;
所以,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0.
故选:C.
【名师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498步走了498个63厘米,即63×498,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3×498≈30000(厘米);
30000厘米=300米.
答:他家到学校大约有300米.
故答案为:300.
【名师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的换算.
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由此解答.
【解答】解: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16×3=48,
由于因数300末尾有两个0,所以再在积(48)的末尾添上两个0,结果是4800;
故答案为:16×3=48,两个0.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据此解答即可.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用成人平均体重乘上人数15,即可得解;
(2)因为1吨=1000千克,用15名成人的体重与其比较即可得解.
【解答】解:(1)65×15=975(千克)
答: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 975千克.
(2)因为1吨=1000千克,
且975<1000,
所以不会超载.
故答案为:975,没超载.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用123加77计算出一套桌椅的价钱,然后再乘12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23+77)×12
=200×12
=2400(元)
答:要买这样的12套桌椅需要2400元.
故答案为:2400.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一套桌椅的价格.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得解答这个题目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特快列车30小时行的路程=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行驶的时间,据此求出它30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解:解答这个题目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特快列车30小时行的路程=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行驶的时间,
160×30=4800(千米)
答:它30小时行4800千米.
故答案为:特快列车30小时行的路程=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行驶的时间.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2本这样的字典的页数,列式为:592×12,把592看作600计算。
【解答】解;12本这样的字典大约的页数:
592×12,
≈600×12,
=7200(页),
答:12本这样的字典大约有7200页。
故答案为:7200。
【名师点评】计算时,注意结果后0的个数。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甲数是205的48倍,那么用205乘上48即可求出甲数;乙数是107的72倍,用107乘上72求出乙数,再比较甲乙两数,用大数减去小数即可.
【解答】解:205×48=9840
107×72=7704
9840>7704
9840﹣7704=2136
答:甲数和乙数相差 2136.
故答案为:2136.
【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即可.
【解答】解:100×99=9900
答: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故答案为:9900.
【名师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确定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5×300,把300看作3个百,15乘3个百得45个百,就是4500.
【解答】解:口算15×300时,先 15和 3相乘得 45,再添2个0,所以积是4500.
故答案为:15,3,45,4500.
【名师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把整十数、整百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因此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积不变.
【解答】解: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积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不变规律的灵活应用.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求出算式的值,再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办法是: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其中(1)比较180和160的大小;(2)(6)根据积不变规律;(3)比较600和660的大小.
【解答】解:(1)30×180>30×160;
(2)27×200=20×270;
(3)600×10<10×660;
(4)23×40<32×30;
(5)98×54>5000;
(6)45×20=90×1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做此类比较数的大小的题时,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因为62×16=992,所以:
62×160=9920 
620×16=9920  
620×160=99200
62×8=496
故答案为:9920,9920,99200,496.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三.判断题(共8小题)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对于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写几个0;据此可以判断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那么它们的积末尾一定至少有两个0,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也可举例说明.
【解答】解:如:20×30=6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再如:20×50=1000,积的末尾有三个0,
进一步说明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那么它们的积末尾一定至少有两个0.
故判断为:正确.
【名师点评】充分理解至少有两个0的意义:就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0.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因为320=32×10×95=32×950,由此得出320×95与32×950的积相等.
【解答】解:因为320=32×10×95=32×950,
所以320×95与32×950的积相等;
故判断为:√.
【名师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将320×95变式为32×10×95,再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即可解决.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分析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计算125×80时,可先计算125×8,然后在乘的积的后面加上原来80后面的0,即得125×80的积是多少.
125×8=1000,则125×80=10000,即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本题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一个五位数,如:500×30=15000;
也可能是一个四位数,如:200×30=6000.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一个五位数,也可能是一个四位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两个因数的大小决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为999×99=98901;最小为100×10=1000.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120×50=6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153个12的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乘法算式为:153×12,把153看作150,12看作10,153×12≈1500,比1000大很多,所以错.
【解答】解:根据题意列式为:
153×12≈1500
1500>1000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意义即估算的方法,要注意把各数近似看作整十数、整百数.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随之扩大4倍(0除外).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在估算中一般按“四舍五入”来进行估算,当被估算的数都小于实际值时,结果一定小于准确值.可举例进行解答.
【解答】解:如23×33≈600,而准确值是23×33=759,估算的结果小于准确值.
故答案为:×.
【名师点评】本题可用反证法,举出反例来进行解答.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360﹣360÷6先算除法,再算减法;312﹣55﹣45根据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简算;其它题目根据整数除法和整数乘法计算法则求解.
【解答】解:
240÷6=40, 120÷30=4, 24×5=120, 360﹣360÷6=300,
90÷18=5, 560÷70=8, 6×15=90, 312﹣55﹣45=212.
故答案为:40,4,120,300,5,8,90,212.
【名师点评】本题运算时要细心,特别是运算结果末尾的0的数量.
32.【答案】6858,9387,20748。
【思路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54×27=6858
149×63=9387
91×228=20748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五.解答题(共7小题)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已知原来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8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长=面积÷宽,据此求出原来的长,现在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把数据代入公式JD。
【解答】解:560÷8=70(米)
70×24=16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
【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135箱能装24×135袋牛奶;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袋数除以每箱装的袋数即知用20个箱子是否够装:500÷24.
【解答】解:24×135=3240(袋),
答:135箱能装3240袋牛奶.
500÷24=20(箱)…20袋.
即500袋用20个箱子装还余20袋牛奶,不够用.
答: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不够装.
【名师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用去时的速度乘上3小时,求出总路程,再用路程除以返回的时间,就是返回的速度.
【解答】解:40×3÷2,
=120÷2,
=60(千米/时);
答:返回的速度是60千米/时.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求出不变的总路程.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值此题可解.
【解答】解:48×4÷3
=192÷4
=64(千米)
答:这辆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4千米.
【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等座935元,二等座655元,要求共需多少钱,先分别求出买3张一等座和12张二等座的总价,再根据加法意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935×3+655×12
=2805+7860
=10665(元)
答:买3张一等座和12张二等座的票共需10665元钱.
【名师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复合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种票的总价.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乘上102可以得出需要的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49×102=4998(元);
4998元<5000元.
答:5000元买票够.
【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买门票花的总钱数,再与所带的钱数进行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带的钱数就够,否则不够.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思路分析】先求出上午、下午运来水果千克数,求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用加法即可;或先求出上午、下午运来水果总框数,再用总框数乘40千克即可.
【解答】解:方法1:35×40+29×40
=1400+1160
=2560(千克)
方法2:(35+29)×40
=64×40
=2560(千克)
答:一天共运来苹果2560千克.
【名师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共多少用加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