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编号 001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第一课时)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分析其优越性。 综合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理位置,理解地理位置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图表等活动,提升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疆域》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并通过 “活动” 栏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本节课是学生认识中国地理的开篇之作,为后续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学生对祖国的地理环境充满好奇,这是学习的有利因素。但在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难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等。 2.教材、地图册等学习资料。 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自然风光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等景观。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展示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 中国。通过这段视频,你们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了解?”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中国地理位置的了解。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新课讲授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 展示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出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 提问学生:“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 展示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说出我国的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这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 学生观察地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3. 学生观察地图,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4.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1. 通过地图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动: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 展示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包括阅读图 1.2。 比较我国和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写一篇短文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 对于第一个任务,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 1.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日本的位置,并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3. 对于第二个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撰写短文。4. 巡视各小组活动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5. 活动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活动成果。6.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明确任务要求。2. 学生仔细阅读图 1.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日本的位置,并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撰写短文。4. 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完成的短文和分析结果。5. 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进行思考和交流。 1.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短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加深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3. 鼓励学生积极汇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4. 教师的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明确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然后,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堂练习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3.我国位于( )A.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欧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D. 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4.我国的领土面积约( )A. 960 万平方千米 B. 997 万平方千米C. 1000 万平方千米 D. 1030 万平方千米 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布置作业 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制作一份手抄报。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板书设计 1.1 疆域(第一课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 2.邻国:14 个 3.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