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调兵山市第二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30分):1. 去甲肾上腺素既能抑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又能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推测去甲肾上腺素对不同肌肉作用效果不同的原因,比较合理的是( )A. 受体种类不同B. 肌肉构造不同C. 作用时间不同D. 激素浓度不同2.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而导致人中毒。阿托品与乙酰胆碱具有竞争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最有可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 乙酰胆碱酯酶 B. 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的受体 D. 有机磷3. 科学家研究了豌豆幼苗中IAA含量和GA1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 去顶会降低植株内生长素水平B. 去顶会显著降低植株内GA1水平C. IAA会影响GA1在植物体内的水平D. 该结果体现了IAA和GA1的协同作用4. 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 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C. 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5. 当我们摸到很烫的东西时会迅速缩手,但医生从我们指尖采血时却不缩手。下列关于不自觉缩手和主动不缩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自觉缩手是条件反射,主动不缩手是非条件反射B. 参与不自觉缩手的神经细胞少于主动不缩手的神经细胞C. 不自觉缩手与脊髓有关,主动不缩手与脊髓无关D. 非条件反射的数量和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无限的6. 下列不属于种群范畴研究内容的是( )A. “S”形增长特点B. 迁入率和迁出率C.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 出生率和死亡率7. 研究小组统计某红树林上一年带标记环的某种鸟类数为M1,次年统计数为M2,其中与上年带有相同标记环的数量为n1,再根据M1×M2/n1这一公式进行测算。研究人员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迁入率 B. 年龄结构C. 性别比例 D. 种群密度8. 下图中能表示一个种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增长的数学模型是( )A. B. C. D.9.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为摄入量,f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双向的B. 该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 第三、四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f/(a-d)表示D. 该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属于f能量的一部分10.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B. 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C. 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D. 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11.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B. 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C. 夏季,某湖泊周围的芦苇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动植物种群的集合12. 在试管中对物种A、B进行培养时,经常出现物种A将物种B淘汰的现象(如图所示),而在自然界的河流湖泊中,物种A却不会将物种B淘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当物种A与B数量最接近时,两物种的种间竞争最激烈B. 若改变试管的温度、pH等条件,则两条曲线可能会发生变化C. 若在试管中加入物种A的竞争者C,则物种B被淘汰的结果可能会改变D. 在自然界河流湖泊中,物种B可能获得更多生存空间13. 在用样方法调查某块草坪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拟定的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A. 若蒲公英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 计数样方中蒲公英的数目即为种群密度C. 只需取1个面积为1m2的样方D. 在蒲公英密集的地方取样14. 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昔日的戈壁荒漠,靠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军垦精神,历经几十年,从荒漠生态群落转变为农田生态群落,呈现出今日银棉如山的景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上述从荒漠演替至农田的过程为次生演替B. 原有优势种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使群落内部环境越来越不适于自身发展C. 演替可更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D. 在低温高湿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温带草原15. 生态学家高斯先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给草履虫都投喂了同一种细菌,定时测定两种草履虫的数量。然后他又混合培养了这两种草履虫,定时测定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绘出了草履虫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均呈“S”形B. 混合培养时,生存阻力比单独培养时生存阻力大C. 两种草履虫的关系为种间竞争,生态位完全不重叠D.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不同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多选或选错不得分,少选得1分。)16.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注射生理盐水可增大血浆的胶体渗透压B. 长期营养不良可能会降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C. 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D. 渗透压高低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17. 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B. 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C. 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3层膜D. 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18. 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 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 B. 裸岩上的演替C. 冰川泥上的演替 D. 荒田上的演替19. 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物种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B.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C. 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觅食环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就完全一样20.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境内。某科研小组对九连山中拟赤杨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λ=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第4年时一定是环境发生改变不利于拟赤杨生存B. 在第12年时,拟赤杨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 在第8~16年期间,拟赤杨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 在第16~20年期间,拟赤杨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三.非选择题(共55分)21.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_____mol/L,生长素为10-6mo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_____,这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2)将该植物长时间放在窗台,植物枝条会朝窗外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在_____影响下,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_____向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22. 如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部分过程,A、B表示参与调节的器官或腺体。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激素甲是胰岛素,则腺体A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为__________,在调节血糖方面与该激素相抗衡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2)若某人患有大脖子病,是由于机体内激素丙含量__________(填“过多”或“过少”)导致,食用碘盐能够有效缓解该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激素乙为__________。医生建议感冒发烧的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简述多喝水导致尿量增加的调节过程:____________。(4)在上述过程中,下丘脑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23. 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和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2),图2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的生物中,所处营养级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蛇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2)图1中鹰和蛇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3)图2中A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C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24.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多年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数量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甲曲线表示的是一定量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则在调查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__________方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_曲线所示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填“>”“<”或“=”)其在t2时的数量。(3)对该湖泊中动物X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0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只/hm2。25. 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3)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 值比实际值____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调兵山市第二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3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多选或选错不得分,少选得1分。)【16题答案】【答案】BCD【17题答案】【答案】ACD【18题答案】【答案】BC【19题答案】【答案】ABC【20题答案】【答案】ABD三.非选择题(共55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10-10 ②. 抑制生长 ③. 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2) ①. 单侧光 ②. 大于【22题答案】【答案】(1) ①. 胰岛B细胞 ②. 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2) ①. 过少 ②. 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其合成需要碘的参与,食用碘盐能够增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3) ①. 抗利尿激素 ②. 大量饮水使得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量增加(4)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分泌激素【23题答案】【答案】(1) ①. 鹰 ②. 单向流动 ③. 逐级递减 ④. 4##四 ⑤. 三 ⑥. 四(2) ①. 捕食/竞争 ②. 竞争/捕食(3) ①. 生产者 ②. 消费者【24题答案】【答案】(1) ①. 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②. 数学 ③. 营养物质的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等 (2) ①. 乙 ②. <(3)840 【25题答案】【答案】 ①. 次生演替 ②. 稳定型 ③. 保持稳定 ④. 活动范围广 ⑤. 偏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