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考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实施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等是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国家积极采取这些措施( )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具体体现
②表明我国人权保障的主体是我国公民
③说明人民幸福生活才是最大的人权
④表明提高收入是保障人权的全部内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下列选项,对图示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D.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实施、有效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政治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作为公民应该( )
①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知识
②监督权力行使,坚持宪法至上
③践行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④完善宪法制度,弥补法律漏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以下情境与学科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情境 学科解读
A 李某因对刘某心存不满,对其造谣中伤 李某侵犯了刘某的荣誉权。
B 小张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 小张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C 小赵因好奇,隐匿并偷偷拆看了小陈信件。 小赵侵犯了小陈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 小峰起诉某出版社擅自出版其作品。 小峰依法维护人身自由。
A. A B. B C. C D. D
5.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内,一名游客疑因在园区非吸烟区吸烟,被工作人员劝阻引发纠纷,当天下午的一场彩色庆典受影响被取消。目前,该游客已进入上海迪士尼“黑名单”,其相关行为已交由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调查。这启示我们(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这是小题大做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④违反法律需担责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6. 下列体现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有(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2025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某中学八年级同学围绕两会搜集了相关新闻并进行解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新闻 解读
①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
③ 某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连续两年对民营经济立法等提出建议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行使提案权
④ 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议政建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我们必须( )
A. 发挥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B.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体现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基础作用
D. 依靠民营企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
9. 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25年中国元首出访开篇之作,这体现了国家主席行使( )
A. 任免权 B. 授予荣誉权 C. 决定权 D. 外事权
10. 2025年3月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中,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8980件,同比分别下降3.6%和上升9.4%。这体现了( )
A.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负责
B. 我国国家司法机关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C. 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D. 我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11. 下列观点中,可以作为驳斥漫画中骑车人的理由的有( )
①自由是有限制的、绝对的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法治和自由是对立关系 ④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2. 思想家蒙田曾经说过:“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说明( )
A. 鞋匠的灵魂比皇帝的灵魂高贵
B. 皇帝的人格比鞋匠的人格高贵
C. 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D. 皇帝可能是鞋匠出身,鞋匠也可能做皇帝
13. 农村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入学,不再为上学发愁。多媒体投影机、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教学设备都有了,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这有利于维护农村孩子( )
①绝对公平 ②权利公平 ③规则公平 ④机会公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正义像一盏明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航程。没有对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我们追求正义是因为(  )
①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④法治的实现,需要公平正义的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下框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
摘要一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409.96万件,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3万人,提起公诉163.1万人。 摘要二 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
上述摘要内容集中表达的是( )
①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②公平正义能解决我们社会主要矛盾
③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守护正义 ④检察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16.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八年级(1)班围绕“增强宪法意识”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制作海报】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活动,活动宣传小组创作了一组宣传海报:
(1)请你分析活动宣传小组通过上述海报向同学们传递的信息。
【知识问答】为了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习宪法知识,活动宣传小组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以下是部分问题:
问题一 请你简要谈谈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问题二 请列举两例国家为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请你分别对问题一、问题二作出回答。
【践行宣言】在活动的最后,活动宣传小组拟写了以下宣言书:
宣言书 每个人都是宪法的守护者和受益者,增强宪法意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走进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我们要: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3)请你把宣言书内容补充完整。
17. 【政治和经济制度】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广泛赋予人民参与国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和形式,切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应该作何努力。
材料二 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得到宪法和国家制度体系有力保障的民主。
①____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____ 民族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③____ 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上表中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材料三 在谈到民营经济发展时,李强总理表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3)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4)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让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8. 某班以“我眼中的平等”为主题分两组进行了讨论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透视法条 共话平等
第一小组向大家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法条内容: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 第四十一条(节选) 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残疾人、老年人参加诉讼、仲裁活动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无障碍服务。
(1)结合法条内容。请你从平等的角度谈谈其中彰显的“法治温情”。
◆学习专栏领悟精神
第二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专栏板报:
写在开栏的话:法不阿贵,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要时刻保持公正,不能有所偏袒,这或许就是法治精神的魅力。
专栏一 聚焦保护 专栏二 无关职级
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依法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1983件。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依法严惩侵犯妇女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起诉4.6万人。对2.3万名妇女予以司法救助。
(2)结合专栏一和专栏二,谈谈你对“聚焦保护”“无关职级”的理解。
(3)请你为专栏二中的内容拟写一条法治宣传语。
陕西省宝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考号。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16题答案】
【答案】(1)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2)问题一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问题二①设立国家宪法日。②建立宪法宣誓制度。③设立宪法主题公园等。
(3)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我们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③践行宪法。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7题答案】
【答案】(1)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③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2)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利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④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等。
(4)①政府要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②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③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④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等。
【18题答案】
【答案】(1)①我国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弱势群体进行关照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表现,也是践行平等的要求。
(2)①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依法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这是践行平等的表现。②我国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示例:守护风清气正,播撒正义阳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