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4.11.4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调查常见食物的来源活动,认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有机物,还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氧气。2. 科学思维:通过讨论活动,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态度责任:通过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2)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撰写践行“双碳”目标行为习惯的倡议书。三、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内容,重点突出光合作用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以描述一段优美的植物情境着手,激发学生思考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习目标一是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通过调查活动,了解道植物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还能制造氧气。学习目标二是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通过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动态平衡,了解我国对于碳中和和碳达峰所作出的努力,并以小组讨论活动,说出作为中学生为碳中和和碳达峰能做的事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提问:蓝天白云,山峦叠翠,碧波荡漾。在这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中,植物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什么?植物又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新课学习】学习目标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教师提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什么呢?展示光合作用公式:学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展示调查活动:常见的食物来源调查:1.分小组观察并记录自己和家人一天的食物。2.各小组分类整理记录下来的食物。学生完成表格填空,并汇报调查结果:教师提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都直接来源自植物,是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食用植物的哪些营养器官呢?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总结: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食用。食用根的食物有红薯、萝卜、胡萝卜和人参等;食用叶的植物有白菜、青菜、菠菜和芹菜等;食用茎的植物有生姜、藕、马铃薯、莴苣、莴苣等;食用花的植物有桂花、兰花、玫瑰花和金针花等;食用果实的植物有葡萄、桃、杏、苹果等;食用种子的植物有大豆、豌豆、芝麻和花生米等。教师讲解:植物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如:师生总结: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按食性可以分为:草食动物,如牛直接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如青蛙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如鸭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教师总结:除了提供食物,植物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正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植物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和氧。思考:植物的贡献非常大,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还能列举出人类在衣、住、行方面依赖植物的实例吗?学生:棉花可以制作各种衣物、床上用品等;摆放盆栽植物改善空气;道路两侧行道树,美化环境、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学习目标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师提问:通过光合作用除了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等外,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物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动态平衡。教师提问:你能举例说出打破碳氧平衡的行为吗?学生: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植被破坏、滥砍滥伐等。教师提问: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做了哪些措施呢?学生: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成为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展示讨论:我们能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做些什么?目标: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素材:1.“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身体力行,多作贡献。2.一位同学提出,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与讨论:1.分小组研读素材,了解我们应努力培养哪些行为习惯,讨论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学习、了解情况,列出其他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行为习惯,撰写践行这些行为习惯的小组倡议书。学生讨论总结: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努力养成以下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节约用电、循环利用物品、不浪费粮食、垃圾分类等;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设计倡议书,并进行班级宣讲。归纳总结:植物是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我国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储蓄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道植物能够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课堂练习】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可以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起重要作用D.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导致全球变暖,不利于实现碳中和2.2.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中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碳中和状态时,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与消耗量相等B.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实现没有影响C.碳中和与温室效应没有太多关系D.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A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人类的食物之源是( D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奶C.动物的蛋 D.绿色植物五、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第11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4节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第4单元 植物的生活苏教版(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通过调查常见食物的来源活动,认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有机物,还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氧气。通过讨论活动,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通过调查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目标教学重点011.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2.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难点02撰写践行“双碳”目标行为习惯的倡议书。教学重点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因的应用增强光合作用措施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如合理密植、套种)合理灌溉(如喷灌、滴灌等)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如田间通风、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等)适当提高温度促进呼吸作用应用露田晒田中耕松土开沟排水减弱呼吸作用措施低温低氧降低含水量应用①粮食晒干或烘干后储藏在低温、低氧的粮库中储存②冰箱冷藏果蔬③真空包装储藏作物复习巩固课堂导入蓝天白云,山峦叠翠,碧波荡漾。在这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中,植物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什么?植物又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探究新知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什么呢?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能叶绿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日常生活中,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调 查常见的食物来源调查:1.分小组观察并记录自己和家人一天的食物。2.各小组分类整理记录下来的食物。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食物类别 常见食物 直接来源 间接来源植物性食物 大米 水稻 -动物性食物 牛奶 奶牛 奶牛取食的草料面条小麦玉米玉米豆腐大豆羊肉羊羊取食的草料鸭蛋鸭鸭取食的谷物鱼肉鱼鱼取食的浮游植物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都直接来源自植物,是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食用植物的哪些营养器官呢?1、食用根红薯萝卜胡萝卜人参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以直接食用。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2、食用叶白菜青菜菠菜芹菜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3、食用茎生姜藕马铃薯莴苣大蒜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4、食用花金针花兰花桂花玫瑰花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5、食用果实葡萄桃杏苹果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6、食用种子大豆芝麻豌豆花生米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植物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肉、蛋、奶等食物。草奶牛牛奶牛肉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按食性可以分为:动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间接以植物为食。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除了提供食物,植物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正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植物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和氧。一、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思考:植物的贡献非常大,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我们还能列举出人类在衣、住、行方面依赖植物的实例吗?棉花可以制作各种衣物、床上用品等摆放盆栽植物改善空气道路两侧行道树,美化环境、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通过光合作用除了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等外,在生物圈中还有什么作用呢?碳氧平衡示意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各种生物呼吸作用煤、石油等燃烧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你能举例说出打破碳氧平衡的行为吗?汽车尾气排放植被破坏滥砍滥伐工业废气排放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做了哪些措施呢?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成为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我们能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做些什么?目标:理解不同的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方式对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倡导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素材:1.“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身体力行,多作贡献。2.一位同学提出,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与讨论:1.分小组研读素材,了解我们应努力培养哪些行为习惯,讨论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学习、了解情况,列出其他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行为习惯,撰写践行这些行为习惯的小组倡议书。讨 论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我们除了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还要努力养成以下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节约用电循环利用物品不浪费粮食垃圾分类这些行为习惯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实现“双碳”目标,撰写践行倡议书:二、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植物是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我国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森林面积和森林储蓄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知识总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植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碳中和: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碳达峰:全球、国家、城市等主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达到峰值。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使用塑料袋、植树造林等课堂检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B.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起重要作用D.植物能够调节气候,导致全球变暖,不利于实现碳中和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课堂检测2.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中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中和状态时,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与消耗量相等B.人类活动对碳中和的实现没有影响C.碳中和与温室效应没有太多关系D.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A通过植物造林、采用收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等措施,维持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状态。课堂检测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人类的食物之源是( )A.动物的肉 B.动物的奶C.动物的蛋 D.绿色植物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1.4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设计).docx 4.11.4 植物在生物圈种的重要作用(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