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养老、就业……有关“人”的问题几乎做到了“全覆盖”。这表明( )
A.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B. 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权利
C. 我国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国家满足人民群众所有需求
2.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体现了宪法( )
A. 制定的程序非常严格
B. 是其他法律法规之和
C.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 根据其他法律而确立
3. 下侧漫画说明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B. 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由宪法来规定
C.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D.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4. 某区进行人大代表选举,年满18周岁的小西投上了神圣一票。小西所行使的这项权利是( )
A. 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具有强制性
B.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基础
C.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人身权利
D. 公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5. 我们一生都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下列对小宁相关行为所作的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行为 点评
① 22岁时,大学毕业应征入伍,到边疆保卫祖国 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② 26岁时,向监委反映某机关工作人员违规问题 依法行使监督权
③ 30岁时,向国家安全部门举报间谍泄密的行为 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 45岁时,每月按时从单位领取相应的劳动报酬 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下列情境与维权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白某的家庭矛盾经社区工作人员耐心教育成功化解——仲裁
B. 王某与商家沟通后更换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冰箱——和解
C. 李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单位清偿所欠工资的申请——诉讼
D. 林某向县人民法院起诉当地环保部门不作为的问题——调解
7. 小电梯,大民生。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社区坚持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推动“谁来建”“谁来管”向“我来建”“我来管”转变。上述做法表明( )
①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
②居委会发挥基层政权优势
③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④社区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8. 课堂上同学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家人的工作单位,其中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
A. 小青的妈妈开了一家童装经销网店
B. 小春哥哥经营着一家有机茶农庄
C. 小郑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
D. 小郝的叔叔是外资企业的项目经理
9. 劳动者的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份收入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下列收入情况及其所属分配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收入情况 分配方式
A 爷爷把钱存进中国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B 爸爸在镇办粮食加工厂上班获得的工资 按劳动要素分配
C 姑姑在华为某研发部门工作获得的奖金 按劳分配
D 姐姐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得的版税收入 按知识要素分配
A. A B. B C. C D. D
10. 某校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同学们从中体验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了解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和议事规则。下列适合作为“模拟政协”活动内容的是( )
①关于方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提案②制定光伏发电行业税收优惠的政策
③关于规范网络直播平台发展的提案④审议并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党的二十大以来,监察机关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展打击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严肃查处了一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员。以下关于公职人员尹某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处理路径合理的是( )
①监察委员会决定对尹某进行调查②人民检察院就尹某案件提起公诉
③监察委员会将尹某的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④人民法院依法对尹某作出判决
A. ③→①→④→②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②→④
12. 田某在明知机场设有禁飞区的情况下,依然操纵无人机非法闯入某机场禁飞区域,对机场及航班起降过程进行航拍,最终田某被刑事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自由的实现绝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
③拥有自由就能够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④珍视自由就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一名言揭示的道理是( )
A. 违背公平会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B. 公平是处理事情不偏袒任何一方
C.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4.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下列行动,属于正确守护正义的是( )
A. 为避免被人讹诈,小李对路人的跌倒视而不见
B. 公司因业务繁忙,要求员工表态自愿放弃休假
C. 三名司机默契配合,协助交警逼停冲岗车辆
D. 主播通过捏造事实,向网友直播“打假”视频
15. 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____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
A. 50 B. 70 C. 80 D. 100
16. 2025年2月12日新华社电,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____”。( )
A. 探索 B. 嫦娥 C. 玉兔 D. 悟空
二、简答题(共38分)
17. 【保障宪法实施】
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统筹立改废释,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等。同时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加强宪法监督?
(2)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件能够增强中学生宪法意识的事例。
18. 【聚焦宪法核心】
新媒体时代,网络是公共生活的新空间,扩大了我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每个新媒体的使用者,都有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近些年个别主播为吸粉引流,通过夸大事实、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等手段制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受到了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可见,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在利用新媒体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视野的同时,要遵守网络空间的规则,维护新媒体秩序,做新媒体负责任的参与者。
(1)依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评析材料中个别主播的行为。
(2)个别主播违规被严厉打击的事例对你正确行使权利有哪些启发?
19. 【认同宪法价值】
材料一 谢某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职,先后接待来访群众68人次,多次深入一线展开调研,推动了相关问题解决;他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撰写了有关“拓展冷链物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议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认真听取审议有关报告。 材料二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1)运用人大代表职权和义务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谢某的履职情况。
(2)请你谈谈材料二涉及到的制度及其优越性。
20. 【维护宪法权威】
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观察下列漫画,完成相应任务。
(1)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平等的哪层含义?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三、分析说明题(共14分)
21. 【坚持依宪治国】
西宁市某中学八年级(3)班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开展“凝心聚力启新局,青春逐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汇聚思想伟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1)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
凝聚磅礴动力
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要坚持政治引领、干字当头,知重而担、知责而行,以更高站位铸牢忠诚,以更高水平依法行政,以更大担当务实为民,以更严要求廉洁奉公,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运用所学,说出我国政府应如何坚持依法行政?
集聚发展活力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精辟概括并强调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3)结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对上述时政内容进行简要述评。
青海省西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二、简答题(共38分)
【17题答案】
【答案】(1)①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②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③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①积极参与宪法诵读活动,领会宪法的原则和内容。②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
【18题答案】
【答案】(1)材料中个别主播的行为是错误的。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割裂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为是错误的。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网络主播为吸粉引流利用各种手段制造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没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而受到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③网络主播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2)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④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9题答案】
【答案】(1)①谢某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说明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②谢某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撰写议案,说明人大代表通过提出议案履职,行使提案权。③谢某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认真听取审议有关报告,说明人大代表通过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来履职,行使审议权。
(2)材料二涉及到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20题答案】
【答案】(1)①漫画一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漫画二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三、分析说明题(共14分)
【21题答案】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②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给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说明党和国家从政策上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