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暑假学习:第1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预习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建盏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不仅是实用的茶具,还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如图是一只建盏和一枚一元硬币摆放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图中建盏高度大约是( )A.1m B.1cm C.20cm D.5cm2.小重在学习了测量的知识后,想用刻度尺测量一只2B铅笔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4.93 cm、14.95 cm、14.55 cm、14.92 cm。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这支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 )A.14.94 cm B.14.93 cm C.14.84 cm D.14.8375 cm3.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B.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 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D. 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无法测量出结果4.小明用最小刻度是 1mm 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厚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6cm、2.45cm、2.86cm、2.44cm、2.47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 )A.2.455cm B.2.46cm C.2.536cm D.2.47cm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D.学生用笔得直径约4cm6.如图所示,小旭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7.根据图所给信息,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A.1cm B.0.2m C.1.7m D.4.5m8.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先后四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13.3cm、14.4cm、14.2cm、14.5cm,则作为测量结果的数值应记为( )A.14.4cm B.14.37cm C.14.36cm D.14.1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10.如图中,物块的长度为 ;1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木块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该小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12.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61cm,2.62cm,2.61cm,2.83cm,2.63cm,其中明显记录错误的是 cm。根据以上测量记录,去掉错误的数据,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1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2年前华为自主研发了先进的麒麟9000芯片,其制造工艺达到5nm,等于 dm,但被美国阻挠目前无法生产,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打破封锁。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科学探究】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某规格游标卡尺的部分构造如图甲:①主尺(最小刻度是1 mm);②游标尺(10个等分刻度),它是套在主尺上可移动的部件;③测量爪。移动游标卡尺,把被测物体夹在两测量爪之间,两爪之间的距离等于被测物体的长度。(1)如图乙,游标尺上的0刻度线与主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游标尺的第10刻度线与主尺上9 mm刻度线对齐,则游标尺上每小格的长度比主尺上每小格少 毫米。 (2)如图丙,读数时,先看游标尺的0刻度线位于主尺的位置,如位于1~2小格之间,则为1 mm多,再看游标尺的第几刻度线与主尺的某刻度线对齐,如第4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为4×0.1 mm=0.4 m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4 mm。现将一小钢球夹在测量爪之间,主尺与游标尺如图丁,这个小钢球的直径为 毫米。 15.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要观察它的 、 、 ,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甲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个错误.(1) ;(2) ;(3) ;(4) .(5)如图乙所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秒表”的示数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6.用—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7m,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度为1.020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多少?17.如图所示,有一组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猜想一下,这些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其高与对应边的比是否相同?请动手尝试测量,证明你的猜想。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8.小明每年过生日时,妈妈都要测量他的身高,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年龄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身高/cm 50.0 75.5 88.5 95.0 102.1 109.6年龄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身高/cm 116.3 121.4 126.6 132.0 138.1(1)妈妈测量小明身高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根据表中数据,请你在图中绘制出小明的身高随年龄变化的图像 ;(3)分析图像,你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参考答案1.【答案】D【详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在图中建盏的高度约为一元硬币直径的2.5倍,所以建盏的高度约为2.5×2cm=5cm2.【答案】 B 【解析】从题中数据可知,14.55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4.55 cm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为减小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数据求平均值,故铅笔的长度是:L=≈14.93 cm。3.【答案】C【详解】由题图可知,甲刻度尺上每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乙刻度尺上每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使用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故、错误。用乙刻度尺测量时,物块左侧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刻度线对齐,所以物块的长度为,故正确。甲刻度尺的整数刻度线对齐物块的左侧,能够测出物块的长度,故错误。4.【答案】B【详解】由5次测量数据可知,2.86cm这个数据与其他4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其它4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所以物体的厚度为2.46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A【详解】A. 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符合题意;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不符合题意;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不符合题意;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C【详解】A.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故A错误;B.被测物体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故B错误;C.被测物体左侧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度线,故C正确;D.被测物体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他整刻度线对齐,故D错误。故选C。7.【答案】C【详解】运动员的身高在1.7m左右,由图知,运动员脚部到蹦床的距离与升高差不多,所以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为1.7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8.【答案】A【详解】从四个测量结果看,数据13.3cm的准确值13cm与其他三个不同,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由于从题干可知,数据的准确值在个位,小数点后一位是估读位,因此,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米;秒【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基本的单位是秒,符号s,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钟等。10.【答案】2.40【详解】刻度尺分度值为1m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物体长度为2.40cm。11.【答案】 2.50 ; 281.9【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3.50cm处,所以小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1.9s,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41.9s=281.9s12.【答案】 2.83 ; 2.62【详解】[1] 2.83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2]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知道,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3.【答案】 2.10 ; 5×10-8【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的左边所对刻度值为0.00cm,物体右边所对的刻度值为2.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10cm-0.00cm=2.10cm[2]芯片的工艺为5nm=5×10-8dm14.【答案】(1)0.1 (2)3.5【解析】 (1)图乙中,游标尺上的0刻度线与主尺上的0刻度线对齐,游标尺的第10刻度线与主尺上9 mm刻度线对齐,则游标尺分度值为=0.9 mm,则游标尺上每小格的长度比主尺上每小格少1 mm-0.9 mm=0.1 mm。(2)图丁中,游标尺0刻度线对应的主尺刻度大于3 mm、小于4 mm,又因为游标尺第5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读数为5×0.1 mm=0.5 mm,所以这个小钢球的直径为3 mm+0.5 mm=3.5 mm。15.【答案】 刻度尺;; 量程;; 分度值;; 零刻线是否磨损;; 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平行放置;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条边;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的刻度尺; 4.90cm; 3min38.4s【详解】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之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根据实要求达到的精确程度,和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由图可知:该同学在使用刻度尺时存在四处错误;(1)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平行放置;(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条边;(3)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的刻度尺;(5)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物体左端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4.90cm对齐,所以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4.90cm;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向4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38.4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8.4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16.【答案】1.007m【详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7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20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2cm, 读数是0.987m,相当于98.7个1.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7×1.02cm≈100.7cm=1.007m答:桌边的实际长度为1.007m。17.【答案】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对应边的比相同;见解析【详解】(1)猜想: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对应边的比相同;(2)验证:一般学生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图中第一个三角形边长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在刻度线2.6cm和2.7cm之间,读数为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三角形的高,h1=2.28cm,以及另外两个三角形的边长测出另外两个三角形的高分别计算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其对应边的比由可知,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对应边的比相同。18.【答案】(1)1cm(2)(3)见解析【详解】(1)由于刻度尺在使用时,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由表中数据可知,数据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2)由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可得图像如下图:(3)由表中数据可知,从出生起开始,身高一直在增加、从出生到一岁的增大速度最大。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