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年九年级学业评价诊断检测 科学试卷(2025·温州模拟)用甘蔗炼制的古法红糖深受人们的喜欢,其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加入石灰(CaO)是为了调节蔗汁的酸碱度和凝聚固体杂质。请回答1~5题。1.在过滤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2.下列流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压榨得到蔗汁 B.过滤得到澄清液C.加入石灰调节酸碱度 D.蒸发得到红糖3.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下列有关蔗糖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个元素组成 B.属于无机物C.碳、氧原子质量比为12:11 D.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4.如图为甘蔗细胞模型图,压榨出来的蔗汁来自于细胞结构 ( )A.① B.② C.③ D.④5.以下信息能作为判断甘蔗是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A.甘蔗的茎呈圆柱体或略带弯曲 B.甘蔗的花为大型圆锥花序C.甘蔗的叶一般为绿色 D.甘蔗的种子发育率极低6.(2025·温州模拟)吐鲁番常年高温少雨,当地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如图所示,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下列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暗渠中风速较慢,可减慢水的蒸发B.暗渠中温度比外界低,可减慢水的蒸发C.明渠比暗渠更宽,与空气接触表面积大,使得水蒸发较慢D.竖井口的温度较周围要低是因为井中水蒸发吸热7.(2025·温州模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已调清晰的视野图甲转换成图乙,首先应调节A.载玻片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物镜转换器8.(2025·温州模拟)一人站在镜子前试衣服,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清晰影像。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左推动镜子时,镜子中的像将 ( )A.保持静止 B.向左运动 C.变大 D.变小9.(2025·温州模拟)热胀冷缩是大部分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受冷会缩小。以下几种测量方式不受热胀冷缩影响的是 ( )A.刻度尺测物体长度B.量筒测液体体积C.排水法测固体体积D.天平测液体质量10.(2025·温州模拟)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清洗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的清洁。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高速喷射到仪器表面,将污垢剥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压时,二氧化碳内能增大,温度降低B.加压时,二氧化碳内能减小,温度升高C.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1.(2025·温州模拟)某科学社团开展实验活动,以下几个实验设计方案中,符合要求的是(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C.③牙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2.(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教室里花架上的花盆十分容易倒,花架和花盆如图甲所示,则小明下列调整行为无效的是( )A.A B.B C.C D.D13.(2025·温州模拟)智能温室大棚在温度过高时需要降温保护植物。闭合开关 ,当大棚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温控开关S1 自动闭合,水帘装置M启动,通过水分蒸发吸热来降低棚内温度。断开开关 水帘装置和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下列符合大棚温控特点的原理图是 ( )A. B.C. D.14.(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该物体最有可能是( )A.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B.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C.斜向上用力抛出的铅球 D.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15.(2025·温州模拟)用图像能较清晰地反映化学变化中离子的个数关系。将一定质量的铁片放入某一溶液中(含 和Ag+数量相同),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相关离子数量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 )A. B.C. D.16.(2025·温州模拟)某校科学小组开展“运动与体液平衡”探究项目,招募志愿者记录运动前后的生理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采集运动员血液时,采血针会插入运动员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中,抽出暗红色的血液。(2)小组同学发现运动后志愿者的尿液颜色加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通过流汗大量散失,导致肾脏中的 (填结构名称)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3)某志愿者运动后尿检出现微量葡萄糖,推测可能是因 (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所引起的。17.(2025·温州模拟)2025年3月28 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为全球板块分布图及缅甸所处位置,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分析此地易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2)地震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乙图是缅甸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____(填字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地震后容易引发疫情,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饮用水安全,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控制蚊蝇滋生,加强医疗救治。从控制传染病的途径分析,“控制蚊蝇滋生”属于 。(4)增强地震防范意识尤为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B.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应尽快乘电梯下楼D.地震发生时,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18.(2025·温州模拟)《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制硫黄的方法,此制备过程如图所示。(1)在土炉底部生火,硫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2)土炉中生成硫黄的反应为: 它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制备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煤饼内蕴含的 能。19.(2025·温州模拟)随着科技发展,某城市新建的智能公交专用道采用了创新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公交专用道的路面铺设了特殊的能量收集板,它不仅能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机械能,还能利用太阳能为电动公交车提供辅助充电。(1)能量收集板的表面设计成带有微小凸起的纹理结构,通过 ,从而增大了公交车行驶时的摩擦力。(2)能量收集板下安装了感应线圈,利用了 原理:当公交车在专用道行驶时,车辆的振动使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当公交车底部的接收线圈靠近该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实现对行驶中的公交车无线充电。(3)在一段200米长的智能公交专用道测试路段,当测试公交车以72千米/小时匀速通过该路段时,测试车的充电功率为15千瓦。该测试车通过该路段获得的电能为 焦。20.(2025·温州模拟)小明在研究气体制取时发现,除了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外,还可以通过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需加入 (填“稀硫酸”“稀盐酸”或“浓盐酸”)。(2)若用分解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则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图中的 (填字母)。21.(2025·温州模拟)在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自动导引车承担货物搬运任务,极大提升了仓储运转效率。(1)自动导引车在高速行驶转弯时,车上货物有时会向外侧滑落,这是因为货物具有 。(2)若自动导引车满载货物后,沿水平轨道匀速行驶80米抵达指定货位,在此期间它受到的阻力是 200 牛,那么自动导引车行驶的动力为 牛,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 焦。22.(2025·温州模拟)莺歌海盐场位于北纬18.5°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海盐场之一,如图甲。(1)盐场制盐需经过纳潮(引入海水)、制卤(蒸发浓缩)、结晶(析出盐粒)三个环节,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未有晶体析出),盐田中海水的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 。(2)请结合图乙分析该盐场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制海盐的原因: 。23.(2025·温州模拟)雨季时绿萝叶片边缘常挂满水珠(吐水现象),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空调房内的绿萝却很少出现此现象,他猜测是否与空气湿度有关。查阅资料得知:植物根系吸收的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从气孔排出,但当吸收水量远大于蒸腾作用排出量时,就会通过叶缘水孔以液态形式排出形成吐水现象。于是他准备了实验材料:水培绿萝9盆(长势相似)、恒湿箱(可调湿度)、接水盘(如图乙)。将绿萝分成三组,每组3盆,分别置于30%、60%、90%湿度的恒湿箱中,每晚20:00~早晨8:00(12小时)收集吐水量,连续收集三天,并记录数据如下:组别 湿度 第1天吐水量(克) 第2天吐水量(克) 第3天吐水量(克)一组 二组 三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一组 二组 三组30% 0.8 0.6 1.0 0.7 0.9 0.5 0.6 0.8 0.760% 1.9 2.1 2.3 1.9 2.1 2.3 2.4 2.0 1.790% 3.5 3.2 3.8 3.5 3.2 3.8 3.6 3.4 3.1(1)实验中小明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写出一种即可)。(2)接下来小明对数据的处理是 。(3)通过数据可得出结论: 。(4)将实验时间换成白天8:00~晚上20:00(12小时),假设植物吸水量不变,请预测吐水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4.(2025·温州模拟)某学校科技节推出了一种新型保龄球游戏,参赛者将保龄球从一个斜坡上由静止释放,滚上另一个斜坡后撞击斜坡上的塑料瓶,撞倒塑料瓶数量多者获胜。小明提出疑问:保龄球撞倒塑料瓶的数量是否与斜坡倾角大小θ有关 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若不考虑阻力,保龄球在左侧斜坡下滑过程中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为保证每次保龄球冲上右侧斜坡的初速度不变,小明的做法是 。(3)经过多次实验得到数据如图乙。小明判断将斜坡放平(θ=0°),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最多,其依据是 。(4)若将保龄球置于Q 点由静止释放,请分析是否能完成以上实验,并说明理由: 。25.(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人们喜欢在清晨锻炼,父母告诉他这是因为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高,小明对此表示质疑。他利用如图装置分别测定了公园某处早、中、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②将足量铜粉装入玻璃管中,将两支注射器活塞都置于25 毫升处。③在装置中加入早晨收集到的空气,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反应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读取数据。④分别换用中午、傍晚收集到的空气,重复实验。(1)步骤①中的横线处应填入: (2)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3)已知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为50 毫升,测算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内气体总体积减少20 毫升,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你认为其原因是 。26.(2025·温州模拟)小明为研究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电压表(可精确到0.01伏)测出串联的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为3.00伏,再如图连接电路,其中 为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用电子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之后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R1(欧) R1的电压U1(伏) R2(欧) R2的电压U2(伏) 电源电压U(伏)1 10 1.20 10 1.20 3.002 10 0.86 20 1.72 3.003 20 1.33 20 1.33 3.004 30 1.64 20 1.09 3.005 50 1.50 45 1.35 3.00(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2)在进行第1组别实验时,小明分别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电压接近3.00伏,R2两端电压为0伏,于是他判断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并及时进行了改正。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4)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发现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小浙觉得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小明否定了小浙的看法,理由是 。27.(2025·温州模拟)在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实验上,有同学发现,不同小组实验时反应速率有些差异,这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通过测量完全反应用时来反映反应速率,最终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反应起始温度/℃ 完全反应用时/s① 10% 20 500② 10% 25 270③ 20% 20 300④ 20% 25 a⑤ 20% 30 80(1)在进行不同组别实验时,对锌粒的要求是需控制它们的颗粒大小和 相同。(2)小明观察到 现象,即可判断反应已结束。(3)通过比较 (填实验编号)组别,可以判断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4)根据表格信息,请你推测实验④中,完全反应用时a 的取值范围: 。28.(2025·温州模拟)项目小组设计了一款生态鱼缸,如图所示,请根据其设计回答以下问题:表1净水材料的颗粒过滤范围净水材料 ①过滤棉 ②瓷砂 ③石英砂过滤范围 5μm 0.03 mm 0.5~32 mm注意:1mm=1000 μm(1)鱼缸中净水材料如表1所示,则净水材料中a、b、c应分别为 (填序号)。(2)鱼缸中放水草除有观赏作用外,还利用水草的 作用产生O2,供给鱼类呼吸。(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该鱼缸中还需加入 。29.(2025·温州模拟)2025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 获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具备进入市场的资格。AG600 主要用于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可以从地面和水面起飞和降落。其最大起飞质量为 60 吨,可载水12吨。(湖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立方米)(1)AG600起飞时发动机通过螺旋桨向后喷气,从而使飞机向前加速,这里涉及的科学原理是 (写出一条即可)。(2)AG600在投水灭火过程中,若保持一定高度匀速飞行,则下列图中符合这过程中飞机的各项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A. B.C. D.(3)AG600蓄满水后达到最大起飞质量,若它此时静止漂浮在湖面上,请计算其排开湖水的体积。(写出计算过程)30.(2025·温州模拟)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处于浙江的小明同学画了一幅太阳系简图如图甲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4月 22 日当天浙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或“昼短夜长”)。(2)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可能会出现 (填“日食”或“月食”)。(3)网络上流传一幅图,如图乙所示,八大行星的运行轨迹和图甲不同,它们一边跟着太阳前进,一边绕着太阳转动,形成了特殊的轨迹。老师解释这两幅图都是对的,只是因为 不同。31.(2025·温州模拟)某兴趣小组设计图1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2。提示:①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鱼骨中其他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若要将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醋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需要加水 克。(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生活中,有人会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骨。请你结合图中数据判断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32.(2025·温州模拟)某学校开设陶瓷制作课程,老师介绍陶瓷制品在制作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等步骤。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揉泥过程中,同学将泥土用手搓成条状(如图甲所示),以此可以判断该泥土类型为 (填“黏土类土壤”或“砂土类土壤”)。(2)项目化小组想为陶器烧制炉加装一个可自动控制温度的装置,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R1、R2是炉内加热电阻,R1阻值为44欧。R 是可变电阻器,电磁铁线圈电阻 R。忽略不计。温差电源的热点探头放在炉内,冷点探头放在 20℃的恒温箱中。烧制炉接入220伏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衔铁与触点A 接触,烧制炉处于加热状态;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 0.1安时,衔铁被吸下与触点 B 接触,烧制炉进入保温状态,保温功率为400 瓦。测试时,调节R 的阻值为100欧,当烧制炉刚进入保温状态时,测得炉内温度t1为520℃。求 R2的阻值。(写出计算过程)(3)已知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为便于设置烧制炉的保温温度t,请写出 R 与t 的关系表达式:R=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C3.D4.C5.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不需要测量液体的体积,所以不需要使用量筒。(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没有。(3)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4)细胞中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5)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滤液用烧杯承接,用漏斗过滤,可知不需要使用的是量筒。故答案为:C。2.A、压榨成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加入石灰,石灰与水反应条件酸碱度,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C。3.A、元素不能说“个”,故A错误;B、蔗糖属于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碳氧质量比为,故C错误;D、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4.压榨出来的蔗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即③。故答案为:C。5.各类植物中只有被子植物有花和果实。故答案为:B。6.【答案】C【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速等。【解答】A、空气流速快,蒸发速度快,可知暗渠中风速较慢,可减慢水的蒸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高,蒸发速度快,可知暗渠中温度比外界低,可减慢水的蒸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明渠比暗渠更宽,与空气接触表面积大,使得水蒸发较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D、竖井口的温度较周围要低是因为井中水蒸发吸热,带走了部分热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放大倍数变大,观察范围将缩小,可能会导致像不在视野中央,所以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解答】由图可知,甲中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应将移动装片,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故答案为:A。8.【答案】A【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进行分析,像与物等大,关于镜对称。【解答】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向左推动镜子,人和镜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知像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故答案为:A。9.【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体积无关。【解答】A、刻度尺和物体热胀冷缩,会导致测量的长度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体热胀冷缩,测得体积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液体和固体的体积由于热胀冷缩发生改变,测得的体积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D【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解答】AB、加压时,外界对二氧化碳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B错误;CD、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可知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11.【答案】A【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要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应使用红磷这类不会产生气体的物质。【解答】A、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硫化亚铁不能,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两个试管的变量是水,可知探究的是铁钉生锈是否需要水,故B错误;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应长管进、短管出,故C错误;D、木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花架上放置一块砖块,可以增大阻力,防止花架倾倒,故A不符合题意;B、将花盆抬高,阻力与阻力臂、动力与动力臂均不变,可知不能防止花架倾倒,故B符合题意;C、将花盆向内移动,减小了动力臂,可防止花架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D、将花盆中的土减少一点,可以减小动力,可防止花架倾倒,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干路控制整个电路。【解答】闭合,工作系统开始工作,闭合,M启动,可知工作系统和M可以单独工作,则工作系统和M是并联的,断开,工作系统和M均停止工作,可知在干路上。故答案为:A。14.【答案】C【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斜抛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但此时动能最小。【解答】由图可知,动能先减小后变大。A、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动能减小,最高点动能为零,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A错误;B、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到零,故B错误;C、斜向上用力抛出的铅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动能减小,最高点动能不为零,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C正确;D、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答案】B【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金属单质能将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铁比铜和银活泼,没有钙活泼,所以铁能将铜离子和银离子转化为单质,铁转化为亚铁离子,且铁先与银离子反应,铁不能与钙离子反应,可知钙离子的数量保持不变。A、图中没有铜离子,说明铜离子被铁还原,但存在银离子,不符合铁先与银离子反应的原理,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亚铁离子数量是银离子的一半,。可知产生的亚铁离子的数量参与反应的铜离子数量相同。图中钙离子和亚铁离子个数相同,说明银离子完全反应且有一半的铜离子参与反应,则剩余的铜离子的数量是溶液中亚铁离子的一半,故B正确;C、由B可知,参与反应的银离子的数量是生成亚铁离子的两倍,所以在铜离子未参与反应前,亚铁离子的数量少于铜离子的数量,故C错误;D、铁与银离子、铜离子反应产生的是亚铁离子,并不是铁离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答案】(1)静脉(2)肾小管(3)胰岛素【知识点】血液;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肾单位模型【解析】【分析】(1)含氧量低、呈暗红色的是静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的是动脉血。(2)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3)胰岛素在血糖含量高时分泌增多,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从而降低血糖含量。【解答】(1)抽血时,抽取的是含氧量低、呈暗红色的静脉血。(2)为了维持水盐平衡,在水分因流汗大量散失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会加强。(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17.【答案】(1)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C(3)切断传播途径(4)A;B;D【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引发地震。(2)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的是山谷,山谷易形成泥石流。(3)预防传染病的方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地震是不能乘坐电梯,有条件的转移至空旷区域,没有条件的,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解答】(1)由图可知,缅甸位于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容易发生地震。(2)泥石流多发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由图可知,②④为山谷,易发生泥石流。故答案为:C。(3)蚊蝇会传播疾病,可知控制蚊蝇滋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A、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以防被掉落的物体砸伤,故A正确;B、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防止建筑物等倒塌被砸伤,故B正确;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不能乘电梯下楼,故C错误;D、地震发生时,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以防被掉落的物体砸伤,故D正确。故答案为:ABD。18.【答案】(1)(2)置换反应(3)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注意X前的系数。(2)置换反应的特点: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3)燃料中国储存的能量称为化学能。【解答】(1)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可知X为。(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煤饼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9.【答案】(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电磁感应(3)【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电磁感应;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2)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根据电功公式W=Pt计算获得的电能。【解答】(1)能量收集板的表面设计成带有微小凸起的纹理结构,增大了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2)由题中信息可知,感应线圈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知原理是电磁感应。(3)速度,该测试车通过该路段获得的电能。20.【答案】(1)稀盐酸(2)BC【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浓盐酸会挥发,会导致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2)A适用于有液体参与的反应,D适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解答】(1)实验室采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2)碳酸氢钠是固体,所以发生装置选择的是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21.【答案】(1)惯性(2)200;16000【知识点】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质均具有惯性。(2)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3)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解答】(1)货物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自动导引车在高速行驶转弯时,车上货物有时会向外侧滑落。(2)自动导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动力等于摩擦阻力,阻力为200N,可知动力也为200N。(3)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2.【答案】(1)逐渐变大(2)海拔低,气温高且海洋表层盐度高【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2)根据图乙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1)蒸发浓缩时,水的质量减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而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2)由图可知,此处海拔低,气温高,阳光充足且海洋表层盐度高,所以利于制海盐。23.【答案】(1)天平(2)取平均值(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吐水量越多(4)吐水量将减小,因为白天气温高,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强,水分散失得更快【知识点】蒸腾作用;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和表中数据的单位可知,需要的仪器是天平。(2)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减小误差。(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境湿度大、吐水量大。(4)由“植物根系吸收的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从气孔排出,但当吸收水量远大于蒸腾作用排出量时,就会通过叶缘水孔以液态形式排出形成吐水现象”可知,在蒸腾作用更强的白天,吐水量会减少。【解答】(1)实验需要测量吐水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还需要天平测量水的质量。(2)为了减小误差,应对每组实验取平均值。(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吐水量越多。(4)白天气温高,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强,水分散失得更快,可知吐水量将减少。24.【答案】(1)不变(2)让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3)由图乙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4)不能,因为保龄球能到达的最高点低于塑料瓶的位置【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只有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2)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因为转化为重力势能相同,球的动能相同。(3)根据图乙进行分析,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据此进行推测。(4)机械能守恒,所以保龄球能到达的右侧的最高点与Q点等高。【解答】(1)不考虑阻力,则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有机械能内部转化,可知机械能不变。(2)让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保龄球达到水平面是的初速度相同。(3)由图乙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故推测若角度为零,则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最多。(4)将保龄球置于Q 点由静止释放,机械能守恒,在右侧保龄球能到达的最高点与Q点等高,撞击不到塑料瓶,所以不能完成实验。25.【答案】(1)气密性(2)使氧气与铜充分接触,将氧气耗尽(3)20%(4)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植物的呼吸作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涉及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可以促使气体流动,与铜充分接触。(3)减少的气体即为小=消耗的氧气。(4)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解答】(1)在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可以使氧气与铜充分接触,将氧气耗尽,减小误差。(3)氧气的体积分数。(4)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化氧气,所以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26.【答案】(1)断开(2)B;C(3)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4)导线、开关也有电阻,也会分压,所以不是偶然现象【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连接完成后确认无误再闭合开关。(2)电压表测量对象断路时,电压表会串联进电路,由于其电阻很大,分压很大,示数约为电源电压。(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得电压比等于电阻比。(4)串联分压,理论上存在电路的装置均会分压。【解答】(1)为了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2)A、短路,电压表相当于测量一段导线两端电压,示数为零,故A错误;B、断路,电压表串联进电路,相当于测量电源电压,故B正确;C、短路,其两端电压为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其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故C正确;D、断路,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压表没有示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3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相等,此时电阻两端电压也相同,故可得: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4)由于导线、开关也有电阻,也会分压,所以 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不是偶然现象。27.【答案】(1)质量(2)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不再产生气泡(3)①③(4)【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实验通过反应用时比较反应速度,可知锌的质量应相同。(2)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结束,也可通过观察到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进行判断。(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综合考虑。【解答】(1)锌的质量对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有影响,可知对反应用时有影响,所以应控制锌的质量相同。(2)反应结束,不再有气泡产生,可知将观察到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3)由表中数据可知,①③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温度相同,反应用时不同,可知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4)由①③可知,硫酸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由③⑤可知,硫酸浓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用时越短,可知a大于80,小于270。28.【答案】(1)③②①(2)光合作用(3)分解者【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过滤装置越往下颗粒越小。(2)鱼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水草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3)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石英砂的直径最大,过滤棉的直径最小,可知a为③石英砂,b为②瓷砂,c为①过滤棉。(2)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水草是生产者,鱼是消费者,水、氧气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可知还需要加入的是分解者。29.【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D(3)漂浮在湖面上,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1)飞机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飞机对气体有力的作用,气体给飞机一个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高度一定 ,质量越小,重力势能越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小,动能越小。(3)由沉浮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解答】(1)飞机向后喷气,反作用力使飞机向前加速, 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做加速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飞机高度和速度不变,但质量减小,可知动能和势能均减小,则机械能也将减小。故答案为:D。30.【答案】(1)昼长夜短(2)月食(3)参照物【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昼夜长短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从春分到秋分之间浙江均昼长夜短。(2)月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同。【解答】(1)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是夏至,约为6月22日,春分(约为3月娥23日)昼夜等长,可知春分到夏至,白昼均长于夜,可知4月22日,浙江昼长夜短。(2)由图可知,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若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则会出现月食。(3)以太阳为参照物,呈现如图甲的运动轨迹,以银河系其它恒星为参照物,呈现如图乙的轨迹,可知不同的图轨迹不同是因为参照物不同。31.【答案】(1)分液漏斗(2)180(3)解: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g-819.89g=0.11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 2HAc= CaAc2+H2O+ CO2↑100 44x 0.11g,解得x=0.25g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不科学,因为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极低【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区分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有活塞的是分液漏斗。(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3)质量减少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4)根据(3)中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鱼骨中碳酸钙含量低,不能用醋将鱼骨除去。【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有活塞,可知是分液漏斗。(2)设稀醋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240g。加水的质量为m=240g-60g=180g。(4)由(3)可知,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极低,所以喝醋不能将鱼骨除去。32.【答案】(1)黏土类土壤(2)保温时,与串联,则。(3)【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黏土类土壤保水性好,黏性强。(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3)根据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列出关系式,代入图中数据解出k。【解答】(1)泥土可以搓成条,说明具有较好的黏性,可知是黏土类土壤。(3)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即,且根据欧姆定律有,则有,冷点探头放在 20℃,保温时电流为0.1A,测试时,R=100欧姆,温度为520℃,则有,解得k=0.02,可得。1 / 1浙江省温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年九年级学业评价诊断检测 科学试卷(2025·温州模拟)用甘蔗炼制的古法红糖深受人们的喜欢,其流程如图所示,其中加入石灰(CaO)是为了调节蔗汁的酸碱度和凝聚固体杂质。请回答1~5题。1.在过滤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2.下列流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压榨得到蔗汁 B.过滤得到澄清液C.加入石灰调节酸碱度 D.蒸发得到红糖3.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下列有关蔗糖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个元素组成 B.属于无机物C.碳、氧原子质量比为12:11 D.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4.如图为甘蔗细胞模型图,压榨出来的蔗汁来自于细胞结构 ( )A.① B.② C.③ D.④5.以下信息能作为判断甘蔗是被子植物的依据是 ( )A.甘蔗的茎呈圆柱体或略带弯曲 B.甘蔗的花为大型圆锥花序C.甘蔗的叶一般为绿色 D.甘蔗的种子发育率极低【答案】1.C2.C3.D4.C5.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不需要测量液体的体积,所以不需要使用量筒。(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没有。(3)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4)细胞中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5)被子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滤液用烧杯承接,用漏斗过滤,可知不需要使用的是量筒。故答案为:C。2.A、压榨成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过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加入石灰,石灰与水反应条件酸碱度,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C。3.A、元素不能说“个”,故A错误;B、蔗糖属于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碳氧质量比为,故C错误;D、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4.压榨出来的蔗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即③。故答案为:C。5.各类植物中只有被子植物有花和果实。故答案为:B。6.(2025·温州模拟)吐鲁番常年高温少雨,当地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如图所示,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下列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暗渠中风速较慢,可减慢水的蒸发B.暗渠中温度比外界低,可减慢水的蒸发C.明渠比暗渠更宽,与空气接触表面积大,使得水蒸发较慢D.竖井口的温度较周围要低是因为井中水蒸发吸热【答案】C【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速等。【解答】A、空气流速快,蒸发速度快,可知暗渠中风速较慢,可减慢水的蒸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高,蒸发速度快,可知暗渠中温度比外界低,可减慢水的蒸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明渠比暗渠更宽,与空气接触表面积大,使得水蒸发较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D、竖井口的温度较周围要低是因为井中水蒸发吸热,带走了部分热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2025·温州模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已调清晰的视野图甲转换成图乙,首先应调节A.载玻片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物镜转换器【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放大倍数变大,观察范围将缩小,可能会导致像不在视野中央,所以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解答】由图可知,甲中细胞不在视野中央,应将移动装片,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调整物镜转换器。故答案为:A。8.(2025·温州模拟)一人站在镜子前试衣服,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清晰影像。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左推动镜子时,镜子中的像将 ( )A.保持静止 B.向左运动 C.变大 D.变小【答案】A【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进行分析,像与物等大,关于镜对称。【解答】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向左推动镜子,人和镜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知像的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故答案为:A。9.(2025·温州模拟)热胀冷缩是大部分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受冷会缩小。以下几种测量方式不受热胀冷缩影响的是 ( )A.刻度尺测物体长度B.量筒测液体体积C.排水法测固体体积D.天平测液体质量【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体积无关。【解答】A、刻度尺和物体热胀冷缩,会导致测量的长度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体热胀冷缩,测得体积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液体和固体的体积由于热胀冷缩发生改变,测得的体积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5·温州模拟)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清洗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的清洁。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高速喷射到仪器表面,将污垢剥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压时,二氧化碳内能增大,温度降低B.加压时,二氧化碳内能减小,温度升高C.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答案】D【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解答】AB、加压时,外界对二氧化碳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B错误;CD、二氧化碳气体高速喷出时,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可知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11.(2025·温州模拟)某科学社团开展实验活动,以下几个实验设计方案中,符合要求的是( )A.①区分铁和硫化亚铁 B.②验证铁钉生锈需要氧气C.③牙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答案】A【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要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应使用红磷这类不会产生气体的物质。【解答】A、铁能被磁铁吸引而硫化亚铁不能,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两个试管的变量是水,可知探究的是铁钉生锈是否需要水,故B错误;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应长管进、短管出,故C错误;D、木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教室里花架上的花盆十分容易倒,花架和花盆如图甲所示,则小明下列调整行为无效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解答】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花架上放置一块砖块,可以增大阻力,防止花架倾倒,故A不符合题意;B、将花盆抬高,阻力与阻力臂、动力与动力臂均不变,可知不能防止花架倾倒,故B符合题意;C、将花盆向内移动,减小了动力臂,可防止花架倾倒,故C不符合题意;D、将花盆中的土减少一点,可以减小动力,可防止花架倾倒,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2025·温州模拟)智能温室大棚在温度过高时需要降温保护植物。闭合开关 ,当大棚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温控开关S1 自动闭合,水帘装置M启动,通过水分蒸发吸热来降低棚内温度。断开开关 水帘装置和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下列符合大棚温控特点的原理图是 ( )A. B.C. D.【答案】A【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干路控制整个电路。【解答】闭合,工作系统开始工作,闭合,M启动,可知工作系统和M可以单独工作,则工作系统和M是并联的,断开,工作系统和M均停止工作,可知在干路上。故答案为:A。14.(2025·温州模拟)如图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该物体最有可能是( )A.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B.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C.斜向上用力抛出的铅球 D.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答案】C【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斜抛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但此时动能最小。【解答】由图可知,动能先减小后变大。A、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动能减小,最高点动能为零,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A错误;B、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到零,故B错误;C、斜向上用力抛出的铅球,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知动能减小,最高点动能不为零,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C正确;D、从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2025·温州模拟)用图像能较清晰地反映化学变化中离子的个数关系。将一定质量的铁片放入某一溶液中(含 和Ag+数量相同),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相关离子数量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金属单质能将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中置换出来。【解答】铁比铜和银活泼,没有钙活泼,所以铁能将铜离子和银离子转化为单质,铁转化为亚铁离子,且铁先与银离子反应,铁不能与钙离子反应,可知钙离子的数量保持不变。A、图中没有铜离子,说明铜离子被铁还原,但存在银离子,不符合铁先与银离子反应的原理,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亚铁离子数量是银离子的一半,。可知产生的亚铁离子的数量参与反应的铜离子数量相同。图中钙离子和亚铁离子个数相同,说明银离子完全反应且有一半的铜离子参与反应,则剩余的铜离子的数量是溶液中亚铁离子的一半,故B正确;C、由B可知,参与反应的银离子的数量是生成亚铁离子的两倍,所以在铜离子未参与反应前,亚铁离子的数量少于铜离子的数量,故C错误;D、铁与银离子、铜离子反应产生的是亚铁离子,并不是铁离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B。16.(2025·温州模拟)某校科学小组开展“运动与体液平衡”探究项目,招募志愿者记录运动前后的生理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采集运动员血液时,采血针会插入运动员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中,抽出暗红色的血液。(2)小组同学发现运动后志愿者的尿液颜色加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通过流汗大量散失,导致肾脏中的 (填结构名称)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3)某志愿者运动后尿检出现微量葡萄糖,推测可能是因 (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答案】(1)静脉(2)肾小管(3)胰岛素【知识点】血液;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肾单位模型【解析】【分析】(1)含氧量低、呈暗红色的是静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的是动脉血。(2)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3)胰岛素在血糖含量高时分泌增多,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从而降低血糖含量。【解答】(1)抽血时,抽取的是含氧量低、呈暗红色的静脉血。(2)为了维持水盐平衡,在水分因流汗大量散失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会加强。(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17.(2025·温州模拟)2025年3月28 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为全球板块分布图及缅甸所处位置,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分析此地易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2)地震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乙图是缅甸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____(填字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地震后容易引发疫情,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饮用水安全,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控制蚊蝇滋生,加强医疗救治。从控制传染病的途径分析,“控制蚊蝇滋生”属于 。(4)增强地震防范意识尤为重要,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B.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应尽快乘电梯下楼D.地震发生时,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答案】(1)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C(3)切断传播途径(4)A;B;D【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等高线地形模型【解析】【分析】(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引发地震。(2)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的是山谷,山谷易形成泥石流。(3)预防传染病的方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地震是不能乘坐电梯,有条件的转移至空旷区域,没有条件的,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解答】(1)由图可知,缅甸位于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容易发生地震。(2)泥石流多发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起,由图可知,②④为山谷,易发生泥石流。故答案为:C。(3)蚊蝇会传播疾病,可知控制蚊蝇滋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A、地震无法逃跑时,应躲避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底下,以防被掉落的物体砸伤,故A正确;B、若所在位置是底楼,地震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处,防止建筑物等倒塌被砸伤,故B正确;C、地震发生时如果人位于高层楼房上,不能乘电梯下楼,故C错误;D、地震发生时,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以防被掉落的物体砸伤,故D正确。故答案为:ABD。18.(2025·温州模拟)《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制硫黄的方法,此制备过程如图所示。(1)在土炉底部生火,硫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2)土炉中生成硫黄的反应为: 它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3)制备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煤饼内蕴含的 能。【答案】(1)(2)置换反应(3)化学【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注意X前的系数。(2)置换反应的特点: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3)燃料中国储存的能量称为化学能。【解答】(1)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可知X为。(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煤饼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9.(2025·温州模拟)随着科技发展,某城市新建的智能公交专用道采用了创新的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公交专用道的路面铺设了特殊的能量收集板,它不仅能收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机械能,还能利用太阳能为电动公交车提供辅助充电。(1)能量收集板的表面设计成带有微小凸起的纹理结构,通过 ,从而增大了公交车行驶时的摩擦力。(2)能量收集板下安装了感应线圈,利用了 原理:当公交车在专用道行驶时,车辆的振动使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当公交车底部的接收线圈靠近该磁场时就会产生电流,实现对行驶中的公交车无线充电。(3)在一段200米长的智能公交专用道测试路段,当测试公交车以72千米/小时匀速通过该路段时,测试车的充电功率为15千瓦。该测试车通过该路段获得的电能为 焦。【答案】(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电磁感应(3)【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电磁感应;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2)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根据电功公式W=Pt计算获得的电能。【解答】(1)能量收集板的表面设计成带有微小凸起的纹理结构,增大了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2)由题中信息可知,感应线圈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知原理是电磁感应。(3)速度,该测试车通过该路段获得的电能。20.(2025·温州模拟)小明在研究气体制取时发现,除了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外,还可以通过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需加入 (填“稀硫酸”“稀盐酸”或“浓盐酸”)。(2)若用分解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则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图中的 (填字母)。【答案】(1)稀盐酸(2)BC【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浓盐酸会挥发,会导致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2)A适用于有液体参与的反应,D适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解答】(1)实验室采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2)碳酸氢钠是固体,所以发生装置选择的是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21.(2025·温州模拟)在智能仓储物流中心,自动导引车承担货物搬运任务,极大提升了仓储运转效率。(1)自动导引车在高速行驶转弯时,车上货物有时会向外侧滑落,这是因为货物具有 。(2)若自动导引车满载货物后,沿水平轨道匀速行驶80米抵达指定货位,在此期间它受到的阻力是 200 牛,那么自动导引车行驶的动力为 牛,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 焦。【答案】(1)惯性(2)200;16000【知识点】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质均具有惯性。(2)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3)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解答】(1)货物具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自动导引车在高速行驶转弯时,车上货物有时会向外侧滑落。(2)自动导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受力平衡,动力等于摩擦阻力,阻力为200N,可知动力也为200N。(3)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2.(2025·温州模拟)莺歌海盐场位于北纬18.5°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海盐场之一,如图甲。(1)盐场制盐需经过纳潮(引入海水)、制卤(蒸发浓缩)、结晶(析出盐粒)三个环节,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未有晶体析出),盐田中海水的盐(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 。(2)请结合图乙分析该盐场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制海盐的原因: 。【答案】(1)逐渐变大(2)海拔低,气温高且海洋表层盐度高【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2)根据图乙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1)蒸发浓缩时,水的质量减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而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大。(2)由图可知,此处海拔低,气温高,阳光充足且海洋表层盐度高,所以利于制海盐。23.(2025·温州模拟)雨季时绿萝叶片边缘常挂满水珠(吐水现象),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空调房内的绿萝却很少出现此现象,他猜测是否与空气湿度有关。查阅资料得知:植物根系吸收的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从气孔排出,但当吸收水量远大于蒸腾作用排出量时,就会通过叶缘水孔以液态形式排出形成吐水现象。于是他准备了实验材料:水培绿萝9盆(长势相似)、恒湿箱(可调湿度)、接水盘(如图乙)。将绿萝分成三组,每组3盆,分别置于30%、60%、90%湿度的恒湿箱中,每晚20:00~早晨8:00(12小时)收集吐水量,连续收集三天,并记录数据如下:组别 湿度 第1天吐水量(克) 第2天吐水量(克) 第3天吐水量(克)一组 二组 三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一组 二组 三组30% 0.8 0.6 1.0 0.7 0.9 0.5 0.6 0.8 0.760% 1.9 2.1 2.3 1.9 2.1 2.3 2.4 2.0 1.790% 3.5 3.2 3.8 3.5 3.2 3.8 3.6 3.4 3.1(1)实验中小明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写出一种即可)。(2)接下来小明对数据的处理是 。(3)通过数据可得出结论: 。(4)将实验时间换成白天8:00~晚上20:00(12小时),假设植物吸水量不变,请预测吐水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天平(2)取平均值(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吐水量越多(4)吐水量将减小,因为白天气温高,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强,水分散失得更快【知识点】蒸腾作用;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和表中数据的单位可知,需要的仪器是天平。(2)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可以减小误差。(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环境湿度大、吐水量大。(4)由“植物根系吸收的水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以气态形式从气孔排出,但当吸收水量远大于蒸腾作用排出量时,就会通过叶缘水孔以液态形式排出形成吐水现象”可知,在蒸腾作用更强的白天,吐水量会减少。【解答】(1)实验需要测量吐水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还需要天平测量水的质量。(2)为了减小误差,应对每组实验取平均值。(3)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吐水量越多。(4)白天气温高,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强,水分散失得更快,可知吐水量将减少。24.(2025·温州模拟)某学校科技节推出了一种新型保龄球游戏,参赛者将保龄球从一个斜坡上由静止释放,滚上另一个斜坡后撞击斜坡上的塑料瓶,撞倒塑料瓶数量多者获胜。小明提出疑问:保龄球撞倒塑料瓶的数量是否与斜坡倾角大小θ有关 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若不考虑阻力,保龄球在左侧斜坡下滑过程中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为保证每次保龄球冲上右侧斜坡的初速度不变,小明的做法是 。(3)经过多次实验得到数据如图乙。小明判断将斜坡放平(θ=0°),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最多,其依据是 。(4)若将保龄球置于Q 点由静止释放,请分析是否能完成以上实验,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不变(2)让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3)由图乙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4)不能,因为保龄球能到达的最高点低于塑料瓶的位置【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守恒【解析】【分析】(1)只有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2)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因为转化为重力势能相同,球的动能相同。(3)根据图乙进行分析,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据此进行推测。(4)机械能守恒,所以保龄球能到达的右侧的最高点与Q点等高。【解答】(1)不考虑阻力,则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只有机械能内部转化,可知机械能不变。(2)让保龄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保龄球达到水平面是的初速度相同。(3)由图乙可知,角度越小,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越多,故推测若角度为零,则保龄球撞击的塑料瓶数量最多。(4)将保龄球置于Q 点由静止释放,机械能守恒,在右侧保龄球能到达的最高点与Q点等高,撞击不到塑料瓶,所以不能完成实验。25.(2025·温州模拟)小明发现人们喜欢在清晨锻炼,父母告诉他这是因为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高,小明对此表示质疑。他利用如图装置分别测定了公园某处早、中、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②将足量铜粉装入玻璃管中,将两支注射器活塞都置于25 毫升处。③在装置中加入早晨收集到的空气,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反应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读取数据。④分别换用中午、傍晚收集到的空气,重复实验。(1)步骤①中的横线处应填入: (2)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3)已知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为50 毫升,测算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内气体总体积减少20 毫升,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你认为其原因是 。【答案】(1)气密性(2)使氧气与铜充分接触,将氧气耗尽(3)20%(4)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植物的呼吸作用;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涉及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可以促使气体流动,与铜充分接触。(3)减少的气体即为小=消耗的氧气。(4)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解答】(1)在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酒精灯,缓慢推拉两侧注射器活塞,可以使氧气与铜充分接触,将氧气耗尽,减小误差。(3)氧气的体积分数。(4)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化氧气,所以早晨空气中氧气含量最低。26.(2025·温州模拟)小明为研究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电压表(可精确到0.01伏)测出串联的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为3.00伏,再如图连接电路,其中 为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用电子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之后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组别 R1(欧) R1的电压U1(伏) R2(欧) R2的电压U2(伏) 电源电压U(伏)1 10 1.20 10 1.20 3.002 10 0.86 20 1.72 3.003 20 1.33 20 1.33 3.004 30 1.64 20 1.09 3.005 50 1.50 45 1.35 3.00(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2)在进行第1组别实验时,小明分别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电压接近3.00伏,R2两端电压为0伏,于是他判断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有____(填字母,可多选),并及时进行了改正。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4)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发现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小浙觉得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小明否定了小浙的看法,理由是 。【答案】(1)断开(2)B;C(3)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4)导线、开关也有电阻,也会分压,所以不是偶然现象【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连接完成后确认无误再闭合开关。(2)电压表测量对象断路时,电压表会串联进电路,由于其电阻很大,分压很大,示数约为电源电压。(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得电压比等于电阻比。(4)串联分压,理论上存在电路的装置均会分压。【解答】(1)为了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要将开关断开。(2)A、短路,电压表相当于测量一段导线两端电压,示数为零,故A错误;B、断路,电压表串联进电路,相当于测量电源电压,故B正确;C、短路,其两端电压为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其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故C正确;D、断路,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压表没有示数,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3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相等,此时电阻两端电压也相同,故可得: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4)由于导线、开关也有电阻,也会分压,所以 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不是偶然现象。27.(2025·温州模拟)在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实验上,有同学发现,不同小组实验时反应速率有些差异,这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通过测量完全反应用时来反映反应速率,最终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反应起始温度/℃ 完全反应用时/s① 10% 20 500② 10% 25 270③ 20% 20 300④ 20% 25 a⑤ 20% 30 80(1)在进行不同组别实验时,对锌粒的要求是需控制它们的颗粒大小和 相同。(2)小明观察到 现象,即可判断反应已结束。(3)通过比较 (填实验编号)组别,可以判断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4)根据表格信息,请你推测实验④中,完全反应用时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质量(2)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不再产生气泡(3)①③(4)【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实验通过反应用时比较反应速度,可知锌的质量应相同。(2)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结束,也可通过观察到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进行判断。(3)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综合考虑。【解答】(1)锌的质量对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有影响,可知对反应用时有影响,所以应控制锌的质量相同。(2)反应结束,不再有气泡产生,可知将观察到注射器活塞不再移动。(3)由表中数据可知,①③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温度相同,反应用时不同,可知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4)由①③可知,硫酸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由③⑤可知,硫酸浓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用时越短,可知a大于80,小于270。28.(2025·温州模拟)项目小组设计了一款生态鱼缸,如图所示,请根据其设计回答以下问题:表1净水材料的颗粒过滤范围净水材料 ①过滤棉 ②瓷砂 ③石英砂过滤范围 5μm 0.03 mm 0.5~32 mm注意:1mm=1000 μm(1)鱼缸中净水材料如表1所示,则净水材料中a、b、c应分别为 (填序号)。(2)鱼缸中放水草除有观赏作用外,还利用水草的 作用产生O2,供给鱼类呼吸。(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该鱼缸中还需加入 。【答案】(1)③②①(2)光合作用(3)分解者【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过滤装置越往下颗粒越小。(2)鱼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水草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3)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石英砂的直径最大,过滤棉的直径最小,可知a为③石英砂,b为②瓷砂,c为①过滤棉。(2)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水草是生产者,鱼是消费者,水、氧气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可知还需要加入的是分解者。29.(2025·温州模拟)2025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 获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具备进入市场的资格。AG600 主要用于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可以从地面和水面起飞和降落。其最大起飞质量为 60 吨,可载水12吨。(湖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立方米)(1)AG600起飞时发动机通过螺旋桨向后喷气,从而使飞机向前加速,这里涉及的科学原理是 (写出一条即可)。(2)AG600在投水灭火过程中,若保持一定高度匀速飞行,则下列图中符合这过程中飞机的各项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A. B.C. D.(3)AG600蓄满水后达到最大起飞质量,若它此时静止漂浮在湖面上,请计算其排开湖水的体积。(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D(3)漂浮在湖面上,浮力等于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1)飞机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飞机对气体有力的作用,气体给飞机一个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高度一定 ,质量越小,重力势能越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小,动能越小。(3)由沉浮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解答】(1)飞机向后喷气,反作用力使飞机向前加速, 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做加速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飞机高度和速度不变,但质量减小,可知动能和势能均减小,则机械能也将减小。故答案为:D。30.(2025·温州模拟)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处于浙江的小明同学画了一幅太阳系简图如图甲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4月 22 日当天浙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或“昼短夜长”)。(2)根据图中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可能会出现 (填“日食”或“月食”)。(3)网络上流传一幅图,如图乙所示,八大行星的运行轨迹和图甲不同,它们一边跟着太阳前进,一边绕着太阳转动,形成了特殊的轨迹。老师解释这两幅图都是对的,只是因为 不同。【答案】(1)昼长夜短(2)月食(3)参照物【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昼夜长短变化;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1)从春分到秋分之间浙江均昼长夜短。(2)月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同。【解答】(1)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是夏至,约为6月22日,春分(约为3月娥23日)昼夜等长,可知春分到夏至,白昼均长于夜,可知4月22日,浙江昼长夜短。(2)由图可知,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月球若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则会出现月食。(3)以太阳为参照物,呈现如图甲的运动轨迹,以银河系其它恒星为参照物,呈现如图乙的轨迹,可知不同的图轨迹不同是因为参照物不同。31.(2025·温州模拟)某兴趣小组设计图1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2。提示:①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鱼骨中其他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若要将6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醋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需要加水 克。(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生活中,有人会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骨。请你结合图中数据判断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答案】(1)分液漏斗(2)180(3)解: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g-819.89g=0.11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 2HAc= CaAc2+H2O+ CO2↑100 44x 0.11g,解得x=0.25g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不科学,因为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极低【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区分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有活塞的是分液漏斗。(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3)质量减少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4)根据(3)中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鱼骨中碳酸钙含量低,不能用醋将鱼骨除去。【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有活塞,可知是分液漏斗。(2)设稀醋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240g。加水的质量为m=240g-60g=180g。(4)由(3)可知,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极低,所以喝醋不能将鱼骨除去。32.(2025·温州模拟)某学校开设陶瓷制作课程,老师介绍陶瓷制品在制作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等步骤。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在揉泥过程中,同学将泥土用手搓成条状(如图甲所示),以此可以判断该泥土类型为 (填“黏土类土壤”或“砂土类土壤”)。(2)项目化小组想为陶器烧制炉加装一个可自动控制温度的装置,其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R1、R2是炉内加热电阻,R1阻值为44欧。R 是可变电阻器,电磁铁线圈电阻 R。忽略不计。温差电源的热点探头放在炉内,冷点探头放在 20℃的恒温箱中。烧制炉接入220伏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S2,衔铁与触点A 接触,烧制炉处于加热状态;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 0.1安时,衔铁被吸下与触点 B 接触,烧制炉进入保温状态,保温功率为400 瓦。测试时,调节R 的阻值为100欧,当烧制炉刚进入保温状态时,测得炉内温度t1为520℃。求 R2的阻值。(写出计算过程)(3)已知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为便于设置烧制炉的保温温度t,请写出 R 与t 的关系表达式:R= 。【答案】(1)黏土类土壤(2)保温时,与串联,则。(3)【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电阻的串联、并联【解析】【分析】(1)黏土类土壤保水性好,黏性强。(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3)根据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列出关系式,代入图中数据解出k。【解答】(1)泥土可以搓成条,说明具有较好的黏性,可知是黏土类土壤。(3)温差电源提供的电压与两探头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即,且根据欧姆定律有,则有,冷点探头放在 20℃,保温时电流为0.1A,测试时,R=100欧姆,温度为520℃,则有,解得k=0.02,可得。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年九年级学业评价诊断检测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年九年级学业评价诊断检测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