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云浮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拟南芥叶片边缘光滑形对锯齿形为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株光滑形拟南芥,欲判断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A.该光滑形拟南芥自交 B.与纯合光滑形拟南芥杂交C.与杂合光滑形拟南芥杂交 D.与锯齿形拟南芥杂交2.孟德尔选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进行实验时,先研究一对性状,再研究两对、多对性状C.设计实验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并设计自交实验进行验证D.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3.人类的许多疾病与基因有关。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B.红绿色盲男性患者(2=46)的致病基因只来自母亲C.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病因是正常血红蛋白缺少了一个氨基酸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家系中,可能连续几代都出现患者4.提高科学素养可以让青少年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下列说法具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过基因检测可预测某些遗传病风险B.吃鱼眼能明目,吃核桃补脑C.补充核酸保健品可修复基因D.不吃碳水化合物可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5.“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示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a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C.b链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该过程需要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6.生物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合适的实验材料、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达成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果蝇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同源染色体B.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总数及每个桶中的不同小球数必须相等C.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逐代变大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然后使用盐酸洗去卡诺氏液7.果蝇细胞中的某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该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8.已知真核细胞内一个双链DNA中共含有8×104个碱基对,其中A占总碱基数的20%。下列关于该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全部断裂,之后开始进行复制B.真核细胞的DNA复制后染色体数量也随之加倍C.DNA复制时,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D.该DNA完成一次复制需要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1.6×104个9.给小鼠闻不会引起其不安的苯乙酮,并同时进行电击,小鼠会表现出恐惧。其后代小鼠只闻苯乙酮,也会表现出恐惧。检测发现,后代小鼠编码苯乙酮受体的基因碱基序列未改变,但甲基化水平降低,苯乙酮受体增多。这种现象最可能属于( )A.常染色体遗传 B.伴性遗传C.表观遗传 D.细胞质遗传10.红霉素是一种抗菌药物,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据此推测,红霉素可以( )A.抑制遗传信息从细菌的DNA流向DNAB.抑制遗传信息从细菌的DNA流向RNAC.抑制遗传信息从细菌的RNA流向蛋白质D.抑制遗传信息从细菌的RNA流向DNA11.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极高。狂犬病毒的增殖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狂犬病毒增殖的过程与T2噬菌体不同B.过程①②③④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C.狂犬病毒的+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D.狂犬病毒遗传物质的增多需要经过过程②和④12.某兴趣小组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或者大肠杆菌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表所示。各组都在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搅拌、离心,并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 噬菌体标记情况 大肠杆菌标记情况一 同时被32P和35S标记 未标记二 被32P标记,但未被35S标记 未标记三 未标记 被32P标记,但未被35S标记四 未标记 被35S标记,但未被32P标记A.实验一中子代噬菌体同时被32P和35S标记B.实验二中子代噬菌体均被32P标记C.实验三中子代噬菌体不被32P标记D.实验四中子代噬菌体均被35S标记13.实验小组同学观察百合(2=24)组织细胞分裂装片,根据不同细胞类型绘制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片的组织细胞应取自百合根尖分生区B.可表示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周期C.和都是由着丝粒分裂引起的D.图中可用于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有和14.在一海岛上,某昆虫种群中有全翅和残翅两种翅型,全翅(A)对残翅(a)为显性。由于该海岛经常刮大风,全翅个体易掉落海中溺亡,而残翅个体因不能正常飞行而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刮大风的环境导致该昆虫种群产生残翅变异B.自然选择导致该种群a基因频率逐渐升高C.全翅昆虫与残翅昆虫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协同进化D.该种群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是随机的和定向的15.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状态下或人工诱导均可产生多倍体B.二倍体西瓜可以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有子西瓜C.不进行分裂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也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的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二倍体也属于多倍体16.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细胞中色素的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酶1、酶2的合成分别受基因A、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1可知,基因A、B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图2的①过程中C.图2的子代中纯合子约占5/8D.若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的花色有3种类型二、解答题17.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有BDNF(一种碱性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影响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图1表示BDNF基因的局部碱基序列,图2为BDNF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④⑤和 (填序号)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中④代表碱基 (填中文名称)。(2)图2中过程①为 ,该过程所需的酶是 ,其作用是 (答出2点)。(3)BDNF基因中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另一条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CTG-3',则该段序列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5'- -3'。(4)图2中翻译过程②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为 (填“a端→b端”或“b端→a端”)。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结合的意义是 。18.下图表示番茄植株(两性花,基因型为Hh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番茄果实的颜色(绿色、红色)受基因H/h的控制,番茄果实的形状(圆形、椭圆形)受基因R/r的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为HhRr的番茄植株,通过途径1选育基因型为hhrr的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已知番茄为一年生植物,以上过程至少需要 年。(2)途径2和3使用秋水仙素的目的是促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通过途径2获得的品种B的基因型可能为 (答出2种)。此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通过途径3获得品种C的原理为 ,品种C一般茎杆粗壮、果实较大。(4)途径4所代表的植物育种方法是 ,品种D形成的原理是 。19.报春花属(约500种)是报春花科最大属,为研究植物进化的典型材料。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及横断山脉南部作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为报春花提供了多样生境。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以及横断山脉南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 的结果。(2)巨伞钟报春喜湿润、低盐生境,杂色钟报春能适应干燥、高盐环境,两者在交替区共存但杂交不育,原因是存在 隔离。(3)该地区同种报春花的两个种群花期不同(甲比乙早20天),花期隔离 (填“标志着”或“未标志”)新物种的形成。研究发现种群甲花期结束约20天后,该区域生活的某种植食者处于活跃期,该植食者偏好啃食植物花瓣,推测种群甲在进化过程中采取提前花期策略的意义是 。(4)报春花属于两性花,但大多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报春花普遍存在典型的二型花柱结构:长柱型(花柱长、花药低位)和短柱型(花柱短、花药高位)。某地传粉昆虫口器短,据图推测,该区域易结出种子的个体是 (填“长柱型”或“短柱型”)报春花。(5)研究某报春花种群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的遗传动态,连续两年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年份 红花植株(AA)占比 粉花植株(Aa)占比 白花植株(aa)占比2022 64% 32% 4%2023 49% 42% 9%①2022年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 。②研究人员根据表中结果分析,认为该报春花种群发生了进化,其判断依据是 。20.色素失调症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解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对某患该病家系(如图所示)中的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示检测到相应基因,“-”表示未检测到相应基因。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个体正常基因 + + + - + + + + 异常基因 + - + + - - - + (1)引起色素失调症的基因为 (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理由是 ,该致病基因位于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2)的基因型是 ;如果和一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在胎儿出生之前,往往要进行产前诊断,其检测的手段包括羊水检查、 、 及基因检测等。(3)研究发现,色素失调症主要是由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该突变基因的编码区与正常基因的相比少了约84个碱基对,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的情况,则该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比正常蛋白质少了 个。21.图A是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模式图,图B表示该个体减数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只显示两对染色体),图C表示该动物进行某种分裂方式时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的染色体组成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 (填“雌性”或“雄性”)。图B中①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 。(2)若图B中①号与③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片段交换,这种变异属于 。(3)图C表示该细胞正在进行 (填“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gh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此时段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核DNA。(4)假设图B所示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A D A C C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D B D C17.(1) ⑦ 鸟嘌呤(2) 转录 RNA聚合酶 解开DNA的双螺旋、催化RNA合成(3)CAG(4) a端→b端 少量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18.(1) 自交 2/二/两(2) 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HHRR、HHrr、hhRR、hhrr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且获得的品种均为纯合子(3)染色体数目变异(4)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19.(1)协同进化(2)生殖(3) 未标志 避免花被该植食者啃食,有利于传粉受精,保证种群的繁衍(4)短柱型(5) 20% 种群中a基因频率(或A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或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20.(1) 显性基因 Ⅰ1(或Ⅱ1、Ⅲ2,任答1个即可)含有正常基因和异常基因且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X染色体(2) XAXa 1/2 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3)2821.(1) 雌性 基因突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3) 有丝分裂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6 0 16(4)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减数分裂Ⅱ后期①号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