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通过咀嚼诗歌语言,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目标

学会在困境中面对孤寂,坚持前行。
导入新课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诗人中,有一位一次可以喝下五斗酒,且依旧清醒如常。他嗜酒如命,每每畅饮至酣,却从无醉语出口,无一丝醉态流露。他,是人间难得的清醒者,醉与醒,于他而言,不过是旷达与萧疏的转换。唐朝时,文人墨客皆以入仕为荣,他却独树一帜,一生不爱做官,却屡有官运。每次归隐,都会被朝廷重新征召。这样的经历,在唐朝诗人中可谓独一无二。他便是五言律诗奠基人——王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代表作《野望》,来走近这位诗人。
作家作品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祁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儒王通之弟,中国唐代诗人,隋唐大臣。
王绩于隋大业末,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因其不乐在朝,乞署外职,除扬州六合县丞。后弃官归里。隋末大乱,王绩曾客游河北。唐武德五年,以前官待诏门下省,特判每日给酒一斗,时人号为“斗酒学士”。太宗贞观四年,因其兄王凝得罪朝廷重臣,王氏兄弟皆抑而不用,遂托疾罢归。太宗贞观十一年,王绩以家贫赴选,为太乐丞。不到两年,又弃官还乡,隐居东皋。后自撰墓志铭,忧愤而卒。
写作背景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藉,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势。
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1.读诗,“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请自由诵读诗歌,找出诗歌的韵脚,划出诗歌的停顿。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明确:
(1)韵脚:晖、归、薇
(2)停顿: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2.请说一说你对标题“野望”这两个字的理解。
“野”,田野,这里指东皋的平地,“望”指眺望。在东皋的平地上眺望。中国古人喜欢登高望远,这里“望”字统领全篇,写眼前景,抒胸中情。
明确: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
3.自由读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一幅山间晚秋图。
明确: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薄,靠近。
依:归依。
译文: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疏通诗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日余晖
译文: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出浓浓的秋意。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译文: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猎人骑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小牛,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了。
相视,互看。
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薇,是一种植物。在这里比喻隐居不仕。
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1.朗读诗歌,说说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心情。东皋,“望”的地点,薄暮,“望”的时间,人物动作“徙倚”,人物心理“欲何依”,“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的心情。
明确:
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2.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
明确:
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3.尽管颈联所描绘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很温馨、和谐,但王绩却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请说说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牧人和猎人,看来看去就是“相顾”,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认识我的,也没有人理解“我”内心真正的理想,我就吟唱一首《采薇》吧。
明确:
再用典故,委婉抒情。“相顾无相识”,有知音难觅的孤独,“长歌怀采薇”,有对古代贤士的追慕。对现实彻底失望后,诗人终做决定,选择隐世,选择与古贤人为伍,也回答了第二句的问题,这样首尾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写作特色
1.绘景如画,借景抒情。
诗人把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地结合起来,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
2.多种表达,语言质朴。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言浅味深,句句有力。
板书设计
首联:叙事、抒情——迷茫、失意
野 望
颔联:远景、静态
颈联:近景、动态
景色宜人
尾联:巧用典故——追怀古贤
孤独无依
前途渺茫
课堂小结
《野望》一诗写隐居之地的山野秋景,于萧瑟安逸的景色描写中透出孤寂和怅惘的心境。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学习王绩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