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习:第4讲速度的测量 (预习练习)(含解析)2025--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学习:第4讲速度的测量 (预习练习)(含解析)2025--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2025--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暑假学习:第4讲速度的测量 (预习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 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 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 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 m/s     B.6.25 m/s
C.5 m/s     D.4.17 m/s
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B.图中AB段的路程
C.小车向下做变速运动,
D.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3.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4.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5.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0.0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7.如图所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的低端B点,小车长10cm,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为了便于准确计时,应使面的坡度较大
B.为了测量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AB中点由静止释放
C.如果测得AB段的时间t=5s,则AB段的平均速度8cm/s
D.起点计时时,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大
8.小军同学利用课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1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
(1)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 cm;
(2)如果测出了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4)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 (填“大”或“小”)些。
11.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地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你依据的公式是 ;
(3)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 、 ;
(4)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 比较 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12.某同学从象达去甘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3.小威在实验室里做测量充水PVC管中气泡的运动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刻度尺;
(2)为了计算气泡上升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3)小威测得气泡从管子a处运动到顶端的路程和时间,并画出s﹣t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气泡在此过程中做 运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
15.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16.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100m短跑项目中,取得了14s的成绩。(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求:(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试判定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了还是慢了 与实际成绩相差多少秒
17.宜昌东站到广州站的G1315次高速列车运行表(2020)如下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km
1 宜昌东站 始发站 14:28 0分 0
2 武汉站 17:18 17:28 2小时50分钟 323
3 长沙南站 18:58 19:08 4小时30分钟 685
4 广州南站 21:58 终点站 7小时30分钟 1397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最快?最快为多少?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
18.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1=20 cm,s2=80 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 m/s.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物体走全程需要的时间t=4 s+6 s=10 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 =5 m/s。故选C。
2.【答案】C
【详解】A.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为了便于计时,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单位是cm,分度值是1cm,则AB段的路程为,故B错误;
C.由图知,B为AC的中点,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越往下速度越快,则小车在BC段运动时间小于AB运动的时间,根据 ,因此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即,故C正确;
D.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大,而AB段的路程一定,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故D错误。
3.【答案】C
【详解】A.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下落,快达到地面时,速度较大,动能较大,如果落到人的头上,可能对人造成伤害,故A错误;
B.一层楼高约为3m,乒乓球从三楼落下,高度约6m,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高度,刻度尺的量程过小,故B错误;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如果不调零,测量的时间不准确,误差较大,故C正确;
D.测量的平均速度表示乒乓球从三楼到地面这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错误。
4.【答案】B
【详解】A.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为了便于计时,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故A错误;
B.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越往下速度越快,即
因此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大,而AB段的路程一定,由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错误;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B点的速度不为零,因此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所测得的BC段的时间不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不是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故D错误。
5.【答案】B
【详解】
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图中AB段的路程为40.0cm,故A错误;
B.A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时间偏大,根据公式得到速度偏小,故C错误;
D.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小车在B点瞬时速度为零,但小车从A点开始运动时到达B点具有一定初速度,所以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能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详解】A.由图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平均分成5份,则分度值为2mm,小车从a到b运动距离为
10.00cm-1.00cm=9.00cm
故A错误;
B.由图知,ab段的距离是s=9.00cm,ab所用时间为t=3s,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故B正确;
C.如果小车到达b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故C错误;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因为运动过程中小车在c点的速度不为0,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详解】A.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目的是延长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故A错误;
B.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中点时的速度不为零,将小车从AB中点由静止释放初速度为0,因此不可以将小车从AB中点由静止释放,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
sAB=40cm+10cm=50cmAB段的平均速度
故C错误;
D.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故D正确。
8.【答案】A
【详解】A.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种方法最好,故A符合题意;
B.如果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量的时间较短,会有较大的误差,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小车落在地面上了,这种方法不好,故C不符合题意;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测量的路程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不好,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0.8
【分析】位移—时间图像的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描述的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图得出物体在0~20s内的路程,然后计算平均速度。
【详解】由图可知:物体在0~20s内的路程为16m,所以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10.【答案】(1)40.0 (2)0.25 (3)小 (4)小
【详解】(1)小车运动距离。
(2)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物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用时较长,方便测量时间。
11.【答案】小;;刻度尺;秒表;路程;时间
【详解】(1)速度使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小。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需要测量下落高度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下落求速度。
(3)要测量下落高度和时间,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4)比较伞下落快慢的方法: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下落时间越少、下落得越快。
12.【答案】2.4
【详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全程总时间t=t1+t2,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13.【答案】(1)秒表;(2)慢;(3)匀速直线
【详解】(1)根据图2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测量的工具:刻度尺和秒表。
(2)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
(3)根据图象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14.【答案】v=;小;0.24;0.2
【详解】(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需要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由图知,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s1=120cm=1.2m,所用的时间t1=5s,vAC==0.24m/s;走s2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s2=s1=×120cm=60cm=0.6m,vAB==0.2m/s。
15.【答案】(l)40.0;25 (2)小 (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详解】(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3)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
16.【答案】(1)7.14m/s;(2)快了,0.29s
【详解】
解:(1)小明的平均速度
(2) 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由于发令员在起点,枪声传播到终点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测得的时间变小,所以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了。测得的时间与实际成绩相差的时间,即为枪声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答:(1)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了,与实际成绩相差。
17.【答案】(1)186.3km/h;(2)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273.3km/h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2)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列车在各路段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由表格可知: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的路程s=1397km,时间
t=7小时30分=7.5h
则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列车从宜昌东站到武汉站的路程为s1=323km,所用时间
列车从宜昌东站到武汉站的平均速度
列车从武汉站到长沙南站的运行时间为
运行的路程为
s2=685km﹣323km=362km
列车从武汉站到长沙南站的平均速度
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运行时间为
t3=7h30min﹣4h30min=3h
运行的路程为
s3=1397km﹣685km=712km
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
由此可见,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最大,运行得最快,最快为273.3km/h。
答:(1)列车由宜昌东站使往广州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86.3km/h;
(2)列车从长沙南站到广州南站的路段运行得最快,最快为273.3km/h。
18.【答案】为零;不变;A;320;
【详解】
(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
(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 因此s1增大,△t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增加压力时△t变小,由于s2不变,根据知,速度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
所以.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