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暑假学习:第2讲 运动的描述(预习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在路口等红灯时,小华坐在爸爸的轿车里四处观望,当他看向右旁邻道并排的大巴车时,感觉爸爸的车在后退,当他看到路旁的树时,发现爸爸的车并没有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华爸爸的车是静止的 B.以大巴车为参照物,小华爸爸的车是静止的C.以小华为参照物,爸爸的车向后运动 D.以小华爸爸的车为参照物,交通信号灯是运动的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水 C.河岸 D.人3.如图为歼15飞机从“山东舰”航母起飞时的照片。起飞时,驾驶员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辽阔的海面 B.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C.“山东舰”航母 D.歼15飞机4.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5.中国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请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6.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7.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植物开花结果 B.奔驰的骏马C.长跑的运动员 D.地球绕太阳公转8.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运动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的“日心说”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2023年10月26日,中国开启了探索宇宙的新篇章,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分离前,神舟十七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 的。10.“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后一句又是以 为参照物。11.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 岸为参照物,船是向 (填“东”或“西”)行驶的.12.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 的;以它们中的任意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是 (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3.运动会上,小明参加了4×100m接力赛。比赛过程中,以看台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以小明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 (以上两空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接棒的同学和交棒的同学 (选填“站着不动”或“跑动中”)接棒更好。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步骤:(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 ,相对于课桌是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 ,若以 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15.(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这颗卫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3)小雨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页书的厚度为,则这本书纸张厚度为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6.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静止通信卫星真的“静止”吗?通信卫星在太空定居,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静止卫星”真的是静止不动的吗?不是的。“静止卫星”被发射到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的轨道上,实际上以11070km/h的速度自西向东在运动着。由于卫星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恰好是24h,刚好和地球自转周期1d(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同步”,科学家称这个高度的卫星轨道为“同步轨道”。在地球上看,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同步、静止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当你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与另一辆车并排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的时候,那辆车就仿佛是静止不动的。科学家正是根据这个道理设计出同步卫星的。(1)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 静止不动,它绕地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 小时。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同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战斗机能加上油,它与加油机之间必须保持相对 。参考答案1.【答案】A【详解】A.根据题意知道,“当他看到路旁的树时,发现爸爸的车并没有动”,说明以树和地面为参照物,小华爸爸的车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大巴车为参照物,小华爸爸的车与大巴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小华为参照物,爸爸的车与小华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爸爸的车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小华爸爸的车为参照物,交通信号灯与车之间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D错误。2.【答案】B【详解】“桥流”说明桥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状态,那么所选参照物与桥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就是假定水不动,桥就是运动的了,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故B项符合题意。3.【答案】D【详解】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我们认为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变化,我们认为物体是静止的;起飞时,驾驶员相对于辽阔的海面、航母上的工作人员、“山东舰”航母,位置发生了变化,即驾驶员相对于他们是运动的,驾驶员相对于歼15飞机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驾驶员相对于歼15飞机是静止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4.【答案】A【详解】由题意可得,若以孟郊为参照物,马相对于孟郊,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马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若以身后的房屋为参照物,马相对于身后的房屋,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马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若以路面为参照物,马相对于路面,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马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若以路边的花为参照物,马相对于路边的花,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马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5.【答案】C【详解】如图所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与车窗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硬币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与铁轨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则硬币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与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硬币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与乘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则硬币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详解】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7.【答案】A【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它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植物开花结果属于生命运动。8.【答案】A【详解】A. 航天员随飞船、火箭一起运动,所以航天员和飞船、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飞船、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故A正确,C错误;B. 航天员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B错误;D 航天员随飞船、火箭一起运动,所以飞船和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A.9.【答案】哥白尼;静止【详解】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提出的“日心说”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分离前,神舟十七号与长征二号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神舟十七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静止的。10.【答案】青山;竹排【详解】“小小竹排江中游”是说“竹排”在运动,竹排相对于青山、江岸、岸上的树等,位置不断变化,因此“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江岸、江岸上的树等为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在运动,两岸的青山相对于竹排以及竹排上的人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或竹排上的人为参照物。11.【答案】 船 ; 东【详解】以船或以人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是运动的,故会有桥迎面而来;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向东运动的.12.【答案】运动;静止【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位置上的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没有发生位置上的改变,则是静止的。【详解】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13.【答案】 运动 运动 跑动中【详解】[1]接力赛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小明是运动的。[2]若以小明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运动的。[3]当两个人同向同速运动时,这两个人就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这样可以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因此,在传接棒时两个人要在跑动中接棒更好。14.【答案】(2)静止的;运动的 (3)静止的;课桌【详解】(2)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教科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教科书是静止的。若以课桌为参照物,缓慢拉动教科书,则教科书相对于课桌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教科书是运动的。15.【答案】(1)地球;运动 (2) (3)【详解】(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的某处”,被研究的物体是卫星,卫星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和卫星之间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位置没有变化,则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地球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也不停的绕太阳运动,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卫星是运动的。(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3)书本纸张的张数为n=张=100张,一张纸的厚度为L'==0.006cm=0.06mm16.【答案】(1)地球;24;运动 (2)静止【详解】(1) 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这类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地球自转的时间是24小时,而它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它绕地心转动一周需24小时;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卫星是运动的。(2)战斗机能加上油,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它与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即它与加油机之间必须保持相对静止。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