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胰岛B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①~⑥为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中没有核仁,因而无法形成⑥B.①、③和⑤之间可以通过膜的接触直接联系C.结构②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D.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参与构成结构⑤的重要成分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利用了假说—演绎法D.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3.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肺癌高发,不同人群死于肺癌的概率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除了会引发肺癌以外还可能导致男性精子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B.吸烟会促进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从而增加患癌的风险C.得肺癌的风险率和吸烟的年龄大致呈正相关D.肺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较少,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4.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 mol·L-1的蔗糖溶液处理2min后滴加清水可能引起原生质体体积增大B.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处理后该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C.2min时植物细胞开始吸收乙二醇导致原生质体体积增大D.A→B段,水从原生质体渗出可能需要通道蛋白的参与5.磷酸基团结合在酶分子上使酶活性改变的过程称为酶的磷酸化,动物体内糖原的部分代谢过程中会发生有关酶的磷酸化,具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已知糖酵解对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人成熟的红细胞无法进行该过程B.细胞呼吸的某种产物可以为酶1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团C.肝细胞可以通过酶1、酶2、酶3等酶的作用分解肝糖原从而升高血糖D.参与Ca2+ 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会发生磷酸化导致空间结构和活性改变6.下面的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的精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精细胞中的6号染色体,A/a和B/b表示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B.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C.产生图乙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图甲中6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7.下列关于DNA复制、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翻译的过程中,tRNA通过5'端结合一个氨基酸B.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C.双链DNA多起点复制过程中存在多个DNA-蛋白质复合体D.与密码子5'-AUG-3'配对的反密码子为5'-CAU-3'8.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能够通过调节维持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2作为体液因子,会刺激相关效应器,从而调节呼吸运动B.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引发组织水肿C.外界环境和神经胶质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内环境充当媒介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实验中,因缓冲物质的存在肝匀浆的PH保持不变9.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新冠病毒时,免疫系统协调配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①~⑦代表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PC由吞噬细胞组成,不包含淋巴细胞B.再次接触新冠病毒时,④仅由⑤分裂分化产生C.记忆T细胞和①②③⑤几种细胞能够分裂分化,具有细胞周期D.HIV主要侵染②从而导致⑦数量减少最终引发机体自身免疫病10.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成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高位截瘫的人会大小便失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尿时交感神经会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促进排尿B.成年人在大量饮水后产生尿意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C.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的过程中仅靠大脑皮层就能彻底完成排尿D.排尿反射中兴奋在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细胞之间只能单向传递11.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随体液运输到肝细胞并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胞内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c的释放增多,使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D和A的分泌活动,从而使机体能够维持稳态D.f是由A分泌,最后通过D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而使尿量减少1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三方面。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①消费者通过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②雄性环颈雉通过拍打翅膀、抖擞着美丽的羽毛,博得雌性的欢心③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图是马龙诸葛南山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有机碎屑→跳虫→蜘蛛→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链中杂食性鸟是三级消费者C.生态系统中的蝗虫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D.林下的青头菌菌盖表面呈绿色,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14.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以后,可以演变为一片森林。这个过程中会出现6种植物群落类型:①浮水植物群落阶段,②沉水植物群落阶段,③挺水植物群落阶段,④灌木植物群落阶段,⑤湿生草本植物群落阶段,⑥森林群落阶段。该湖泊演替到森林阶段经历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①③⑤④⑥15.如图表示生物科技工作者对一个孤岛上的某动物种群的λ值(λ值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后绘制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研究的前4年间对于该动物来说,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B.第4年到第13年该种群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第13年种群数量等于第4年C.从第11年到第13年λ值不断增加,因此这段时间内该动物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从第11年开始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该时间内呈“S”型增长16.北极冻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冻原生态系统因物种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抵抗力稳定性较弱B.破坏地衣冻原生态系统可能难以恢复,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C.冻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包括功能平衡和结构平衡D.在北极冻原生态系统内部不可以实现碳元素的循环二、解答题17.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2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相关反应过程相同。(1)该系统中执行相当于叶绿体中暗反应功能的模块是 ,模块3中的甲可与CO2结合生成乙,乙为 。(2)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则短时间内甲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若持续阴雨天,模块3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也会发生改变,原因是 。(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高于植物,原因是 。(4)相比于自然界的植物,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在沙漠等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原因是: 。18.拟南芥是遗传实验中常见的模式植物,其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其配子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含A基因的配子育性正常,含a基因的雄配子育性降低一半。B基因决定种子萌发,但种子来自母本的B基因不表达。研究者获得不具有抗性的野生型植株(AABB)的突变型植株甲(AaBB)和突变型植株乙(AABb),甲、乙植株均具有抗性(含a或b基因的植株均有抗性),并进行如下的杂交实验:步骤一:将植株甲的花粉授给植株乙,从植株乙上收获种子种植后得到F1;步骤二:选取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获得F2。步骤三: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1)为保证步骤一能够杂交成功,针对植株乙的具体操作流程为: (用文字箭头形式表示)。(2)F1中种子能萌发且有抗性植株占 。(3)若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的互换),请在下图中画出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中两对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竖线表示染色体,将基因标在染色体相应位置)。据此推测F2的表型及比例为: 。(4)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种子能萌发无抗性:种子能萌发有抗性:种子不能萌发有抗性=1:5:6,则A、a和B、b这两对基因遵循 定律,F2中种子能萌发有抗性植株的基因型有 ,此外F2的AaBb植株中种子能萌发的植株占 。19.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物种 观察 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砂砾 甲壳关 其他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6.7 0 12.0 13.0 0 5.5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注:生境1为潮间带湿地;生境2为沼泽区;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绿头鸭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每年10月到2月期间绿头鸭种群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从生境1到生境2再到生境3依次分布着湿地、沼泽区和芦苇区,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3)绿头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砂砾等,与 生态位重叠较大,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该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 的结果。(4) 两种鸟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二者生态位不是完全一样的理由是 。20.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R. L. Lindeman,1915—1942)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Cedar Bog)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中数值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图中的植食性、肉食性动物各作为一个整体。(1)该生态系统中因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吃与被吃形成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称为 ,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约有 的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据图可知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3)若因人类活动向湖中排放铅、DDT(一种难以讲解的化合物)等,一段时间后,水中生活的植物、浮游动物会直接吸收水中的排放物。动物饮用含有排放物的水,也会直接摄入排放物,最终分布于生物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导致不易被生物体排出,从而积蓄在体内。像这样, 称作生物富集。(4)该模式图中的“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实际上并非只有一条食物链,原因是 。三、实验题21.研究发现豌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会受到抑制,此外侧芽的生长还收到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1)顶芽受生长素作用长势快,侧芽受到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长势慢的现象称为 。若要研究生长素对侧芽的作用,可以分析图中的曲线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有: ,比较曲线c与e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 (加强/减弱)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据图中信息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 浓度或比例的改变。(3)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影响的激素除上图以外,还有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的油菜素内酯(BL),为探究光照、油菜素内酯在豌豆根生长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分别设置光、暗、BL和蒸馏水处理组,观察、统计水稻根的不对称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则实验组1和2的处理分别是 。结果表明,光照和BL都能促进根不对称生长,光照的促进作用 。(填“更强”“更弱”或“与BL相同”)参考答案1.D2.C3.B4.C5.A6.D7.A8.C9.C10.D11.A12.B13.C14.D15.A16.C17.(1) 模块3 三碳化合物(或:C3)/3-磷酸甘油酸(2) 增加 光照减弱,模块2反应速率减弱,模块2为模块3提供的ATP和NADPH不足,同时阴雨天温度降低导致模块3酶活性减弱从而反应速率降低(3)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4)缺水地区的植物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通过气泵供应CO2,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18.(1)去雄→套袋→授粉→再套袋(2)2/3(3) 种子不能萌发有抗性:种子能萌发有抗性=2:1(4) 基因自由组合 AABb、AaBB、AaBb、aaBB、aaBb 1/219.(1) 标记重捕法 迁入率>迁出率(2)水平(3) 绿翅鸭 协同进化(4) 绿翅鸭和鹤鹬 二者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20.(1)负反馈调节(2) 低于 5.1kJ/(m2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4)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21.(1) 顶端优势 bde(2)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 减弱 生长素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植物激素(3) 黑暗+BL、黑暗+蒸馏水 更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