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新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暑假学习:第12讲光的直线传播(预习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2.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烛焰倒立的像 B.圆形光斑C.三角形光斑 D.烛焰正立的像3.下列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25℃4.在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墙壁上的手影C.雨后彩虹D.“折断”的铅笔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水球中的人像B.山东烟台的海市蜃楼C.巫山高峡平潮双彩D.巴蜀舞蹈社的影子舞6.“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中央,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含义的是( )A. B.C. D.7.2020年6月21日下午,包括郴州在内的很多地区都能观察到罕见的天文现象﹣﹣日食。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B.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C.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8.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易拉罐照相机的成像C.海市蜃楼D.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在真空中光沿 传播,传播速度为 m/s,10s内传播的距离为 m..10.学习了小孔成像后,初二七班的同学们很兴奋,他们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测算太阳直径的方案:在纸板上扎一个小孔,将纸板与地面平行放置,当阳光直射地面时,在地面上可观察到圆形的光斑。经测量光斑的直径为2cm,纸板与地面距离为2m,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介绍过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约500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则太阳的直径约为 m。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速度。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 (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枪声”)就计时。12.在百米比赛时,在终点计时的裁判先看到发令枪烟,再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 ,裁判员应该看到烟开始计时,若是听到声音开始计时,某同学的百米成绩是14.14s,则实际成绩应是 s。(此时声速是,保留两位小数)13.小明家的新房正在装修,周末他和爸爸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处理墙面,小明看到后十分纳闷:大白天工人师傅怎么还拿着灯泡来照明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看起来已经很平整的墙面,用灯光侧对着墙一照,墙面上仍出现了一些有阴影的地方,你认为这些阴影地方是 (填“偏高”或“偏低”)的,这里用到的物理原理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3)将蜡烛靠近小孔,薄膜上的像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4)将蜡烛向上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15.晴天正午,为了“探究树荫下的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的关系”,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探究工具:在一张不透明的卡片纸上用小刀刻出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的孔,孔的边长为5cm。如图甲所示。(1)小明先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水平置于白纸上方1m的位置,让太阳光垂直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孔,观察到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由此得出:当 时,光斑的形状由孔的形状决定;(2)小明选取卡片甲上的三角形孔,仍水平置于距地面距离1m处,用另一张不透明的卡片覆盖在孔上,遮住孔的一小部分,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通过三角形孔,地面白纸上出现亮斑。缓慢向左移动覆盖卡片,改变透光孔的大小,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时,白纸上光斑的形状是 ,但大小逐渐减小;当透光孔的边长约为5mm时,白纸上光斑形状是圆形,持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透光孔大小,圆形光斑的大小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的亮度 (选填 “变亮”、“变暗”或“不变”)。由此推理得出,圆形光斑是 的像;(3)如果在该小孔上方用绿色的“F”形状的光源替代太阳发出的光经过小孔,进行实验,我们会观察到白纸上“F”的像是 (选填“黑白”或“绿色”)的。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6.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声和光的知识后,就测量海底深度应该用声还是光产生了争论,甲同学认为应该用光,乙同学认为应该用声,你支持谁的想法,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若海底深度为4500m).17.路灯高度为5m,地上两根高度均为1m的竖直杆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经过测量发现两根竖直杆的影长之差为1.25 m,求两杆之间的距离?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8.日食和月食(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就挡住了太阳射向 的光;(2)月食: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 挡住了射向 的光。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光学知识.【详解】立竿见影是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题中各选项,A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项是光的折射,C项是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D项是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因此本题选C.2.【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答案】D【详解】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A不符合题意;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18~25℃,故D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B【详解】A.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墙壁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铅笔好像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D【详解】A.如图,水球中的人像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海市蜃楼在海上或陆地上均可以看到,由于不同区域空气密度不同,光线会在气温梯度分界处产生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形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如图,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是因为物体阻碍了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暗影,故D符合题意。【关键点拨】现象 概念 实例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水中倒影、晚上看到月亮、照镜子光的折射 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 海市蜃楼、放大镜、筷子折了、水池变浅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 虹、霓6.【答案】A【详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青蛙只能看到沿井口边缘范围内射向青蛙的光,故A符合题意;B.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故B不符合题意;C.光线发生了偏折,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D.不仅光线发生了偏折,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答案】C【详解】A.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不能看到太阳的部分或全部,称为日食,故A错误;B.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中花和水中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日食和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两者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C。8.【答案】B【详解】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在水与空气界面发生了折射造成的;易拉罐照相机的成像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选B。9.【答案】直线;3×108;3×109;【详解】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为3×108m/s.由可得,10s内光传播的距离为.10.【答案】;【详解】经前人测量可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由题可知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的距离为,则太阳的直径约为11.【答案】3×108;小于;看到发令枪冒烟;【详解】[1]实验测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这个速度。[3] 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运动会上赛跑时,发令枪冒烟发出的光传入计时裁判眼中所用时间和赛跑所用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枪声传入裁判耳中所需时间不可忽略,所以计时裁判总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就计时。12.【答案】光速比声速快;14.43;【详解】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在终点计时的裁判先看到发令枪烟,再听到枪声。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0.29s实际成绩约为14.14s+0.29s=14.43s13.【答案】偏低;光沿直线传播;【详解】留下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线达不到的地方就是影子,高的地方挡住了光线,阴影留在了低的地方。14.【答案】(1)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倒立;实像;(2)D;(3)大;(4)下;顺【详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 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3)由题意可知用易拉罐制成的针孔照相机的原理就是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蜡烛靠近小孔时,所成的像将变大。(4)由于实像是倒立,当把蜡烛向上移动,像向下移动,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15.【答案】 孔较大 ;三角形 ; 不变 ; 变暗 ; 太阳; 绿色【详解】(1)[1]由图甲知,孔的形状不同,且孔径较大时,通过小孔所成的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即这种情况下,光斑的形状由孔的形状决定。(2)[2]由图乙知,孔是三角形的,用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孔上,向左缓慢移动,改变透光孔的大小,一开始白纸上,光斑的形状是三角形的。[3][4][5]当透光孔的边长约为5mm时,光斑为圆形,持续向左移动覆盖卡片,即减小小孔的大小,光斑的大小不变,但光斑的亮度会变暗,因为卡片的遮挡,通过小孔的光线减少。由此可知: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当光斑是圆形后,小孔大小改变,但光斑的大小不变,原因是太阳的大小不变,小孔离地面的距离也不变,所以其像的大小也不变。(3)[6]在以上探究中,用绿色的F形状的光源替代太阳,则经过小孔在白纸上所成的F的像是绿色的,因为F形状的光源只发出绿光,透过小孔的也只有绿色光,所以在白纸上的像也是绿色的。16.【答案】支持乙同学【详解】声音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光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对比两种情况,使用光探测时时间为时间间隔太短,不易分辨误差较大,因此乙同学的方法更好,应选用声音探测海底深度。答:乙同学的方法更好。17.【答案】5m【详解】如图:根据三角形相似,即△,所以,,即OC5BC;又因为,所以,即5B1C1OB+BB1+B1C1,得5(BC1.25)OB+BB1+BC+1.25,解得5BC6.25OBBB1BC,即5BC6.25OCBB1,得OC6.25OCBB11.25,得BB1m18.【答案】(1)月球;地球;(2)地球;月球【详解】(1)日食,就是本应该能看到太阳的时间看不到太阳了。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向地球的光被月亮挡住了,人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2)月食,就是本应该能看见月亮的时间看不到月亮了。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向月球的光被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没有射到月球上,月球就不反射月光到地球,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月亮反射的光,这就是月食。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