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2020七下·乐清期末)“雁荡毛峰”茶叶其芽叶细嫩,味醇形美,还有淡淡的清香。下列与感受清香气味主要的器官是( )A.眼 B.鼻 C.舌 D.耳2.(2024七下·温州期中)清明时节,瑞安人有食用清明饼的习俗。清明饼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 )A.大脑 B.鼻 C.舌 D.眼3.(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4.(2024七下·嵊州期末)为测试不同部位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敏蒙上眼睛后,小明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并记录下小敏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针触指尖的力度可以不同B.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C.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D.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5.(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6.(2020七下·仙居月考)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嗅觉、冷觉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7.(2025八下·鄞州期末)2月24 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8.(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训练:3.3 皮肤感觉)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二、填空题9.(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10.(2024七下·东阳月考)小枫走到自家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赞叹:“真香啊!”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枫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当小枫在橘园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味道之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橘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11.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小科同时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冷热觉感受器可以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三、综合题12.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暖和。小明去看桃花,走到桃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桃花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 在桃园里,他看到了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微风吹来,花瓣落在脸上,多么惬意啊……(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小明闻到桃花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3)小明在桃园里待了一会儿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的、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解答】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而能感受气味的嗅细胞位于鼻,因此感受清香气味主要的器官是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即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常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解答】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故答案为:B。4.【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最多,其次是头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解答】A. 针触指尖的力度必须相同,所刺的位置不同,A错误;B. 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不同,B错误;C. 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 ,C正确;D. 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多 ,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嗅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答案为:B。6.【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 。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解答】菜肴的色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香是通过嗅觉来感知的,味是通过味觉来感知的;故答案为:C。7.【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AB、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感冒时敏感度下降是由于鼻黏膜肿胀导致气味分子无法有效接触嗅细胞,属于传导障碍而非嗅觉功能丧失,故C错误,符合题意;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持续刺激导致神经敏感性降低的生理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解答】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故选D。9.【答案】(1)摸东西(2)液态(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4)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人体的感觉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解答】(1)对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主要依赖于触觉。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感觉,盲杖通过接触地面,将地面的信息通过触觉传递给盲人,帮助他们感知环境。在给出的四幅图中,摸东西这一行为也是通过触觉来获取信息,因此与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2)吃西瓜时觉得甜,这是因为味觉细胞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反应。味觉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当吃西瓜时,西瓜中的糖分刺激了味觉细胞,产生了甜的感觉。(3)对于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嗅觉中枢的疲劳,具有适应性 。嗅觉中枢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部分,当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嗅觉中枢的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对气味的感知减弱。这就像长时间听音乐后,耳朵可能会感到疲劳,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减弱。(4)声音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音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然后经过中耳的传导,到达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随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在人的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0.【答案】(1)鼻、舌、眼(2)嗅觉中枢适应【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解答】 (1)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粘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辩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该同学运用了鼻子和舌等感觉器官。(2)当小枫在橘园里呆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11.【答案】热;冷;改变;大脑【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对温度的感知,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解答】把左手放入甲盆中,右手放入乙盆中,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丙盆中,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说明冷热觉感受器可以感受改变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12.【答案】(1)鼻、眼、皮肤(2)大脑的嗅觉中枢(3)嗅觉的适应性【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存在哪些感觉,再确定用到的感觉器官;(2)根据嗅觉的形成部位解答;(3)根据感觉的适应性解答。【解答】(1)走到桃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桃花香味(嗅觉,运用的器官是鼻);在桃园里,他看到了一朵朵粉色的桃花(视觉,运用的器官是眼);微风吹来,花瓣落在脸上(触觉,运用的器官是皮肤);(2)小明闻到桃花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的嗅觉中枢。(3)当小明在桃园里待了一会儿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1 / 1(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2020七下·乐清期末)“雁荡毛峰”茶叶其芽叶细嫩,味醇形美,还有淡淡的清香。下列与感受清香气味主要的器官是( )A.眼 B.鼻 C.舌 D.耳【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的、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解答】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而能感受气味的嗅细胞位于鼻,因此感受清香气味主要的器官是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024七下·温州期中)清明时节,瑞安人有食用清明饼的习俗。清明饼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 )A.大脑 B.鼻 C.舌 D.眼【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并产生相应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即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答案为:A。3.(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常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解答】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故答案为:B。4.(2024七下·嵊州期末)为测试不同部位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敏蒙上眼睛后,小明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并记录下小敏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针触指尖的力度可以不同B.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C.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D.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最多,其次是头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解答】A. 针触指尖的力度必须相同,所刺的位置不同,A错误;B. 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不同,B错误;C. 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 ,C正确;D. 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多 ,D错误;故答案为:C5.(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嗅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答案为:B。6.(2020七下·仙居月考)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嗅觉、冷觉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 。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解答】菜肴的色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香是通过嗅觉来感知的,味是通过味觉来感知的;故答案为:C。7.(2025八下·鄞州期末)2月24 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AB、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感冒时敏感度下降是由于鼻黏膜肿胀导致气味分子无法有效接触嗅细胞,属于传导障碍而非嗅觉功能丧失,故C错误,符合题意;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持续刺激导致神经敏感性降低的生理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训练:3.3 皮肤感觉)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解答】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抚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故选D。二、填空题9.(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答案】(1)摸东西(2)液态(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4)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人体的感觉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解答】(1)对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主要依赖于触觉。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感觉,盲杖通过接触地面,将地面的信息通过触觉传递给盲人,帮助他们感知环境。在给出的四幅图中,摸东西这一行为也是通过触觉来获取信息,因此与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2)吃西瓜时觉得甜,这是因为味觉细胞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反应。味觉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当吃西瓜时,西瓜中的糖分刺激了味觉细胞,产生了甜的感觉。(3)对于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嗅觉中枢的疲劳,具有适应性 。嗅觉中枢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部分,当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嗅觉中枢的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对气味的感知减弱。这就像长时间听音乐后,耳朵可能会感到疲劳,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减弱。(4)声音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音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然后经过中耳的传导,到达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随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在人的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0.(2024七下·东阳月考)小枫走到自家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赞叹:“真香啊!”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枫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当小枫在橘园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味道之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橘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案】(1)鼻、舌、眼(2)嗅觉中枢适应【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解答】 (1)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粘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辩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该同学运用了鼻子和舌等感觉器官。(2)当小枫在橘园里呆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11.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小科同时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冷热觉感受器可以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答案】热;冷;改变;大脑【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对温度的感知,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解答】把左手放入甲盆中,右手放入乙盆中,同时拿出左右手并伸进丙盆中,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说明冷热觉感受器可以感受改变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三、综合题12.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暖和。小明去看桃花,走到桃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桃花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 在桃园里,他看到了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微风吹来,花瓣落在脸上,多么惬意啊……(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 。(2)小明闻到桃花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3)小明在桃园里待了一会儿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案】(1)鼻、眼、皮肤(2)大脑的嗅觉中枢(3)嗅觉的适应性【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1)根据描述确定存在哪些感觉,再确定用到的感觉器官;(2)根据嗅觉的形成部位解答;(3)根据感觉的适应性解答。【解答】(1)走到桃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桃花香味(嗅觉,运用的器官是鼻);在桃园里,他看到了一朵朵粉色的桃花(视觉,运用的器官是眼);微风吹来,花瓣落在脸上(触觉,运用的器官是皮肤);(2)小明闻到桃花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大脑的嗅觉中枢。(3)当小明在桃园里待了一会儿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由于嗅觉的适应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学生版).docx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