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40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化学开学第一课(40张)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开学第一课
决胜高三,赢在化学!
高三化学秋季开学第一课
高三化学学什么?
2
破冰与唤醒
1
目录
3
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4
一轮复习方法论
5
师生共建与目标设定
6
结课与激励
明确学习目标,建立课堂规范
2
激发学习热情,树立高考意识
1
核心理念
01
破冰与唤醒
高考倒计时
距离2026年高考还有xxx天
努力的身影
每一步复习都是向目标大学靠近!
小互动
关键词提问
提到‘高三化学’,你首先想到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
展开说说
大家关注的是效率与突破,这正是我们的核心任务。
内心的感受
用1-2个词/表情符号表达此刻心情(紧张?期待?迷茫?兴奋?)
01
02
03
“压力”“刷题”“突破”……
02
高三化学学什么?
高二与高三的对比
高三侧重知识重构
高二侧重知识构建
进入高三后,学生需要整合、深化和应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重构。
高二阶段学生主要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构建基础化学概念。
高三强调系统性、综合性、应用性、时效性,节奏快、强度大。高三化学,不是高二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深度整合、能力的大幅跃升。
高三化学学什么
基本概念与理论: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原子、分子、晶体)、化学反应原理(能量、速率、平衡、电化学)、溶液(离子平衡)。
无机化学:元素周期律、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性质、制备、应用。
有机化学:官能团、命名、性质、反应类型、合成、高分子。
打破必修选修界限,实现知识网络的融合贯通
03
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高考考什么?
01
基础题占比约60%
高考化学中基础题占比较大,一轮复习重抓基础,基础题的掌握可稳拿60%的分数。
02
中等题和难题分布
中等难度题目占30%,难题占10%,说明在确保基础题得分的基础上,适当提升中等题和难题的解题能力同样重要。
命题趋势与能力要求
命题趋势1:真实情境复杂度提高
单一情境
复合情境
跨学科情境
命题趋势2:知识整合深度提高
知识点识记
概念关联
应用迁移
命题趋势与能力要求
命题趋势3:注重能力考察
辨识记忆(30%)
分析推理(45%)
信息转化(25%)
命题趋势4:创新思维导向
01
02
03
常规题
开放结构
新信息解码
命题趋势与能力要求
深度理解能力、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与计算能力、实验探究与评价能力、知识迁移与综合应用能力
能力要求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
链接高考
1. (2024·福建)我国科学家预测了稳定的氮单质分子N8(结构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 mol N8的σ键电子数为16 NA
B.1.0 mol N8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7 NA
C.1.0 mol N8的sp2杂化N原子数为6 NA
D.112.0g N8完全分解,产生的N2分子数为4 NA
B
化学键数目的计算、化学键杂化类型、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物质结构基础与NA相关推算
链接高考
2. (2024·广西)实验小组用如下流程探究含氮化合物的转化。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中,每消耗0.1 mol NH4Cl,在25℃,101kPa下得到2.24L NH3
B.“反应2”中,每生成0.1 mol NO,转移电子数为0.5 NA
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0.1 mol NO充分反应后体系中有0.1 NA个NO2
D.“反应4”中,为0.1 mol NO2完全转化成HNO3,至少需要0.02 NA个O2
B
电子转移计算、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依据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链接高考
3. (2024·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素有“国瓷”的美誉。是以黏土为原料,用含钴、铁的颜料着色,上釉后一次性高温烧制而成的青蓝色彩瓷。下列关于青花瓷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蓝色是由于生成了单质钴
B.表面的釉属于有机高分子膜
C.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
D.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只有Fe2O3
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硅酸盐工业、无机物与有机物、几种常见硅酸盐矿物
C
链接高考
4. (2024·贵州·高考真题)贵州重晶石矿(主要成分BaSO4)储量占全国 以上。某研究小组对重晶石矿进行“富矿精开”研究,开发了制备高纯纳米钛酸钡(BaTiO3)工艺。部分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主要成分是H2S,“溶液1”的主要溶质是Na2S
B.“系列操作”可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合成反应”中生成BaTiO3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洗涤”时可用稀H2SO4去除残留的碱,以提高纯度
B
蒸发与结晶、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其他含硫化合物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基础、平衡移动、有机官能团性质、实验操作与探究
必考点
工业流程题、实验探究题、原理综合题、有机合成推断
高频题型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选择题核心考点
环境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
材料分类: 合金特性;硅酸盐;有机高分子。
能源开发: 化石燃料清洁化;新能源。
健康安全: 食品添加剂;药物化学。
维度1: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应用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化学计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
反应原理: 电化学;平衡移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物质结构: 电子排布式;杂化类型;晶体类型判断。
有机基础: 官能团性质;同分异构。
维度2:学科核心能力
选择题核心考点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典籍中的化学: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新科技载体: 光导纤维;碳纤维(无机高分子)。
创新题型: 诺贝尔奖成果;航天材料。
维度3: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操作安全: 仪器识别;事故处理。
物质制备: 气体发生装置;净化收集。
原理分析: 喷泉实验;丁达尔效应。
维度4:化学实验基础
选择题核心考点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实验题综合考察
工业流程实验: 碘回收实验操作优化、废塑料碱性水解液处理。
定量分析技术: 氧化还原滴定(草酸滴定高锰酸钾)、沉淀滴定终点判断。
实验设计缺陷: 装置防倒吸设计(铜与浓硝酸实验)、洗涤剂选择依据(溶解度差异分析)。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察
热化学与电化学融合: 电极反应式书写、燃料电池效率计算、新型电解池应用。
速率与平衡创新考法: 水微滴表面反应机理分析、多平衡体系联动。
图像分析进阶: 双纵坐标速率-平衡图、晶胞密度计算。
高考考什么?
核心考点与高频题型
有机综合考察
药物合成主线: 艾拉莫德合成路线分析、反应条件控制。
同分异构体进阶: 含手性碳/环状结构限制、谱图推断。
绿色合成评价: 原子利用率计算、催化剂选择。
04
一轮复习方法论
一轮复习的核心价值
一轮复习是全面覆盖和夯实基础的过程,为后续的专题突破和综合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一轮复习是“地基”
二轮和三轮复习则更侧重于专题突破和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在知识掌握上达到更高层次。
二/三轮复习是“拔高”
一轮复习的学习技巧
态度决定高度
积极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思考、提问、钻研。
持之以恒
高三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稳定的努力和强大的毅力。
严谨认真
化学是严谨的科学,细节决定成败(如单位、计算过程)。
课前预习
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听课。建议:快速浏览教材,标记疑问。
课堂专注
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逻辑和方法。
一轮复习的学习技巧
态度决定高度
有效笔记
不是照抄板书,而是记录关键点、思路、疑点、补充内容。
建议使用康奈尔笔记法等。
积极互动
大胆提问,参与讨论。
及时复习
当天内容当天回顾(黄金法则),周末进行周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高质量作业
独立、限时完成,注重解题规范(格式、步骤、表达清晰)。
课堂规范与要求
一轮复习的学习技巧
以“反应热”为例,展示“概念→计算→应用”的知识网络。
①思维导图应用
如“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工业反应热计算”。
②知识网络构建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大,可通过阅读教材、做思维导图(离子反应)来梳理逻辑,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如为什么钠与水反应比镁剧烈)。
一轮复习的学习技巧
区分“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规范性错误”。
③错题本模板区分
每日15分钟回顾当天课堂笔记,使用“关键词+问号”法。
④每日时间管理建议
每周1小时完成1套基础题,重点标注“卡壳点”。
⑤每周时间管理建议
05
师生共建与目标设定
目标制定模板
短期目标为1个月内掌握“反应热”“电化学”基础题型,如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率≥90%。
短期目标设定
01
中期目标为1学期能独立完成工业流程题的“原料处理→核心反应→产物分离”逻辑链分析。
中期目标设定
02
长期目标为高考化学总分≥85分,根据学生层次进行调整。
长期目标设定
03
制定属于你自己的目标吧!
教师支持与辅导
针对实验薄弱生,提供专项训练,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
个性化辅导
每周二/四晚自习提供答疑时间,以满足学习需求。
答疑时间
06
结课与激励
结合你自己的职业规划,谈谈学习化学有哪些重要意义?
学生互动
化学不仅是「中心的科学」,更是连接自然规律与人类文明的纽带。从理解一杯水的组成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化学思维赋予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也教会我们敬畏自然的智慧。学习化学,本质上是学习如何以科学的方式认识世界、改善生活并负责任地面向未来
学生互动
理工医农专业的硬门槛
必选化学的专业: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药学等(如临床医学专业要求“物+化”必选)。优势学科基础:大学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直接依赖高中知识体系,高三的「原子结构」「有机官能团」等内容是大学课程的简化版。
科研能力的早期培养
高三实验题(如滴定误差分析)训练严谨的实验设计思维,为大学科研项目(如合成新材料)打下基础。例:某竞赛生因熟练掌握「晶体场理论」,在大学课题组快速切入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
大学专业选择的基石
学生互动
高三学习像可逆反应,初期整合缓慢,但持续努力和耐心,终将成功。
可逆反应
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浓度)和耐心(温度)是达到成功(生成物)的关键。
努力与耐心的重要性
感谢
您的聆听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