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5·武胜)我们用双手握住冰块,会感觉到手慢慢变冷,且冰块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手的热能通过( )的方式传递给了冰块。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蒸发【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我们用双手握住冰块,会感觉到手慢慢变冷,且冰块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手的热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给了冰块,这种传热方式是热传导。2.(2025·武胜)下列古诗句中只涉及势能的是( )。A.唯见长江天际流 B.会挽雕弓如满月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飞流直下三千尺【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A主要涉及的是动能;C主要涉及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D主要涉及的是势能转化为动能。B会挽雕弓如满月这句诗描述的是拉满雕弓准备射箭的情景,这里涉及的是弹性势能,因为弓在拉满时储存了弹性势能,准备释放时转化为动能。3.(2025·武胜)( )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A.磁能 B.声能 C.电能 D.核能【答案】D【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核能源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在聚变和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核裂变又分为可控制核裂变和不可控制的核裂变,核发电是可控制的核裂变。4.(2025·武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能量C.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D.食物就是人体的“燃料”【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动能,A正确;B、除了动能,物体还可以具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势能、热能、化学能等,B错误;C、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C正确;D、食物就是人体的“燃料”具有化学能,D正确;故答案为:B。5.(2025·武胜)下面动物生活在北寒带的是( )。A.北极熊 B.狮子 C.企鹅 D.树袋熊【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北寒带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带之一,位于北极圈以内。这里的气候条件极端,常年被冰雪覆盖,北极熊是典型的北极动物,它们生活在北寒带的冰雪环境中,以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为食。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区;企鹅虽然生活在南极附近的寒冷地区,但它们并不生活在北寒带; 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中。6.(2025·武胜)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劳动者【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7.(2025·武胜)如果昆虫全部消失,对其他动植物以及人类会产生影响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昆虫消失会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难B.没有昆虫参与授粉,大量植物无法繁衍C.没有昆虫也会有其他动物替代它们的作用,不会有任何影响D.没有了昆虫,许多动物会失去食物来源【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A、昆虫消失会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难,A正确;B、没有昆虫参与授粉,大量植物无法繁衍,B正确;C、虽然有些动物可以部分替代昆虫的功能,但没有一种动物能完全替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作用;昆虫的多样性和数量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C错误;D、没有了昆虫,许多动物会失去食物来源,D正确;故答案为:C。8.(2025·武胜)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危害生态平衡的是( )。A.过度放牧 B.建立自然保护区C.大量喷洒农药 D.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答案】B【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过度放牧、大量喷洒农药、大量捕杀野生动物都会危害生态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9.(2025·武胜)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主要是为了( )。A.隐藏自己,抵御寒冷 B.好看C.求偶 D.改变环境【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这种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更好地隐藏自己,从而避免被捕食者发现或更容易接近猎物。白色的毛发与雪地背景融为一体,提供了极佳的保护色。10.(2025·武胜)阳光、空气和风属于(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其中阳光、空气和风属于气候资源。11.(2025·武胜)下列器材不会在模拟石油开采实验中使用到的是( )。A.广口瓶 B.长颈漏斗 C.酒精灯 D.玻璃导管【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模拟开采石油的实验装置,其中长颈漏斗模拟注水泵,玻璃导管模拟出油管,广口瓶可以用来模拟油藏或储油层。酒精灯主要用于加热实验,但在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对石油进行加热处理,因此酒精灯不是这个实验中必需的器材。12.(2025·武胜)( )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A.潮汐能 B.生物质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答案】B【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取沼气用于燃烧、发电,还可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能源是储存在植物体中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二是生物质能的汽化、液化和固化。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13.(2025·武胜)下面的做法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是( )。A.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不浪费粮食C.使用节能电器 D.建设垂直农场【答案】A【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一次性餐具大多是由塑料、纸张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往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石油、树木等。而且,一次性餐具使用后很快就被丢弃,增加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是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做法。14.(2025·武胜)取两个同样的烧杯,将其中一个放到更大的烧杯中。在这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热水,在杯口盖上带孔硬纸板,插入温度计。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发现( )。A.单层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B.双层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C.水在烧杯中冷却的速度一样D.无法判断水在烧杯中冷却的速度【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在双层烧杯中,热水的热量需要先通过内层烧杯的壁,然后穿过空气层,再通过外层烧杯的壁才能散发到外界环境中。这个过程比单层烧杯中热量直接通过烧杯壁散发要复杂和缓慢得多。因此,由于双层烧杯中的空气层提供了额外的隔热效果,使得热水的冷却速度变慢。15.(2025·武胜)昆明滇池一度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为了拯救滇池,人们采取多样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治理周边污染源 B.从外流域引水C.大力发展水面交通 D.生态清淤【答案】C【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滇池的污染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所采取的措施既能有效改善水质,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增加的水上交通活动会产生更多的油污、垃圾等污染物,直接加重滇池的污染负担。其次,频繁的水上交通还可能破坏滇池的生态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因此,这一措施与滇池的污染治理目标相悖,是不合理的。16.(2025·武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下列做法不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是( )。A.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B.文明祭祀C.骑自行车出行 D.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答案】A【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17.(2025·武胜)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物种的生存C.生物的生存权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D.地球上的生物太多了,太拥挤了,应该适当去掉一些【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A、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A正确;B、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物种的生存,B正确;C、生物的生存权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C正确;D、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为地减少生物数量或种类会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后果,D错误;故答案为:D。18.(2025·武胜)妈妈让小明去倒垃圾,下列几种垃圾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A.直接扔进任意一个垃圾箱B.赶时间的时候可以把垃圾扔进灰色垃圾箱C.应该事先分类,扔进相应的垃圾箱D.以上处理方式都可以【答案】C【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A、忽略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A错误;B、灰色垃圾箱通常用于存放不可回收或有害的垃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垃圾都可以随意扔进去,B错误;C、进行垃圾分类,既能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又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C正确;D、A和B选项都是错误的处理方式,D错误;故答案为:C。19.(2025·武胜)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土地的是( )。A.减少厨余垃圾 B.杜绝垃圾中的化学污染C.枯枝落叶粉碎后做成肥料 D.将所有垃圾都填埋在土里【答案】D【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土地的保护。20.(2025·武胜)下列对于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首先考虑能耗低的B.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不能消耗任何能源C.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尽可能是环保材料D.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应该隔热、隔音性能较好且无毒、无味【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节能小屋的核心概念就是减少能源消耗,所以使用的材料自然应当是能耗低的,A正确;B、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材料是完全不消耗能源的,B错误;C、环保材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常常与节能相结合,如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C正确;D、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有助于提高小屋的能效,而无毒、无味的特性则保证了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D正确;故答案为:B。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错误的涂“×”。每小题1分,共20分)21.(2025·武胜)在炎热的夏天,喝汽水可以使人感到清凉,所以我们想喝多少汽水就喝多少。 ( )【答案】错误【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虽然喝汽水在炎热夏天可以带来清凉感,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饮用。过量饮用汽水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糖分摄入过多、牙齿受损、增加肥胖风险等。22.(2025·武胜)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 (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23.(2025·武胜)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我们看不见它,也无法感觉到它。 ( )【答案】错误【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虽然有些形式的能量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有些形式的能量我们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比如热能、声能和光能等。24.(2025·武胜)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答案】正确【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25.(2025·武胜)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不具有能量。( )【答案】错误【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微波和X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同样具有能量。26.(2025·武胜)栖息地要能为生物提供其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所以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 (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所以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27.(2025·武胜)在食物网中,去除一种生物后,其他生物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8.(2025·武胜)因为分解者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所以它们在自然界可有可无。( )【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无法被有效分解,导致这些物质在环境中积累,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29.(2025·武胜)在制作陆地生态瓶时,要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湿润的土壤,铺平。 (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在制作陆地生态瓶时,确实需要在大口塑料瓶里放入一些湿润的土壤,并将其铺平。这样做可以为生态瓶中的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因为许多陆地生物,如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微生物等,都需要土壤作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湿润的土壤也有助于保持生态瓶内的湿度和温度,为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30.(2025·武胜)环境的变化完全不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 )【答案】错误【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等,会直接影响动物的食物来源、繁殖条件和生存空间;还可能通过影响食物链中的其他环节,间接影响动物的生存。31.(2025·武胜)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 )【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32.(2025·武胜)海洋资源是21 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 ( )【答案】正确【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21 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33.(2025·武胜)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 )【答案】正确【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经成作用后转变成的固体可燃矿产;埋在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慢慢变成了煤。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由古代海洋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化学变化形成的。34.(2025·武胜)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石油等。 ( )【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为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35.(2025·武胜)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工厂的烟囱或汽车的排气管进入空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确实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工厂的烟囱和汽车的排气管,其他人类活动,如农业焚烧、建筑施工、垃圾焚烧等也会产生空气污染物。然而,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确实是空气污染的两个主要来源。36.(2025·武胜)雾和霾是同一种天气现象。 ( )【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遇冷凝结形成的。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而霾的形成则与空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雾和霾在组成成分、形成条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雾和霾不是同一种天气现象。37.(2025·武胜)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变少。 ( )【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比如水污染则可能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环境污染还会间接影响生物,比如土壤污染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依赖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38.(2025·武胜)湿地能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是天然“空调机”和“加湿器”。 ( )【答案】正确【知识点】生态系统【解析】【分析】湿地具有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因此被称为天然的“空调机”和“加湿器”。湿地中的植被和水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影响周围环境的湿度。同时,湿地还能吸收和储存热量,有助于调节气温。39.(2025·武胜)“绿色建筑”就是指周围长满了绿色植物的建筑。 ( )【答案】错误【知识点】绿色建筑【解析】【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40.(2025·武胜)玻璃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房屋的自然采光。玻璃的优点在于价格低、透明、耐用、易清洗、密封性好,但隔热性能不太理想。 ( )【答案】正确【知识点】玻璃【解析】【分析】玻璃的发明确实极大地改善了房屋的自然采光,因为它能够让光线透过而阻挡大部分固体物体。玻璃具有多种优点,包括价格相对较低、透明度高、耐用性强、易于清洗以及良好的密封性。然而,玻璃的隔热性能通常不如其他建筑材料,如砖或塑料,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这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可能是一个缺点。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41.(2025·武胜)请将下列实例与其对应的主要能量转化形式用线连起来。①快速搓动双手,手心感觉到热 A.电能转化为光能②运动员奔跑 B.电能转化为动能③电动机工作 C.动能转化为热能④太阳能热水器 D.化学能转化为动能⑤电灯发光 E.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答案】① C ②D ③ B ④ E ⑤ 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快速搓动双手时,双手相互摩擦,动能不断损耗并转化为热能,所以手心会感觉到热;运动员奔跑依靠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释放出来推动身体运动,转化为动能;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电能驱动电动机的转子转动,实现了电能向动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集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的太阳能,将太阳能收集起来转化为水的热能,从而把水加热;电灯在通电后,电流通过灯丝,电能转化为光能,使灯泡发出光亮。42.(2025·武胜)按是否可再生,用连线的方式将下列自然资源归类。①气候资源②石油资源 A.可再生资源③地热资源④天然气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⑤森林资源【答案】① A ② B ③ A ④B ⑤ A【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地热、气候和森林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43.(2025·武胜)小科和小伙伴利用铁钉、导线和电池制作电磁铁(各电磁铁所用铁芯、导线和电池均相同),并用它们做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缠绕30 匝线圈 缠绕50匝线圈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电池节数 1 2 1 2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5 15 10 25(1)电磁铁是利用 产生磁性的装置之一。电磁铁的铁芯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 (选填“大”或“小”)。通过比较第①组实验和第②组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在电磁铁缠绕匝数不变时,如果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可以 (选填“增加”或“减少”)电池节数。(2)通过比较第①组实验和第 组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 (选填“大”或“小”)。(3)如图所示是根据电磁铁的原理设计制造的电磁秋千。用条形磁铁靠近通电的电磁铁可以实现电磁秋千的摆动。若想使电磁秋千的摆动幅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答案】(1)电流;大;电流大小;增加(2)③;大(3)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匝数【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之一。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其磁力的大小。大头针在磁场中会被磁化,从而被电磁铁吸引,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意味着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越强,也就说明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大。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第①组实验和第②组实验唯一的变量是电池节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从第①组和第②组实验的数据来看,在缠绕匝数都是30匝不变时,第②组使用2节电池,吸起的大头针数量为15个,比第①组使用1节电池吸起的5个大头针数量多,即磁力更大。由此可以得知,在电磁铁缠绕匝数不变时,如果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可以增加电池节数来增大电流。(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所以应该选择第①组实验和第③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第①组实验吸起5个大头针,第③组实验吸起10个大头针,两组实验电池节数相同,即电流大小基本相同,而第③组线圈匝数更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也更多,说明磁力更大。由此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匝数等方法使电磁秋千的摆动幅度增大。44.(2025·武胜)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4个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如图),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注:①②③放置于朝阳的窗台上,④放置于黑暗环境中):生态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瓶中小鱼生存时间 3天 6天 15天 1天(1)生态瓶③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填字母)。A.呼吸系统 B.生态系统 C.消化系统(2)在生态瓶③中,为小鱼提供氧气的主要是____(填字母)。A.小石子 B.水草 C.沙子(3)在制作生态瓶进行探究实验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放入生态瓶中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B.生态瓶应无色透明,生态瓶内的食物链不宜过长C.生态瓶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4)比较生态瓶③和④,④中的小鱼存活时间短,主要是因为____(填字母)。A.小鱼在黑暗环境中互相斗争、互相残杀B.小鱼在黑暗环境中向外逃窜导致死亡C.水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妍妍在生态瓶③里放入两只小虾,则形成的食物链是 → → 。【答案】(1)B(2)B(3)C(4)C(5)水草;小虾;小鱼【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1)生态瓶③包含了生物部分如小鱼、水草等和非生物部分如水、空气、阳光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瓶③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2)在生态瓶③中,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小鱼提供了所需的氧气。因此,为小鱼提供氧气的主要是水草。(3)A、放入生态瓶中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A正确;B、生态瓶应无色透明,生态瓶内的食物链不宜过长,B正确;C、泥沙在生态瓶中可以作为微生物的栖息地,有助于分解有机物,维持水质清洁,C错误;故答案为:C。(4)比较生态瓶③和④,可以看出④中的小鱼存活时间短。这主要是因为水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④放置在黑暗环境中,水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中氧气不足,小鱼因缺氧而死亡。(5)在生态瓶③里放入两只小虾后,形成的食物链应该是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再到次级消费者的顺序。在这个例子中,水草是生产者,小虾是初级消费者,小鱼是次级消费者。因此,形成的食物链是水草→小虾→小鱼。45.(2025·武胜)太阳能小车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的小型车辆,结构如图所示。它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太阳光充足的地方使用。小科想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他所在小组的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受光面积 行驶2米所需的时间1 不遮挡光电板 3.15秒 3.31秒 3.34秒2 遮挡一块光电板 4.38秒 4.22秒 4.13秒3 遮挡两块光电板 不启动(1)太阳能小车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为 → → 。(2)该小组要探究的是小车速度与 是否有关,每组数据都测量三次是为了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快慢还与光电板的受光角度有关,在探究此因素时,改变的条件是 。(4)小科在实验时发现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运动起来,但是无法及时停下,也无法改变运动方向。如果想让小车能自动停下并改变方向,小科需要在小车中增加____(填字母)。A.动力系统 B.排气系统 C.控制系统【答案】(1)太阳能;电能;动能(2)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大小;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电板的受光面积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3)光电板的受光角度(4)C【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小车工作过程中,首先太阳能被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再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所以,涉及的能量转换是太阳能 → 电能 → 动能。(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唯一变量是受光面积,因此该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与光电板受光面积大小的关系。他们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少偶然误差。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当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增大时,小车行驶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减少,即速度加快。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电板的受光面积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快慢还与光电板的受光角度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4)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运动但无法及时停下或改变方向,这说明小车缺乏一个能够控制其运动状态的系统。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这一功能。46.(2025·武胜)某同学为了研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从陆地进入水域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Ⅰ.在1号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Ⅱ.将1号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2号托盘里(如图)。Ⅲ.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中1号托盘模拟的是 ,2号托盘模拟的是 ,泡沫屑模拟的是 。(均填字母)A.固体废弃物 B.污水 C.陆地 D.水域(2)倒水后含有色素的污水和泡沫屑流到了2号托盘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A.固体废弃物不会流到水域里,所以不会造成水域污染B.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流水进入海洋,是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C.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表固体废弃物是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3)若想除去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写一个)。(4)碧水保卫战是一场全国性的水域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请你列举两个我们为了打赢碧水保卫战采取的有效措施: 、 。【答案】(1)C;D;A(2)C(3)打捞(4)雨污分流;农村改厕【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1)实验中1号托盘模拟的是陆地,因为托盘的一侧铺有湿泥土,这代表了陆地的土壤环境。2号托盘模拟的是水域,因为它用来接收从1号托盘流下的物质,类似于水域接收来自陆地的污染物。泡沫屑模拟的是固体废弃物,因为它们被放置在泥土的表层,当水倒入时,泡沫屑会随水流移动,类似于固体废弃物在水体中的流动。(2)实验显示了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能够通过土壤流入水域,从而可能对水域造成污染。倒水后含有色素的污水和泡沫屑流到了2号托盘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表固体废弃物是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3)打捞是一种常见的水域清理方法,通过使用工具或机械将水面上的固体废弃物收集起来,以减少其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因此若要想除去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打捞。(4)为了打赢碧水保卫战,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雨污分流和农村改厕。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和处理,以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农村改厕则是指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设施,推广使用无害化厕所,以减少粪便对水体的污染。1 / 1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5·武胜)我们用双手握住冰块,会感觉到手慢慢变冷,且冰块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手的热能通过( )的方式传递给了冰块。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蒸发2.(2025·武胜)下列古诗句中只涉及势能的是( )。A.唯见长江天际流 B.会挽雕弓如满月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飞流直下三千尺3.(2025·武胜)( )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A.磁能 B.声能 C.电能 D.核能4.(2025·武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能量C.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 D.食物就是人体的“燃料”5.(2025·武胜)下面动物生活在北寒带的是( )。A.北极熊 B.狮子 C.企鹅 D.树袋熊6.(2025·武胜)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劳动者7.(2025·武胜)如果昆虫全部消失,对其他动植物以及人类会产生影响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昆虫消失会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难B.没有昆虫参与授粉,大量植物无法繁衍C.没有昆虫也会有其他动物替代它们的作用,不会有任何影响D.没有了昆虫,许多动物会失去食物来源8.(2025·武胜)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危害生态平衡的是( )。A.过度放牧 B.建立自然保护区C.大量喷洒农药 D.大量捕杀野生动物9.(2025·武胜)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主要是为了( )。A.隐藏自己,抵御寒冷 B.好看C.求偶 D.改变环境10.(2025·武胜)阳光、空气和风属于(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11.(2025·武胜)下列器材不会在模拟石油开采实验中使用到的是( )。A.广口瓶 B.长颈漏斗 C.酒精灯 D.玻璃导管12.(2025·武胜)( )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A.潮汐能 B.生物质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13.(2025·武胜)下面的做法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是( )。A.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不浪费粮食C.使用节能电器 D.建设垂直农场14.(2025·武胜)取两个同样的烧杯,将其中一个放到更大的烧杯中。在这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热水,在杯口盖上带孔硬纸板,插入温度计。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发现( )。A.单层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B.双层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C.水在烧杯中冷却的速度一样D.无法判断水在烧杯中冷却的速度15.(2025·武胜)昆明滇池一度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为了拯救滇池,人们采取多样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治理周边污染源 B.从外流域引水C.大力发展水面交通 D.生态清淤16.(2025·武胜)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下列做法不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是( )。A.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B.文明祭祀C.骑自行车出行 D.禁止露天焚烧秸秆17.(2025·武胜)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物种的生存C.生物的生存权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D.地球上的生物太多了,太拥挤了,应该适当去掉一些18.(2025·武胜)妈妈让小明去倒垃圾,下列几种垃圾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A.直接扔进任意一个垃圾箱B.赶时间的时候可以把垃圾扔进灰色垃圾箱C.应该事先分类,扔进相应的垃圾箱D.以上处理方式都可以19.(2025·武胜)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土地的是( )。A.减少厨余垃圾 B.杜绝垃圾中的化学污染C.枯枝落叶粉碎后做成肥料 D.将所有垃圾都填埋在土里20.(2025·武胜)下列对于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首先考虑能耗低的B.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不能消耗任何能源C.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尽可能是环保材料D.节能小屋用到的材料应该隔热、隔音性能较好且无毒、无味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错误的涂“×”。每小题1分,共20分)21.(2025·武胜)在炎热的夏天,喝汽水可以使人感到清凉,所以我们想喝多少汽水就喝多少。 ( )22.(2025·武胜)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适合生命的生存。 ( )23.(2025·武胜)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我们看不见它,也无法感觉到它。 ( )24.(2025·武胜)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25.(2025·武胜)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不具有能量。( )26.(2025·武胜)栖息地要能为生物提供其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所以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 ( )27.(2025·武胜)在食物网中,去除一种生物后,其他生物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 )28.(2025·武胜)因为分解者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所以它们在自然界可有可无。( )29.(2025·武胜)在制作陆地生态瓶时,要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湿润的土壤,铺平。 ( )30.(2025·武胜)环境的变化完全不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 )31.(2025·武胜)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 )32.(2025·武胜)海洋资源是21 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 ( )33.(2025·武胜)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 )34.(2025·武胜)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石油等。 ( )35.(2025·武胜)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工厂的烟囱或汽车的排气管进入空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36.(2025·武胜)雾和霾是同一种天气现象。 ( )37.(2025·武胜)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变少。 ( )38.(2025·武胜)湿地能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是天然“空调机”和“加湿器”。 ( )39.(2025·武胜)“绿色建筑”就是指周围长满了绿色植物的建筑。 ( )40.(2025·武胜)玻璃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房屋的自然采光。玻璃的优点在于价格低、透明、耐用、易清洗、密封性好,但隔热性能不太理想。 (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41.(2025·武胜)请将下列实例与其对应的主要能量转化形式用线连起来。①快速搓动双手,手心感觉到热 A.电能转化为光能②运动员奔跑 B.电能转化为动能③电动机工作 C.动能转化为热能④太阳能热水器 D.化学能转化为动能⑤电灯发光 E.太阳能转化为热能42.(2025·武胜)按是否可再生,用连线的方式将下列自然资源归类。①气候资源②石油资源 A.可再生资源③地热资源④天然气资源 B.不可再生资源⑤森林资源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0分)43.(2025·武胜)小科和小伙伴利用铁钉、导线和电池制作电磁铁(各电磁铁所用铁芯、导线和电池均相同),并用它们做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缠绕30 匝线圈 缠绕50匝线圈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电池节数 1 2 1 2吸起大头针数量/个 5 15 10 25(1)电磁铁是利用 产生磁性的装置之一。电磁铁的铁芯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 (选填“大”或“小”)。通过比较第①组实验和第②组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在电磁铁缠绕匝数不变时,如果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可以 (选填“增加”或“减少”)电池节数。(2)通过比较第①组实验和第 组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 (选填“大”或“小”)。(3)如图所示是根据电磁铁的原理设计制造的电磁秋千。用条形磁铁靠近通电的电磁铁可以实现电磁秋千的摆动。若想使电磁秋千的摆动幅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44.(2025·武胜)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4个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如图),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注:①②③放置于朝阳的窗台上,④放置于黑暗环境中):生态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瓶中小鱼生存时间 3天 6天 15天 1天(1)生态瓶③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填字母)。A.呼吸系统 B.生态系统 C.消化系统(2)在生态瓶③中,为小鱼提供氧气的主要是____(填字母)。A.小石子 B.水草 C.沙子(3)在制作生态瓶进行探究实验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放入生态瓶中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B.生态瓶应无色透明,生态瓶内的食物链不宜过长C.生态瓶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4)比较生态瓶③和④,④中的小鱼存活时间短,主要是因为____(填字母)。A.小鱼在黑暗环境中互相斗争、互相残杀B.小鱼在黑暗环境中向外逃窜导致死亡C.水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妍妍在生态瓶③里放入两只小虾,则形成的食物链是 → → 。45.(2025·武胜)太阳能小车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的小型车辆,结构如图所示。它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可以在太阳光充足的地方使用。小科想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他所在小组的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受光面积 行驶2米所需的时间1 不遮挡光电板 3.15秒 3.31秒 3.34秒2 遮挡一块光电板 4.38秒 4.22秒 4.13秒3 遮挡两块光电板 不启动(1)太阳能小车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为 → → 。(2)该小组要探究的是小车速度与 是否有关,每组数据都测量三次是为了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快慢还与光电板的受光角度有关,在探究此因素时,改变的条件是 。(4)小科在实验时发现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运动起来,但是无法及时停下,也无法改变运动方向。如果想让小车能自动停下并改变方向,小科需要在小车中增加____(填字母)。A.动力系统 B.排气系统 C.控制系统46.(2025·武胜)某同学为了研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如何从陆地进入水域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Ⅰ.在1号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Ⅱ.将1号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2号托盘里(如图)。Ⅲ.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中1号托盘模拟的是 ,2号托盘模拟的是 ,泡沫屑模拟的是 。(均填字母)A.固体废弃物 B.污水 C.陆地 D.水域(2)倒水后含有色素的污水和泡沫屑流到了2号托盘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A.固体废弃物不会流到水域里,所以不会造成水域污染B.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流水进入海洋,是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C.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表固体废弃物是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3)若想除去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写一个)。(4)碧水保卫战是一场全国性的水域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请你列举两个我们为了打赢碧水保卫战采取的有效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我们用双手握住冰块,会感觉到手慢慢变冷,且冰块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手的热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给了冰块,这种传热方式是热传导。2.【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量,主要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A主要涉及的是动能;C主要涉及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D主要涉及的是势能转化为动能。B会挽雕弓如满月这句诗描述的是拉满雕弓准备射箭的情景,这里涉及的是弹性势能,因为弓在拉满时储存了弹性势能,准备释放时转化为动能。3.【答案】D【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核能源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在聚变和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核裂变又分为可控制核裂变和不可控制的核裂变,核发电是可控制的核裂变。4.【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A、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动能,A正确;B、除了动能,物体还可以具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势能、热能、化学能等,B错误;C、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C正确;D、食物就是人体的“燃料”具有化学能,D正确;故答案为:B。5.【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北寒带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带之一,位于北极圈以内。这里的气候条件极端,常年被冰雪覆盖,北极熊是典型的北极动物,它们生活在北寒带的冰雪环境中,以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为食。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区;企鹅虽然生活在南极附近的寒冷地区,但它们并不生活在北寒带; 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中。6.【答案】C【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7.【答案】C【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A、昆虫消失会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难,A正确;B、没有昆虫参与授粉,大量植物无法繁衍,B正确;C、虽然有些动物可以部分替代昆虫的功能,但没有一种动物能完全替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作用;昆虫的多样性和数量使得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C错误;D、没有了昆虫,许多动物会失去食物来源,D正确;故答案为:C。8.【答案】B【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过度放牧、大量喷洒农药、大量捕杀野生动物都会危害生态平衡。建立自然保护区则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9.【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这种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更好地隐藏自己,从而避免被捕食者发现或更容易接近猎物。白色的毛发与雪地背景融为一体,提供了极佳的保护色。10.【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其中阳光、空气和风属于气候资源。11.【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模拟开采石油的实验装置,其中长颈漏斗模拟注水泵,玻璃导管模拟出油管,广口瓶可以用来模拟油藏或储油层。酒精灯主要用于加热实验,但在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对石油进行加热处理,因此酒精灯不是这个实验中必需的器材。12.【答案】B【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取沼气用于燃烧、发电,还可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能源是储存在植物体中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二是生物质能的汽化、液化和固化。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13.【答案】A【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一次性餐具大多是由塑料、纸张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往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如石油、树木等。而且,一次性餐具使用后很快就被丢弃,增加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是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做法。14.【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在双层烧杯中,热水的热量需要先通过内层烧杯的壁,然后穿过空气层,再通过外层烧杯的壁才能散发到外界环境中。这个过程比单层烧杯中热量直接通过烧杯壁散发要复杂和缓慢得多。因此,由于双层烧杯中的空气层提供了额外的隔热效果,使得热水的冷却速度变慢。15.【答案】C【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滇池的污染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所采取的措施既能有效改善水质,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增加的水上交通活动会产生更多的油污、垃圾等污染物,直接加重滇池的污染负担。其次,频繁的水上交通还可能破坏滇池的生态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因此,这一措施与滇池的污染治理目标相悖,是不合理的。16.【答案】A【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17.【答案】D【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A、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A正确;B、某一物种的消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物种的生存,B正确;C、生物的生存权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C正确;D、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为地减少生物数量或种类会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后果,D错误;故答案为:D。18.【答案】C【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A、忽略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A错误;B、灰色垃圾箱通常用于存放不可回收或有害的垃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垃圾都可以随意扔进去,B错误;C、进行垃圾分类,既能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绿色发展,又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C正确;D、A和B选项都是错误的处理方式,D错误;故答案为:C。19.【答案】D【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利于土地的保护。20.【答案】B【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A、节能小屋的核心概念就是减少能源消耗,所以使用的材料自然应当是能耗低的,A正确;B、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材料是完全不消耗能源的,B错误;C、环保材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常常与节能相结合,如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C正确;D、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有助于提高小屋的能效,而无毒、无味的特性则保证了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D正确;故答案为:B。21.【答案】错误【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虽然喝汽水在炎热夏天可以带来清凉感,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饮用。过量饮用汽水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糖分摄入过多、牙齿受损、增加肥胖风险等。22.【答案】正确【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23.【答案】错误【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虽然有些形式的能量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有些形式的能量我们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比如热能、声能和光能等。24.【答案】正确【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25.【答案】错误【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微波和X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同样具有能量。26.【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栖息地类型多样,有大有小,所以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27.【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8.【答案】错误【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无法被有效分解,导致这些物质在环境中积累,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29.【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在制作陆地生态瓶时,确实需要在大口塑料瓶里放入一些湿润的土壤,并将其铺平。这样做可以为生态瓶中的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因为许多陆地生物,如昆虫、小型哺乳动物和微生物等,都需要土壤作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湿润的土壤也有助于保持生态瓶内的湿度和温度,为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30.【答案】错误【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等,会直接影响动物的食物来源、繁殖条件和生存空间;还可能通过影响食物链中的其他环节,间接影响动物的生存。31.【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32.【答案】正确【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21 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33.【答案】正确【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经成作用后转变成的固体可燃矿产;埋在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慢慢变成了煤。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是由古代海洋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化学变化形成的。34.【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为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35.【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确实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工厂的烟囱和汽车的排气管,其他人类活动,如农业焚烧、建筑施工、垃圾焚烧等也会产生空气污染物。然而,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确实是空气污染的两个主要来源。36.【答案】错误【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遇冷凝结形成的。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而霾的形成则与空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雾和霾在组成成分、形成条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雾和霾不是同一种天气现象。37.【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比如水污染则可能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环境污染还会间接影响生物,比如土壤污染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依赖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38.【答案】正确【知识点】生态系统【解析】【分析】湿地具有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因此被称为天然的“空调机”和“加湿器”。湿地中的植被和水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影响周围环境的湿度。同时,湿地还能吸收和储存热量,有助于调节气温。39.【答案】错误【知识点】绿色建筑【解析】【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40.【答案】正确【知识点】玻璃【解析】【分析】玻璃的发明确实极大地改善了房屋的自然采光,因为它能够让光线透过而阻挡大部分固体物体。玻璃具有多种优点,包括价格相对较低、透明度高、耐用性强、易于清洗以及良好的密封性。然而,玻璃的隔热性能通常不如其他建筑材料,如砖或塑料,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这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可能是一个缺点。41.【答案】① C ②D ③ B ④ E ⑤ 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快速搓动双手时,双手相互摩擦,动能不断损耗并转化为热能,所以手心会感觉到热;运动员奔跑依靠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释放出来推动身体运动,转化为动能;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电能驱动电动机的转子转动,实现了电能向动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通过集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的太阳能,将太阳能收集起来转化为水的热能,从而把水加热;电灯在通电后,电流通过灯丝,电能转化为光能,使灯泡发出光亮。42.【答案】① A ② B ③ A ④B ⑤ A【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从利用的角度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在合理开发的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或能够为人类反复利用,如土地、水、动植物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地热、气候和森林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43.【答案】(1)电流;大;电流大小;增加(2)③;大(3)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匝数【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之一。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其磁力的大小。大头针在磁场中会被磁化,从而被电磁铁吸引,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意味着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越强,也就说明电磁铁产生的磁力越大。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第①组实验和第②组实验唯一的变量是电池节数,所以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从第①组和第②组实验的数据来看,在缠绕匝数都是30匝不变时,第②组使用2节电池,吸起的大头针数量为15个,比第①组使用1节电池吸起的5个大头针数量多,即磁力更大。由此可以得知,在电磁铁缠绕匝数不变时,如果要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可以增加电池节数来增大电流。(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所以应该选择第①组实验和第③组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第①组实验吸起5个大头针,第③组实验吸起10个大头针,两组实验电池节数相同,即电流大小基本相同,而第③组线圈匝数更多,吸引的大头针数量也更多,说明磁力更大。由此可以发现,电池节数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线圈匝数等方法使电磁秋千的摆动幅度增大。44.【答案】(1)B(2)B(3)C(4)C(5)水草;小虾;小鱼【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1)生态瓶③包含了生物部分如小鱼、水草等和非生物部分如水、空气、阳光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瓶③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2)在生态瓶③中,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小鱼提供了所需的氧气。因此,为小鱼提供氧气的主要是水草。(3)A、放入生态瓶中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A正确;B、生态瓶应无色透明,生态瓶内的食物链不宜过长,B正确;C、泥沙在生态瓶中可以作为微生物的栖息地,有助于分解有机物,维持水质清洁,C错误;故答案为:C。(4)比较生态瓶③和④,可以看出④中的小鱼存活时间短。这主要是因为水草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④放置在黑暗环境中,水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中氧气不足,小鱼因缺氧而死亡。(5)在生态瓶③里放入两只小虾后,形成的食物链应该是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再到次级消费者的顺序。在这个例子中,水草是生产者,小虾是初级消费者,小鱼是次级消费者。因此,形成的食物链是水草→小虾→小鱼。45.【答案】(1)太阳能;电能;动能(2)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大小;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电板的受光面积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3)光电板的受光角度(4)C【知识点】小车的制作与评估【解析】【分析】(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小车工作过程中,首先太阳能被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再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所以,涉及的能量转换是太阳能 → 电能 → 动能。(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唯一变量是受光面积,因此该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与光电板受光面积大小的关系。他们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少偶然误差。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当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增大时,小车行驶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减少,即速度加快。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光电板的受光面积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快慢还与光电板的受光角度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4)太阳能小车在阳光下可以运动但无法及时停下或改变方向,这说明小车缺乏一个能够控制其运动状态的系统。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这一功能。46.【答案】(1)C;D;A(2)C(3)打捞(4)雨污分流;农村改厕【知识点】水污染【解析】【分析】(1)实验中1号托盘模拟的是陆地,因为托盘的一侧铺有湿泥土,这代表了陆地的土壤环境。2号托盘模拟的是水域,因为它用来接收从1号托盘流下的物质,类似于水域接收来自陆地的污染物。泡沫屑模拟的是固体废弃物,因为它们被放置在泥土的表层,当水倒入时,泡沫屑会随水流移动,类似于固体废弃物在水体中的流动。(2)实验显示了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能够通过土壤流入水域,从而可能对水域造成污染。倒水后含有色素的污水和泡沫屑流到了2号托盘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表固体废弃物是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3)打捞是一种常见的水域清理方法,通过使用工具或机械将水面上的固体废弃物收集起来,以减少其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因此若要想除去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打捞。(4)为了打赢碧水保卫战,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雨污分流和农村改厕。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和处理,以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农村改厕则是指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设施,推广使用无害化厕所,以减少粪便对水体的污染。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