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质量评估[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0cmC.中学生脉搏大约为每秒钟75次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5m/s2.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向地面降落时,跳伞运动员看到大地扑面而来,这时运动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太阳 C.飞机 D.降落伞3.如图所示,日晷是一种中国古代计时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下列选项中所描述的现象与日晷原理相同的是( )第3题图A.杯弓蛇影 B.雨后彩虹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4.如图所示的四幅关系图中,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5.国庆当天,小明家门口经过了几支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唢呐声声,很是热闹。关于锣鼓、唢呐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锣鼓、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B.锣鼓、唢呐都是因为空气的振动而发声的C.锣鼓声音是因为锣面、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D.只有鼓声是因为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6.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关于古诗词中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听取蛙声一片”,分辨出蛙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B.“夜钟残月雁归声”,“雁归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C.“小弦切切如私语”,“私语”说明琴弦振动的频率较低D.“谁家玉笛暗飞声”,玉笛的声音是笛身振动产生的7.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超声波辅助倒车是利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D.警报声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8.水是生命之源,很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露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9.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A.实验中平面镜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呈现出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将蜡烛B点燃后进行实验D.实验中蜡烛B始终无法跟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10.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距离:3.00km 步数:4718 用时:45min 配速:15min/kmA.小明本次散步的平均速度为4km/hB.“配速”的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快C.散步过程中,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配速”利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第11题图A.该物质熔化时间为8minB.该物质在A点是液态,在B点是固态C.该物质在4~8min内需要吸收热量D.该物体有可能是非晶体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g/cm3C.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第13题图14.物理学中我们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即 。若甲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60m,乙物体在7s内通过的路程为80m,运动较快的是 (填“甲”或“乙”)物体。15.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音叉、笛子、锣这三种乐器中的 归为一类。第15题图16.如图所示是某地噪声监测装置,图中65dB反映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17.如图所示,反映近视眼形成原理的是图 (填“甲”或“乙”)。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是直接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微透镜,相当于在角膜上“制作一副镜片”,这幅镜片对光线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第17题图18.炎热的夏天,吃冰棍可以让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吃冰棍时,冰棍在口中 时会吸热,降低口腔的温度。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周围出现的“白气”是 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9.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利用鞋盒和放大镜自制了一台“投影仪”,如图所示,将手机屏幕正对放大镜,调整位置,在墙上出现手机屏幕清晰放大的“像”,此时墙壁到放大镜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增大手机与放大镜的距离,“像”变 (填“大”或“小”)。20.甲、乙是两个质量均为m的金属小球,甲、乙两球的金属密度ρ甲∶ρ乙=3∶4,它们从外观上来看,体积相同,其中一个是空心一个是实心,则甲、乙两个球金属部分体积之比V甲∶V乙= ;若把空心球空心部分用实心金属球的材料填满,则被填满后的空心球质量为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21.为了使家里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A处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补画出平面镜。 2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有一条鱼,A、B两点是鱼的像点或物点,请完成小明看到水中鱼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2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图中的小车上方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的电子秒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1)为便于准确测量 ,应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2)实验中小车通过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实验中小车通过AB段、BC段、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vAB、vBC、vAC的大小关系是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测量小车在不同路段上的平均速度,目的是 (填序号)。①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②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24.小花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设计甲和乙两种方案测量金属球的密度,按图示完成以下步骤。【方案甲】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不吸水)(1)她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接着她按如图A所示的方法来称量金属球的质量,其中有两个错误:①用手拿砝码;② 。(3)改正错误后,正确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B和C所示,则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方案乙】器材:电子秤、溢水杯、水(1)用电子秤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如图D所示。(2)将金属球放入溢水杯中,然后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测出总质量,如图E所示。(3)缓慢取出金属球,再向溢水杯中补满水,测出此时总质量,如图F所示。(4)金属球密度的测量值是 g/cm3。【评估】在所有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小花同学发现两种方案测量结果依然有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问:(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6.如图所示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它是用“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与黏合剂黏合制成。已知黏合剂的体积为100cm3,密度为1.2g/cm3;玻璃微球的质量为72g,其中玻璃的密度为2.4g/cm3;制成的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为0.48g/cm3。求:(1)黏合剂的质量;(2)玻璃微球中玻璃的体积;(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空心部分的体积。参考答案1.B 2.D 3.D 4.B 5.B 6.B 7.A8.B 9.D 10.C 11.C 12.C 13.2.05 335 14.速度 甲 15.音调 笛子 16.响度声源 17.甲 发散 18.熔化 液化 19.大于2倍焦距 小 20.4∶3 m 21.略22.略 23.(1)时间 (2)0.25 vBC>vAC>vAB (3)② 24.【方案甲】(2)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3)7.2 【方案乙】(4)7.5 【评估】用电子秤测量的体积比用量筒测量体积时更精确 25.(1)200km/h (2)600m26.(1)120g (2)30cm3 (3)270c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