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临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临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临化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BC班)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题,共计32分)
1. 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 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相应降低
C. 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D.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2. 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 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 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 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3. 下列关于胰岛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借助体液运输
B. 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
C. 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
D. 在代谢时发挥催化作用
4. 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e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 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C. 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 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负反馈调节
5.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6. 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B. 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C. 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D. 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
7. 环孢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孢素A可用于(  )
A.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 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C. 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 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8. 下图中曲线C表示某植物茎的生长反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能反映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
A. A B. B C. C D. D
9. 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4-D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B. 赤霉素比2,4-D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C. 赤霉素和2,4-D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D. 赤霉素、2,4-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
10. 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 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
C. 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
D. 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11. 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 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
B. 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
C. 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
D. 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增长
12. 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B. 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
C. 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
D. 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13.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 B.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 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14. 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 部分农田蜘蛛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 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15.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C.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D.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和物质循环利用
16.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 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共5题)
17.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
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_________内流,随后Ca2+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
(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究该问题,研究者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一: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_________,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
②假设二:此类型患者存在_________的抗体,造成_________,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想采用实验动物验证假设二提出的致病机制,你的研究思路是_________。
18. 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之后统计其采食量并测定血中葡萄糖和BHB水平,结果见图1。测定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见图2。已知干扰素-γ具有促免疫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感染IAV后,胰岛___细胞分泌的___增多,从而促进___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以维持血糖水平。
(2)IAV感染引发小鼠内环境改变,导致支配胃肠的___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及消化腺分泌减弱,此过程属于___反射。
(3)侵入机体的IAV经___摄取和加工处理,激活CD4+T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增强机体___免疫。
(4)小鼠感染期采食量下降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据图分析,其机理为___。
19. 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比较曲线b、c、d与e可知___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c所采用的措施,还可通过喷施___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a与b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推测: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___组织。
(3)据图中信息,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20. 天津港临港经济区前身为滩涂浅海区,是鸻 鹬类候鸟迁徙驿站,拟在该地区建设具有如下食物网的人工湿地 以保护鸻鹬类候鸟。
(1)在人工湿地内引入物种时,要保证引入的生物之间存在______的差异,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鸻鹬类候鸟的食谱内不包括鱼类,但人工湿地中需要引入鱼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肉食性鱼类营养级较高,位于_____营养级,应于后期投放。若过早投放,可能会使低营养级生物_________,从而导致食物网崩溃。而在后期投放,可以加快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使之更趋于稳定和成熟。
21. 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天然红树林秋茄(乔木)-老鼠簕(灌木)群落仅存32hm2。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现已营造以无瓣海桑为主的人工红树林600hm2,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见下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 群落高度(m) 植物种类(种) 树冠层郁闭度(%) 林下互花米草密度(株/m2) 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 林下秋茄更新幼苗密度(株/100m2)
无瓣海桑群落(3年) 32 3 70 30 0 0
无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
无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
秋茄-老鼠簕群落(>50年) 5.7 4 90 0 0 1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_________。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栖息和繁殖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和控制互花米草的双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生长速度快,5年能大量开花结果,现已适应华南滨海湿地。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_________。
(4)淇澳岛红树林现为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纯林。为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生态工程自生原理并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提出合理的无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议_________。
临化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高二年级期末考试(BC班)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题,共计32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题)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Na+ ②. 胞吐
(2) ①. AChR ②. 蛋白质A、I或M(任意一种即可) ③. 使AChR不能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 ④. 给实验动物注射蛋白A、I或M的抗体,观察是否发生肌无力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胰高血糖素 ③. 肝糖原
(2) ①. 交感 ②. 非条件
(3) ①. 抗原呈递细胞(或“APC”或“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 ②. 细胞(或“特异性”)
(4)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生BHB增多,促进CD4+T细胞增殖,干扰素-γ分泌量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顶芽 ②. 生长素##IAA ③. 细胞分裂素 ④. 赤霉素##GA
(2) ①. 侧芽生长 ②. 分生
(3)生长素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20题答案】
【答案】(1)生态位 (2)鱼类的引入可以减缓鸻鹬类与其他水鸟的种间竞争,而且各 种鱼类还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
(3) ①. 第三和第四 ②. 无法积累生物量 ③.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群落演替(或演替、或次生演替) ②. 间接
(2)无瓣海桑使树冠层郁闭度(或覆盖度)高,使互花米草缺少充足的光照
(3)答案一: 有可能。无瓣海桑幼苗可以生长,能适应滨海湿地环境(或第3年~第8年,无瓣海桑群落高度由3.2长到11m); 答案二:不可能。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幼苗更新,无瓣海桑很难在天然红树林中定居;
(4)上层种植无瓣海桑,中层种植秋茄,下层种植老鼠簕,形成多层群落结构(“引种不同高度的红树植物”、“将无瓣海桑与秋茄、老鼠簕混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