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肺炎的一种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严重者可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阿奇霉素可阻碍MP蛋白质的合成,是抗MP感染的有效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P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六种化合物
B. 位于MP最外层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 阿奇霉素可能抑制MP核仁的功能阻止其核糖体形成
D. MP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2. 多肽链形成后往往需要加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少数蛋白质会出现自剪接过程,即一段内含肽(特殊多肽)被剪切后,两侧肽链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二硫键异构酶(PDI)可催化形成二硫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自剪接后,形成新的肽键将两侧肽链连接起来
B. 内含肽中①、②处对应的化学基团分别是羧基、氨基
C. 内含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PDI作用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数量没有发生改变
3. 甜品,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情绪的调和剂。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
B. 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C. 糖类不仅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有的糖类还有识别功能
D. 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可以在细胞内转化为必需氨基酸
4.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可能引起高脂血症。研究发现,通过食物摄入的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碍胃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在酸性条件下,较多的 H 使膳食纤维与胆固醇均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胆固醇和膳食纤维中纤维素的组成元素相同
C. 多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可以缓解高脂血症
D. 膳食纤维在胃中对胆固醇吸附能力比在肠道中强
5. 微管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中心体、纺锤体等也是由微管构成的,线粒体和囊泡等可以沿微管移动,依赖于微管的囊泡运输是个耗能的定向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微管和高尔基体分别相当于囊泡运输的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
B. 中心体在前期倍增后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
C. 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形成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微管既能参与物质运输,也与能量转化密切相关
6. 板栗壳黄酮和柚皮素均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两种物质只影响酶活性,作用结果如图 1 所示,其中一种的作用机理模型如图 2 中的乙所示,此模型中底物与抑制剂竞争活性部位的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 1 所示实验中各组所加脂肪酶的量应保持相等
B. 胰脂肪酶通过降低脂肪水解过程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C. 据图 2 中的甲可推断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 板栗壳黄酮发挥作用的机理符合图 2 乙所示模型
7. 下图表示人体内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谷氨酰胺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分子ATP由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
B. 谷氨酸转化为谷氨酰磷酸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
C. 谷氨酸与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结合的过程称为磷酸化
D. 形成谷氨酰胺的过程中,脱离的磷酸基团可以重新参与ATP的形成
8.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淀粉溶液、淀粉酶、碘液等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 若用淀粉和蔗糖来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可通过检测是否产生还原糖来证明
C. 验证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需设置有无过氧化氢酶为单一自变量
D. 若用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
9.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会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型辅酶Ⅰ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B. 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少
D. 骨骼肌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0. 如图是某植物根系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跨膜运输相关物质的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时会导致过程④受阻,过程⑥以H 浓度梯度驱动乳酸跨膜运输。无氧呼吸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至一定程度时,过程②会转换为过程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植物根系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
B. 过程④⑥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⑦为自由扩散
C. 过程②转换为过程③不能缓解细胞能量供应不足问题
D. 过程②转换为过程③有利于缓解植物根系细胞酸中毒
11. 如图为某绿色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其余条件均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虚线是该绿色植物在黑暗条件下测出的呼吸作用曲线
B. AB段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移动方向是线粒体移向叶绿体
C. 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 图中B点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12. 线粒体内外膜通透性差别很大。线粒体外膜上的孔道蛋白可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腺苷酸转运蛋白(ANT)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其表面有ATP和ADP的结合位点,能把线粒体基质中的ATP运出的同时把ADP运入线粒体基质。研究发现苍术苷可降低ANT与ADP的亲和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会出现ATP、ADP、丙酮酸等物质
B. ANT在转运ATP和ADP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C. 苍术苷不会对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影响
D. 苍术苷处理使细胞质基质中ATP/ADP的比值下降
13. 骨骼肌受到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Piezo1蛋白含量减少会显著降低新旧肌细胞之间的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卫星细胞形成肌细胞的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B. 卫星细胞与其分化形成的肌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分化能力不同
C. 推测骨骼肌细胞内可能含有多个细胞核
D. 设法提高卫星细胞内Piezo1蛋白的含量是治疗肌肉萎缩症的方向之一
14. 图1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2是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a~c代表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比上一个时期,细胞甲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加倍
B. 图2中M和N分别代表染色体数和核DNA数
C. 图1中的乙→甲的过程对应图2中b→a的过程
D. 图2中c时期的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形成细胞板
15. 端粒酶能催化端粒的延长和修复,Klotho基因控制合成的K蛋白会影响端粒酶的活性。研究发现,敲除Klotho基因的小鼠的寿命比正常小鼠短很多,而K蛋白含量高的小鼠的寿命比正常小鼠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端粒学说认为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
B. 自由基可能会攻击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变而导致细胞衰老
C. 端粒酶是降解端粒的酶,可通过降解受损DNA来延缓细胞衰老
D. K蛋白可提高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细胞核的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复合体镶嵌在核孔上,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其中部分蛋白质具有识别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具有结构相似的核孔复合体
B. 根据核孔复合体的成分可推断核孔转运物质具有选择性
C. 真核细胞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传到细胞质
D. 正在分裂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核膜上核孔复合体的数目较多
17.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某同学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构成,相当于半透膜
B. T0~T1时间段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
C. T0~T2时间段内液泡体积最小的时刻是T1
D. T1~T2时间段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18. 菠菜是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浓绿,富含多种营养素,分布广泛。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临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内部结构
B. 观察菠菜细胞质壁分离时,选择新鲜菠菜叶肉细胞比表皮细胞效果更好
C. 分离菠菜色素时,叶绿素b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而位于滤纸条最下端
D. 欲观察菠菜染色体的清晰形态,应选用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标本
19. 某科研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容器中,在T1时刻前后,分别给予X1、X2不同强度光照,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光补偿点是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1小于光补偿点,X2大于光补偿点
B. T1时刻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C. 与A点相比,D点时植物体干重减少
D. C~D段不再下降是受到光照强度的限制
20. 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S)只分布在脂双层内侧,细胞凋亡早期PS由脂膜内侧翻向外侧。巨噬细胞分泌的桥接蛋白(MPG-E8)可同时与PS和巨噬细胞表面的MPG - E8的受体结合,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自然更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PS外翻的现象
B. MPG-E8受体缺陷会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
C. 巨噬细胞可通过胞内溶酶体消化凋亡细胞的多种结构
D. 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凋亡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占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和脂肪含量的变化,研究者将收获后的干种子放在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和脂肪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________,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主要靠细胞内________等物质进行吸水,随着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________,细胞代谢越旺盛。图中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导致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碳”“氮”或“氧”)。
(3)图中BC段干重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若C点之后干重开始增加,推测此时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
22. 图1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d代表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
(1)用台盼蓝对图1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图1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________法。图2中物质Q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单体,物质Q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中,细胞器________(填字母)膜面积几乎不变。
(3)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途径,一是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高糖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途径,选取了胰岛B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所含葡萄糖浓度为1.5g/L)、生理盐水、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浓度检测仪等材料用具,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________。
②细胞培养液中1.5g/L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答出两点)。
23. 番茄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首先降低,然后会出现呼吸高峰,之后又下降,随后果实即进入衰老阶段。图1为番茄果实细胞呼吸过程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①~④为生理过程,A~E为相关物质。图2为不同气体条件下贮藏的番茄果实(果皮绿色时采摘)在成熟过程中CO2生成速率的变化曲线。
(1)图1中的C物质是________,C可参与②③过程,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④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___。
(2)图2实验的自变量有CO2浓度、________;该实验可根据CO2使________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为检测指标,检测呼吸作用强度,但不能用是否释放CO2作为判断番茄果实细胞呼吸类型的依据,理由是________。
(3)与对照组相比,图2实验组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变化特点是________。请据此研究结果,提出延迟番茄果实成熟的合理方法:________。
24. 大气低层臭氧(O3)会影响水稻的生长,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物质X对O3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叶绿素a(mg·g-1) 叶绿素b(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g-1)
①空白对照组 2.24 0.75 16.03
②O3处理组 1.53 0.43 4.37
③ ? 1.78 0.56 9.00
(1)水稻叶片产生氧气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通过测定光合色素提取液在________(填“红光”“蓝紫光”或“红光和蓝紫光”)下的吸光率,可估算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2)根据实验目的分析,表中③组的处理为_________,据表分析,O3对植物的影响为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对以上三组中Rubisco(催化C5与CO2反应的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综合表和图研究,物质X可以_________(填“缓解”或“加重”)O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其机制是_________。
25. 研究发现,细胞周期的控制有三个关键点:从G1期到S期、从G2期到M(分裂)期、从中期到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蛋白有关,蛋白质复合物(APC)、分离酶(SEP)和保全素(SCR)是调控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关键因素,细胞分裂过程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时期 组别 G1期 S期 G2期 M期
对照组 34% 29% 28% 9%
实验组 34% 29% 34% 3%
(1)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G2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值为_________。
(2)APC是细胞周期从中期到后期的调控因子,SEP能将黏连蛋白水解,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SCR能与SEP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SCR和黏连蛋白的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B. SCR和黏连蛋白竞争SEP的活性部位
C. 细胞周期中SEP的含量和活性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D. 抑制细胞中APC的活性,则细胞分裂会停留在中期
(3)据图中信息推测,APC调控细胞周期从中期到后期的机理是_________。
(4)研究发现,Numb蛋白也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为了研究Numb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对实验组细胞(注射Numb蛋白抑制剂)和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Numb蛋白与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_期有关,依据是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题答案】
【答案】AD
【17题答案】
【答案】BCD
【18题答案】
【答案】BC
【19题答案】
【答案】AB
【20题答案】
【答案】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洗去浮色 ②. 橘黄
(2) ①. 多糖和蛋白质 ②. 增大 ③. 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大量脂肪转变为糖类,导致种子干重增加 ④. 氧
(3) ①. 随着脂肪的减少,脂肪的转化率降低,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有机物,干重逐渐下降 ②. 一定强度光照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②. 2、6 ③. 2、3 ④. 差速离心法
(2) ①.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②. ③. c
(3) ①. 将胰岛B细胞悬液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适量蛋白合成抑制剂,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都置于等量细胞培养液中,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②. 作为营养物质、作为刺激信号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NADH([H]) ②. 还原丙酮酸、与O2结合生成水 ③. 线粒体基质
(2) ①. O2浓度和采摘后的天数 ②. 溴麝香草酚蓝 ③. 番茄果实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
(3) ①. 采摘后呼吸速率降低,呼吸速率下降时间晚于对照组,回升后没有出现明显呼吸高峰 ②. 提高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②.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③. 红光
(2) ①. O3+物质X ②. O3使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
(3) ①. 缓解 ②. 物质X通过提高O3胁迫下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反应速率,通过提高O3胁迫下的Rubisco活性提高暗反应速率,缓解O3胁迫下光合速率的降低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 1∶2∶2 (2)ABD
(3)APC在分裂中期开始诱导SCR分解,使SEP恢复活性后分解黏连蛋白,为染色单体分开后向两极移动和核DNA均分做准备
(4) ①. M(分裂) ②. 抑制Numb蛋白的活性后,实验组中G2期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