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生 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激素可以作为体液调节的体液因子
B. 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 体液调节通常作用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D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可以促进生长
2.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环境信号做出的生长反应
B. 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
C. 植物的春化作用体现了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D. 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 下列群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生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 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4. “空调病”是人使用空调时间过长或设置温度过低,而表现出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调风会使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量减少
B. “空调病”的发生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C. 炎热天气,当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多
D. 进入低温环境中,机体只通过体液调节来减少散热,增加产热
5.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成功发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由于脱离了地心引力,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可运输氧气
B. 航天员可通过小脑调节机体的平衡能力
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属于分级调节
D. 宇航员大量排尿后,会在下丘脑中产生渴觉
6. T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Tc发挥作用依赖于其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h和Tc的成熟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
B. Th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
C. Th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D. Tc细胞膜上的CD8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会导致免疫缺陷病
7. 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升高
C. 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
D. 曲线X和Y的差值可表示环境阻力
8. 腐烂的水果周围经常能看到许多果蝇,其求偶过程如下:雄果蝇看到雌果蝇并闻到其释放的性外激素后,会靠近雌果蝇并用前足轻敲其腹部,还会展翅并振动以产生特定的“求偶曲”,有接受意愿的雌果蝇就会允许雄果蝇进行交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人工释放性外激素诱杀雄果蝇属于化学防治
B. 人工释放性外激素诱杀雄果蝇能有效降低果蝇的种群密度
C.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
D. 该过程只涉及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9. 边缘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或重叠区域,往往分布着比其中一个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更为丰富的现象。边缘效应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处于边缘效应带的物种可能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B. 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 边缘效应带物种繁多,使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
D. 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破碎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10.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某90后大学生村官给某村引进赤松茸,进行“稻菇轮作”栽培模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机肥可为水稻提供物质和能量
B. 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
D. 该模式遵循着整体与循环等生态学原理
11. 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土壤动物群落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I层 Ⅱ层 Ⅲ层 I层 Ⅱ层 Ⅲ层
茶林 21 11 8 20 12 7
阔叶林 17 12 10 17 12 8
竹林 18 14 9 21 13 9
注: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环境土壤动物的分布(I:0~5cm;Ⅱ:5~10cm;Ⅲ:10~15cm)
A. 土壤动物在不同地层中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B. 三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
C. 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
D. 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2. 如图为第二营养级(兔子)的能量流动过程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指由草流入兔的能量
B. ③是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 兔子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②+③+④
D. 图中②/①的比值不能够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
13.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激素③为乙烯。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①是赤霉素,激素②是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激素②在 a、b 浓度下作用效果不同,体现了激素的相抗衡作用
C. 激素③能促进果实发育和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D. ①②③这三种植物激素在幼苗的生长过程含量不变
14. 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 ATP 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 P2X7 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碎片化”过程可以使用蛋白酶处理
B. 在炎症状态下 ATP 可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C. 图中 ATP 作用的靶细胞最可能是浆细胞
D. 纳米抗体与 ATP 争夺 P2X7 受体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15. 研究发现,果蝇通过训练能记住并避开某种气味,训练的方法是接触这种气味时伴随着电击,但这段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中属于气味非条件刺激,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B. 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是由多个脑区的神经通路参与控制的
C. 正常机体的非条件反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
D. 记忆和遗忘都是两个刺激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6. 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为探究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 植株乙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但能合成生长素
C. 依据该实验可以判断出茎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
D. 分析甲丙两组结果,推测根可以合成植物激素M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17.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某些类型的癌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NK细胞表面有PD-1,可用于识别癌细胞,但某些癌细胞表面有PD-L1,可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导致NK细胞停止攻击癌细胞,此现象被称为免疫逃逸。回答下列问题:
(1)NK细胞识别并杀死某些类型癌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__________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树突状细胞可参与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在NK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树突状细胞的参与可以提高NK细胞对癌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攻击效率,在该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发挥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解决免疫逃逸的问题,研究人员研发了可以作用于癌细胞的相关药物,根据题干信息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细胞表面会表达MHC类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类分子能够与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传递抑制信号,防止NK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攻击。根据上述信息推测,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若某患者出现NK细胞攻击正常细胞的情况,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
18. 植物在受到干旱胁迫时体内脱落酸(ABA)含量会上升,进一步调控气孔关闭、影响植物代谢、调控渗透压,以增强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拟南芥产生的脱落酸调控气孔关闭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萎蔫的叶片等,其主要作用除了调控气孔关闭、影响植物代谢、调控渗透压之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在干旱条件刺激下,脱落酸含量增加,ABA与__________结合后,促进蛋白P的合成,将保卫细胞液泡中的溶质转运到胞外,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降低,保卫细胞_____(选填“吸水”或“失水”),导致气孔关闭。干旱条件下,与正常拟南芥相比,蛋白P基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失水__________(“更少”、“更多”或“基本一样”)。
(3)为了探究细胞内是否存在ABA受体,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种防止被细胞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请在下表中完善实验的实验方案。
A组 B组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将I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将II__________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 用III____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用III__________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 气孔关闭 气孔不关闭
19. 白头叶猴性情机警,极善跳跃,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种群由一只成年雄性首领、其它成年的母猴和幼崽组成,群体活动,有自己的领地范围。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0多只恢复到1400多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通过采集粪便,并对粪便中肠壁细胞DNA的提取分析,对白头叶猴进行了最新的种群数量调查。科研人员并未采用标记重捕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使白头叶猴生存空间与食物更充裕,增大了__________,是保护白头叶猴最有效的措施。但保护区内碎片化、孤岛化生境导致白头叶猴被分割成许多小种群,这些小种群由于缺少遗传多样性而容易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白头叶猴,请提出一个有效的建议:_____________。
(3)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中环境优美,鸟类种类也很丰富。某种鸟类每年的不同月份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这可能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相关。调查发现,保护区中的两种鸟类占据的生态位均较大,但生态位的重叠度比较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 成都活水公园是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在活水公园中,被污染的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在自然界中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是其中的植物床处理段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活水公园优美的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流经活水公园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
(2)植物床中的湿地植物能够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
(3)在植物床处理段,种植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的湿地植物,在植物床种植湿地植物时,针对湿地植物需要考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用湿地植物净化污水的后期维护管理中还需通过人工收割植物控制其密度,以达到更佳的净水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将收割的植物用来做饲料饲喂牲畜,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做法是否合理,并说出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
21. 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为探究EPA(二十碳五烯酸)对血糖调节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db)进行实验。甲组为野生型小鼠给予正常饮食,乙组为db给予正常饮食,丙组为db,但正常饮食中添加1%EPA。10周后,三组小鼠分别进行大量口服葡萄糖测试和血清胰岛素浓度测定,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1)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血糖的调节,如胰岛素、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
(2)据图1结果分析,饮食中添加EPA能_______________。据图2结果推测,出现图1所示结果是由于饮食中添加EPA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EPA影响谷氨酸代谢,长期高浓度谷氨酸对胰岛B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上述3组小鼠体内谷氨酸水平和胰岛B细胞凋亡率。与图1和图2所示结果相符的预期结果应是:与乙组相比,丙组_____________。
(4)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口服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静脉注射,该现象与体内肠促胰素(GLP-1)的增加密切相关。肠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可在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分泌GLP-1,但该物质极易降解。研究者将一定量的GLP-1注射给糖尿病患者后,患者的血糖逐渐恢复至正常。若患者的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后仍继续注射GLP-1,其胰岛素水平不再增加。以上结果说明GLP-1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使用GLP-1治疗糖尿病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的发生。结合以上信息,请提出一个研发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生 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细胞 ②.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2) ①. 二、三 ②. 吞噬和呈递抗原
(3)与癌细胞表面的 PD-L1 结合或破坏癌细胞表面有 PD-L1 结构,抑制 NK 细胞表面的 PD-1 和癌细胞表面的 PD-L1 结合
(4) ①. 供者和受者的 MHC 类分子是否一致/相近 ②. 自身免疫病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根冠 ②.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2) ①. ABA 受体 ②. 失水 ③. 更多
(3) ①. 光解性“笼化ABA” ②. 非光解性笼化ABA ③. 紫外线 ④. 紫外线
【19题答案】
【答案】(1)白头叶猴集群分布,标记个体不能在种群中均匀分布;白头叶猴性情机警,极善跳跃,难以二次捕捉;白头叶猴数量少需要保护,标记重捕法可能影响动物个体的生活,甚至导致伤害
(2) ①. 环境容纳量 ②. 在保护区内建设生态保护走廊
(3) ①. 季节性 ②. 两种鸟类分别占有不同的食物资源或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直接 ②.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湿地植物净化污水的能力、不同湿地植物之间的数量配比、不同湿地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①. 在较低的种群密度下,沉水植物增长速率较快,能有效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防止枯枝落叶被分解后再次污染水体 ②. 不合理,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会吸附重金属,不适宜作为牲畜饲料
【21题答案】
【答案】(1)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2) ①. 降低血糖浓度 ②. 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3)体内谷氨酸水平和胰岛 B 细胞的凋亡率都低
(4) ①. 血糖浓度 ②. 低血糖 ③. 开发 GLP-1 类似物,使其既保持功效,还不易降解;开发抑制体内 GLP-1 降解的药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