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期末质量检测
五年级语文(时间: 90分钟)
题号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总分
得分
泱泱大国,万千风华!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与“探索魅力中国”的研学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站点,全方位深入感受“魅力中国”的多元风采!
第一站:笔墨生辉·书写中国之美(15分)
同学们来到“汉字文化馆”,通过书写,展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1.看拼音写汉字,并用“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感受如画风景。(10分)
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极目yuǎn tiào , 骏马fēi chí , 湖泊(bó pō)镶嵌在丝绒般的绿草间,让人沉醉。牧民们开始表演,个个mó quáncā zhǎng , 好不热闹!
喀纳斯湖有人间仙境的měi yù 。湖水澄(chéng céng) 澈, 湖边 hú dié 飞舞, 蚂蚱 xián guàng , 让你情不自禁(jìn jīn) 拍照留念。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注意书写美观、布局合理。(5分)
第二站:字里行间·解码文化密码(17分)
在“文化解码室”,同学们通过多样活动,解锁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猜字谜、辨艺术形式,体会汉字的多彩呈现。(2分)
“一根木棍,吊着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这则字谜的谜底是( )。
A.困 B.面 C.相 D.百
◇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是印章,使用的字体多为篆体。 B.②是扇面,上面的字要从左往右读。
C.③是剪纸,可以贴在窗户上。 D.④是匾额,一般挂在门上做装饰。
4.完成以下各题,感悟中华文化底蕴。(4分)
(1)下列小说回目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部名著的是( )。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B.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C.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D.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2)“魅力中国”缺少不了具有魅力的人。语段横线处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量子计算专家陆朝阳教授今年迎来43岁生日,刚过 之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柏楠生于1962年,已过 之年;1922年出生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已岁至 ……他们都是中国最有魅力的人。
A.而立 花甲 古稀 B.不惑 花甲 古稀
C.不惑 花甲 期颐 D.而立 古稀 期颐
5.跟着“美丽乡村行”,用文字记录乡村见闻与感悟。(11分)
(1)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鲁山县尧山镇。他们将沿途看到的景色记录下来,有的这样写道:(2分)
田野是绿的,大山是绿的,庄稼是绿的;连小河都泛着绿色的光,而那河边的垂柳啊,简直就像是用绿色的颜料染成的。
读一读上面的句子,体会它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写在横线上。
(2)在尧山镇,同学们看到村民们用竹子做成的形态各异的竹编工艺品,感到特别惊讶。(3分)
请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同学们的惊讶。
看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竹编工艺品,同学们
(3)一天,两天,探寻之旅一转眼就过去了,同学们意犹未尽,不愿离开。
关注上句的加点部分,你有过时间过得飞快的体验吗 用上这样的表达方式写一写。(3分)
(4)在研学的过程中,同学们欣赏了翁卷所描述的初夏时节乡村的美景“绿遍山原白满川, ”;感受到了王维笔下乡村夜晚以动衬静之美“ ,时鸣春涧中”;看到了那些振兴乡村的人带着村民致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 ”,这告诉我们要成为懂得道义的君子,不要成为追求利益的小人。(3分)
第三站:阅读故事·寻踪中华文脉(38分)
同学们进入“故事长廊”,通过阅读探究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人性光辉。
(一)请担任故事讲解员,深入阅读下文并完成各题。(13分)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阅读链接
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7.选文画“ ”的句子写出了沃克医生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8.第2自然段是对刘伯承做手术时的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 的描写,朗读时应该用 、 ________的语气。(4分)
9.作为一名优秀的故事讲解员,读了“阅读链接”,你想深入了解刘伯承的这一方面: ,了解的方式可以是: 。经过故事讲解训练,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4分)
A.要先列提纲,按顺序讲解,做到条理清楚。
B.讲解时语速要快,要让大家跟着自己的思路。
C.用动作、表情等来辅助讲解。
D.要根据听众的反应来调整讲解的内容。
(二)请认真阅读下文,一起参加登山发布会吧。(12分)
登顶
①海拔8848.86米,这是中国珠峰之顶,也是地球最高处。
②海拔8430米,海祥和向导夏尔巴正短暂休息,刺骨的寒冷和险峻的山势并没有削减他们的一丝意志。“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为国登顶,寸土不让。”只差400多米就能达成夙愿,他们的眼神中透着无比的兴奋和坚毅。
③上到8450米,他们发现一个倒在雪中的外国登山者,虽尚有意识,但队友已抛弃了她。生命随时可能终结在珠峰上,这是所有登山者早就做好的心理准备。八千米以上是“生命禁区”,受自然条件、身体机能等限制,基本无法实施救援。“走吧,她不会怪我们的。”向导对海祥说。他们又艰难地向上攀登。
④8470米,海祥停了下来,短暂沉默后,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决定放弃登顶!我要回去救她!”向导极力阻止:“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苦,真的要在这个快要到达的时候放弃吗 ”海祥毋庸置疑地说:“山还在那里,可生命只有一次。”“救她……也许我们三个……都会……死在这里。”向导急了。“登珠峰的没有一个怕死的,可中国人骨子里就没有‘见死不救’这个词!”
⑤回到8450米。海祥用尽全力托着她的头和肩,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强烈的缺氧感袭遍全身每一个细胞,痛苦至极,但是他仍硬挺着,一点一点地往下挪……
⑥下撤到海拔8300米的休息点,他们幸运地遇见了晚出发的队友们。他们都得救了,而登顶则是不可能的了。海祥的梦想就停留在了8470这个数字上。
10.海祥和他的团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针对此次未能登顶成功进行说明。请帮海祥概括不同海拔高度上的主要事件。(4分)
高度 主要事件
8430米 即将登顶,兴奋坚毅
8450米 见危不救,继续登顶
8470米
8450米
8300米 体力不支,遇见队友
11.现场记者提问:“有人说,登顶珠峰浪费国家的人力和财力,没有太大意义。”第②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能体现登顶的意义,请用“~~”标出来。(2分)
12.记者会上,向导讲述起海祥施救的场景,令在场的人十分动容。请从文中任选一处画线句子,想想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13.观看完发布会,有一位热心的网友留言道:“海祥他们既未登顶,又登顶了”,你怎么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观点 (3分)
(三)阅读下文,一起感受中国科学家的精神。(13分)
从25米到500米:中国“天眼”的跨越式长征
1994年;南仁东放弃国外300倍高薪毅然回国。当时,中国的射电天文领域还十分落后,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仅有25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面对这样的现状,他提出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大胆构想。这一构想如同一次科技领域的“长征”,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当时国际学界普遍质疑:“连汽车发动机都造不好的国家,如何建造精密天文设备 ”
选址阶段,他带领团队踏上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他们首先用卫星图筛选出300多个喀斯特洼地,然后历时12年徒步踏勘贵州深山。这12年,就如同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在暴雨频发的雨季,他们拄着木棍攀爬陡坡,曾因山洪被困荒野。当队员建议估算数据时,南仁东跪在泥水中坚持实测:“我们搞科学的,差一毫米都是失败。”这种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正是长征精神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体现。最终选定的大窝凼(dàng)洼地,形如天然"石碗",完美契合建设需求。
建设期间,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又面临了诸多技术难题。他们主导攻克了主动反射面、轻型索拖动等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使得FAST得以顺利建成。2016年9月,“中国天眼”正式启用,其灵敏度达到了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5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历经22年“长征”的胜利果实。
然而,就在这一个月,南仁东因肺癌晚期逝世,他在病床上仍握着工程图纸,未能亲眼见证自己梦想的完全实现。从青丝到白发,他用22年践行了“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的誓言。他的精神,如同长征精神一样,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14.将南仁东在面对困难时做出的决策与对应的思维过程用线连一连。(3分)
A.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回国 “必须亲自验证数据可靠性”
B.提出建造FAST 的大胆构想 “要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伟大的祖国”
C.徒步踏勘深山坚持实测 “中国射电天文领域落后,需要自主创新”
15.请在时间轴上补充关键节点,并根据要求选出正确选项。(3分)
(提出构想) ( )( ) (FAST正式启用)
1994年 中 间 年 份 2016年
◇下列哪一项细节不能还原南仁东22年的科研思维轨迹。( )
A.1994年提出构想时的手稿草图
B.2016年望远镜首次捕捉到的脉冲星信号
C.团队记录的300多个洼地对比数据
16.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南仁东在FAST项目选址过程中体现出的长征精神。(2分)
17.假设你是南仁东的助手,当他带病坚持工作时,请根据人物思维特点补写劝说对话。(3分)
助 手;南老师,您的身体…… 南仁东:(微微一笑) 助一手:可是,您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南仁东:(眼神坚定)
18.魅力中国,闪耀世界。三篇阅读材料从多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中国魅力,你认为中国魅力还可以体现在: 。(2分)
第四站:妙笔生花·致敬魅力人物(30分)
19.魅力中国有无数有魅力的中国人,比如我的叔叔是“记忆大王”,因为他读完一本故事书,就能把所有的细节记住;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弟弟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的好朋友是“飞毛腿”,赛场上的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你身边有哪些有魅力的人 他(她)有什么特点 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展现平凡人的不凡魅力。
题目:我的 是
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450左右,文中不出现学生全名。
五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站:笔墨生辉·书写中国之美(15分)
1.远眺;飞驰;pō;摩拳擦掌;美玉;chéng;蝴蝶;jīn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二站:字里行间·解码文化密码(17分)
3.B;B
4.(1)D(2)C
5.(1).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绿”写得生动、具体、形象。
(2)纷纷停下了脚步,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瞳孔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有人忍不住发出惊叹:“真有创意啊!”还有几个同学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久久没有合上。
(3)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暑假的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我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假期的美好,就已经要开学了。
(4)子规声里雨如烟;月出惊山鸟;小人喻于利
第三站:阅读故事·寻踪中华文脉(38分)
6.担心;惊呆;侧面
7.从侧面衬托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8.手术的痛苦及刘伯承忍受剧痛的坚强意志;语言;惊讶、敬佩
9.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查阅历史资料或观看纪录片;B
10. 放弃登顶,返回教援;实施救援,缓慢下挪
11.示例:“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为国登顶,丈士不让”
12. A;语言 人命关天,生命比荣誉更重要。B:动作海祥救人的坚决、勇敢和艰难。
13. 示例:对珠峰来说,海祥他们没有登上珠峰的山顶,但是他们见义勇为,登上了生命的山顶。
14.A.毅然放弃国外高薪回国 →“要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伟大的祖国”
B.提出建造FAST 的大胆构想→“中国射电天文领域落后,需要自主创新”
C.徒步踏勘深山坚持实测→ “必须亲自验证数据可靠性”
15.徒步选址;认真实测;B
16. 艰难;坚定;严谨;
17.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我的任务
18.让世界从“中国精神”中读懂中国。
第四站:妙笔生花·致敬魅力人物(30分)
我的邻居是“活雷锋”
我的邻居张爷爷是个退休电工,总穿着洗得泛白的蓝工装,胸前别着枚闪亮的党徽。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钉”在社区里,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点亮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灯。
去年寒冬,三楼李奶奶的电热水壶突然“罢工”。她焦急地敲开张爷爷家门,张爷爷二话不说,拎着工具箱就往李奶奶家跑。寒风呼啸的厨房里,他哈着白气检查线路,冻得通红的手指反复拨弄着元件。半小时后,热水壶咕嘟冒泡,张爷爷却摇头:“老化零件得换,我这就去五金店。”他顶着风雪出门,回来时裤腿结着冰碴,怀里却紧紧抱着崭新的配件。
疫情期间,张爷爷更成了整栋楼的“光明使者”。他每天清晨背着消毒桶楼上楼下喷洒,顺手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一次,王爷爷家的电路短路,屋里漆黑一片。张爷爷接到电话,顾不上吃晚饭就冲过来,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穿梭,他的身影在跳跃的光晕里忙碌了整整三小时。当灯泡终于亮起时,他搓着冻僵的手笑说:“饿了就吃块糖。”从口袋掏出的,却是给王爷爷老伴儿带的 芍——原来他途中特意绕路去药店,把老两口的药都备齐了。
张爷爷总说自己只是个“会修灯泡的老头儿”,可我知道,他心里亮着永不熄灭的灯——那是奉献精神的光芒。他用布满老茧的手,不仅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电灯,更点亮了中国人的精神灯塔,让“活雷锋”的故事在街巷里温暖流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