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乙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乙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生物学试题卷(乙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由某种基因引发的编程性死亡,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A. 被动性 B. 自主性
C. 程序性 D. 受遗传信息控制
2.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方式。下列人类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 过度捕捞海洋资源 B. 滥用农药和化肥
C 恢复退化生态环境 D. 工业废水直排河流
3. 某风景名胜区因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且近年来又常受旱涝天气影响,导致较大规模植被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大规模植被退化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B. 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不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 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物种丰富度总是不断增大
D. 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旱涝天气及群落内部都无关
4. 罗伯逊易位是指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断裂后,短臂丢失,染色体长臂融合成为一条染色体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易位发生于染色体的个别片段,可用显微镜观察
B. 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仅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图中所示的变异只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序
D. 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都正常
5. 花椰菜(2n=18)经济价值高,但易受病害影响。黑芥(2n=16)具有抗黑腐病基因。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花椰菜与黑芥的细胞融合,以培育抗黑腐病的花椰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生质体融合前需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壁
B. 培育抗黑腐病的花椰菜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培育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打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
D. 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体细胞染色体数都为17
6. MS、1/2MS、B 三种培养基对诱导大蒜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如表所示。每种培养基中均添2mg/LNAA、2mg/L6-BA和1mg/L2,4-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培养基类型 接种块数 形成的愈伤组织块数 形成愈伤组织时间/d 平均诱导率/%
MS 150 111.67 12 74.45
1/2MS 150 59.33 15 39.55
B5 150 78.00 17 52.00
A. 接种块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B. 接种块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过程发生了脱分化和细胞分裂
C. 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适合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
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相等才能诱导大蒜愈伤组织再分化
7. 植物普遍存在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的产物不同(如图所示),NADH简称还原氢([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NADH均来源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B. 葡萄糖形成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的ATP
C. 植物根细胞呼吸都以产生乳酸的途径为主
D. 图中的ADH和LDH都分布于细胞溶胶中
8. 某健康男子中午至傍晚期间血糖浓度相对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血液中胰岛素浓度随血糖浓度升高,将会抑制肌糖原的分解
B. CD段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中机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
C. DE段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体现了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 BC段血糖浓度下降与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人体有两种重要的抗体IgG和IgA,它们在人体中占比较大。IgG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产生,且能通过胎盘从母体传给胎儿,这对新生儿抗感染很重要。胎盘上的滋养层细胞膜上有IgG受体蛋白(FcRn),IgG能与其结合,形成小泡,然后再转入胎儿体内。IgA则在出生后4-6个月产生,产生前其主要通过母乳被婴儿小肠吸收。
9. 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抗体类型,其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B. 抗体的两条臂可以结合2个相同的抗原分子
C. IgG和IgA来自同种记忆B淋巴细胞的合成、分泌
D. IgA可以直接杀死侵入婴儿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10. 下列关于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cRn是载体蛋白,其分泌与高尔基体等有关
B. 小泡在滋养层细胞中定向运输由细胞骨架提供动力
C. IgG进入滋养层细胞需依赖膜蛋白的识别和细胞膜的流动
D. IgG通过胎盘后主动进入胎儿体内属于主动免疫方式
11. 某人因工作进入寒冷的高原地区,机体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等症状。随后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患者呼吸困难可能会引起组织液中pH呈强酸性
B. 发热时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下降,会引起高原性肺水肿
D. 使用利尿剂会使患者尿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肿现象
12. 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物质处理火柿果实后,检测到的果实细胞呼吸速率的结果如图所示(CK为空白对照组,STS为硫代硫酸银处理组,CEPA为乙烯利处理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6天,第3组的呼吸速率达到最高,说明果实已成熟
B. 第1组和第2组的呼吸速率变化可能还受其他激素影响
C. 使用乙烯利处理可以使未成熟的火柿果实变甜、变色
D.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硫代硫酸银可能是一种乙烯促进剂
13.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CO2净排放量为0。某区域中部分碳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还有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乙表示分解者
B. 图中丙属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C. 实现碳中和时,数学模型为②+③+④<①
D. 实现碳中和时,甲的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零
14. 研究发现,鱼体内用于去除RNA甲基化修饰的m6A去甲基化酶FTO,可擦除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修饰,避免mRNA被YTHDF2 蛋白质识别并降解,从而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RNA的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其碱基序列和相应的表型
B. 提高NOD基因的mRNA甲基化水平会抑制NOD基因的表达
C. 饲喂适量的FTO蛋白抑制剂有助于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D. 甲基化会使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受到干扰
15. 为探究某抑制剂对人体某种代谢酶的作用是否受底物浓度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设计时小明因疏忽漏填某些数据(a-d),但他的实验过程是科学、准确的。各组反应体系中酶浓度保持相同,实验测定的是反应初期的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底物液/mL 1 1 2 2 3 3
蒸馏水/mL 8 a b c d 5.5
酶溶液/mL 1 1 1 1 1 1
抑制剂/mL 0 0.5 0 0.5 0 0.5
反应速率/μmol/min 8.7 6.0 14.8 12.3 20.2 18.2
A. 实验自变量是抑制剂的有无和底物浓度,而酶溶液1mL的量是无关变量
B. 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表中b、d处应分别填入7和6
C. 将底物液与蒸馏水混合并37℃水浴保温后,各组先加入酶液后加入抑制剂
D. 在一定范围的底物浓度下,该抑制剂的抑制效果与底物浓度呈负相关
16. 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古DNA捕获技术,从2.2万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提取并测序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将会帮助科学家准确还原大熊猫的进化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证据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为大熊猫进化提供更可靠证据
B. 造成现存大熊猫与古大熊猫基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从古大熊猫到现代大熊猫的进化历程,揭示了生物适应性的产生过程
D.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分析对获得大熊猫远古父系祖先的相关信息有直接帮助
17. 某水体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数值代表能量的相对值),其中M表示能量的一个去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I、Ⅱ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
C. I营养级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约为1585.6
D. Ⅱ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图中20.8的部分
18. 动物甲和动物乙的种群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N表示种群现有数量,K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环境容纳量比乙大
B. t2时甲和乙的种群数量相等
C. 乙的自然增长率t1时比t2时小
D. 甲和乙的种群数量都呈“S”形增长
19. 将无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3H-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新合成的DNA单链可被3H标记,经特殊方法显色,可观察到DNA双链都被标记、只有一条单链被标记、两条链都没有被标记的DNA区段的显色结果分别是深色、浅色、不显色。该培养条件下DNA进行第3次复制时,如图虚线圈出的亲代和子代DNA部分区段对应的显色情况可能是( )
A. 深色、深色和深色 B. 深色、浅色和浅色
C 浅色、浅色和浅色 D. 不显色、浅色和深色
20. 现有基因型为HhXBY的果蝇(2N=8),将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后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子细胞的放射性。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占50%
B. 若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HhXB的精子,则是减数分裂Ⅱ异常导致
C 若分裂过程正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则该时期细胞内含8个四分体且均有放射性
D. 若形成的某个精子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则该精原细胞一定先进行了有丝分裂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CK为对照组,T1~T4干旱程度依次增大)对拂子茅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这为干旱地区拂子茅的培育和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图中相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处理下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显著。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量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______的干重总量。拂子茅生物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准确,在选取样方时应该注意_____取样,样方______合适,样方数量适宜等。
(2)T1~T4每一处理的5盆植株作为重复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将植株与地面平齐剪取植被地上部分,_____后称量计算地上生物量。
(3)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拂子茅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呈现______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在T1与__________处理时差值最大。地下生物量在_____处理时最低,且二者无显著差异。
(4)拂子茅的总生物量在每年夏季出现高峰,原因可能是_____,导致地上、地下生物量都有增加。
22. 新疆长绒棉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棉花,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新疆长绒棉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酶b催化光合作用产物转化为淀粉和蔗糖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
(2)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图中物质B的去路是_________(填场所)。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短时间内图中卡尔文循环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__(填“物质E”“物质F”)。
(4)研究者以两种新疆长绒棉品种S和P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HTB组为40℃连续培养5天,再恢复到3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品种 组别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 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 酶a相对活性 酶b相对活性
P CK 27.78 0.66 275.17 9.16 9.39
HT 20.06** 0.59** 260.55** 6.99** 8.30*
HTB 24.67* 0.62 257.55** 7.13* 7.82**
S CK
HT 17.14** 0.55** 199.04** 5.78** 7.41*
HTB 17.34** 0.58* 270.04* 8.68 7.68*
说明:*和**分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①据表中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新疆长绒棉品质,原因是高温胁迫使_______降低,胞间CO2浓度降低,同时又使_______降低,使得碳反应速率降低,光合产物合成减少。据图中信息,还可推测酶b活性降低,_______,也影响棉花品质。
②夏季,新疆地区会连续多日出现40℃以上高温。研究发现,在新疆地区种植新疆长绒棉品种P、品种S,在高温胁迫解除后,对_______(填“P”“S”)品种的品质在短时间内更难以恢复,据表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酶a活性显著下降,使光反应速率下降 B.酶b活性显著下降,使光反应速率下降
C.酶b活性显著下降,使碳反应速率下降 D.酶a活性显著下降,使碳反应速率下降
23. 水稻(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品种的选育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是两性花,花小,人工有性杂交是水稻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对野生型水稻进行人工诱变,培育出雄性不育水稻,该水稻与野生型水稻相比,在杂交育种中的优势是无需_______处理。雄性不育水稻与野生型水稻杂交,收获母本上的所有籽粒,种植后的F1都能自交产生后代,则雄性不育是某基因发生_________(填“显”“隐”)性突变所致。
(2)水稻的叶片卷曲(a)是正常叶片(A)的突变性状,水稻叶片适度卷曲(Aa)能保持叶片直立,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叶片过度卷曲(aa)会造成减产;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其中有茸毛水稻有显著抗病能力,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①现有高产有茸毛植株自交产生F1,F1中高产有茸毛:高产无茸毛:低产有茸毛:低产无茸毛:中产有茸毛:中产无茸毛=4:2:2:1:2:1,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A对a________(填“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分离比未出现6:2:3:1:3:1的原因是_____基因纯合致死。F1随机交配产生F2,F2植株中有茸毛植株:无茸毛植株=________。
②上述亲本植株虽然含有高产抗病性状,但其他与稻米有关的多种品质性状如粒形、透明度、蒸熟后的口感等相对较差,而另一种雄性不育低产无茸毛水稻M有控制稻米品质性状优良的基因(T)。将_______水稻与水稻M进行杂交,选择每一代中的高产抗病水稻与水稻M连续杂交,最终选出稻米品质优良的高产抗病水稻。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亲本到子一代的杂交育种过程_______。
24. 为解决传统小曲黄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饮用者易出现“上头”醉酒等问题,科研人员研究了复合酵母菌发酵对黄酒品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酵母菌常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葡萄糖20g/L,酵母膏10g/L,蛋白胨20g/L,蒸馏水1L),为观察菌落形态,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成分。配制好的培养基需采用________法灭菌。
(2)将不同种酒曲稀释液涂布于LB和YPD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长出的________,转移到相对应的新LB和YPD培养基中继续分离纯化培养,此过程中YPD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
(3)传统小曲发酵黄酒与人工复合菌剂发酵黄酒的理化指标如图所示,人工复合菌剂发酵黄酒与传统小曲黄酒的________(填“酒精度”“pH值”)变化幅度最小。人工复合菌剂发酵黄酒的总糖含量比传统小曲黄酒_______,这与人工复合菌剂中添加了糖化能力强的米根霉有关。表明人工复合菌剂比传统小曲具有更好的_______能力。
(4)黄酒在发酵过程中除了_______呼吸产生乙醇外,还会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氨基甲酸乙酯(EC),EC主要由尿素与乙醇反应形成。为减少黄酒中EC的含量,可加入适量______酶。黄酒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微生物的数量,可使用________计数。
(5)酵母菌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欲从复合酵母菌菌剂中初筛出耐高温的酵母菌菌株,操作思路是将_______样品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______,重复此操作,直到筛选出耐高温的酵母菌株。
25. 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血压升高时,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图所示)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阿霉素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但可引发心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导致心脏损伤,甚至可致心力衰竭。研究发现神经电刺激装置(tVNS)刺激耳迷走神经能显著改善心脏损伤、降低血压,同时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一条具体的减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位于________。
(2)某肿瘤患者治疗时静脉注射了阿霉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原因是阿霉素刺激可能是调动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_________神经活动占优势,________(填激素)大量分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3)tVNS刺激耳迷走神经会使得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填“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信号传导,引起K外流,使心肌________(填“去极化”“超极化”),心跳减慢,从而改善阿霉素引发的心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
(4)为了保护心脏,科研人员进一步改善了治疗方法,研究了电刺激装置(tVNS)和阿霉素联合处理治疗肿瘤的效果。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①材料与用具:肿瘤小鼠若干只、电刺激装置(tVNS)、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阿霉素、生理盐水、麻醉剂、血压测量仪、天平、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对肿瘤小鼠的手术过程、试剂使用剂量不作具体要求)
②完善实验思路:
I.选取肿瘤小鼠若干只,随机分成四组并编号,正常饲养数天。
Ⅱ.实验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乙组:________;丙组:________;丁组:________。
Ⅲ.饲养一段时间后,每隔一段时间连续测量小鼠的血压,记录并取平均值。
IV.麻醉和解剖各组每只小鼠,用天平称量各组小鼠的肿瘤质量,记录并取平均值。③预测实验结果:请建立一个坐标系,绘制柱形图比较各组实验后的肿瘤小鼠的血压和肿瘤质量大小_________。
④分析与讨论:已知INF-γ是一种蛋白质,能增加吞噬细胞上MHC-I类分子数量,同时能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据此分析,刺激耳迷走神经和阿霉素联合处理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原因是联合处理促进了INF-y的表达,增加了吞噬细胞上的MHC-1类分子数量,增强了_________,同时抑制了_____,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生物学试题卷(乙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有机物质 ②. 随机 ③. 面积大小
(2) ①. 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减少实验误差 ②. 烘干(或干燥)
(3) ①. 先增加后降低 ②. T4 ③. CK和T4
(4)适度干旱、气温高、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有机物积累多
【22题答案】
【答案】(1)叶绿体基质、细胞溶胶
(2)环境(细胞外)和线粒体
(3)物质E (4) ①. 气孔开放程度降低 ②. 酶a(酶a、b)相对活性降低 ③. 三碳糖转化成蔗糖速率降低,运往棉铃等器官的有机物减少 ④. S ⑤. C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去雄 ②. 隐
(2) ①. AaDd ②. 不完全显性 ③. D基因 ④. 1:1 ⑤. 高产抗病水稻 ⑥.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琼脂 ②. 高压蒸汽灭菌
(2) ①. 单菌落 ②. 抑制细菌生长
(3) ①. pH ②. 高 ③. 糖化
(4) ①. 无氧或厌氧 ②. 脲(EC酶) ③. 血细胞计数板
(5) ①. 复合酵母菌菌剂 ②. 在28℃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挑选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到另一相同的培养基上,在更高温度下培养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心脏或: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交感神经→心脏或: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交感神经→血管或: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心血管中枢→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 ②. 延髓(或脑干)
(2) ①. 交感 ②. 肾上腺素
(3) ①. 抑制 ②. 超极化
(4) ①.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用tVNS仅刺激耳迷走神经+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②. 丙组:每天每只小鼠静脉注射等量阿霉素溶液 ③. 丁组:每天每只小鼠用tVNS仅刺激耳迷走神经+静脉注射等量阿霉素溶液 ④. ⑤. 增强了吞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或增强了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或吞噬细胞产生抗原-MHC复合物),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⑥. 抑制肿瘤中血管的生成,使得肿瘤细胞缺乏营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