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散步》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6 散 步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情味,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3.育人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5分钟后开始检测。
1.信服( ) 2.分歧( )
3.取决( ) 4.一霎( )
5.两全( ) 6.粼粼( )
7.各得其所( )
xīn fú
fēn qí
qǔ jué
yí shà
liǎng quán
lín lín
gè dé qí suǒ
( )后背
多音字
( )背负

bēi
bèi
( )

( )
散文
散步
sàn
sǎn
二读课文
1.再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课文第一段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与同学们刚刚概括的句子相比较,在表达上有何不同?
3.在散步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了分歧,后来得到了圆满解决。家庭成员中哪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理由并完成朗读脚本(重音停连、抑扬顿挫)。
二读课文
1.再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初春,我们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2.课文第一段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与同学们刚刚概括的句子相比较,在表达上有何不同?
原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概括句:初春,我们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原句更好。“我的”重复出现,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二是强调“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关系,突出至爱亲情。
3.在散步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了分歧,后来得到了圆满解决。家庭成员中哪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理由并完成朗读脚本(重音停连、抑扬顿挫)。
喜欢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脚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人物:儿子
相关文字: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朗读脚本:语气上扬,要读出儿子的活泼、可爱,读出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儿子
喜欢的人物:我
相关文字: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朗读脚本:重读两个“蹲”和两个“背”,写出尊老爱幼和浓浓亲情,也写出“我”和妻子的责任心。“整个世界”重读,读出“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我”
喜欢的人物:母亲
相关文字:但是母亲默默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朗读脚本:“摸摸”重读,要读出母亲对孙儿的疼爱。“还是走小路吧!”要读出母亲亲切的语气,语速慢一点,读出一家人和谐幸福的氛围。
母亲
喜欢的人物:妻子
相关文字:①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②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朗读脚本:
妻子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温暖而尽心尽力。
总结:
1.我
2.母亲
3.妻子
4.儿子
孝顺体贴,有责任感
善解人意,疼爱小辈
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聪明乖巧,懂事听话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第三段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
三读课文
1.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表现了母亲对孙儿的理解与疼爱,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请你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2)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5)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作用:语言精美,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3.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①“散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
②题目虽然点出具体事件,但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更多想象、思考的空间。
③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可以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
“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小中见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