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
时间:75分钟满分:100考试 时间:2025.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大肠杆菌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B. 染色体位于拟核区域
C. 遗传物质含5种碱基
D. 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
2. 安徽淮北的口子窖酒在生产发酵中需用麦芽浆,某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发芽大麦中含有的物质,对发芽大麦进行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相关试剂后振荡摇匀,以下对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说明发芽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D. 对于发芽程度不同的大麦进行物质检测时,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情况可能不同
3. 下列关于俗语或者生活现象的理解合理的是( )
A. “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粪便中有丰富的有机物,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利用
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可以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C.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犁地松土有利于增加根部细胞有氧呼吸,促进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 “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给土壤带来氮肥,氮元素有利于大豆、小麦合成蛋白质、淀粉等物质
4. “小饼小葱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地裹着孜然,在木炭的高温下,每块五花肉都被烤的滋滋冒油,又劲道又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件套”中的多糖都能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被人体吸收
B. 五花肉中含有的脂肪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C. 五花肉中的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D. 小葱细胞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有纤维素
5.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殖过程
C. 固醇可以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D.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6. 以下为某生物体细胞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B. 图乙中赤道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C. 图丁的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 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为:甲→丁→丙→乙
7.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下列生物大分子中,构成它们的单体种类最多的是( )
A. 纤维素 B. RNA C. 淀粉 D. 胰岛素
8.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越多
C.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才能实现
D.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的
9. 研究人员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七子花不同冠层叶片的CO2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为0.25klx时,上层叶片和中层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不同
B. 将光照强度由0.5klx升至1klx时,短时间内中层叶片中C3/C5的值降低
C. 光照强度为0klx时,叶肉细胞的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 不同冠层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不同,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酶活性等有关
10.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
B.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均含有染色质、DNA和核糖体
C.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利用细胞质基质中液泡的运动作为标志
D. 破伤风杆菌分泌外毒素(一种蛋白质)离不开线粒体的供能
11.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12.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其结构及转运物质过程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据图分析ABC转运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
B. ABC转运蛋白在转运离子的过程中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
C. 该转运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D. 温度、氧气供应等条件影响该类跨膜蛋白的“工作效率”
13. 细胞代谢与酶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酶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B.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
D. 和常温状态相比,肝脏研磨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14. 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设置a瓶的目的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若持续向瓶中通入氮气,可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 若b瓶中是酵母菌-葡萄糖溶液,应耗尽葡萄糖再检测实验结果
D. 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b中的酒精含量,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15.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B. 色素Ⅱ、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
C. 高光强导致了该植物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
D. 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高光强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共15分
16. 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的植物会形成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形成独特的固定CO2的方式。下图曲线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高温环境
B. 15℃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中几乎不产生还原型辅酶Ⅱ
C. 温度高于35℃时,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
D. 若在35℃恒温条件下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则植物甲一昼夜的有机物积累量等于植物乙
17. 自然界存在的很多常见现象都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原因。下面对自然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疆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果较甜
②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植物中午会出现光合作用减弱的现象
③夏季大多植物叶片呈绿色
④过保质期的酸奶通常会出现胀袋现象
A. ①中水果较甜主要原因是植物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较弱
B. ②光合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温度过高,植物失水过多,水的光解减弱
C. ③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对绿光吸收最多
D. ④中酸奶胀袋的原因可能是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
18. 如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图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和核糖体均含有DNA
B. 图中的结构①⑤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基质中都含有DNA、RNA
C. ③⑤⑥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还可区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D. ④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场所
19. 如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 图中①②互为姐妹染色体,各含1个DNA分子
C. 当染色体到达两极后,细胞中央内会出现细胞板
D. 该细胞分裂结束得到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20. 科研人员将A、B两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甲溶液的浓度高于实验后甲溶液的浓度
B. 甲浓度条件下,B植物没有水分进出细胞
C. 在乙浓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D. 实验前两种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⑤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有 。
选项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A 酶高效性 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H2O2的分解,待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
B 酶的专一性 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检测是否有大量还原糖生成
C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用ɑ-淀粉酶分别在100℃,60℃和0℃下催化淀粉水解,充分反应后,用碘液检测淀粉水解程度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用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用斐林试剂测
A. A B. B C. C D. D
(3)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平展放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C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时,发现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图表示构成某种生物的元素、化合物,其中a、b、d、e、f、g代表不同的小分子,A、B、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一分子a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三种小分子物质构成。
(2)图中“ ”表示___________元素,b在产生B过程中会产生d,则d为_____________。
(3)若图中e可表示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则e为__________,其还具有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血液中___________的运输。
(4)图中B和F等生物大分子的骨架是___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
(5)若F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则F是_____________。若g是植物特有的糖类,则g可以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3. 2024年10月5日,新一期《微生物生态学》报告:“南非一处约20亿年前形成的地层岩石样本中发现大量存活状态的微生物。”微生物在地下的增殖速度极其缓慢,本次钻取岩芯的地层从20亿年前到现在都很稳定,微生物很可能还维持着原始的状态。
(1)这些微生物中,可能存在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每个个体内由A、T、G、C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_______种。
(2)这些微生物中,有些有细胞结构,它们被划分为原核细胞或者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最大的特征是_______,其遗传物质位于的特定区域叫作_______。
(3)为了研究细胞核的功能,选择其中具有细胞核的某种单细胞生物作为材料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真核单细胞生物 ①(去质留核) A
②(去核留质) B
③(质、核重组) C
①预测三种情况下细胞的代谢情况,若用“能长时间生活”和“不能长时间生活”来概括,则属于“能长时间生活”的是______(填表中的字母)。
②设置实验______(填表中的序号)组进行对照,能说明细胞质对细胞核具有重要作用。
③细胞核的重要地位可概括为:细胞核是______。
24. 近年来,减肥产品种类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其中天然的白芸豆提取物是许多人所青睐的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可影响α-淀粉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糖类的吸收。为研究白芸豆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
(2)为研究白芸豆提取物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加入白芸豆提取物对α-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上图甲。
①图甲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单位时间______________(指标)来体现。
②据图甲分析,白芸豆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具有_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淀粉浓度到一定程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白芸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乙、丙所示,请回答:
①由图乙可知,白芸豆提取物对α-淀粉酶作用最佳的pH值应在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在pH不同的各组实验中,加入的白芸豆提取物的浓度和α-淀粉酶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变量。
②由图丙可知,在用温开水冲泡白芸豆提取物时,水温最好不超过______________℃。
25. “丹东九九草莓”是上世纪末由丹东市政府引进。由于丹东地理位置优越,为草莓植株提供更合适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使得“丹东九九草莓”在短短的20年间成为全国最知名的草莓品种之一。图甲是“丹东九九草莓”植株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图乙是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该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24h内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有氧呼吸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图甲中产生ATP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其在草莓细胞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
(2)图乙中A~D段,密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图乙中__________点(填字母)草莓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________点(填字母)密闭装置中物质X浓度最高。
(3)据图乙分析,图乙中FG段CO2浓度下降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将该植物放在含有H218O的密闭容器中培养,光照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在密闭容器中发现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物质中含有18O。
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
时间:75分钟满分:100考试 时间:2025.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1分,选错不得分,共15分
【16题答案】
【答案】A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B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题答案】
【答案】(1)①②③ (2)ABD
(3) ①. 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②. 液泡膜 ③. 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④. 无色 ⑤. 绿色 ⑥. 红色 ⑦. 绿色 ⑧.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含氮的碱基(碱基)
(2) ①. 氮(N)(氮和硫) ②. 水(H2O)
(3) ①. 胆固醇 ②. 脂质
(4) ①. 碳链 ②. 磷脂双分子层
(5) ①. 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②. 果糖、蔗糖、麦芽糖
【23题答案】
【答案】(1)4种或3
(2) ①.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②. 拟核
(3) ①. C ②. ①③ ③. 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 ①. 产物的生成量(或淀粉的消耗量或淀粉的剩余量) ②. 抑制 ③. 酶数量(浓度)有限
(3) ①. 4-6 ②. 无关 ③. 60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②③ ②. 线粒体 ③. ③ ④. 线粒体内膜
(2) ①. 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②. D、H ③. H
(3)中午温度较高,气孔关闭(气孔开放程度降低),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减少,使得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较慢
(4)O2、CO2、(CH2O)(糖类有机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