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渝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大浪淘沙,往事如风。
我们民族的记忆里,曾有过数不尽的“大英雄”。他们中有替父从军,最终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花木兰;有在自己的领域内锋芒毕露,最终成为妇rú皆知的“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有在大庭广众下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终被誉为“民族脊梁”的闻一多……我国文学的舞台上,也因不完美的“小人物”而五彩斑lán;如粗鄙愚昧却淳朴善良的长妈妈,最终用一本粗拙的《山海经》温暖了迅哥儿的整个童年;如愿意为实现目标沥尽心血却迷失本心的父亲,最终在修好带高台阶的新屋后感受到精神的空虚;如_____________……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都在国人记忆的星河里,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1.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的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十二转( ) ②妇rú ( )皆知 ③斑lán ( ) ④粗拙( )
2.文中画波浪线词语在语境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锋芒毕露 B.大庭广众 C.慷慨淋漓 D.沥尽心血
3.请在画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其与前后连贯,契合段落主题。(4分)
4.(3分)小文摘抄了一段关于“青春力量,热血向上”的文字,但不小心弄乱了顺序,重新排列后,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少年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登,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②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
③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④青少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尝试、勇于试错。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5.(8分)七年级(2)班正在阅读《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1)下面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骆驼祥子》讲述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语言生动亲切、质朴自然,方言词汇和儿化音的大量使用更是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B.《骆驼祥子》中,虎妞敢爱敢恨,主动追求祥子,不顾刘四爷的反对执意嫁给祥子,她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经俄国十月革命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一生中遇到过三位重要的女性:初恋情人冬妮娅,革命挚友丽达,还有他的妻子达雅。
(2)(4分)祥子和保尔虽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但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坚韧”这一共同品质。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两位主人公如何在各自的奋斗历程中展现“坚韧”的。
6.(8分)综合性学习。
为宣传“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七年级(2)班将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明“孝”义】
(1)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对“孝”的论述的一项(3分)
A.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活动二:策“孝”案】
(2)为配合这次活动,班级准备制作活动海报,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另外拟写两个。(2分)
栏目一:听成长故事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传孝行经典
【活动三:议“孝”理】
(3)班级需将本次活动的资料汇集成册,请你说说下图能否入选“孝心漫画”系列,为什么?(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词积累(10分,每空1分)
7.(10分)根据积累,按提示填空。
诗歌是有生命的。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吟出了“① ,惟解漫天作雪飞”的谐趣;王维在《竹里馆》里让明月也多情,抒写了“深林人不知,② ”的孤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赋予落花生命,生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③ ”的希冀。
诗歌是有声音的。《木兰诗》中,“④ ,木兰当户织”回响着木兰的声声叹息;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充斥着令有志之士忧心的亡国之音;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⑥ ,散入春风满洛城”萦绕着勾起诗人无尽思念的悠扬笛声。
诗歌是有哲思的。王安石《登飞来峰》中,“⑦ ,⑧ ”点明了突破认知局限需主动占据思想高位的道理;“⑨ ,⑩ ”,陆游的《游山西村》在写景中蕴含着困境中常孕育生机的哲理。
(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知①永兴军,长安地斥卤②,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知天雄军,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③,尧咨葺④完之。知郓州,请浚⑤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水。已而卒,赠太尉,谥曰康肃。
(节选自《宋史 陈尧咨传》,有删改)
【注释】①知:掌管。②斥卤:指土地含有过多盐碱成分,无法耕种。③治:治理。④茸:修缮。⑤浚:疏通。
8.下列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手不释卷
B.尔安敢轻吾射 头重脚轻
C.举进士第一 举棋不定
D.尝以钱为的 卧薪尝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内容详略得当,略写卖油翁演示沥油,详写陈尧咨家圃射箭。
B.甲文中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从“忿然”到“笑而遣之”,体现其傲慢。
C.乙文中“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是从侧面直接展现陈尧咨射术精湛。
D.乙文中介绍陈尧咨“举进士第一”,又善于射箭,证明其可谓“文武双全”。
11.有人认为陈尧咨骄矜暴躁,实在不配被称为“公”,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进行反驳。(5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井冈翠竹
袁鹰
①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②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④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⑤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⑥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看见它,就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⑦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把这一副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⑧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⑨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⑩为了叫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两千好儿女,同井冈山人民一起来开发这座万宝山。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到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可是,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不能赶快送到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怎不叫人心焦!井冈山上的毛竹据说有一千多万根,轮流砍伐,是永远也砍不完的。可是,怎样叫这一千多万根毛竹顺顺当当地下山去,是井冈山建设者们曾经绞尽脑汁的大事。
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了一百多万根毛竹。这一百多万根毛竹,流去了井冈山人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杜鹃花开遍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有删改)
12.文章题目为《井冈翠竹》,请仿照示例,替换“竹”字前的修饰语,根据文中毛竹的特点给其另起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名字:井冈坚韧竹
理由:井冈毛竹在血雨腥风里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正如井冈山人和井冈建设者在革命和建设中不畏困难,顽强奋斗,充满坚韧不拔的精神。
13.文章第③段提到“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第 段再次提到“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这两处表述的作用一样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14.文章最后一段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请说明其表达效果。(4分)
15.如果需要根据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特点在其后续写一个句子,你会如何写?请续写并说明这样写的理由。(4分)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16.比较阅读本文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6分)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战狼
郑玉超
①满天的朝霞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若尔盖大草原的天空。扎西领着我们这支年轻的探险队策马狂奔。这是个壮实的藏族汉子,酱红色的脸,古铜色的皮肤,眸子闪着光华。我们呢,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小伙,叽叽喳喳,嬉笑不停。
②奔腾的骏马在草原上扬起团团尘烟。突然,一匹有着白眼圈的灰狼从我们右前方冲来,边跑边嚎叫。第一次见到真狼,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队友们都和我一样,慌了手脚。
③这是匹成年公狼。我勒着马,一动不敢动。
④扎西大声提醒我们,别慌。他说,一匹落单的狼绝不会轻易攻击人群,何况,它还受了伤。我瞅了瞅,果然,它的身上有两处血迹。望了我们一会儿,它高高昂起头,向天嚎叫了几声,再转过头,望着来时的方向。
⑤大家纷纷猜测,灰狼饿了,渴了,或是晕了,就见它站起身,转身跑了。我们终于松了口气。谁知,那狼又掉转身,跑了回来。两只前脚不停地扒拉着地面,焦灼不安的样子,而后,又高高昂头嚎叫。我的心再次揪紧。
⑥天边的朝霞越烧越旺。草原上刮起了大风,快下雨了。
⑦有人轻声嘀咕,灰狼该不会在呼唤同伴吧?
⑧听他这样说,我的脑子里立马闪现风雨之中,群狼对人展开围追堵截的惊悚画面。
⑨扎西摆摆手,它不是呼唤同伴。
⑩话音未落,灰狼站起身,再次向来时方向奔去。跑了十余步,它停下,转头望着我们。扎西拍拍脑袋,醒悟过来:它一定遇到事了。灰狼见我们跟去,继续往前跑。跑一阵停一阵,等着我们。在草原深处的一处沼泽边,它停了下来。我们看到有匹黑狼,深陷沼泽,肚皮已沉下去一半。它的肚皮起伏着,听到马蹄声,它微微睁开了眼。
扎西跳下马,取下绳索,拿着两根长马竿,让一个队员拉着他的手,然后又让我们一个个手拉着手。他打头,很小心地向沼泽地慢慢探去。
噼里啪啦,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地砸向草原,腾起一阵雨雾。扎西语调急促,得快,不然,黑狼会被升起的泥浆呛死。他将套着绳的长竿,从狼的身下迅速穿过,再用另一根长竿上的钩子将绳头飞速拉回,打成死结。
灰狼靠近了些,望着我们,它的目光里流露出温情。它踱着步,鼻孔里哼着,像在安慰沼泽里的黑狼。扎西领着我们拉着绳边后退,边提醒别让绳圈脱落。黑狼头上的毛耸立着,轻轻叫了两声。扎西说,它求咱们不要放弃呢。
出了沼泽的黑狼趴在地上喘着粗气。这也是头年轻的公狼,遍体鳞伤,还断了尾巴。它转过头,望着身边的灰狼。
扎西指着黑狼,它的尾巴是灰狼咬断的。
怎么会?我们根本不信。扎西说得很肯定。
黑狼趔趄着,围着我们转了两圈,眼中噙泪,向天嚎叫两声。
我想,它俩接下来会在风雨中,依依不舍地离去。
很快,我的想象就被现实击得粉碎。
刚刚获救的黑狼抖着毛发,向天长啸两声,接着闪电般冲灰狼扑了过去。灰狼一点儿都不感到惊愕,倒像早就期待着,奋然迎战。它俩刚才的温情瞬间荡然无存。
我们惊得张大嘴巴。黑狼怎能恩将仇报呢?我怒不可遏。
一个队友叹了口气,没有灰狼不舍不弃,黑狼早命丧沼泽了。
扎西笑了笑,它俩之前就斗了很久。你们看沼泽边,脚印凌乱,泥渍斑斑。那不是灰狼救黑狼时留下的足迹,而是它俩搏斗时留下的。
黑狼和灰狼鏖战(鏖战:比喻激烈地战斗)一处,两头狼眼睛血红,嘴巴血红,毛发血红。它俩转着圈儿,谁也不肯罢休。突然,灰狼咬断了黑狼一条腿。黑狼一瘸一拐,战斗力分毫未减,反而愈战愈勇。我吓得闭上了眼睛。
一个队友大声尖叫起来。我睁开眼,黑狼咬住了灰狼的喉咙,甩着头,狠狠地将灰狼的脖子拧断。灰狼轰然倒地,抽搐几下,便闭上了眼睛。
真没想到灰狼救了白眼狼,却将自己置于死地。我恨恨道。
扎西一点儿都不感到奇怪,他说,它俩都是有血性的狼。在咱们当地人眼里,只有它们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草原之狼。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远远的天边出现一道彩虹。黑狼拖着灰狼的躯体,瘸着腿,向着沼泽地,一步一步,艰难走去。夕阳将它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直到消失在沼泽之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5年第7期,有删改)
17.【小说 内容】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开头描写探险队的年轻队员们“叽叽喳喳,嬉笑不停”,与后文遇到狼时的慌张形成对比。
B.“它俩转着圈儿,谁也不肯罢休”体现了两头狼的倔强和战斗到底的决心,突出了“战狼”的主题。
C.扎西在故事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和揭示真相的作用,是小说的主人公。
D.小说结尾黑狼拖着灰狼躯体走向沼泽,给人留下悲壮而又意味深长的感觉。
18.【小说 语言】赏析文章 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黑狼和灰狼瘗战一处,两头狼眼睛血红,嘴巴血红,毛发血红。
19.【小说 手法】小说中情节的突转,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的转折。请你找出这篇小说中的情节突转之处并谈谈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20.【小说 题目】小说以《战狼》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4分)
四、写作(55分)
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
(1)劳动,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正是普通的劳动,却能够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不平凡的意义。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幸福,磨炼了意志,丰富了人生……
请以“在劳动中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细微的虫鸣,还是难忘的经历,抑或父母朋友的关爱等,都是时光赠予我们的宝贵礼物。
请以“_____赠予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25年春季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①zhuǎn ②孺 ③斓 ④zhuō
2.A【A.不恰当,“锋芒毕露”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不能用来形容邓稼先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的突出表现】
3.如天真烂漫而热心诚恳的哈尼小姑娘,用无私的付出温暖无数过路人的心
4.B
5.(1)B【B.有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是生活的压迫、精神的萎靡、当动力被压力打败。】
(2)祥子:来到城市的祥子一心想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此他努力拉车,省吃俭用。在经历了第一次买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第三次为安葬虎妞又卖掉车子等一系列打击后,他依然没有完全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还试图重新振作,继续努力拉车,这种在困境中不断挣扎、努力前行的精神体现了他的坚韧。保尔:无论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还是在艰苦的建设时期,保尔都表现得极为坚韧。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多次受伤,但始终没有退缩。在修筑铁路时,面对恶劣的环境和物资的匮乏,他与同伴们一起坚持完成任务。即使后来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有被打倒,而是通过文学创作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6.(1)C【C不属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父母为子女长远打算,并非子女对父母的“孝”的论述。】
(2)栏目二:说孝心故事;
栏目三:做敬老之事
(3)不能入选。漫画中子女给母亲过母亲节,缺通知母亲准备好吃的,没有体现出对母亲真正的孝顺和关爱,不符合“孝心漫画”的主题。
7.①杨花榆荚无才思(重点字:荚)
②明月来相照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唧唧复唧唧(重点字:唧)
⑤隔江犹唱后庭花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遮)
⑧自缘身在最高层
⑨山重水复疑无路(重点字:疑)
⑩柳暗花明又一村
8.A【A.相同,放下】
9.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陈尧咨在兄弟中是最缺少文采的,然而凭借气节自负。
10.D
11.陈尧咨虽然有时表现出骄矜暴躁的一面,但他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甲文中卖油翁对他的射箭技艺表示了认可,乙文中他更是文武双全,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因此,不能仅凭他的一些缺点就否定他的整体形象和贡献,他完全配被称为“公”。
12.名字:井冈奉献竹
理由:井冈毛竹在革命时期,被用来摆竹钉阵、搭帐篷、做梭镖等,为革命做出诸多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建设者用竹滑道送毛竹下山,毛竹被送往工地、工厂矿山等,继续为建设奉献,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3.这两处表述作用不一样。第③段“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引出后文对井冈山竹子在革命时期所做贡献的叙述;第 段再次提到“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起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井冈山竹子不仅在革命时期有功勋,在现在和将来也继续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贡献,同时象征着英雄的井冈山人和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
14.文章最后一段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对井冈山翠竹的赞美之情更加直接、强烈,仿佛在与井冈山翠竹面对面交流,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井冈山翠竹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15.示例:竹根挖了,还有新生的竹笋。
理由:画波浪线句子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不断延续的特点,前文依次描述了竹叶、竹枝、竹鞭、竹根被破坏后仍有后续的延续,按照这个逻辑,竹根挖了之后,还会有新生的竹笋,体现了井冈山翠竹顽强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特点。
16.相同点: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借井冈山翠竹,赞美了英雄的井冈山人和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爱莲说》借莲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不同点:本文语言较为直白、质朴,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描述井冈山翠竹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抒发对井冈山翠竹以及井冈山人的赞美之情;《爱莲说》语言凝练,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将菊花、牡丹与莲花进行对比,突出莲花的君子品格,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17.C
18.这句话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续三次使用“血红”,极具画面冲击力。“眼睛血红”凸显狼的凶狠斗志,“嘴巴血红”暗示撕咬的惨烈,“毛发血红”则描绘出浑身浴血的激战状态。三个“血红”层层递进,既直观展现了搏斗的残酷激烈,又凸显了两头狼拼死战斗的血性与野性,强化了“战狼”的强悍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原始而震撼的生命力。
19.黑狼被救后,非但没有感恩,反而突然扑向救它的灰狼,展开生死搏斗;扎西揭示两头狼本是对手,沼泽边的痕迹是搏斗而非救援留下的;黑狼最终咬死灰狼,却拖着其躯体走向沼泽。这些突转打破了读者对“感恩”“温情”的常规期待,制造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悬念,让故事更具张力。同时,突转逐步揭示了狼的野性本质——即便经历救援,也不会放弃战斗与尊严,深化了“战狼”的精神内核,引发读者对生命、尊严与野性的思考。
20.题目直接指向小说的主角——两头狼,明确故事围绕狼的战斗展开;“战”字既指两头狼之间的激烈搏斗,也象征它们身上不屈、勇猛、坚守尊严的血性,凝练了小说对野性与生命力的赞美;“战狼”一词充满力量感,暗示了故事的紧张冲突,引发读者对狼的行为与命运的好奇;通过“战”的过程,展现狼并非简单的“善恶”所能定义,而是承载着原始、强悍的生命本质,使主题更具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