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一、科学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2025六上·怀化期末)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小明可以用( )来看清它们的结构。A.放大镜 B.肉眼 C.平面镜【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蚜虫体型极小(针眼大小),肉眼无法看清其细节结构;平面镜仅能反射光线成像,不具备放大功能,无法帮助观察微小物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通过折射作用将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显著放大蚜虫等微小生物,满足观察其结构的需求。因此,小明应使用放大镜,选A。2.(2025六上·怀化期末)以下三种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动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C.地球自转【答案】B【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昼夜交替的核心是地球表面某点能否周期性地被太阳照射。A.地球绕太阳转动时,地球自身会有昼夜半球交替面对太阳,能产生昼夜交替;B.地球不动且太阳仅自转,太阳自身转动不会改变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地球表面受光区域固定,无法产生昼夜交替;C.地球自转时,地表各点会周期性转向或背离太阳,直接形成昼夜交替;故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是B。3.(2025六上·怀化期末)关于简单机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B.用筷子夹菜时不仅方便,而且省力C.把木板中的一颗钉子拔出来,可以用起钉锤【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A.正确。不同工具(如剪刀、扳手)结构不同,适用场景和操作技术各异,符合实际。B.错误。筷子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短于阻力臂,使用时虽省距离、方便夹取,但不省力。C.正确。起钉锤是省力杠杆,能借助杠杆原理轻松拔出钉子,符合其功能。因此,描述错误的是B。4.(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做电磁铁实验时,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磁性不变B.南北极不变,磁性不变C.南北极改变,磁性增强【答案】A【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决定,而南北极由电流方向(即线圈缠绕方向)决定。实验中仅改变线圈缠绕方向,相当于改变电流方向,会导致电磁铁的南北极互换;但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未变,因此磁性强弱保持不变。正确答案为A。5.(2025六上·怀化期末)小明发现不通电的小电动机也能吸引回形针,这是因为( )。A.小电动机里有电磁铁B.电能生磁C.小电动机里有磁铁【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A.错误。电磁铁需通电才能产生磁性,不通电时无磁性,无法吸引回形针。B.错误。“电能生磁” 指电流产生磁场,但题干中电动机 “不通电”,不存在电流,此原理不适用。C.正确。电动机的核心结构包含永磁体(磁铁),磁铁本身具有磁性,无需通电即可吸引铁制品(如回形针),因此即使不通电,电动机仍能通过内置磁铁产生吸引力。故正确答案为 C。6.(2025六上·怀化期末)苍蝇,很多人都讨厌它,但科学家在它的身上受到了不少启发。( )不是人类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的物品。A.蝇眼照相机B.蝇眼雷达C.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A.正确。蝇眼照相机模仿苍蝇复眼由众多小眼组成的结构,能同时拍摄多张图像,符合复眼视觉原理。B.正确。蝇眼雷达借鉴复眼的多视角探测能力,可同时追踪多个目标,基于复眼的视觉特性研发。C.错误。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是模仿苍蝇的嗅觉器官(触角)制成,用于检测气味,与复眼的视觉原理无关。因此,不是根据苍蝇复眼视觉原理研制的物品是C。7.(2025六上·怀化期末)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节日,正午时分校园的旗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儿童节 B.中秋节 C.元旦【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正午旗杆影子长度由太阳高度角决定: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反之越短。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元旦(1月1日)接近冬至(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儿童节(6月1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约9-10月)太阳高度角介于两者之间。故影子最长的是元旦,选C。8.(2025六上·怀化期末)“天宫课堂”中,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内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通过视频我们可以获得航天员进行科学探究的信息,下列关于信息传播描述错误的是( )。A.视频传播直观生动、内容详细B.文字传播可以及时选取、标注重点C.视频传播可以完全取代文字传播【答案】C【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A.正确。视频传播结合图像、声音和动态画面,能直观呈现航天员的操作过程,信息丰富生动,符合其特点。B.正确。文字传播具有简洁、易编辑的特点,可方便地标注重点、快速检索,适合精准传递核心信息。C.错误。视频与文字传播各有优势,视频在动态呈现上更优,但文字在便携性、准确性和深度解读上不可替代,二者无法完全互相取代。因此,描述错误的是C。9.(2025六上·怀化期末)( )不需要使用放大镜。A.修理精密仪器 B.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C.观察枫叶的形状【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A.需要。修理精密仪器时,零件微小或结构精细,需放大镜放大细节以准确操作。B.需要。植物花的雄蕊、雌蕊等结构细小,放大镜可帮助清晰观察其形态和排列。C.不需要。枫叶的形状属于宏观特征,肉眼可直接分辨轮廓(如掌状分裂、边缘锯齿等),无需放大镜辅助。因此,不需要使用放大镜的是C。10.(2025六上·怀化期末)假如地球自转变慢,那么会出现( )。A.四季更替变慢B.一昼夜时间大于24小时C.一年的时间小于365天【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一昼夜时长由自转周期决定(当前约24小时)。若自转变慢,地球完成一次自转的时间延长,导致一昼夜(自转一周的时间)超过24小时,故B正确。选项A错误,四季更替由地球公转引起,与自转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一年的时间是地球公转周期(约365天),不受自转影响,不会变短。因此,正确答案为B。二、理性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1.(2025六上·怀化期末)活字印刷包括检字、刷墨、拓印三个步骤。( )【答案】错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题干错误。12.(2025六上·怀化期末)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需要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我们周围都将会被垃圾填满。( )【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回归自然环境被重新利用。若没有微生物,有机物无法被有效分解,垃圾、污水中的废弃物会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环境被垃圾填满,生态循环受阻。因此,该说法正确。13.(2025六上·怀化期末)杠杆工作时,支点都必须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答案】错误【知识点】杠杆【解析】【解答】支点可以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杠杆围绕一点进行运动,那一点就是支点。14.(2025六上·怀化期末)通电导线附近的指南针偏转,这是因为导线中的金属和指南针相互吸引。( )【答案】错误【知识点】奥斯特实验【解析】【分析】通电导线附近指南针偏转,并非金属与指南针的相互吸引,而是电流产生了磁场。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这种磁场会对指南针(磁体)产生磁力作用,导致指针偏转。导线中的金属本身(如铜)通常不具有磁性,不会直接吸引指南针。因此,题干描述的原因错误,该说法不正确。15.(2025六上·怀化期末)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不同的地球模型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场景。例如,地球仪能直观展示海陆分布、经纬度等空间信息;平面政区图适合呈现国家和地区划分;地质模型可表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的选择需依据要表达的具体知识(如表面形态、内部构造、公转轨道等),针对性制作能更精准传递信息。因此,根据所需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不同模型的说法合理,该表述正确。16.(2025六上·怀化期末)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中,做的每一件事都和能量有关。( )【答案】正确【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质上是能量的集合与转化系统。从宏观来看,地球的运转依赖太阳能,生命活动的基础是化学能的转化(如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人类的行动需要机械能,取暖依赖热能,信息传递依靠电能或电磁能。即使是思维活动,也伴随着大脑神经元之间电信号和化学能的传递。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 —— 行走、进食、使用电子设备,本质上都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或传递过程。因此,一切活动都与能量密切相关,该表述正确。17.(2025六上·怀化期末)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它们的细胞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其细胞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进而构成器官。例如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功能;而肾脏以肾单位细胞为主,负责过滤代谢废物。这些细胞虽含相同遗传物质,但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化,以适应器官的特定功能需求。因此,不同器官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是不同的。18.(2025六上·怀化期末)我们居住在北半球,夏季感觉到气温高,说明地球离太阳近;冬季感觉到气温低,说明地球离太阳远。( )【答案】错误【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北半球冬夏气温差异的主因是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而非日地距离。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辐射少、气温低。实际上,地球处于近日点时(1 月初)北半球是冬季,远日点时(7 月初)反而为夏季,这直接否定了 “气温高低由日地距离决定” 的说法。19.(2025六上·怀化期末)用电器不工作时不消耗电能,所以不用拔掉插头。( )【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用电器不工作但插头未拔时,多数仍会消耗电能,即 “待机能耗”。例如电视机、空调、路由器等设备,待机时仍需维持电路待机状态(如接收遥控信号、保存设置等),会持续消耗少量电能。长期待机不仅浪费能源,还可能因线路老化增加安全隐患。因此,不使用时应拔掉插头,该说法错误。20.(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轮轴的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可以省力。( )【答案】错误【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轮轴的省力原理取决于用力位置:当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时,由于轮的半径大于轴,动力臂更长,能达到省力效果(如门把手、方向盘)。但题目中是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此时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动力臂(轴半径)小于阻力臂(轮半径),反而会费力,相当于费力杠杆。因此该说法错误。三、科学分析(每空2分,共8分)21.(2025六上·怀化期末)对地球运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通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逐渐认识了地球运动的规律。请将合适选项填入下图的方框中。A.地球自转,并绕太阳旋转 B.地球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C.托勒密 D.哥白尼【答案】【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从 “地心说” 到 “日心说” 的演变。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提出 “地心说”,认为地球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这一观点曾长期被认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主张地球自转,并绕太阳旋转,推翻了地心说,推动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迈向科学。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观点,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渐进性。早期许多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即地心说),这一观点对应B。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正确认识了地球及其他行星绕太阳旋转,对应D。四、实验探究(22题8分,23题8分,共16分)(2025六上·怀化期末)草履虫的观察研究。22.用干草培养草履虫,倒入杯中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23.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草履虫时,控制微生物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A.吸掉一些水 B.滴上一些水 C.用夹子夹住24.( )特征能说明草履虫是生物。A.草履虫会繁殖 B.草履虫会进食 C.A和B都是25.观察时,同学说:“我看到草履虫啦!”小明赶紧把显微镜移到自己面前观察,却怎么也看不到草履虫。下面猜测不合理的是( )。A.草履虫会移动B.显微镜移动后,没有重新对光C.显微镜移动后,没有重新调焦【答案】22.A23.A24.C25.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草履虫是一类体型微小、呈圆筒状的原生动物,通常栖息在淡水环境中,像池沼、小河等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这类生物的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体表覆盖着一层薄膜,膜上布满了大量纤毛,它们正是依靠这些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活动。22.培养草履虫需提供适宜其生存的环境。鱼缸里的水含有浮游藻类、细菌等草履虫的天然食物,且水质稳定,微生物群落适合草履虫生长繁殖。自来水含有氯气等消毒剂,会杀死草履虫,不适宜直接使用。凉开水经过煮沸,微生物被灭活,缺乏草履虫所需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选用鱼缸里的水作为培养液最合适。23.观察草履虫时,其运动过快会影响观察。吸掉一些水可减少培养液体积,限制草履虫的活动空间,使其运动速度减慢,便于观察细节。滴上一些水会增加培养液量,扩大活动范围,导致草履虫运动更剧烈,不利于观察。用夹子夹住会直接损伤草履虫,破坏生物样本,不符合观察要求。因此,吸掉部分水是控制微生物运动的正确做法。24.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能繁殖、需要营养(进食)、能运动等。草履虫会繁殖,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体现了生物繁衍后代的特征。草履虫会进食,通过口沟摄取细菌、藻类等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求,属于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两者均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关键特征,因此A和B共同说明草履虫是生物,答案选C。25.显微镜移动时,载物台位置相对固定,玻片标本未移动,焦距基本保持稳定,短距离移动显微镜通常无需重新调焦,因此这一猜测不合理。草履虫会移动,可能在小明移动显微镜的短时间内游出视野,是合理原因。移动显微镜后,光源角度改变,若未重新对光,视野会变暗或无光亮,导致无法看到草履虫,属于合理猜测。综上,答案选C。(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课堂上,小明要做取核桃仁的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26.尝试不用工具(比如用手压、用牙咬)取核桃仁,你的感受是( )。①费力 ②困难 ③省力 ④轻松 ⑤安全 ⑥不安全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⑥27.用羊角锤、石块、擀面杖等工具取核桃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用牙咬轻松一些 B.核桃仁容易碎 C.比不用工具更费力28.下列工具中,最不适合用于取核桃仁的是( )。A.羊角锤 B.美工刀 C.核桃夹29.关于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核桃夹工具就行,不需要什么技术B.用了核桃夹就一定能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C.用核桃夹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需要技巧,也需要技术支撑【答案】26.C27.C28.B29.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是人类能力的延伸,能助力我们完成许多仅凭自身难以达成的任务 —— 它们拓宽了我们的观察范围,延展了肢体的触及边界,也强化了我们所能施加的力量。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往往离不开各类工具的辅助,而每种工具都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使用起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6.不用工具取核桃仁时,核桃外壳坚硬,仅用手压难以压碎,用牙咬也需花费较大力气,因此会感到费力;由于外壳的保护作用,直接徒手或用牙取仁不易成功,过程较困难;用牙咬可能损伤牙齿,用手硬压可能硌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即不安全。③省力、④轻松与实际感受不符,⑤安全也不成立,故合理选项为①②⑥,答案选C。27.使用羊角锤、石块、擀面杖等工具取核桃仁时,工具能通过杠杆原理或增大压力等方式省力。相比用牙咬或徒手,工具能更高效地突破核桃外壳,因此会更轻松。工具施力集中,可能导致核桃仁被挤压碎裂。选项C符合题意。28.取核桃仁的关键是安全高效地打开坚硬外壳。羊角锤可利用杠杆原理敲击或撬动核桃壳,适合取仁;核桃夹是专为取核桃仁设计的工具,通过夹力轻松裂开外壳,安全便捷;美工刀刀刃锋利,主要用于切割纸张、塑料等较软材料。用其取核桃仁时,需用力切割坚硬外壳,易打滑导致手部受伤,且难以精准裂开外壳,还可能切碎核桃仁,因此最不适合。综上,答案选B。29.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并非仅依赖工具。核桃夹虽能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如弧形夹口、防滑纹路)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均匀施力,但操作时需掌握技巧:如对准核桃薄弱处(缝合线)、控制夹力大小,避免用力过猛压碎果仁。A错误,因为即使有工具,缺乏放置角度、施力力度等技巧,仍易导致核桃仁碎裂;B错误,“一定能取出” 过于绝对,操作不当仍可能失败。因此,成功取出完整核桃仁既需工具的技术支撑,也需操作技巧,答案选C。五、自主学习(24题10分,25题8分,共18分)30.(2025六上·怀化期末)小明向爸爸请教小区门禁电锁开关的工作原理。门禁锁里有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其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当电流通过线圈和铁芯时,电磁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从而紧紧地吸住铁片以达到锁门的效果。当控制系统识别到门锁的正确信息时,会立即断电,电磁锁失去磁力即可开门。(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叫作 ,这个装置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能将电能转换成 能。(2)最近小区的门禁锁失灵了,物业修理后发现磁性依旧微弱,为了增强磁性可以( )。A.换新电池B.减少线圈缠绕的圈数C.将电池的正负极交换连接(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性的强弱B.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C.电磁铁可以完全取代普通磁铁【答案】(1)电磁铁;电生磁;磁(2)A(3)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根据题干中 “门禁锁里有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 可知,该装置是电磁铁。题干明确提到其 “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即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形成电磁铁,因此工作原理是电生磁。电磁铁工作时,电能转化为磁场相关的能量,即磁能。(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有无相关。A.换新电池可提供更稳定的电流(旧电池可能电量不足导致电流减小),电流增大能增强磁性,符合要求。B.减少线圈匝数会减弱磁性,与需求相反,错误。C.交换电池正负极仅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不影响磁性强弱,无法增强磁性,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永磁体)相比,具有显著优点:A正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调节;B正确,其磁极方向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控制。但C错误,因为电磁铁需要持续供电才能保持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而普通磁铁(永磁体)无需供电即可长期保持磁性,在无需频繁改变磁性的场景(如冰箱贴、磁悬浮列车的永磁体部分)中更适用。因此,电磁铁无法完全取代普通磁铁,答案选C。(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的,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2)如果门禁锁失灵且磁性微弱,增强磁性的方法之一是换新电池,因为电池电量不足会导致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选A。(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调整电流控制强弱,也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控制磁极的方向,但电磁铁不能完全取代普通磁铁,因为普通磁铁不需要电源维持磁性,在某些场合仍然需要。故选C。(2025六上·怀化期末)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方式:绕地轴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天 特点:地轴是倾斜的 方式:绕太阳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轨道:椭圆形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昼伏夜出、夜伏昼出等 换毛、冬眠等31.“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湿度32.下列三种动物中,生活习性与其他二种不同的是( )。A.猫头鹰B.老鼠C.狗33.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的毛发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炎热的夏天通常会换上薄而稀的皮毛B.寒冷的冬天通常会换上厚而密的皮毛C.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夏季和冬季都会换毛,且换的毛颜色相同34.以下现象中,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答案】31.B32.C33.C34.B【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的运动形式丰富多样,而自转与公转是其中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两种。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的转动,这一运动的周期为一天,时长约 24 小时;地球公转则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开展的运转,其周期为一年,大约包含 365 天。31.题干中 “白天蝴蝶活动、夜晚蛾子活动” 是生物对昼夜交替的典型适应,体现了白昼与黑夜对生物的影响。选项A(温度)和C(湿度)在昼夜中会有变化,但并非昼夜交替中最具标志性的差异。选项B(光照)是昼夜最显著的区别:白天有阳光,蝴蝶依赖光照活动、觅食;夜晚光照消失,蛾子等夜行性生物活跃。这种生物活动的昼夜差异,核心驱动因素是光照的有无和强度变化。因此,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答案选B。32.从昼夜活动习性来看,三种动物存在明显差异。选项A(猫头鹰)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具有适应黑夜的特殊生理结构(如夜视能力、敏锐听觉),白天休息,夜晚活动捕食。选项B(老鼠)也以夜间活动为主,昼伏夜出是其显著特征,避开白天的天敌和干扰。选项C(狗)则是昼行性动物,适应白天活动,其视觉、活动规律更契合白昼环境,与猫头鹰、老鼠的夜行或夜间活跃习性截然不同。因此,生活习性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狗,答案选C。33.动物换毛是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核心是调节体温和伪装环境。A.正确。夏季炎热,动物换薄而稀的皮毛可减少热量留存,利于散热。B.正确。冬季寒冷,厚而密的皮毛能形成隔热层,减少热量流失,抵御严寒。C.错误。北极狐夏季换为灰褐色短毛,与苔原环境融合;冬季换为纯白色长毛,适应雪地环境。其换毛不仅改变厚度,颜色也随季节变化以伪装,故 “颜色相同” 的说法错误。因此,错误选项为C。34.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生物对温度、光照等季节性变化的适应。①鸟类冬季换厚羽毛:抵御冬季严寒,是对季节变冷的适应。②杨树秋天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适应秋冬干燥寒冷环境。③鱼类洄游产卵:多数与水温、食物的季节性变化相关,属于四季影响。④松鼠秋季储粮:为冬季食物短缺做准备,是对季节更替的应对。⑤昙花夜晚开放:是对昼夜光照变化的适应,属于昼夜节律,与四季无关。因此,①②③④均属于四季变化的影响,答案选B。六、综合应用(每空2分,共10分)35.(2025六上·怀化期末)能量小明家油车置换了电车后,发现12月份电费突然变多了,从原来的200元增加到了600元,他怀疑是换了电车的原因,于是进行调查。(1)关于油车和电车描述正确的是( )。A.纯电车没有尾气排放B.油车更加环保C.油车的燃料是可再生能源(2)调查发现电车家用充电桩功率是7000W,电车充电一小时,耗电量是( )。提示: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电。A.0.7度 B.7度 C.70度(3)小明发现,电车一个月费用约100元,不是电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他继续对家中电器进行调查,如下表。序号 用电器 功率/W 数量 11月用时/h 12月用时/h1 灯 30 8 150 1702 浴霸 3000 1 0 303 电视机 150 1 60 554 冰箱 100 1 720 7205 热水器 2000 1 30 456 空调 2000 2 0 180小明家12月电费突然变多的原因还可能是: 。(至少2点)(4)关于节能的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冬季将空调温度调到30℃使用B.使用节能灯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5)国家电网提倡错峰用电,这样的好处是( )。A.提高用电成本B.不会对用户用电产生任何影响C.减轻电网负荷【答案】(1)A(2)B(3)①空调使用时间增加;②浴霸使用时间增加(4)A(5)C【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A.正确。纯电车依靠电池供电,通过电机驱动,运行过程中不燃烧燃料,因此没有尾气排放。B.错误。油车燃烧汽油或柴油,会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更大,而电车(尤其是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时)更环保。C.错误。油车的燃料是汽油、柴油等,来源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短期内无法再生。综上,正确描述为A。(2)耗电量的计算与功率和时间直接相关,根据提示,1000瓦(即1千瓦)的电器工作1小时,耗电量为1度。题目中电车家用充电桩功率是7000瓦,换算为千瓦是7千瓦,充电1小时的耗电量为7 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3)对比11月和12月的用电数据,可明确电费增加的关键原因:①空调:11 月用时为0,12月两台空调共使用180小时,单台功率2000W(2千瓦),总耗电量达2×2千瓦×180小时 =720度,是用电增量最大的电器。②浴霸:11月未使用,12月用时30小时,功率3000W(3千瓦),耗电量3千瓦×30小时=90度,属于新增的大额用电项。(4)A.错误。冬季空调温度调至 30℃会导致能耗大幅增加。人体舒适温度通常在 18-22℃,过高的设定不仅浪费电能,还可能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不适,不符合节能原则。B.正确。节能灯相比传统白炽灯,发光效率更高,相同亮度下耗电量更少,能有效节约用电。C.正确。离开房间随手关灯可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是简单有效的节能习惯。综上,错误的节能措施为A。(5)A.错误。错峰用电的目的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通常不会提高用电成本,部分时段甚至会有电价优惠鼓励用户错峰,因此该选项不符合实际。B.错误。错峰用电可能会对用户的用电时间安排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引导用户在非高峰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并非 “不会产生任何影响”。C.正确。错峰用电通过引导用户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如白天企业集中用电、晚间居民集中用电时段),分散用电需求,从而避免电网在高峰时负荷过大,减少跳闸、断电等风险,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综上,错峰用电的主要好处是减轻电网负荷,答案为C。(1)电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而油车使用燃油作为动力源,燃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电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环保,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更少。故选A;(2)根据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千瓦时/度)=功率(瓦特)×时间(小时)÷1000,代入可得,电车充电一小时,耗电量是:7000W×1h÷1000=7度。故选B。(3)通过观察表中数据,对比11月和12月所用家中电器可以发现,12月份由于天气变冷,浴霸和空调的使用明显变多,热水器的用时也比11月份增加;(4)冬季室内空调温度最好调到16℃与26℃之间,最佳温度是20℃。室内温度不要过热,尽量使室内外温差小于6℃,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避免空调超负荷工作,冬季将空调温度调到30℃使用不利于节能。使用节能灯和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都是节能的措施。故选A;(5)错峰用电对于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节省开支,还能够减轻电网负荷,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故选C。七、解决问题(每个问题2分,共4分)36.(2025六上·怀化期末)同学们,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往往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小明和他的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做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实验时,同学不小心把水给打翻了,瞬间水洒满了实验桌。小组成员A:(幸灾乐祸)还好我的书没有被打湿!哈哈!小组成员B:(大声吼叫)你在干嘛啊!打翻水的同学:(委屈争辩)是他撞到我的手……小组成员C:我才没有呢!是你自己弄的!小组内争吵起来,乱成了一锅粥,到实验时间结束全组有一半的人都没有观察到水中的微小生物。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组员们的做法怎么样?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我认为: 。 更好的处理方式: 。【答案】组员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方式不好;小组合作团结,在做实验时应该目的明确:去观察实验现象。当然在操作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意外,小组需要具有面对意外情况马上处理的能力。水撒了,马上用抹布擦干净,不要一直去指责同学,这样只会让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不利于团结合作【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回答合理即可)如:我认为:组员们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方式不好。面对意外时,大家没有冷静解决问题,反而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导致争吵耽误了实验,违背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初衷。更好的处理方式:小组合作应注重团结协作,实验的核心是观察微小生物。遇到水打翻的意外,首先应聚焦问题解决:立即用抹布擦干桌面,避免影响仪器和实验材料;同时安抚情绪,不指责打翻水的同学。待整理完毕后,重新准备实验样本,分工配合尽快完成观察。这样既高效处理了意外,又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体现团队的协作能力。八、科技创新(4分)37.(2025六上·怀化期末)晓华,一位在怀化小有名气的理发师,她的理发店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与人间烟火气。多年来,她用手中的剪刀为无数市民剪出满意的发型,更以一颗热忱的心服务大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懂你的理发师”,也为福地怀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同学们,如果你有一把剪刀,你会赋予它怎样的新功能?请你脑洞大开,设计一把多功能剪刀并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写出1~3种新功能的简单介绍。【答案】这是一把可以用来剪电线,可以打开啤酒瓶盖,还可以用来拧螺母的多功能剪刀。这把多功能剪刀,剪刀的刀刃部位、去皮器部位应用了斜面结构,主要作用是省力;尾部拧螺丝的部位应用了轮轴结构,主要作用是省力;开瓶器部分应用了杠杆原理,主要作用是省力,方便。【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这把多功能剪刀,在保留基础剪切功能的同时,新增了三种实用功能,且均巧妙运用物理原理实现省力效果。第一种功能是剥线剪切。刀刃一侧设计成弧形缺口,边缘打磨出细密锯齿,既可以像普通剪刀一样剪断电线,又能利用斜面结构(锯齿形成的微小斜面)轻松剥开不同粗细的电线绝缘层,无需额外工具,剥线时省力且不易损伤线芯。第二种功能是开瓶器。剪刀手柄连接处延伸出一个弯钩状金属片,形成开瓶器结构。使用时,弯钩扣住啤酒瓶盖边缘,手柄作为杠杆的用力点,瓶盖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远大于阻力点,利用杠杆原理能轻松撬开瓶盖,比徒手开瓶更省力。第三种功能是拧螺母辅助。手柄末端内侧刻有不同规格的内六角凹槽,适配常见的螺母尺寸。此处应用轮轴结构,手柄长度相当于轮的半径,凹槽接触螺母的部分为轴,转动手柄时,通过轮轴省力特性,能轻松拧紧或松开手部难以转动的螺母。这把剪刀集剪切、剥线、开瓶、拧螺母于一体,通过斜面、杠杆、轮轴等结构设计,让日常操作更便捷省力。1 / 1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一、科学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1.(2025六上·怀化期末)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小明可以用( )来看清它们的结构。A.放大镜 B.肉眼 C.平面镜2.(2025六上·怀化期末)以下三种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动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C.地球自转3.(2025六上·怀化期末)关于简单机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B.用筷子夹菜时不仅方便,而且省力C.把木板中的一颗钉子拔出来,可以用起钉锤4.(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做电磁铁实验时,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磁性不变B.南北极不变,磁性不变C.南北极改变,磁性增强5.(2025六上·怀化期末)小明发现不通电的小电动机也能吸引回形针,这是因为( )。A.小电动机里有电磁铁B.电能生磁C.小电动机里有磁铁6.(2025六上·怀化期末)苍蝇,很多人都讨厌它,但科学家在它的身上受到了不少启发。( )不是人类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的物品。A.蝇眼照相机B.蝇眼雷达C.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7.(2025六上·怀化期末)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节日,正午时分校园的旗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儿童节 B.中秋节 C.元旦8.(2025六上·怀化期末)“天宫课堂”中,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内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通过视频我们可以获得航天员进行科学探究的信息,下列关于信息传播描述错误的是( )。A.视频传播直观生动、内容详细B.文字传播可以及时选取、标注重点C.视频传播可以完全取代文字传播9.(2025六上·怀化期末)( )不需要使用放大镜。A.修理精密仪器 B.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C.观察枫叶的形状10.(2025六上·怀化期末)假如地球自转变慢,那么会出现( )。A.四季更替变慢B.一昼夜时间大于24小时C.一年的时间小于365天二、理性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1.(2025六上·怀化期末)活字印刷包括检字、刷墨、拓印三个步骤。( )12.(2025六上·怀化期末)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需要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我们周围都将会被垃圾填满。( )13.(2025六上·怀化期末)杠杆工作时,支点都必须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14.(2025六上·怀化期末)通电导线附近的指南针偏转,这是因为导线中的金属和指南针相互吸引。( )15.(2025六上·怀化期末)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16.(2025六上·怀化期末)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中,做的每一件事都和能量有关。( )17.(2025六上·怀化期末)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它们的细胞是相同的。( )18.(2025六上·怀化期末)我们居住在北半球,夏季感觉到气温高,说明地球离太阳近;冬季感觉到气温低,说明地球离太阳远。( )19.(2025六上·怀化期末)用电器不工作时不消耗电能,所以不用拔掉插头。( )20.(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轮轴的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可以省力。( )三、科学分析(每空2分,共8分)21.(2025六上·怀化期末)对地球运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通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逐渐认识了地球运动的规律。请将合适选项填入下图的方框中。A.地球自转,并绕太阳旋转 B.地球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C.托勒密 D.哥白尼四、实验探究(22题8分,23题8分,共16分)(2025六上·怀化期末)草履虫的观察研究。22.用干草培养草履虫,倒入杯中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23.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草履虫时,控制微生物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A.吸掉一些水 B.滴上一些水 C.用夹子夹住24.( )特征能说明草履虫是生物。A.草履虫会繁殖 B.草履虫会进食 C.A和B都是25.观察时,同学说:“我看到草履虫啦!”小明赶紧把显微镜移到自己面前观察,却怎么也看不到草履虫。下面猜测不合理的是( )。A.草履虫会移动B.显微镜移动后,没有重新对光C.显微镜移动后,没有重新调焦(2025六上·怀化期末)在课堂上,小明要做取核桃仁的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26.尝试不用工具(比如用手压、用牙咬)取核桃仁,你的感受是( )。①费力 ②困难 ③省力 ④轻松 ⑤安全 ⑥不安全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⑥27.用羊角锤、石块、擀面杖等工具取核桃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用牙咬轻松一些 B.核桃仁容易碎 C.比不用工具更费力28.下列工具中,最不适合用于取核桃仁的是( )。A.羊角锤 B.美工刀 C.核桃夹29.关于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核桃夹工具就行,不需要什么技术B.用了核桃夹就一定能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C.用核桃夹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需要技巧,也需要技术支撑五、自主学习(24题10分,25题8分,共18分)30.(2025六上·怀化期末)小明向爸爸请教小区门禁电锁开关的工作原理。门禁锁里有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其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当电流通过线圈和铁芯时,电磁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从而紧紧地吸住铁片以达到锁门的效果。当控制系统识别到门锁的正确信息时,会立即断电,电磁锁失去磁力即可开门。(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叫作 ,这个装置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能将电能转换成 能。(2)最近小区的门禁锁失灵了,物业修理后发现磁性依旧微弱,为了增强磁性可以( )。A.换新电池B.减少线圈缠绕的圈数C.将电池的正负极交换连接(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性的强弱B.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C.电磁铁可以完全取代普通磁铁(2025六上·怀化期末)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自转 公转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方式:绕地轴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天 特点:地轴是倾斜的 方式:绕太阳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轨道:椭圆形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昼伏夜出、夜伏昼出等 换毛、冬眠等31.“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湿度32.下列三种动物中,生活习性与其他二种不同的是( )。A.猫头鹰B.老鼠C.狗33.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的毛发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炎热的夏天通常会换上薄而稀的皮毛B.寒冷的冬天通常会换上厚而密的皮毛C.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夏季和冬季都会换毛,且换的毛颜色相同34.以下现象中,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六、综合应用(每空2分,共10分)35.(2025六上·怀化期末)能量小明家油车置换了电车后,发现12月份电费突然变多了,从原来的200元增加到了600元,他怀疑是换了电车的原因,于是进行调查。(1)关于油车和电车描述正确的是( )。A.纯电车没有尾气排放B.油车更加环保C.油车的燃料是可再生能源(2)调查发现电车家用充电桩功率是7000W,电车充电一小时,耗电量是( )。提示: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电。A.0.7度 B.7度 C.70度(3)小明发现,电车一个月费用约100元,不是电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他继续对家中电器进行调查,如下表。序号 用电器 功率/W 数量 11月用时/h 12月用时/h1 灯 30 8 150 1702 浴霸 3000 1 0 303 电视机 150 1 60 554 冰箱 100 1 720 7205 热水器 2000 1 30 456 空调 2000 2 0 180小明家12月电费突然变多的原因还可能是: 。(至少2点)(4)关于节能的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冬季将空调温度调到30℃使用B.使用节能灯C.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5)国家电网提倡错峰用电,这样的好处是( )。A.提高用电成本B.不会对用户用电产生任何影响C.减轻电网负荷七、解决问题(每个问题2分,共4分)36.(2025六上·怀化期末)同学们,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往往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小明和他的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做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实验时,同学不小心把水给打翻了,瞬间水洒满了实验桌。小组成员A:(幸灾乐祸)还好我的书没有被打湿!哈哈!小组成员B:(大声吼叫)你在干嘛啊!打翻水的同学:(委屈争辩)是他撞到我的手……小组成员C:我才没有呢!是你自己弄的!小组内争吵起来,乱成了一锅粥,到实验时间结束全组有一半的人都没有观察到水中的微小生物。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组员们的做法怎么样?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我认为: 。 更好的处理方式: 。八、科技创新(4分)37.(2025六上·怀化期末)晓华,一位在怀化小有名气的理发师,她的理发店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与人间烟火气。多年来,她用手中的剪刀为无数市民剪出满意的发型,更以一颗热忱的心服务大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懂你的理发师”,也为福地怀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同学们,如果你有一把剪刀,你会赋予它怎样的新功能?请你脑洞大开,设计一把多功能剪刀并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写出1~3种新功能的简单介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蚜虫体型极小(针眼大小),肉眼无法看清其细节结构;平面镜仅能反射光线成像,不具备放大功能,无法帮助观察微小物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通过折射作用将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显著放大蚜虫等微小生物,满足观察其结构的需求。因此,小明应使用放大镜,选A。2.【答案】B【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昼夜交替的核心是地球表面某点能否周期性地被太阳照射。A.地球绕太阳转动时,地球自身会有昼夜半球交替面对太阳,能产生昼夜交替;B.地球不动且太阳仅自转,太阳自身转动不会改变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地球表面受光区域固定,无法产生昼夜交替;C.地球自转时,地表各点会周期性转向或背离太阳,直接形成昼夜交替;故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是B。3.【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A.正确。不同工具(如剪刀、扳手)结构不同,适用场景和操作技术各异,符合实际。B.错误。筷子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短于阻力臂,使用时虽省距离、方便夹取,但不省力。C.正确。起钉锤是省力杠杆,能借助杠杆原理轻松拔出钉子,符合其功能。因此,描述错误的是B。4.【答案】A【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决定,而南北极由电流方向(即线圈缠绕方向)决定。实验中仅改变线圈缠绕方向,相当于改变电流方向,会导致电磁铁的南北极互换;但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未变,因此磁性强弱保持不变。正确答案为A。5.【答案】C【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A.错误。电磁铁需通电才能产生磁性,不通电时无磁性,无法吸引回形针。B.错误。“电能生磁” 指电流产生磁场,但题干中电动机 “不通电”,不存在电流,此原理不适用。C.正确。电动机的核心结构包含永磁体(磁铁),磁铁本身具有磁性,无需通电即可吸引铁制品(如回形针),因此即使不通电,电动机仍能通过内置磁铁产生吸引力。故正确答案为 C。6.【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A.正确。蝇眼照相机模仿苍蝇复眼由众多小眼组成的结构,能同时拍摄多张图像,符合复眼视觉原理。B.正确。蝇眼雷达借鉴复眼的多视角探测能力,可同时追踪多个目标,基于复眼的视觉特性研发。C.错误。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是模仿苍蝇的嗅觉器官(触角)制成,用于检测气味,与复眼的视觉原理无关。因此,不是根据苍蝇复眼视觉原理研制的物品是C。7.【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正午旗杆影子长度由太阳高度角决定: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反之越短。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元旦(1月1日)接近冬至(12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儿童节(6月1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约9-10月)太阳高度角介于两者之间。故影子最长的是元旦,选C。8.【答案】C【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解析】【分析】A.正确。视频传播结合图像、声音和动态画面,能直观呈现航天员的操作过程,信息丰富生动,符合其特点。B.正确。文字传播具有简洁、易编辑的特点,可方便地标注重点、快速检索,适合精准传递核心信息。C.错误。视频与文字传播各有优势,视频在动态呈现上更优,但文字在便携性、准确性和深度解读上不可替代,二者无法完全互相取代。因此,描述错误的是C。9.【答案】C【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A.需要。修理精密仪器时,零件微小或结构精细,需放大镜放大细节以准确操作。B.需要。植物花的雄蕊、雌蕊等结构细小,放大镜可帮助清晰观察其形态和排列。C.不需要。枫叶的形状属于宏观特征,肉眼可直接分辨轮廓(如掌状分裂、边缘锯齿等),无需放大镜辅助。因此,不需要使用放大镜的是C。10.【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一昼夜时长由自转周期决定(当前约24小时)。若自转变慢,地球完成一次自转的时间延长,导致一昼夜(自转一周的时间)超过24小时,故B正确。选项A错误,四季更替由地球公转引起,与自转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一年的时间是地球公转周期(约365天),不受自转影响,不会变短。因此,正确答案为B。11.【答案】错误【知识点】印刷术【解析】【分析】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题干错误。12.【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回归自然环境被重新利用。若没有微生物,有机物无法被有效分解,垃圾、污水中的废弃物会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环境被垃圾填满,生态循环受阻。因此,该说法正确。13.【答案】错误【知识点】杠杆【解析】【解答】支点可以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杠杆围绕一点进行运动,那一点就是支点。14.【答案】错误【知识点】奥斯特实验【解析】【分析】通电导线附近指南针偏转,并非金属与指南针的相互吸引,而是电流产生了磁场。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这种磁场会对指南针(磁体)产生磁力作用,导致指针偏转。导线中的金属本身(如铜)通常不具有磁性,不会直接吸引指南针。因此,题干描述的原因错误,该说法不正确。15.【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解析】【分析】不同的地球模型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场景。例如,地球仪能直观展示海陆分布、经纬度等空间信息;平面政区图适合呈现国家和地区划分;地质模型可表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的选择需依据要表达的具体知识(如表面形态、内部构造、公转轨道等),针对性制作能更精准传递信息。因此,根据所需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不同模型的说法合理,该表述正确。16.【答案】正确【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质上是能量的集合与转化系统。从宏观来看,地球的运转依赖太阳能,生命活动的基础是化学能的转化(如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人类的行动需要机械能,取暖依赖热能,信息传递依靠电能或电磁能。即使是思维活动,也伴随着大脑神经元之间电信号和化学能的传递。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 —— 行走、进食、使用电子设备,本质上都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或传递过程。因此,一切活动都与能量密切相关,该表述正确。17.【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其细胞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进而构成器官。例如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功能;而肾脏以肾单位细胞为主,负责过滤代谢废物。这些细胞虽含相同遗传物质,但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化,以适应器官的特定功能需求。因此,不同器官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是不同的。18.【答案】错误【知识点】四季成因【解析】【分析】北半球冬夏气温差异的主因是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而非日地距离。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辐射少、气温低。实际上,地球处于近日点时(1 月初)北半球是冬季,远日点时(7 月初)反而为夏季,这直接否定了 “气温高低由日地距离决定” 的说法。19.【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用电器不工作但插头未拔时,多数仍会消耗电能,即 “待机能耗”。例如电视机、空调、路由器等设备,待机时仍需维持电路待机状态(如接收遥控信号、保存设置等),会持续消耗少量电能。长期待机不仅浪费能源,还可能因线路老化增加安全隐患。因此,不使用时应拔掉插头,该说法错误。20.【答案】错误【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轮轴的省力原理取决于用力位置:当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转动时,由于轮的半径大于轴,动力臂更长,能达到省力效果(如门把手、方向盘)。但题目中是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此时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动力臂(轴半径)小于阻力臂(轮半径),反而会费力,相当于费力杠杆。因此该说法错误。21.【答案】【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从 “地心说” 到 “日心说” 的演变。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提出 “地心说”,认为地球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这一观点曾长期被认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主张地球自转,并绕太阳旋转,推翻了地心说,推动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迈向科学。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观点,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渐进性。早期许多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绕地球旋转(即地心说),这一观点对应B。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正确认识了地球及其他行星绕太阳旋转,对应D。【答案】22.A23.A24.C25.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草履虫是一类体型微小、呈圆筒状的原生动物,通常栖息在淡水环境中,像池沼、小河等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这类生物的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体表覆盖着一层薄膜,膜上布满了大量纤毛,它们正是依靠这些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活动。22.培养草履虫需提供适宜其生存的环境。鱼缸里的水含有浮游藻类、细菌等草履虫的天然食物,且水质稳定,微生物群落适合草履虫生长繁殖。自来水含有氯气等消毒剂,会杀死草履虫,不适宜直接使用。凉开水经过煮沸,微生物被灭活,缺乏草履虫所需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因此,选用鱼缸里的水作为培养液最合适。23.观察草履虫时,其运动过快会影响观察。吸掉一些水可减少培养液体积,限制草履虫的活动空间,使其运动速度减慢,便于观察细节。滴上一些水会增加培养液量,扩大活动范围,导致草履虫运动更剧烈,不利于观察。用夹子夹住会直接损伤草履虫,破坏生物样本,不符合观察要求。因此,吸掉部分水是控制微生物运动的正确做法。24.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能繁殖、需要营养(进食)、能运动等。草履虫会繁殖,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体现了生物繁衍后代的特征。草履虫会进食,通过口沟摄取细菌、藻类等营养物质,满足生命活动需求,属于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两者均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关键特征,因此A和B共同说明草履虫是生物,答案选C。25.显微镜移动时,载物台位置相对固定,玻片标本未移动,焦距基本保持稳定,短距离移动显微镜通常无需重新调焦,因此这一猜测不合理。草履虫会移动,可能在小明移动显微镜的短时间内游出视野,是合理原因。移动显微镜后,光源角度改变,若未重新对光,视野会变暗或无光亮,导致无法看到草履虫,属于合理猜测。综上,答案选C。【答案】26.C27.C28.B29.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是人类能力的延伸,能助力我们完成许多仅凭自身难以达成的任务 —— 它们拓宽了我们的观察范围,延展了肢体的触及边界,也强化了我们所能施加的力量。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往往离不开各类工具的辅助,而每种工具都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使用起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6.不用工具取核桃仁时,核桃外壳坚硬,仅用手压难以压碎,用牙咬也需花费较大力气,因此会感到费力;由于外壳的保护作用,直接徒手或用牙取仁不易成功,过程较困难;用牙咬可能损伤牙齿,用手硬压可能硌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即不安全。③省力、④轻松与实际感受不符,⑤安全也不成立,故合理选项为①②⑥,答案选C。27.使用羊角锤、石块、擀面杖等工具取核桃仁时,工具能通过杠杆原理或增大压力等方式省力。相比用牙咬或徒手,工具能更高效地突破核桃外壳,因此会更轻松。工具施力集中,可能导致核桃仁被挤压碎裂。选项C符合题意。28.取核桃仁的关键是安全高效地打开坚硬外壳。羊角锤可利用杠杆原理敲击或撬动核桃壳,适合取仁;核桃夹是专为取核桃仁设计的工具,通过夹力轻松裂开外壳,安全便捷;美工刀刀刃锋利,主要用于切割纸张、塑料等较软材料。用其取核桃仁时,需用力切割坚硬外壳,易打滑导致手部受伤,且难以精准裂开外壳,还可能切碎核桃仁,因此最不适合。综上,答案选B。29.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并非仅依赖工具。核桃夹虽能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如弧形夹口、防滑纹路)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均匀施力,但操作时需掌握技巧:如对准核桃薄弱处(缝合线)、控制夹力大小,避免用力过猛压碎果仁。A错误,因为即使有工具,缺乏放置角度、施力力度等技巧,仍易导致核桃仁碎裂;B错误,“一定能取出” 过于绝对,操作不当仍可能失败。因此,成功取出完整核桃仁既需工具的技术支撑,也需操作技巧,答案选C。30.【答案】(1)电磁铁;电生磁;磁(2)A(3)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根据题干中 “门禁锁里有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 可知,该装置是电磁铁。题干明确提到其 “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即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形成电磁铁,因此工作原理是电生磁。电磁铁工作时,电能转化为磁场相关的能量,即磁能。(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有无相关。A.换新电池可提供更稳定的电流(旧电池可能电量不足导致电流减小),电流增大能增强磁性,符合要求。B.减少线圈匝数会减弱磁性,与需求相反,错误。C.交换电池正负极仅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不影响磁性强弱,无法增强磁性,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永磁体)相比,具有显著优点:A正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调节;B正确,其磁极方向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控制。但C错误,因为电磁铁需要持续供电才能保持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而普通磁铁(永磁体)无需供电即可长期保持磁性,在无需频繁改变磁性的场景(如冰箱贴、磁悬浮列车的永磁体部分)中更适用。因此,电磁铁无法完全取代普通磁铁,答案选C。(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工作的,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2)如果门禁锁失灵且磁性微弱,增强磁性的方法之一是换新电池,因为电池电量不足会导致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选A。(3)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调整电流控制强弱,也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控制磁极的方向,但电磁铁不能完全取代普通磁铁,因为普通磁铁不需要电源维持磁性,在某些场合仍然需要。故选C。【答案】31.B32.C33.C34.B【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的运动形式丰富多样,而自转与公转是其中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两种。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的转动,这一运动的周期为一天,时长约 24 小时;地球公转则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开展的运转,其周期为一年,大约包含 365 天。31.题干中 “白天蝴蝶活动、夜晚蛾子活动” 是生物对昼夜交替的典型适应,体现了白昼与黑夜对生物的影响。选项A(温度)和C(湿度)在昼夜中会有变化,但并非昼夜交替中最具标志性的差异。选项B(光照)是昼夜最显著的区别:白天有阳光,蝴蝶依赖光照活动、觅食;夜晚光照消失,蛾子等夜行性生物活跃。这种生物活动的昼夜差异,核心驱动因素是光照的有无和强度变化。因此,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答案选B。32.从昼夜活动习性来看,三种动物存在明显差异。选项A(猫头鹰)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具有适应黑夜的特殊生理结构(如夜视能力、敏锐听觉),白天休息,夜晚活动捕食。选项B(老鼠)也以夜间活动为主,昼伏夜出是其显著特征,避开白天的天敌和干扰。选项C(狗)则是昼行性动物,适应白天活动,其视觉、活动规律更契合白昼环境,与猫头鹰、老鼠的夜行或夜间活跃习性截然不同。因此,生活习性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狗,答案选C。33.动物换毛是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核心是调节体温和伪装环境。A.正确。夏季炎热,动物换薄而稀的皮毛可减少热量留存,利于散热。B.正确。冬季寒冷,厚而密的皮毛能形成隔热层,减少热量流失,抵御严寒。C.错误。北极狐夏季换为灰褐色短毛,与苔原环境融合;冬季换为纯白色长毛,适应雪地环境。其换毛不仅改变厚度,颜色也随季节变化以伪装,故 “颜色相同” 的说法错误。因此,错误选项为C。34.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生物对温度、光照等季节性变化的适应。①鸟类冬季换厚羽毛:抵御冬季严寒,是对季节变冷的适应。②杨树秋天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消耗,适应秋冬干燥寒冷环境。③鱼类洄游产卵:多数与水温、食物的季节性变化相关,属于四季影响。④松鼠秋季储粮:为冬季食物短缺做准备,是对季节更替的应对。⑤昙花夜晚开放:是对昼夜光照变化的适应,属于昼夜节律,与四季无关。因此,①②③④均属于四季变化的影响,答案选B。35.【答案】(1)A(2)B(3)①空调使用时间增加;②浴霸使用时间增加(4)A(5)C【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A.正确。纯电车依靠电池供电,通过电机驱动,运行过程中不燃烧燃料,因此没有尾气排放。B.错误。油车燃烧汽油或柴油,会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影响更大,而电车(尤其是使用清洁能源发电时)更环保。C.错误。油车的燃料是汽油、柴油等,来源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短期内无法再生。综上,正确描述为A。(2)耗电量的计算与功率和时间直接相关,根据提示,1000瓦(即1千瓦)的电器工作1小时,耗电量为1度。题目中电车家用充电桩功率是7000瓦,换算为千瓦是7千瓦,充电1小时的耗电量为7 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3)对比11月和12月的用电数据,可明确电费增加的关键原因:①空调:11 月用时为0,12月两台空调共使用180小时,单台功率2000W(2千瓦),总耗电量达2×2千瓦×180小时 =720度,是用电增量最大的电器。②浴霸:11月未使用,12月用时30小时,功率3000W(3千瓦),耗电量3千瓦×30小时=90度,属于新增的大额用电项。(4)A.错误。冬季空调温度调至 30℃会导致能耗大幅增加。人体舒适温度通常在 18-22℃,过高的设定不仅浪费电能,还可能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不适,不符合节能原则。B.正确。节能灯相比传统白炽灯,发光效率更高,相同亮度下耗电量更少,能有效节约用电。C.正确。离开房间随手关灯可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是简单有效的节能习惯。综上,错误的节能措施为A。(5)A.错误。错峰用电的目的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通常不会提高用电成本,部分时段甚至会有电价优惠鼓励用户错峰,因此该选项不符合实际。B.错误。错峰用电可能会对用户的用电时间安排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引导用户在非高峰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并非 “不会产生任何影响”。C.正确。错峰用电通过引导用户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如白天企业集中用电、晚间居民集中用电时段),分散用电需求,从而避免电网在高峰时负荷过大,减少跳闸、断电等风险,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综上,错峰用电的主要好处是减轻电网负荷,答案为C。(1)电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而油车使用燃油作为动力源,燃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电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环保,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更少。故选A;(2)根据耗电量的计算公式:耗电量(千瓦时/度)=功率(瓦特)×时间(小时)÷1000,代入可得,电车充电一小时,耗电量是:7000W×1h÷1000=7度。故选B。(3)通过观察表中数据,对比11月和12月所用家中电器可以发现,12月份由于天气变冷,浴霸和空调的使用明显变多,热水器的用时也比11月份增加;(4)冬季室内空调温度最好调到16℃与26℃之间,最佳温度是20℃。室内温度不要过热,尽量使室内外温差小于6℃,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避免空调超负荷工作,冬季将空调温度调到30℃使用不利于节能。使用节能灯和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都是节能的措施。故选A;(5)错峰用电对于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节省开支,还能够减轻电网负荷,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故选C。36.【答案】组员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方式不好;小组合作团结,在做实验时应该目的明确:去观察实验现象。当然在操作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意外,小组需要具有面对意外情况马上处理的能力。水撒了,马上用抹布擦干净,不要一直去指责同学,这样只会让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不利于团结合作【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回答合理即可)如:我认为:组员们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方式不好。面对意外时,大家没有冷静解决问题,反而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导致争吵耽误了实验,违背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初衷。更好的处理方式:小组合作应注重团结协作,实验的核心是观察微小生物。遇到水打翻的意外,首先应聚焦问题解决:立即用抹布擦干桌面,避免影响仪器和实验材料;同时安抚情绪,不指责打翻水的同学。待整理完毕后,重新准备实验样本,分工配合尽快完成观察。这样既高效处理了意外,又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体现团队的协作能力。37.【答案】这是一把可以用来剪电线,可以打开啤酒瓶盖,还可以用来拧螺母的多功能剪刀。这把多功能剪刀,剪刀的刀刃部位、去皮器部位应用了斜面结构,主要作用是省力;尾部拧螺丝的部位应用了轮轴结构,主要作用是省力;开瓶器部分应用了杠杆原理,主要作用是省力,方便。【知识点】剪刀【解析】【分析】这把多功能剪刀,在保留基础剪切功能的同时,新增了三种实用功能,且均巧妙运用物理原理实现省力效果。第一种功能是剥线剪切。刀刃一侧设计成弧形缺口,边缘打磨出细密锯齿,既可以像普通剪刀一样剪断电线,又能利用斜面结构(锯齿形成的微小斜面)轻松剥开不同粗细的电线绝缘层,无需额外工具,剥线时省力且不易损伤线芯。第二种功能是开瓶器。剪刀手柄连接处延伸出一个弯钩状金属片,形成开瓶器结构。使用时,弯钩扣住啤酒瓶盖边缘,手柄作为杠杆的用力点,瓶盖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远大于阻力点,利用杠杆原理能轻松撬开瓶盖,比徒手开瓶更省力。第三种功能是拧螺母辅助。手柄末端内侧刻有不同规格的内六角凹槽,适配常见的螺母尺寸。此处应用轮轴结构,手柄长度相当于轮的半径,凹槽接触螺母的部分为轴,转动手柄时,通过轮轴省力特性,能轻松拧紧或松开手部难以转动的螺母。这把剪刀集剪切、剥线、开瓶、拧螺母于一体,通过斜面、杠杆、轮轴等结构设计,让日常操作更便捷省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