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石拱桥》自学导学单(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中国石拱桥》自学导学单(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9课《中国石拱桥》自主学习单
课题:《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积累科技术语(如“拱圈”“匀称”“古朴”),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思维能力: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分析“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的运用逻辑。
3.审美创造:感受桥梁建筑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尝试绘制赵州桥结构简图。
4.文化自信:理解古代工匠智慧,感悟中国桥梁技术的民族贡献。
【开头语:架起千年智慧的虹】
欢迎踏上今天的“中国石拱桥”发现之旅!茅以昇爷爷的这篇课文,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即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宝库和建筑奇迹殿堂的大门!新课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是认识字词句,更要锻炼我们清晰思考、敏锐感受美、深刻理解文化的能力。请带上你的好奇心放大镜和思考小画笔,一步步去揭秘石拱桥的奥秘、欣赏它的风姿、赞叹古人的智慧吧!相信这次探索会让你眼界大开!
【自学主体: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一、预学·初探
1.作者名片
《中国石拱桥》作者:______(1896-1989),字______,江苏镇江人,______专家,______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______”。本文选自《______》。本文写于______(年代),旨在______。
2.扫清障碍
(1)科技术语理解(读一读,注一注):
①拱圈(gǒng quān):______
②匀称(yún chèn):______
③古朴(gǔ pǔ):______
(2)关键句摘抄(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
你的选句:
你的批注:
3.整体感知
(1)用短语概括中国石拱桥两大特点:
你的答案:
(2)说明脉络梳理(快速默读,对应段落批注)
(1-2段)总述石拱桥特征
(3-5段)杰作剖析(单拱)——赵州桥
(6-8段)杰作剖析(联拱)——卢沟桥
(9-10段)技术发展原因——解放后长虹大桥
4.初探疑问
(1)为何选择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文中数据(如“37.4米”)有何作用?
(文化贴士:赵州桥(隋朝)是世界现存最古老单拱石桥,卢沟桥(金朝)是华北最长联拱石桥。)
(1)你的解惑:
(2)你的分析:
二、巧学·深究
1.聚焦方法·解密说明
分析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任选一例):
你的选句:
你的分析:
2.探究思维·理解匠心
思考:“卢沟桥狮子形态各异”的描写是否偏离说明文客观性?为什么?
你的观点:
3.审美体验·实践迁移
(1)绘制简图:为赵州桥标注核心结构(拱圈、肩拱、桥面),用文字说明设计妙处。(选做)
设计妙处:
(2)仿写说明:
①仿“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句式,介绍家乡一座古建筑。
②仿“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排比句式,介绍自己喜爱的事物。
①你的仿写:
②你的仿写:
4.文化浸润·传承精神
文中“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何处?对当今“工匠精神”有何启示?
你的解读:
三、延学·拓展
1.梳理巩固(抄写在积累本上)
(1)术语归档:墩(桥柱)、陡拱(高弧度拱)、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2)说明方法卡片:
2.(联系生活)《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茅以昇先生详细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杰出成就,重点说明了石拱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是“拱形结构”能科学地分散压力。请观察并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拱形结构”或类似的力学原理来增强承重能力或稳定性?请举出1-2个例子,并简要解释其原理与石拱桥的相似之处。
你的例子:
你的解释:
【结束语:鼓励反思·展望未来】
看!语文学习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奇妙旅程。今天你为古人的智慧所惊叹,为文字的力量所折服,这份感受和思考,就像一块块坚固的基石,正在为你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知识之桥和文化之桥!第19课《中国石拱桥》自主学习单
课题:《中国石拱桥》(茅以昇)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积累科技术语(如“拱圈”“匀称”“古朴”),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思维能力: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分析“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的运用逻辑。
3.审美创造:感受桥梁建筑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尝试绘制赵州桥结构简图。
4.文化自信:理解古代工匠智慧,感悟中国桥梁技术的民族贡献。
【开头语:架起千年智慧的虹】
欢迎踏上今天的“中国石拱桥”发现之旅!茅以昇爷爷的这篇课文,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即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宝库和建筑奇迹殿堂的大门!新课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不仅是认识字词句,更要锻炼我们清晰思考、敏锐感受美、深刻理解文化的能力。请带上你的好奇心放大镜和思考小画笔,一步步去揭秘石拱桥的奥秘、欣赏它的风姿、赞叹古人的智慧吧!相信这次探索会让你眼界大开!
【自学主体: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一、预学·初探
1.作者名片
《中国石拱桥》作者:______(1896-1989),字______,江苏镇江人,______专家,______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______”。本文选自《______》。本文写于______(年代),旨在______。
答案:茅以昇;唐沉;桥梁专家;教育家;“中国桥梁之父”;《桥梁史话》;1955年;弘扬中国桥梁建造成就。
2.扫清障碍
(1)科技术语理解(读一读,注一注):
①拱圈(gǒng quān):______
②匀称(yún chèn):______
③古朴(gǔ pǔ):______
参考答案:①拱形承重结构;②比例和谐;③朴素而有历史感。
(2)关键句摘抄(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
你的选句:
你的批注:
参考示例:“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参考批注:用“横跨”显气势,“著名”客观评价,体现准确性。
3.整体感知
(1)用短语概括中国石拱桥两大特点:
你的答案:
参考答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说明脉络梳理(快速默读,对应段落批注)
(1-2段)总述石拱桥特征
(3-5段)杰作剖析(单拱)——赵州桥
(6-8段)杰作剖析(联拱)——卢沟桥
(9-10段)技术发展原因——解放后长虹大桥
4.初探疑问
(1)为何选择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文中数据(如“37.4米”)有何作用?
(文化贴士:赵州桥(隋朝)是世界现存最古老单拱石桥,卢沟桥(金朝)是华北最长联拱石桥。)
(1)你的解惑:
(2)你的分析:
参考答案:(1)作者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典型范例,通过“一古一长”“一单拱一联拱”的互补性选例,全面印证中国石拱桥在历史悠久、结构多样、技术精湛、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2)列数字说明方法。数据以精准的量化证据,将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规模宏大”等抽象特征转化为可感知的科学事实,增强说明的客观性与说服力。
解析:(1)①赵州桥(隋朝)—— 聚焦“技术首创与千年不朽”,历史最悠久(文化贴士提示“世界现存最古老”):体现中国石拱桥源远流长的建造传统(距今1400年仍完好),彰显古代工匠智慧的生命力。单拱结构典范:其敞肩拱设计(大拱两侧加小拱)是世界桥梁史首创,印证文中“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核心特征,凸显技术独创性。②卢沟桥(金朝)—— 聚焦“规模宏大与艺术精工”,联拱结构代表(文化贴士“华北最长联拱石桥”):以11孔联拱的形制(文中数据“长265米”),证明中国石拱桥可突破单拱跨度限制,实现大跨度、多功能的工程突破。艺术价值升:文中详述桥柱石狮“千姿百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印证石拱桥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如“卢沟晓月”的文化意象)。(2)印证技术高度(如赵州桥“37.4米”跨度):数据表明隋朝已能建造超大规模单拱桥(同时期欧洲石拱桥跨度不足20米),用具体数字凸显中国古代技术领先地位。支撑历史评价(如卢沟桥“265米”长度):以“华北最长”的实测数据,坐实“联拱石桥代表作”的定位,使“惊人杰作”“杰作”等定性评价有据可依。体现科学精神:数据选择紧扣核心特征(跨度证技术、长度证规模),避免冗余,体现说明文严谨求实的语体风格。
二、巧学·深究
1.聚焦方法·解密说明
分析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任选一例):
你的选句:
你的分析:
参考例句:“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重量。”
参考分析: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8道拱圈),用科学原理(独立性支撑)解释“结构坚固”。
2.探究思维·理解匠心
思考:“卢沟桥狮子形态各异”的描写是否偏离说明文客观性?为什么?
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未偏离——通过艺术细节(狮子造型)佐证“形式优美”,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
3.审美体验·实践迁移
(1)绘制简图:为赵州桥标注核心结构(拱圈、肩拱、桥面),用文字说明设计妙处。(选做)
设计妙处:
参考示例:敞肩拱(减重省料;防洪预设);科学美与功能美相融合。
(2)仿写说明:
①仿“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句式,介绍家乡一座古建筑。
②仿“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排比句式,介绍自己喜爱的事物。
①你的仿写:
②你的仿写:
参考示例:
①“这座白塔矗立于明代嘉靖年间,高约33米,历经七次地震仍巍然不动。”
②仿写秦兵马俑:这些陶土将士,有的拄戟沉思,凝神屏息;有的按剑而立,蓄势待发;有的侧耳细听,捕捉军令;有的昂首远眺,志在疆场。姿态各异,肃穆庄严。
4.文化浸润·传承精神
文中“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在何处?对当今“工匠精神”有何启示?
你的解读:
参考答案:智慧体现:赵州桥千年不倒的力学智慧。启示:精益求精的匠心(如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是民族技术传承的核心。
三、延学·拓展
1.梳理巩固(抄写在积累本上)
(1)术语归档:墩(桥柱)、陡拱(高弧度拱)、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2)说明方法卡片:
参考答案:
①举例子:这是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之一。作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最著名的两座石拱桥作为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例子:以赵州桥(安济桥)为例,说明独拱石桥的特点(结构巧妙、设计科学、历史悠久、坚固美观)。以卢沟桥为例,说明联石桥的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特别是石狮子雕刻精美)。
②列数据:使用具体的数字来增强说明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读者对石拱桥的规模、年代等有更直观、更精确的认识。例子:“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③作比较:将石拱桥与其他事物或不同时期的桥梁进行比较,突出其特点或优越性。例子:将石拱桥的形状比作“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将卢沟桥的石狮子与其他地方的狮子比较,突出其形态各异、生动精美:“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提到赵州桥的大拱在当时是世界最长的(隐含比较)。将古代的石拱桥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对比,说明其历史传承和技术基础。
④分类别:根据结构特点,将石拱桥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说明,使条理更清晰。例子:明确将石拱桥分为独拱石桥(以赵州桥为代表)和联拱石桥(以卢沟桥为代表)两大类,然后分别详细介绍其结构特点和代表建筑。
⑤摹状貌:对石拱桥的外观、形态、装饰等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说明更形象具体,增强可读性和感染力。例子:描写赵州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描写卢沟桥的石狮子:“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⑥引资料:引用历史文献、古人评价或权威记载来佐证说明的内容,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子: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说明赵州桥设计巧妙、工艺精湛(“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引用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说明卢沟桥闻名中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⑦作诠释:对石拱桥相关的概念、原理、结构特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例子:解释“拱”的概念:“桥洞成弧形”。解释赵州桥大拱上四个小拱的作用:“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解释卢沟桥“联拱”的结构特点:“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2.(联系生活)《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茅以昇先生详细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杰出成就,重点说明了石拱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是“拱形结构”能科学地分散压力。请观察并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拱形结构”或类似的力学原理来增强承重能力或稳定性?请举出1-2个例子,并简要解释其原理与石拱桥的相似之处。
你的例子:
你的解释:
参考答案:①安全帽(头盔)的顶部设计:安全帽的顶部通常设计成半球形或拱形。当有重物从上方撞击时,冲击力会沿着拱形表面向四周分散传递,而不是集中作用于一点。这大大降低了头部某一点承受的压强,从而有效保护头部安全。与石拱桥的相似之处:这与石拱桥的拱券原理高度相似。石拱桥的拱券将桥面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转化为沿着拱形向下、向两侧(桥墩/基础)传递的推力。两者都利用了拱形结构将集中载荷分散传递,避免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破坏,极大地提高了承重能力和稳定性。②鸡蛋壳(某些薄壳建筑屋顶):
鸡蛋壳非常薄且易碎,却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不破裂(例如用手掌均匀握压很难握碎)。这是因为蛋壳的曲面(近似于多个拱形的组合)能将施加在蛋壳某一点的压力均匀分散到整个蛋壳表面。一些现代建筑(如体育馆、天文馆)的薄壳混凝土穹顶也运用了类似原理。与石拱桥的相似之处:蛋壳或薄壳穹顶利用连续的曲面(本质是拱形结构的延伸和组合)来分散压力,这与石拱桥单拱或多拱分散荷载的原理在力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通过特定的曲面形状,将外力转化为内部均匀分布的压应力(对于蛋壳和薄壳结构)或向支座传递的推力(对于拱桥),从而以较轻的材料实现较大的强度和跨度。
【结束语:鼓励反思·展望未来】
看!语文学习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奇妙旅程。今天你为古人的智慧所惊叹,为文字的力量所折服,这份感受和思考,就像一块块坚固的基石,正在为你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知识之桥和文化之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