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透镜和视觉》(第二课时)教案一、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因物距不同而形成大小、正倒、虚实不同的像。跨学科概念物质与能量:光能经透镜重新分布,实像可在光屏上转化为热能;工程与技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等成像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数学:物距 u、像距 v、焦距 f 之间定量关系(1/u+1/v=1/f 的雏形)。二、教学目标维度 目标内容科学观念 ①说出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物距分界(一倍焦距、二倍焦距); ②归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定性规律; ③用折射原理解释成像本质。科学思维 ①建立“物距-像距-像性质”三变量模型,能绘制 u-v 图像; ②通过控制变量实验寻找转折点(u=f、u=2f);③利用光路图预测像的位置与大小。探究实践 ①独立完成光具座实验,采集6组(u,v,像性质) 数据并绘表; ②用GeoGebra动态演示物点移动时像点轨迹; ③设计简易“手机投影仪”验证放大实像。态度责任 ①意识到错误操作(如挡住透镜一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养成严谨记录与反思习惯; ②讨论透镜在生活中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如聚光火灾、隐私偷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三个区间”规律。难点:虚像与实像的本质区别,及像随物连续移动的动态理解。四、教学资源实验:光具座(≥60 cm)、凸透镜(f≈10 cm)、LED 蜡烛、白屏、刻度尺、手机慢动作。信息化:GeoGebra“凸透镜成像”动态模板、PPT 互动题。安全:严禁用凸透镜直视太阳;LED 蜡烛无明火。五、教学流程1、情境短片:手机投影仪把照片放大到整面墙。提问:为什么同一透镜既能放大又能缩小?学生快速作答猜想。真实问题驱动,激发探究欲。分组实验:任务单引导学生依次把物距u设为>2f、=2f、2f>u>f、=f、用 Padlet 实时汇总全班数据→GeoGebra 自动生成 u-v 曲线;小组互评操作规范。数据化探究,突出“转折点”;教师巡视用checklist记录合作情况。投影全班曲线,引导学生发现:①u=f 为虚实分界;②u=2f 为大小分界;③“物近像远像变大”。动画演示对应光路。学生口述规律并板书;用光路图解释虚像成因。由数据升华为模型,突破虚实难点。工程挑战:利用已有透镜(f=10 cm)+手机,制作一个能把手机屏放大2倍以上的简易投影仪。要求:①计算所需像距;②现场调试;③评估成像亮度与清晰度。设计→调试→拍照上传成果;用计算30 % +效果40 % +展示30%评价。真实问题迁移,体验工程迭代。快问:①判断题“u=f 时成等大实像”;②选择“投影仪需把物置于哪一区间”;③计算题“u=15cm、f=10cm,求v”。即时统计,错题推送微课。精准诊断,课后个性化补偿。六、板书设计1.5.2凸透镜成像规律分界:u=f(虚实),u=2f(大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五个区间:u>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测 f)2f>u>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u=f:平行光(探照灯)u七、分层作业A 基础(必做):(1)课本 Pxx 第 1~4 题;(2)绘制 u=12 cm、f=8 cm 时的光路图并标 v 值。B 拓展(选做):用手机+透镜拍摄“月亮放大”照片,记录 u、v 并估算月视角放大倍数。C 创新(挑战):设计一款“可变焦纸杯投影仪”,通过改变杯长实现 1~3 倍连续变倍,并写 150 字设计报告。八、教学反思学生能否独立找到虚像位置?是否仍用光屏试接?实验中是否出现“三心不等高”导致像偏?如何快速纠正?工程任务是否只关注放大倍数而忽视亮度?如何引导综合优化?(共30张PPT)1.5透镜和视觉【第一单元 对环境的察觉】八年级上册在桌上放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像。凸透镜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成像原理:光的折射O2f2fSS′FFuv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物距u像距v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做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像跟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一侧。这是因为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没有会聚成像,只是人眼逆着射出光的方向看去,能看到像,如图,这样的像叫作虚像。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的实像,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放大镜其实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能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那么,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规律可循?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探究问题。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2.设计实验。对探究问题,物距是自变量,实验中需要改变物距。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比较远的位置开始实验,然后逐渐减小物距,观察物体所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程度跟它的焦距有关系,我们可以重点观察物距小于、等于或大于1倍焦距、2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3.进行实验。选择一块焦距f=__________的凸透镜,用点燃的蜡烛烛焰做物体,用白色硬纸板做光屏来承接蜡烛烛焰的像,研究蜡烛烛焰所成的像。在阳光下,透镜正对太阳光,找最小、最亮的光斑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处于同一高度。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像成在光屏中心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将蜡烛逐次移近凸透镜,重复上面操作。当蜡烛移近凸透镜,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烛焰的像时,撤去光屏,试着从光屏一侧向凸透镜方向观察,能否观察到蜡烛烛焰的像?像的大小、正倒怎样?像的位置在哪里?4.记录实验数据。把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O2f2fSS′FF倒立 缩小 实像2f > v >f移动蜡烛使U=2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O2f2fSS′FF倒立等大实像v = 2f移动蜡烛使2f>U>f,再移动光屏,使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O2f2fSS′FF倒立放大 实像v > 2f移动蜡烛使U=f,再移动光屏,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不能成像O2f2fFFS平行光移动蜡烛使UO2f2fFF正立放大虚像v > u通过透镜直接观察蜡烛一侧小结: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u=2fu >2fuu=f2f >u>f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应 用测焦距探照灯V>uU与V大小u=vu>vu像物位置像距(v)2f >v>fV= 2fV> 2f同侧异侧像的性质平行光放大缩小倒立放大正倒大小虚实等大实像实像实像倒立倒立正立不成像虚像1、凸透镜成像的两个转折点:u成像规律中几个重要的结论① 在二倍焦距处 ( u=2f )是大小的转折点;u>2f,成缩小的像。u<2f,成放大的像。② 在焦点处 (u=f )是虚实像的转折点。u>f时,成实像。①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像和物在透镜两侧。(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可用光屏承接)②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 (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交点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观看)2、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凡是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像越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成虚像时3、物距与像距变化规律: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越大。4、物像移动变化规律:物和像移动方向一致;fu>2f,物移动速度比像大,拓展延伸物体上升,像的运动情况如何?物体下降,像的运动情况如何?像下降像上升凸透镜上升,像的运动情况如何?像上升凸透镜下降,像的运动情况如何?像下降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拓展延伸若实验中凸透镜被挡住一半,成像情况如何?仍然能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FFf拓展延伸没有物距小于1倍焦距,不能成实像用手指按住凸透镜并在上面移动,光屏上有手指的像在移动吗?拓展延伸可以,且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此时的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当蜡烛成倒立缩小实像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能否再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当蜡烛成倒立缩小实像时,更换光屏和蜡烛的位置,能成清晰的像吗?大小如何变化?拓展延伸物体向透镜靠拢(物距减小时),像的位置怎么变(像距怎么变)?像的大小呢?物体远离透镜(物距变大时),像的位置怎么变(像距怎么变)?像的大小呢?像远离透镜(像距变大)像变大像靠近透镜(像距变小)像变小F22FF12FO随着物距减少,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随着物距变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哪几种原因?A、没有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高度上.B、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或者小于一倍焦距,不能成实像。C、蜡烛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太近,成像太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具座至少需要透镜的4倍焦距长,才能完成实验1、在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20cm,(1)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________ 厘米的地方;(2)若把蜡烛从离40cm的地方移到25cm的地方,像距 ______, 像的大小 _____;“变大、变小、 不变”)(3)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 ________ 厘米的地方。大于40变大变大小于202、当烛焰离凸透镜40cm时,光屏上可呈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可能是---( )A、50cm B、 40cm C、 30cm D、 10cmC3、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C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2透镜和视觉.docx 1.5.2透镜和视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