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课时《诚实守信》
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 新授课 1 45分钟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经营之道,也是社会和谐之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品质,促使其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诚信准则,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是 2024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时承接《文明有礼》,聚焦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道德规范 —— 诚信,从诚信的含义、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以及面对诚信与利益冲突时的正确选择。教材通过典型案例、生活情境和思辨活动,将诚信这一抽象道德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树立诚信观念,为构建诚信社会奠定道德基础。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认同我国对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视,增强对国家道德建设的信心。 道德修养: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将诚信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做到真诚待人、信守承诺,抵制不诚信行为。 法治观念:了解诚信与法律的关系,明确失信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依法诚信行事。 健全人格:学会在诚信与利益的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培养正直、担当的人格特质,形成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价值观念。 责任意识:认识到个人诚信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维护诚信的责任,积极传播诚信正能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即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守信即信守承诺、讲信用);明确诚信对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掌握践行诚信的具体方法,如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等。 难点:在复杂情境中坚守诚信原则,如面对利益诱惑、犯错后勇于承认等;理解善意的谎言与诚信的关系,避免陷入诚信绝对化的误区。
教学方法 情境思辨法:创设诚信冲突情境,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确诚信的底线与原则,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法:围绕 “诚信案例分析”“诚信行为设计” 等议题,组织小组讨论、探究,提升合作与分析能力。 故事演绎法:选取经典诚信故事或生活案例,让学生分组演绎,在体验中感受诚信的力量。 实践体验法:开展 “诚信承诺墙”“诚信小测试” 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诚信,强化诚信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诚信天平” 游戏:准备一个简易天平模型,左侧放置 “说谎”“违约”“作弊” 等不诚信行为卡片,右侧放置 “诚实”“守约”“坦诚” 等诚信行为卡片,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倾斜状态。 提问引导:从这个 “诚信天平” 中,我们能看出什么?为什么诚信能让天平保持平衡?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诚实守信》,探寻诚信的价值与力量。 (二)认识诚实守信(15 分钟) “诚信词语接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与诚信相关的词语接龙游戏,如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童叟无欺” 等,每组限时 3 分钟,最后汇总整理,感受诚信文化的丰富内涵。 案例对比分析:呈现两个案例,案例一:小明答应帮同学补习功课,即使自己有其他安排也按时赴约;案例二:小刚为了赢得比赛,在测试中偷偷作弊。让学生分组讨论:两个案例中的行为有何不同?分别体现了什么品质? 诚信内涵提炼:结合词语和案例,各小组提炼诚信的含义,教师总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诚实是内在的品质,表现为真诚不欺、实事求是;守信是外在的行为,表现为信守承诺、履行约定,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诚信的核心内涵。 “善意的谎言” 辨析:设置情境 “医生对重病患者隐瞒真实病情”,让学生讨论:这种 “谎言” 是否违背诚信原则?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灵活性,明确善意的谎言以维护他人利益为出发点,与恶意欺骗有本质区别。 (三)诚信的重要意义(20 分钟) “诚信故事汇”:各小组分享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如 “商鞅立木为信”“宋庆龄信守承诺” 等,分析故事中诚信带来的影响,如个人赢得尊重、社会秩序稳定等。 “失信代价” 情景剧:分组演绎 “企业因失信倒闭”“学生因作弊被处分” 等场景,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失信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危害。 数据资料分析:展示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的相关数据,说明失信者在出行、贷款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让学生直观感受 “失信寸步难行” 的现实。 教师总结: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能让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信誉与利益;是社会和谐进步的纽带,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稳定有序。 (四)践行诚实守信(10 分钟) “诚信困境破解”:设置多个诚信困境情境,如 “不小心打碎了他人的物品,周围没有人看到”“朋友要求帮忙隐瞒一个错误,否则会失去友谊” 等,各小组选择一个情境,讨论应对方法,提出诚信解决方案。 “我的诚信承诺书”:结合前面的讨论,每个学生撰写一份 “个人诚信承诺书”,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如何践行诚信,如 “不抄袭作业”“按时归还所借物品” 等,写完后在小组内分享。 教师总结:践行诚信需要我们真诚待人、信守承诺,犯错时勇于承认并承担责任;同时要学会灵活处理诚信与善意的关系,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以善意维护他人利益。 (五)课堂总结(3 分钟) 学生感悟分享:让学生用一句话分享本节课对诚信的感悟,如 “诚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失信如同失去翅膀的鸟儿,难以飞翔” 等。 教师升华: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希望同学们能将诚信融入血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让诚信之光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也为构建诚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2 分钟) “诚信日记”:记录一周内自己的诚信行为和遇到的诚信考验,以及自己的应对方式和感悟,下周在班级内交流。 “诚信宣传小使者”: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于诚信的宣传海报或短视频,在校园内进行宣传,倡导诚信美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