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6年浙江省社会思品中考精编系列——生活的时空选择题读世界局部区域圈,回答1—2题。1.(2016杭州卷)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其中位于东半球的共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l、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④为巴拿马运河,位于西半球,故选C。2.(2016杭州卷)图中甲为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主要为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3)【解析】本题从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中即可找到正确答案,故选C。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3.(2016杭州卷)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6)【解析】I界线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致吻合。故选B。4.(2016杭州卷)以下为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杭州的是【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解析】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较多,故选C。阅读《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回答5—6题。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全部所占比例(%)18.7153.519.48126.31005.(2016杭州卷)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A.地区分布不均 B.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C.浪费破坏严重 D.林地多,但耕地比重小【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9、37)【解析】本题从材料数据中可直接得出结论,答案为D。6.(2016杭州卷)浙江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2015年3月1日,《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关于我省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21cnjy.com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②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城镇及工矿建设不当,致使地表裸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38)【解析】本题要注意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分析原因,正确答案为A。读图1,据此回答2—3题。2.(2016湖州卷)该区域东临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1)【解析】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其东面为大西洋,故选B。3.(2016湖州卷)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答案】A【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3)【解析】本题可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图判断,答素为A。图2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2016嘉兴卷)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 B.夏季炎热干燥C.终年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解斩】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故选B。11.(2016嘉兴卷)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特点是A.现代化牧业 B.商品化农业C.逐水草而居 D.旅游业发达【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7)【解析】从图中可知,乙地为阿尔卑斯山区。据此判断其所在国家为瑞士。故选D。12.(2016嘉兴卷)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与其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壮族——窑洞 D.蒙古族——吊脚楼 【答案】A12.(2016舟山卷)舟山有一个著名的渔港——沈家门渔港。它不仅有“中国渔都”之美誉,也是世界三大渔港之一。沈家门发展渔业的优势条件是A.濒临东海,鱼类丰富 B.海岸线长,地势平坦C.气候湿润,冬冷夏热 D.河湖众多,水运便利【答案】A观察右边曲线图回答15-16题。15.(2016金华卷)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国有经济地位日益巩固B.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失C.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D.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读图,抓住图中四条有效信息,对选项逐一分析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2·1·c·n·j·y16.(2016金华卷)图中信息启示我们,“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①改革经济体制,追求高速发展 ②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协调发展③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 ④坚持科教兴国,推进创新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解析】该题只要结合图中信息逐一分析即可。①中“追求高速发展”不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排除,故选D。21·世纪*教育网20.(2016丽水卷)丽水市青瓷、画乡、石雕、畲乡四个小镇被列入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超同学计划对300名游客进行特色小镇“满意度”具体情况的调查。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www-2-1-cnjy-comA.问卷调查法 B.实地考察法 C.访问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答案】A【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12)【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调查方法。该材料中调查对象有300个,人数较多,最适合用问卷调查法。2-1-c-n-j-y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读图回答8、9小题。 第8、9题图 长江流域局部图8.(2016宁波卷)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纽带,其最主要的优势是 A.湿润的气候 B.发达的内河航运 C.肥沃的土壤 D.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解析】该题是一道以长江经济带为背景、综合性较强的地理题目。该经济带就是以长江为纽带把东中西连接起来,所以它最主要的优势是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9.(2016宁波卷)下列对长江沿岸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A.重庆属于青藏地区 B.上海地处第一阶梯 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D.图中的直辖市均位于季风区【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6、8)【解析】该题是涉及多个考点的一道较难的地理题目。解答本题要结合图,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重庆属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不是青藏地区,选项A错。上海属于我国的第三阶梯,B也错。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C也错。故选D。4.(2016衢州卷)读图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农作物一年一熟B.乙地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河流冬季不结冰C.丙地居民逐水草而居,那达慕大会是其传统的娱乐活动D.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中纬度,同属温带季风气候【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可采用排除法。甲地为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故A排除。乙地是北方地区,河流冬季结冰,故B排除。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读图2,回答5—6题。5.(2016衢州卷)当河流①下游因降水导致河水暴涨时,其他三条河流的水量变化情况是A.河流②水量减少 B.河流③④水量减少C.河流④水量暴涨 D.河流②④水量不变【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5)【解析】因为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河水暴涨说明此时是冬季。②为热带沙漠气候;③长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密西西比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正确答案是B。6.(2016衢州卷)对四条河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①注入波斯湾,该区域有“世界的石油宝库”之称B.河流②位于非洲,注入地中海,当地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C.河流③是当地的运输大动脉,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小D.河流④流经的平原地区以机械耕作为主,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3、5、6)【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①是尼罗河,②是幼发拉底河,故A、B排除。③是长江,长江下游入口众多,因此C也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D。www.21-cn-jy.com3.(2016绍兴卷)巴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见右图)。下列对巴黎的气候特征描述最恰当的是______。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不太热,冬不太冷,全年降水较多D.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8)【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C选项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5.(2016绍兴卷)根据右图地球仪中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①②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①地属于中纬度地区 B.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 C.②地属于北温带 D.①②两地均位于东半球【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学会区分纬度带和温度带。由图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于低纬度。故A错。②位于赤道,与①在同一条经线上,从而可以判定②在①的正南方,可见B正确。②为热带,C错误。由图中可知,该图没有注明经度,故无法判定东西半球,所以D也错。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6.(2016义乌卷)在2016年义乌旅游博览会上有一则广告,关键词有“欧洲——山地之国——冬季滑雪——冰川快车”。这则广告推荐的旅游目的地最有可能在A.以色列 B.日本 C.秘鲁 D.瑞士【答案】D【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7)当归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读中国当归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第11~12题图11.(2016台州卷)我国当归的主要产区是A.四川省 B.甘肃省 C.湖北省 D.云南省【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4、8)【解析】该题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只要对应中国政区图,就可判定图中当归主要产区是甘肃省。12.(2016台州卷)甲地当归种植户的居住环境最可能是【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读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示意图,回答13~14题。第13~14题图13.(2016台州卷)珠江三角洲农民创建“基塘”利用的自然条件是A.低洼的地形 B.肥沃的土壤 C.稠密的水网 D.丰沛的降水【答案】A【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该地地势低平,洼地众多,宜于利用低洼的地形创建“基塘”养鱼,发展生态农业,故选A。14.(2016台州卷)珠江三角洲从“桑基蔗基鱼塘”到“花基果基鱼塘”的改变,最主要原因是A.廉价劳动力的增加 B.科学技术的进步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调控【答案】C12.(2016温州卷)小李同学学习《众多的河湖》一课时,在“世界主要河流”图中的亚马孙河旁标注了“热带雨林气候”。从这一正确标注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具有的特点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河段长 B.水量大 C.流速快 D.含沙量大【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解析】依据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可知亚马孙河水量大,故选B。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结合图2,回答13-15题。13.(2016温州卷)下列对陕西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有①地形种类单一 ②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④关中平原位于南方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从图中可知陕西中部为平原,地势低;南部为山区,北部为高原,海拔高。故选C。21教育网14.(2016温州卷)陕北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体现其特征的有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③高原上牦牛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解析】陕北属北方地区,牦牛是青藏地区的特色,可排除③,故选B。二、非选择题25.(2016杭州卷)(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青海与西藏区域示意图。材料二:青海和西藏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图中①为 山脉,它是我国 (河流)的发源地。拉萨位于西宁的____ 方向。(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青海和西藏最适合发展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分析青海和西藏的牧草营养成分特别高的原因。(5分) 21*cnjy*com22.(2016湖州卷)(8分)2016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长江经济带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湖北省在其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结合下图,回答问题。【来源:21cnj*y.co*m】(1)从图6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根据图7,描述湖北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选择其中相关的两个特点,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1)贵州。(1分) 浙江。(1分)(2)自然环境: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湖众多,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人文环境:港口众多,航运发达;西部有众多水电站,电力资源丰富;东部城市众多。 关系: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西部地处阶梯交替处,落差大,使得水能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水电站;东部平原为主,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航运发达,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航运等。(第一小问能描述四个特点得4分,描述五个及其以上特点得5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4、5、8、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图6可看出贵州、浙江未流经。第(2)题前半问要结合图7仔细观察,自然环境特点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湖、自然资源等方面描述,人文环境据图可从交通、城市等方面描述;后半问要留意相关的特点。21.(2016嘉兴卷)(10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表1: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项目城 市1月份7月份年降水量(mm)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日均最高温(℃)日均最低温(℃)喀什市0-10321864成都市1033022904(1)据图5、图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3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3)甲区域人们在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创造了何种灌溉设施?请你为该区域农业发展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分)【答案】(1)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2分)地形特点:四周高、中间低。(1分)(2)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3)坎儿井。(1分)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开发耐旱、附加值高的农作物。(2分)【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2、5、6、8、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图上位置可判断甲地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盆地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第(2)题分析农业特色形成的自然原因,要结合材料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回答。第(3)题从绿洲农业可判断为坎儿井,新疆地区同以色列有共同之处,区域农业发展可参考以色列的措施回答。21.(2016金华卷)观察“沿北纬400的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0分)(1)请按自西向东的顺序写出北纬400纬线穿越的亚洲三大地理分区的名称。(3分)(2)写出图中A、B两处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并概述北纬400纬线附近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4分)(3)暑假,小明一家将到帕米尔高原看风景,他上网搜索到以下旅游小贴士:①上帕米尔高原必须办理边防证;②警惕高原反应,带上氧气袋、太阳镜和防晒霜;③5~9月份是最佳旅游季节,其他时间较为寒冷,常年必备厚衣服;④清真寺内禁止烟酒,信教者忌食猪肉等。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任选“旅游小贴士”中的三个方面谈谈其合理性。(3分)【答案】(1)西亚、中亚、东亚。(3分)(2)A:内蒙古高原;(1分)B:华北平原。(1分)地形种类多样,地表起伏很大。(2分)(3)①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是边境地区。②帕米尔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太阳光照射强烈。③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④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3分)21.(2016丽水卷)(10分)读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地理区域),甲、乙两区域实地范围较大的是 。(2分)(2)列举甲区域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一例。(2分)分析图2中成都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4分)(3)甲、乙两区域纬度相近,生产和生活方式却差异显著,请根据图3分析原因。(2分)【答案】(1)青藏。(1分) 甲区域。(1分)(2)生产方式:高寒畜牧业(或:畜牧业)。(1分)生活方式:衣:藏袍;食:牛羊肉、酸奶、奶酪、糌粑;住:帐篷;行:马、牦牛。(任写其一即可)(1分)有利条件:①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降水充沛;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岷江流经,水资源丰富;④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了灌溉和防洪作用。(3)甲区域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1分)乙区域地处盆地,地势低平,夏热冬温。(1分)【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8、9)【解析】本题是一道纯地理知识的综合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1)题第一问读图,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如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据此就可判定该区域是青藏地区。后一问从甲、乙两地所跨经度范围的大小即可判定大小。第(2)题第一问只要列举该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各一例并作简要分析即可。后一问要结合地图,从图中找出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也要从图中找答案。图3是一幅地形剖面图.从图中可知,甲、乙分别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可见两地生产、生活方式差异显著的原因是地形差异。16.(2016宁波卷)(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指出,济州、奈良和宁波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下图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分布图。第16题图 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用独特的文化与世界进行着对话。(1)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济州位于宁波的什么方位?你判断该方位的方法是什么?(3分)(2)结合材料,分析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条件。(3分)(3)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什么意义?请你为推广宁波文化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答案】(1)日本。(1分) 东北。(1分) 一般定向法。(1分)(2)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等。(3分)(3)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2分)宣传标语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2分)【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7、8)【解析】该题涉及的知识点不多,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及分析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重在考查能力而不是知识。第(1)题主要考查地理知识,属于简单题,可直接从图中得出答案。第(2)题要结合图和材料,有针对性地回答:从图中可知,宁波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从材料二可知,宁波的文化底蕴深厚。第(3)题属于意义类题目,从直接答到间接;标语要求精简,符合题意。21.(2016衢州卷)(10分)都江堰是我国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甲是 高原,乙是 (河流),丙是 (城市)。(3分)(2)结合材料分析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然原因,并说明该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5分)(3)四川谚语“天府美自古堰来”蕴含了哪些道理?(2分)【答案】(1)青藏 长江 重庆(3分)(2)自然原因:①地形因素:因为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该河段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落差较大,是岷江从山区泻入平原的瓶颈之地。②气候因素:因为该地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季风不稳定),经常造成河水泛滥成灾。(2分)21·cn·jy·com伟大之处:①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其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利形式,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②都江堰工程使岷江不再泛滥成灾,对成都平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成都平原因此被誉为“天府之国”。③都江堰工程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为成都平原成为西南最重要商品粮基地发挥重要作用。(3分)(3)道理:①自然条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②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等等。(2分)(1)【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都江堰这项水利工程,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中游。由此判断图6为长江上游地形图。甲为长江源头青藏高原。乙是长江,丙是重庆。(2)【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9)【解析】此题抓住两个题眼:自然原因和伟大之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结合图6、图7,我们就可以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伟大之处则从都江堰的地位、重要性、作用等角度展开说明。(3)【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6、8)【解析】都江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其中一项成功典范,因此,我们改造自然时,要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做到因地制朝宜发展经济。21*cnjy*com21.(2016台州卷)(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主要棉花种植区,出产的棉花十分优质。该流域农业不能靠自然降雨,为了灌溉棉田,修建了许多灌渠,每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采走大量的水。但水量损失很大(如卡拉库姆灌渠有30%~75%的水因沙漠高蒸发率和沿途渗漏而损失),加上各国之间水争不断,咸海失去了80%的水体。下图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主要棉花种植区分布示意图。第21题图(1)简述图示区域棉花种植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2)图示区域棉花产量大、品质优,简析其有利自然条件。(4分)(3)为了拯救咸海,该区域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分)【答案】(1)沿河(或,河流两岸)地区;灌渠附近。(2分)(2)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或:雨天少);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开阔;沙质土壤。(每点1分,答出四点给4分)(3)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修建地下引水渠;提高灌渠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国家间用水的协商与合作。(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