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三课 第一框
3.1 生活在 新型民主国家
新课导入
一条写在烟盒锡纸上的立法建议,最终被采纳到正式法条中。正如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我们正是通过开门立法,让不管是专业人士的建议,还是普通群众的声音,都能受重视、被接受、有回应。”
陈俊清老人以自己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身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对改善现状的期望。而他的建议能被采纳,无疑给更多的民众带来了鼓舞,让人们相信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广阔舞台上,参与的方式是多元的。“烟盒建言”获采纳,便是有力的证明。
湖南82岁老人写在烟盒上的建议获采纳


CONTENT
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02
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主要有哪些
04
01
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03
难点
重点
本框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道德修养: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 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健全人格:自觉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01
民主的足音
探究: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①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译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
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
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译文:政令的实施要合乎民意。
政得其民
——《孟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思考:我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什么?
探究: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思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不是人人享有民主?
注意:人民民主 ≠ 全民民主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②民主价值要求: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探究: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美国:民主共和制,总统、国会、联邦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我国:人民优表大会制度,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思考:民主价值要靠什么实现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提示:③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④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一、民主的足音
笔记区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①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思想源头: 。
②民主价值的要求: 。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 和 。
④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本国的 。
民本思想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探究: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近代先贤的民主思想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维新派人物
梁启超认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 私而已矣;民主者何 公而已矣。”
近代改良主义
郑观应指出:“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认为:“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
探究: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民主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的。
(1)进步意义:体现了“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开启民智、促进思想解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2)历史局限性: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理论;最终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
近代先贤的民主思想
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失败
探究: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转变。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又加上“人民”二字。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底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和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
2019年
一、民主的足音
笔记区
2.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旧民主主义时期
①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的心声。
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
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2)新民主主义时期:
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⑤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1956年)
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978年—至今)
探究: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把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八二宪法”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昭示了人民民主原则。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载入宪法。
思考: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靠什么来保障?
一、民主的足音
笔记区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02
新型的民主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它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2025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出炉”: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最受关注,位列前三。第四至第十的热词分别为“经济发展”“依法治国”“科教人才”“美丽中国”“文化建设”“农业强国”“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此前的23次全国两会调查中,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保障”一词曾20次跻身十大热词之列,今年改为“民生保障”后,其关注热度位列榜首。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事,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民感受到温情暖意。
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提示:①从本质特征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2025年全国两会,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民族,有科学家、医生,也有工人、农民。人口最少的民族也至少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有效保障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最广泛地反映民意。
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最广泛
②民主特点: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广东广州:“代表随手拍”,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天河区人大代表李肖媚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照片上传到天河人大微信号中的“随手拍”,约两个小时后,该问题得到解决;市人大代表梁丽珍通过“随手拍”反映临江大道缓跑径沿途直饮水设施损坏,当天下午即修缮完好……
从守护老人们的平安买菜路,到推动增设公交站点缓解出行难;从关注一条道路的坑洼积水,到推动图书馆北八楼暑期提前开放……
一次次的“随手拍”,是人大代表们依法履职的生动诠释。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是党委、人大、政府共同推动民生实事的务实作风。
一张张民生“成绩单”,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民主特点:
最真实
最管用
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什么特点?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材料:两会代表委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带到两会,让“百姓关心的话题”与“党和政府的决策”高度契合。这个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民声,确保人民的意见和建人大代表真实反映,相关部门及议能够充分表达,时响应。
思考:新型民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③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2025年全国两会热点提案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视频:民主的光芒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民主形式有哪些
提示: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了解协商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在地方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丰富多彩通过可视、可感的现实样态运行起来,不断在基层落地生根,展现群众无穷的创新智慧。“板凳民主”“民主恳谈会"“小院议事厅"“帐篷议事会”等一个又一个接地气、聚人气的民主形式,彰显了基层创新活力。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从民主形式上看
民主形式:
发展选举民主
发展协商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民主的真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发展新型民主的两种形式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结合图片和学过知识,说一说人民当家作主靠哪些制度进行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通过连线的方式,熟悉每一种政治制度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二、新型的民主
笔记区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①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民主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③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民主形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⑤民主制度: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观看视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提示: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二、新型的民主
笔记区
5.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P33
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P36
课堂小结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
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民主形式:发展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制度保障: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民主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正确认识民主
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课堂练习
1.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公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协商民主而非选举民主
A
“人民”而非“公民”,
课堂练习
2.202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这( )
①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是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管理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表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民主监督而非民主管理
B
“基本”而非“根本”,
课堂练习
3.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开启,4位部长先后亮相,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强办优基础教育、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热点话题答记者问。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一问一答( )
①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④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堂练习
4.2025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深化年。某省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升级工程,将远程诊疗系统覆盖所有行政村,并免费为农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年度健康体检。当地政府表示:“保障农民健康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的重要举措。”这一做法最能体现( )
①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④人民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与题意无关
B
与题意无关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