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及结构。2.了解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点。教学重点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教学难点了解新闻评论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校广播站现面向全体学生招聘新闻小记者,有意向的学生均可报名。今天我们就通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来检测同学们有没有成为小记者的潜力。今天的测试有四个环节:(1)了解新闻体裁(2)精准把握内容(3)把握评论手法(4)具有独立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二、检测预习,了解新闻体裁作为小记者要了解各种新闻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在国家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呢 明确: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单的说,就是评论一件事情、 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①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准确性;②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④大众视角,公民写作。三、默读新闻,精准把握内容速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画出支撑作者观点的新闻事实。明 确 :观点:不忘历史,维护和平。事实:①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②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③日内瓦、联合国对日本的态度;④《纽约时报》对日本罪行的报道。总结:新闻评论就是就事论理。四、深入探究,把握评论手法作者是怎样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采用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好处 明确 :(1)举例论证: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媒体和组织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做法,具体说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结构上承接上文,具体阐述全世界正义之士的表现,印证前文。用两个事实具体印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正义的力量对之反击,进而阐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论断,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揭示日本右翼分子的丑恶行径,呼唤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热爱和平。(3)引用论证: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有时间,有报道单位,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另一方面,与下文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开篇引用铭文,结构上照应题目,便于引出下文。内容上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文章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另一方面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表现力。课堂小结对比本单元所学其他新闻体裁(消息、新闻特写、通讯),谈谈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导向正确,思想性强;精辟简短,理性表达。布置作业结合所学新闻评论的特点,选择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国际或国内新闻事件,撰写一则新闻评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