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第1课时 初探比热容基础训练知识点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 60 20 6 45食用油 60 20 6 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2.(2024武汉元月)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1)实验中应分别取用200 (选填“g”或“mL”)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食用油加热3m in,会发现 升温更快,说明 的吸热能力更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知识点2比热容3.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如表所示,小明阅读了表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水 酒精 煤油、冰 铝 干泥土 铁、钢A.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B.在太阳光照射下,湿泥土比干泥土升温慢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5.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kg·℃)]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水银 冰 沙子 铝 铜比热容 4.2×10 2.4×10 2.1×10 0.92×10 0.88×10 0.39×10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比煤油升温更多6.(2024东湖高新区期中)某同学取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C铜A.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 B.热量从铝块传到铜块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综合运用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1)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2)图乙中,实验图线 (选填“a”或“b”)是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由图乙可知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基础训练知识点① 吸热、放热的计算1.(1)已知铝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时吸收的热量是 J。(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3)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放出92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铁钉的初温为 。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2kg、初温为25 ℃的水吸收( 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将40 kg、30℃的水倒入10kg、10℃的水中,混合后的水温是 。知识点 比热容图像相关计算4.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最有可能为(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5.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g和400g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两液体在0~8 min 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B. 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C. 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 液体的强D. A液体比B 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6.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中( )①甲物质是水;②0~12 min 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2 min甲放出了 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7.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已知 10 J/(kg。℃),由图像可知(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了4.2×10 JD.在BC段,水吸收的热量是8.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 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综合运用9.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固体物质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 。10.(2024安徽中考)一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30℃,假设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J/(kg。℃)。11.小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均为1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已知液体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通过实验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在5m in内吸收的热量为 J,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第1节 热量 比热容第1课时 初探比热容基础训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 60 20 6 45食用油 60 20 6 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高 (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 加热时间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 水 (选填“水”或“食用油”)。2.(2024武汉元月)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1)实验中应分别取用200 g (选填“g”或“mL”)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食用油加热3m in,会发现 食用油 升温更快,说明 水 的吸热能力更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3.(2024武汉中考)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B)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4.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如表所示,小明阅读了表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正确的是(B)水 酒精 煤油、冰 铝 干泥土 铁、钢4.2×10 2.1×10 A.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B.在太阳光照射下,湿泥土比干泥土升温慢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5.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B)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kg·℃)]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水银 冰 沙子 铝 铜比热容 4.2×10 2.4×10 0.14×10 2.1×10 0.88×10 0.39×10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比煤油升温更多6.(2024东湖高新区期中)某同学取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C铜A.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 B.热量从铝块传到铜块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综合运用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1)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2)图乙中,实验图线 a (选填“a”或“b”)是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由图乙可知 水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水沸腾时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基础训练知识点1吸热、放热的计算1.(1)已知铝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0.88×10 J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时吸收的热量是(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3)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放出92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铁钉的初温为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2kg、初温为25 ℃的水吸收( 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100 ℃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将40kg、30℃的水倒入10 kg、10℃的水中,混合后的水温是 26℃ 。知识点)比热容图像相关计算4.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最有可能为(C)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5.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g和400g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A、B 两液体在0~8 min 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B. 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C. 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 液体的强D. A液体比B 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6.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中(D)①甲物质是水;②0~12 min乙温度降低了20℃;③0~12 min甲放出了 的热量;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7.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已知C水=4.2×10 J/(kg。℃),由图像可知(D)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了4.2×10 JD.在BC段,水吸收的热量是8.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 6.3×10 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 J/(kg·℃)]综合运用9.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固体物质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 1:4 。10.(2024安徽中考)一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 30℃,假设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0.6×10 J/(kg。℃)。11.小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均为1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已知液体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通过实验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在5m in内吸收的热量为 ,液体的比热容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