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知识点梳理与拓展练习一、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与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其词风清丽婉约,多写男女情爱、身世之感,而《行香子》则展现了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另一面,语言浅近自然,意境清新。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来看,应是秦观闲居乡村时所作。当时作者可能厌倦了官场的纷扰,转而寄情田园,通过描绘乡村春景,表达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热爱。(二)词牌名与体裁特点词牌名 “行香子”行香子是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一般是七言、五言句式交错,押平声韵。此词牌节奏明快,适合表现轻松、愉悦的情感,与秦观笔下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体裁属于宋词中的小令,篇幅较短,但意境完整,语言凝练。(三)原文与释义原文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释义上片: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涨满了池塘。我迎着东风,带着豪兴漫步徜徉。小小的园子里,却收尽了春天的风光:桃花嫣红,李花洁白,菜花金黄。下片:远处是一圈围墙,隐约可见几间茅舍。青色的酒旗在风中飞扬,飘扬在流水潺潺的小桥旁。我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边的山冈。正是黄莺在鸣叫,燕子在飞舞,蝴蝶在忙碌的时候。(四)核心意象与意境核心意象自然景物:东风、桃花、李花、菜花、莺、燕、蝶,展现春日生机。人文景物:村庄、陂塘、小园、围墙、茅堂、青旗、小桥,勾勒乡村生活场景。意境特点通过色彩鲜明(红、白、黄)、动静结合(花的静与莺燕蝶的动)的描写,营造出清新明丽、闲适欢快的田园意境,体现作者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五)艺术手法赏析色彩映衬“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以红、白、黄三种鲜明色彩并列,描绘出繁花似锦的春日景象,视觉冲击力强,凸显春天的绚烂。动静结合静景:树、村庄、水、围墙、茅堂,构成稳定的画面框架。动景:东风、莺啼、燕舞、蝶忙,赋予画面生机与动感,动静相衬,使意境更鲜活。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不加修饰却精准勾勒出乡村轮廓,尽显清新淡远之美。情景交融作者 “倚东风、豪兴徜徉”“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的闲适举动,与春日美景融为一体,情感随景物自然流露,体现 “以乐景写乐情” 的特点。(六)情感主旨表面上,通过描绘春日乡村的美丽风光和自己的游赏之乐,展现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深层来看,隐含着作者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七)经典名句赏析“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以排比句式列举三种花的色彩,简洁明快,既写出春花的繁盛,又暗含作者对春光的满足与喜悦,是历代传诵的写景名句。“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以 “啼”“舞”“忙” 三个动词,生动刻画莺、燕、蝶的动态,呼应上片的静态花景,共同构成春日生机盎然的全景图,充满生活气息。(八)拓展延伸与其他田园诗词对比: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同样描写乡村风光,但秦观词更侧重春日色彩与动态,风格更明快;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带隐逸的淡泊,秦观则更显游赏的 “豪兴”。秦观词风的多样性:这首词突破了他一贯 “婉约凄迷” 的风格,展现出清新旷达的一面,体现了词人创作题材的丰富性。二、拓展练习一、(25-26九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行香子①秦 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1)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答案】(1)示例:小小的园中,春光明媚,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望去,色彩缤纷。(2)动静结合,白描手法。【详解】(1)本题考查描绘诗词画面。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划线句描绘的是小园的春景,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注意描写语言要生动形象。示例:小小的园子收尽无限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色彩缤纷。(2)本题考查诗词的表现手法。本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白描手法:“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动静结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两句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几句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动静结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细节描写:“隐隐茅堂”“飏青旗”,词人抓住景物的细微处进行描写,“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增强了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24-25九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2.请你品析本诗,想象那醉心的田园春景,用第一人称将其改写为一段描情绘景的散文。200字左右。温馨提示:①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②写景类的古诗词改写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融情于景。【答案】【小题1】“倚东风”二句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自然流露出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间贮满对自然春光的喜爱之情。【小题2】示例:漫步山野,我看到一个绿树环绕的村庄。池水早已解冻,春水溢满池塘,池边柳树垂下覆满新绿的枝条,在轻风里摇荡。蓝天白云映在水中,一阵阵暖风拂过,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在风中绽开粉红的笑脸,李花绽开洁白的花瓣,油菜的花朵也不甘寂寞。啊,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光。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升起袅袅炊烟。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散发的酒味是令人神迷的芬芳。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从“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中的“倚东风”可以看出,词人沐浴在春风之中,享受着春日的美好。“豪兴徜徉”则描绘出词人兴致勃勃、悠然自得地漫步的状态。由此可知,这句词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眼前农村春日景色的由衷喜爱,也生动地流露出其内心轻松愉悦、闲适自在的心境,充分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春光的深深喜爱之情。【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描述,即是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写景类的古诗词改写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融情于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入人物活动,或者设置情景。字数要符合要求。示例:我漫步于这宁静的田园,四周绿树环绕,村庄安详地躺在其中。陂塘之水波光粼粼,盈满了春的生机。我倚着东风,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片春光里。前方,一座小园映入眼帘,几许春色尽收其中。桃花嫣红如霞,李花洁白如雪,菜花金黄如锦,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我走过围墙,隐隐可见几间茅屋,青旗在流水桥旁飘扬。我乘兴步行至东冈,耳畔传来莺鸟的啼鸣,燕子在空中轻盈地舞动,蝴蝶在花间忙碌地穿梭。这一切,都如诗如画,让我陶醉在这醉心的田园春景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三、(24-25九年级上·四川广安·阶段练习)古诗鉴赏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绿树环绕,水满池塘,阳光明媚,春风浩荡。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 ___________图,词人徜徉在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 __________之情,溢于言表。(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一种,并加以阐述。【答案】(1) 田园风光/田园春景 喜悦/愉悦(2)示例一: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静景、动景互相映衬。示例二:白描手法。写三种颜色各异的花,不事雕琢,却突出其绚丽色彩,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歌内容与情感主旨。结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可知,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绿树、村庄、春水、池塘、东风、小园、桃花、李花、菜花等春天的景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风光(田园春景/村野春光)图,词人看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可见词人陶醉在这如画的田园美景之中,因此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据此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景物。结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可知,词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即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结合“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可知,词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结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可知,“啼”“舞”“忙”均为动态描写,使得画面生动、充满活力;结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可知,这是属于静态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安逸,春光灿烂明媚的感觉。通过动静结合,使得词中景物有情,画面更加鲜活,令人沉浸于这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中。据此概括作答。 四、(24-25九年级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是这首词的词牌,请你给这首词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并简述理由。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联系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示例我会拟题“春兴”,因为这首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词人乘兴徜徉所见的质朴自然的村野田园春光图,表达了词人的愉快心情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小题2】这首词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了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丽图画。【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拟题。可从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概括方面来拟题,言之成理即可。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所以可拟写为:春兴、春光、游春等。【小题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相素,不加渲染。找出任意一处,简要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只用朴素的颜色形容词就描绘了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田园春景。“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使用白描,用浅近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莺啼燕舞、蝴蝶纷飞图。这两处白描,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五、(24-25九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圆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对甲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词人对农村春景的喜爱之情。B.词人在村庄中、池塘边,伴着东风,安闲自在地步行。C.词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D.这首词格调轻快,辞藻华丽,用繁复的修饰将村野风光随着词人的脚步次第展开。2.“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不同,诗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结合诗词作品的上阕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D【小题2】《行香子》选取了绿树、流水、五彩斑斓的花朵等意象,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百花争艳、莺歌燕舞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卜算子》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等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反映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诗词赏析。D.本词描绘田园风光,句式多为三、四字句,节奏轻快流畅,格调轻快。词中语言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并非“辞藻华丽,用繁复的修饰将村野风光随着词人的脚步次第展开”,该选项错误。故选D。【小题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与情感。《行香子·树绕村庄》,这首词中上阕描写了春天的很多景物,集中在“水满坡塘”写春水,“倚东风”写春风。“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写了桃花、李花、菜花三种花。“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集中写春天的鸟、蝶等动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村野田园风光图。从“豪兴徜徉”“偶然乘兴”等词语可直接看出作者轻快和舒畅的心情,体现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六、(21-22九年级上·陕西榆林·期末)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词人在上阕采用定点取景方法,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下阕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由近到远,描写如画风光。2.秦观的这首词用词通俗而生动,请选两处词语结合原词内容简要赏析。【答案】【小题1】移步换景行踪【小题2】示例:“绕”“满”具有动态感,显现了春意之浓,为下文书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啼”“舞”“忙”三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的生命活力。【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第一空:下阕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词人先是描写了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这些较近的景色,然后“偶然乘兴,步过东冈”,随着自己脚步的移动,将视野拓展到远处田野之中的莺啼、燕舞、蝶忙的景象,不断变换观察点来描绘景色。第二空:下阕以词人的行踪为线索。从“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这些在近处的所见所闻,再到“步过东冈”这种明确的脚步移动,最后到冈上看到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景象,词人的行踪贯穿其中,从而将不同的景色串联起来,由近到远地展现出田园风光。【小题2】本题考查诗词赏析。开放类试题,从词作中找出通俗而生动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表达效果即可。示例一:“豪兴”一词通俗且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当时愉悦且兴致勃勃的心情。从词的上片来看,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在和暖的东风吹拂下,怀着极大的兴致悠然自在地漫步。这里的“豪兴”点明了词人游览村庄时积极昂扬的情绪状态,使得读者能很容易地感受到词人对眼前春景的喜爱与陶醉,仿佛看到词人满面春风、意气风发地在这大好春光里漫步赏景的画面。示例二:“隐隐”这个词很平常却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茅堂的若隐若现之态。在“远远围墙,隐隐茅堂”这句中,词人站在一定距离之外,围墙挡住了部分视线,只能看到远处茅草屋堂模模糊糊的轮廓。这一描写不仅写出了茅堂的位置和状态,还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让整个画面更具诗意和田园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词人一同在远处眺望那座被围墙环绕、隐隐约约的茅堂。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知识点梳理与拓展练习一、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与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其词风清丽婉约,多写男女情爱、身世之感,而《行香子》则展现了他描写田园风光的另一面,语言浅近自然,意境清新。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来看,应是秦观闲居乡村时所作。当时作者可能厌倦了官场的纷扰,转而寄情田园,通过描绘乡村春景,表达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热爱。(二)词牌名与体裁特点词牌名 “行香子”行香子是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一般是七言、五言句式交错,押平声韵。此词牌节奏明快,适合表现轻松、愉悦的情感,与秦观笔下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体裁属于宋词中的小令,篇幅较短,但意境完整,语言凝练。(三)原文与释义原文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释义上片: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涨满了池塘。我迎着东风,带着豪兴漫步徜徉。小小的园子里,却收尽了春天的风光:桃花嫣红,李花洁白,菜花金黄。下片:远处是一圈围墙,隐约可见几间茅舍。青色的酒旗在风中飞扬,飘扬在流水潺潺的小桥旁。我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边的山冈。正是黄莺在鸣叫,燕子在飞舞,蝴蝶在忙碌的时候。(四)核心意象与意境核心意象自然景物:东风、桃花、李花、菜花、莺、燕、蝶,展现春日生机。人文景物:村庄、陂塘、小园、围墙、茅堂、青旗、小桥,勾勒乡村生活场景。意境特点通过色彩鲜明(红、白、黄)、动静结合(花的静与莺燕蝶的动)的描写,营造出清新明丽、闲适欢快的田园意境,体现作者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五)艺术手法赏析色彩映衬“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以红、白、黄三种鲜明色彩并列,描绘出繁花似锦的春日景象,视觉冲击力强,凸显春天的绚烂。动静结合静景:树、村庄、水、围墙、茅堂,构成稳定的画面框架。动景:东风、莺啼、燕舞、蝶忙,赋予画面生机与动感,动静相衬,使意境更鲜活。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不加修饰却精准勾勒出乡村轮廓,尽显清新淡远之美。情景交融作者 “倚东风、豪兴徜徉”“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的闲适举动,与春日美景融为一体,情感随景物自然流露,体现 “以乐景写乐情” 的特点。(六)情感主旨表面上,通过描绘春日乡村的美丽风光和自己的游赏之乐,展现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深层来看,隐含着作者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七)经典名句赏析“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以排比句式列举三种花的色彩,简洁明快,既写出春花的繁盛,又暗含作者对春光的满足与喜悦,是历代传诵的写景名句。“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以 “啼”“舞”“忙” 三个动词,生动刻画莺、燕、蝶的动态,呼应上片的静态花景,共同构成春日生机盎然的全景图,充满生活气息。(八)拓展延伸与其他田园诗词对比: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同样描写乡村风光,但秦观词更侧重春日色彩与动态,风格更明快;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带隐逸的淡泊,秦观则更显游赏的 “豪兴”。秦观词风的多样性:这首词突破了他一贯 “婉约凄迷” 的风格,展现出清新旷达的一面,体现了词人创作题材的丰富性。二、拓展练习一、(25-26九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行香子①秦 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1)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50字)(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二、(24-25九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2.请你品析本诗,想象那醉心的田园春景,用第一人称将其改写为一段描情绘景的散文。200字左右。温馨提示:①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②写景类的古诗词改写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融情于景。三、(24-25九年级上·四川广安·阶段练习)古诗鉴赏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绿树环绕,水满池塘,阳光明媚,春风浩荡。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 ___________图,词人徜徉在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 __________之情,溢于言表。(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一种,并加以阐述。 四、(24-25九年级上·陕西咸阳·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行香子”是这首词的词牌,请你给这首词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并简述理由。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联系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五、(24-25九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圆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对甲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词人对农村春景的喜爱之情。B.词人在村庄中、池塘边,伴着东风,安闲自在地步行。C.词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D.这首词格调轻快,辞藻华丽,用繁复的修饰将村野风光随着词人的脚步次第展开。2.“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不同,诗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结合诗词作品的上阕内容作简要分析。六、(21-22九年级上·陕西榆林·期末)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词人在上阕采用定点取景方法,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下阕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由近到远,描写如画风光。2.秦观的这首词用词通俗而生动,请选两处词语结合原词内容简要赏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知识点梳理与拓展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知识点梳理与拓展练习学生版-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