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基因突变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 基因突变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1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
人教版必修2·第5章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
掌握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正常红细胞
实例1:镰状细胞贫血(也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正常人的红细胞是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而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
镰状细胞不灵活,不容易改变形状,许多穿过血管时会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状红细胞
正常碱基序列片段mRNA
异常碱基序列片段mRNA
任务一:观察下述两肽段部分氨基酸序列,找出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别
①直接病因:
血红蛋白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镰状细胞贫血发生的原因
病人血红蛋白的结构分析报告
②根本病因:
任务二:为什么患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会被取代呢?结合基因表达的过程分析其根本原因。
DNA中A-T碱基对发生替换(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正常人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正常的
血红蛋白
谷氨酸
缬氨酸
翻译
异常
血红蛋白
异常血红蛋白基因
转录
异常mRNA
翻译
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转录
碱基对替换
A
T
A
U
正常mRNA
想一想这种疾病能否遗传 怎样遗传
谷氨酸
缬氨酸
A
U
能。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
血红蛋白
DNA
转录
mRNA
翻译
正常
异常
A
T
根本病因:
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mR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变化
相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化
相应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镰状细胞贫血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个体水平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思考:如果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氨基酸序列是否也会改变?
A U C C G C ···
异亮氨酸
精氨酸
mRNA
DNA
A T C C G C ···
T A G G C G ···
正常
苏氨酸
丙氨酸
A C C G C ···
碱基对缺失(1对)
A  C C G C ···
T G G C G ···
A G T C C G C ···
T C A G G C G ···
碱基对增添(1对)
丝氨酸
脯氨酸
A G U C C G C···
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_______、______或_____,而引起的基因__________
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替换
增添
缺失
碱基序列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
二、基因突变的定义
DNA
···A U C C G C···
··· A U U C G C···
异亮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mRNA
··· A T C C G C ···
··· T A G G C G ···
正常
··· T A A G C G···
··· A T T C G C···
碱基对替换
精氨酸
(2)显性突变(aa→Aa),生物性状改变。
(3)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
思考:基因突变一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吗?
(1)隐性突变(AA→Aa),生物性状不改变。
三、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TAC GTT ATG TCT TAT
假设这是正常人血红蛋白基因的一段模板链(转录中以此脱氧核苷酸链作为模板来合成mRNA)
DNA
mRNA

转录
原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翻译

活动探究: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大小
小结:基因突变的不同类型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增添
缺失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当在基因中增添或缺失1个碱基对、2个碱基对、3个碱基对时,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增添或缺失3个碱基对,只在增添或缺失位点增加或缺失相应的氨基酸。
思考: DNA分子结构比较稳定,在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差错呢?
DNA复制时,DNA解旋成单链时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发生时间
(1)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体细胞
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但是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2)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生殖细胞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四、基因突变的发生时间
基因突变是如何产生的呢
1927年,美国遗传学家缪勒发现
X射线照射
果蝇
后代发生突变的个体数大大增加
同年,
其他科学家
玉米和大麦的种子
X射线和Y射线照射
射线能提高突变率那么生活中有哪些诱发突变的原因呢?
五、基因突变的原因
1. 外因(诱发突变):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2. 内因(自发突变):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DNA;
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某些病毒如Rous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DNA;
果蝇的白眼
1.普遍性: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玉米白化苗
人类多指
短腿安康羊(中)
六、基因突变的特点
细菌 无抗药性——抗药性
棉花 正常枝——短果枝
果蝇 红眼——白眼
长翅——残翅
家鸽 羽毛白色——灰红色
人 正常色觉——色盲
正常肤色——白化病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2.随机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卵裂期、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3. 不定向性:
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在果蝇的眼色遗传中,野生型红眼果蝇的红眼基因向着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出现了许多眼色的等位基因(如图)。
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关系,即环境因素可提高突变率,但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4. 低频性: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
5. 多害少利性:
基因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适应的结果,突变后往往对个体有害。
生物 基因决定的性状 突变频率 生物 基因决定的性状 突变频率
玉米 皱粒种子 1.0×10-6 人 血友病 2.0×10-5
紫色种子 1.0×10-5 视网膜色素瘤 2.0×10-5
无色种子 1.0×10-5 软骨发育不全 5.0×10-5
据统计,在高等生物中,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1. 对生物体的意义
七、基因突变的原因
产生新基因
基因突变的意义:
1.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总结
基因突变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 对进化的意义
形成新性状
三个来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三个诱变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五个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三个意义:
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突变的四个要点(必背考点)
1.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红细胞变形,结合氧的功能不足
B.血红蛋白的某条肽链的某个氨基酸被替换
C.mRNA上某个碱基被替换
D.有关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
2. 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 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
C.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D.mRNA中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3.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未发生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4.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置换1个碱基对 B.增加1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