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声的利用◇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实例,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2.在讨论利用声传递信息或能量的实例中,进行比较与分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3.观察寻找社会生活中利用声的实例,形成观察的习惯,培养证据意识。4.了解声学知识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2.教学难点:理解声传递能量。◇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愉悦身心,从彼此的对话中获得信息……除了人类,动物也能利用声。例如,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你能举出其他的一些“声的利用”的例子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声与信息[阅读课本]P44“声与信息”[思考]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都迅速地跑回了教室,这是为什么?[提示]上课铃声响了,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提示我们要上课了。[小组讨论]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辅助诊断病情、铁路工人通过声音判断螺栓是否松动,这些都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思考]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归纳提升]次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主要用于预测地震、台风等。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核爆炸、导弹发射也会发出次声波。[思考]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蝙蝠发出超声波,再用灵敏的耳朵收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这种方法称为回声定位。[归纳提升]科学家利用这个方法发明了声呐,主要应用于探测海洋深度、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思考]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量哪些量?[分析]需测量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及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根据计算公式s=vt求解。[思考]“B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分析]“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器官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做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归纳提升]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探究点2 声与能量[阅读课本]P45“声与能量”[思考]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这说明什么?[提示]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递给了树叶。[小组讨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归纳提升]扬声器旁的烛焰发生颤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思考]超声波加湿器的应用原理是什么?[提示]在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三、板书设计第3节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对前面声现象的应用,学生可以列举的实例很多,但这些现象让学生直接回答,学生可能无法全部回答出来,可利用课件展示和实验的方式把学生引领到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要注意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