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理州2024—2025学年下学期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全卷共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要求位置,写在其他位置不得分。)1. 它结束了古代中国自魏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它”是( )A. 秦的统一 B. 李渊称帝 C. 隋灭陈朝 D. 北宋建立2. 某一制度自隋朝创立,经唐、宋、元、明、清不断发展完善,它以考试为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打破门第限制,使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世界选官制度提供了借鉴。该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3. 该事件发生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持续八年之久。它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唐朝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历史事件是( )A. 黄巾起义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靖康之变4. “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这一时期,虽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它指的是( )A. 五代十国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辽宋夏金时期5. 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民俗史料四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属于( )A. 民俗史料 B. 文字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实物史料6. 唐太宗曾言:“朕观诸夷狄,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在唐太宗开明且包容的民族政策下,诸多促进民族交融的举措得以推行。下列史实中,体现上述理念的是( )A.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C. 设置西域都护府 D. 令卫青征伐匈奴7. 某中学历史社团开展探究活动:小组A研究“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胡旋舞》壁画与西域乐舞的融合”;小组B整理“李白、杜甫诗歌中对安史之乱的记载与情感表达”;小组C分析“《送子天王图》中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绘画风格”。这些小组共同研究的主题是( )A. 唐朝的文学艺术 B. 宋朝市民文化的繁荣景象C. 元朝的戏曲与科技成就 D. 明清小说的社会影响力8. 在历史上,有一位将领原本奉命抵御外敌,却在陈桥驿被部下将黄袍披在身上,从此命运发生巨大转变,建立新王朝。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陈桥之变 D. 靖难之役9. 宋朝建立后,为防止武将专权、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文臣置于重要位置,严格限制武将权力。这一治国策略被称为( )A. 重农抑商 B. 尊崇儒术 C. 崇文抑武 D. 闭关政策10. 假如你穿越到宋元时期,成为一名“大宋旅行社”的导游,需要为游客规划一条跨越多个政权的旅行路线。你的行程单上出现了以下安排:从东京(北宋都城)出发,向北经雄州到达契丹人建立的①政权,再往西进入党项人建立的②政权,参观西夏王陵,最后南下到临安(南宋都城)感受江南繁华。那么①和②对应的政权分别是( )A. ①是金国,②是大理国 B. ①是辽国,②是西夏国C. ①是蒙古国,②是吐蕃 D. ①是西辽,②是回鹘11. 北宋时期,宋辽双方在经过长期战争后,于1005年签订了一项重要盟约。该盟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局面。这项盟约是( )A. 绍兴和议 B. 澶渊之盟 C. 嘉定和议 D. 长庆会盟12. 2023年春节,电影《满江红》票房42亿,锁定春节档冠军之位,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庙成为网红打卡地。岳飞,我们永远怀念!这是因为他( )A.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13.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正式建立元朝。以下关于元朝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忽必烈在统一全国后才建立元朝B. 元朝建立后定都临安C.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D. 元朝建立标志着蒙古政权正式形成14. 元朝时期,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 藏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回族15.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这一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台湾府 C. 安西都护府 D. 西域都护府A. 提升了官员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B. 为朝廷选拔出大量经世致用之才C. 推动了文学体裁的多元化发展D. 极大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创造力17. 建筑,是用石头书写的史书,见证历史,凝视现在。现今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位于即墨鳌山卫,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建立后对防御倭寇侵扰发挥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的抗倭英雄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18. 在校园历史剧本创作大赛中,某同学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澳门历史的剧本。其中有一幕剧情是:1553年,一群外国人借口商船遭遇风浪,货物被浸湿,请求借一块地方晾晒货物,得到允许后,他们逐渐在此定居。这群外国人是( )A. 西班牙人 B. 葡萄牙人 C. 荷兰人 D. 英国人19.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打破“魔丸”宿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展现出强大的反抗精神。而在明朝,张居正也凭借坚定决心推行改革,其中“一条鞭法”影响深远。以下关于“一条鞭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将田赋、徭役以及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征收B. 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 不允许用银两纳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实施后,明朝的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根本解决20. 在热门历史解谜游戏《山河密令》中,玩家获得一封残破的书信,上面写着“均田免粮,迎闯王,不纳粮”。若要还原这封信的历史背景,玩家需选择与之对应的史实是( )A. 陈胜吴广号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大泽乡起义B. 黄巢率领起义军提出“天补平均大将军”的口号C. 李自成领导农民军提出口号,受到百姓热烈拥护D. 黄巾起义军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21. 关于清朝建立的历史知识,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 1616年,努尔哈赤在西安建立大金政权B.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C. 1644年,顺治帝率军攻入北京,标志着清朝建立D. 1662年,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清朝统一22. 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一封康熙年间的满文密信,信中提到了“罗刹屡犯雅克萨,朕命彭春、萨布素等率福建藤牌兵水陆并进……今已与彼定界约,立碑于额尔古纳、外兴安岭。”信中提到的“界约”是( )A. 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B. 郑成功收复台湾C 《尼布楚条约》 D. 土尔扈特部回归23. 我国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设置机构是管辖边疆的重要方式。清朝在西藏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宣政院 B. 驻藏大臣 C.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 伊犁将军24. 在校园文化节的“古代思想家大比拼”活动中,四位同学分别扮演思想家进行辩论。其中发言符合史实的是( )A. 我是韩愈,坚决反对佛教盛行,主张复兴儒学B. 我是柳宗元,认为存天理、灭人欲,要遵从伦理道德C. 我是顾炎武,我主张“知行合一”D. 我是王守仁,我认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25. 中国古代文学从唐诗的典雅工整,逐步发展到宋词的长短灵活、元曲的通俗直白,直至明清小说的市井化叙事。推动这一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 科举制度对文人创作的引导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C. 印刷术普及促进书籍传播 D. 商品经济发展催生市民文化需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明清两朝尤为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设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欲罢除…——《皇明祖训》材料四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至少两点)。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2)从材料二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制度?(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为加强皇权,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君主专制发展趋势认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节选材料二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三 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四 文物导览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古代历史图片进行展示:都江堰水利工程 隋朝大运河宿州段遗址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盛世?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得益于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新式农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商业在时空上出现了怎样的突破?(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4)请你参照示例,从材料四中选择一个图片(除示例外),写一张“文物导览卡片”。(示例除外)示例: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的巨大作用,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百年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28. 文化自信体现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类别 发展医学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明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文学艺术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建筑 大运河、明长城、故宫等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科技 四大发明代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明清时期科技名著成就突出。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遣唐使的二百多年间,一共派出了一百四十四名留学生,大部分是学问僧,留学生数量很少。当时唐朝政府本着“华夷一家”的原则,对来华的使团人员都有很好的待遇。日本留学生大都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一经入学,衣食住行等全由掌管蕃国事务的鸿胪寺供给。——《中日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1405年,34岁的郑和奉命率船队下西洋,直到1433年他62岁在印度西海岸去世。在他近30年的7次出使中,船队规模庞大,海船数量63艘,人员27000余人,船队从南京龙江港、太仓刘家港以及福州长乐太平港出发,航程10万余里,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卓越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明史·郑和传》材料三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西方商船来华的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我国出口商品,管理外国商人。——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部编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的外交政策。说出这一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和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并对该政策进行评价。(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外交政策的认识。大理州2024—2025学年下学期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全卷共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要求位置,写在其他位置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21题答案】【答案】B【22题答案】【答案】C【23题答案】【答案】B【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措施: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等;影响:积极方面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消极方面导致军队战斗力弱、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等。(2)信息:元朝疆域辽阔,远超汉唐;制度:行省制度。 (3)措施: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设内阁等。(4)机构:军机处。 (5)认识: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前期有利于巩固统治,后期阻碍社会发展。【27题答案】【答案】(1)盛世:开元盛世;农具:曲辕犁、筒车;解析:材料一反映开元盛世,此时出现曲辕犁和筒车促进农业发展。(2)突破:时间上,夜市通晓不绝,出现“鬼市子”;空间上,打破坊市界限,茶坊等与居民混杂;解析:根据材料二,北宋商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突破。(3)机构:市舶司;原因: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政府鼓励、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等;解析:宋元时期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其发达得益于技术、政策等因素。(4)示例: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水利工程,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古代世界最长运河,体现古代人民智慧;解析:选择隋朝大运河,说明其修建、作用及意义。【28题答案】【答案】示例: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论述:医学方面,孙思邈《千金方》、李时珍《本草纲目》为医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文学艺术方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丰富了文化宝库;建筑领域,大运河、明长城等彰显人民智慧;科技方面,四大发明及《天工开物》等名著影响世界。这些成就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解析:围绕材料提炼主题,结合各类别史实论述。【29题答案】【答案】(1)外交政策:对外开放。人物:鉴真、玄奘。 (2)特点: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访问国家多。影响:加强中外联系,传播中华文明,促进贸易发展。(3)政策:闭关政策。评价: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侵略,但阻碍中外交流,导致中国落后。(4)认识:开放政策促进国家发展,闭关则导致落后,应坚持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